开发农村小学隐性校本课程的可行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07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近些年,隐性校本课程开始引起我国教育界的关注,农村小学隐性校本课程开发,则更是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我们应该从教师、经费和课程资源等方面入手,保证农村小学隐性校本课程的开发。
  农村小学隐性校本课程有效开发新课改实施以来,开发校本课程成了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竞相发展的趋势。而课程中的潜在因素也渐渐成为了人们的研究主题。隐性校本课程相对于显在的校本课程而言,其在内涵、作用、类型等方面都更为隐蔽,它主要是指一种毫无意识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一种文化风气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然而,相对在教育条件、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水平等均处于劣势的农村小学而言,开发隐性校本课程则存在诸多的问题和挑战。
  一、隐性校本课程的内涵
  1.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最先起源于20世纪末,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79):“SBCD(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是指基于学校自发的行动,促使地方和中央教育当局之间的权力和责任重新分配,因此,学校获得法律和行政的自主权和专业地位,从事课程发展的过程。我国的校本课程是我国国家、地方、学校三位一体的课程管理的一种。有学者认为,校本课程是一个以学校为基础进行,由教师、校长及社会各界人员共同致力开发的过程。笔者结合各种观点总结,校本课程,即教师、课程专家、校长、学生、家长以及社区等各界人士共同参与进行课程开发的民主决策过程。
  2.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贯穿在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之中,它是一种不知不觉的、无意图的影响。潜在课程,即隐性课程,必须是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的规范设计。还有人认为,隐性课程是作为依据教育目的及其具体化的教育目标而特定设计的校园文化。
  近年来,对隐性课程的研究开始向更全面、更纵深的方向发展和把握。笔者认为,隐性课程是针对于显在课程,即正规课程而言的,主要是指显在课程所不能蕴含的学术知识以外的非正式的知识内容,如社会风气、学校文化、主流价值观、态度、信仰、规范、情感、服从和社会交际技能。它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无意识的教育影响因素。
  3.隐性校本课程
  隐性校本课程问题,是随着课程发展研究的深入逐渐显露出来的,隐性校本课程,是集隐性课程和校本课程为一体的一种课程开发方式。笔者结合各种观点得出,隐性校本课程是指以学校为主体,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共同进行开发的一种非计划的学习活动和整体的学习经验,是对学校内部的制度、组织、规范、文化、风气、价值和人际关系的学习。
  二、阻碍农村小学隐性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
  1.农村小学教师开发力量薄弱,不利开发
  王斌华认为,最高层次的校本课程,即全体教师参与开发的、全新的校本课程。可见,教师是隐性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师既是课程实施者,又是课程开发者,换言之,开发隐性校本课程是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
  而农村小学教师大多学历水平较低,尽管教育经验丰富,但教育理论知识、教育研究视野欠缺,其自身的学术水平往往抑制了其开发隐性校本课程的能力。
  2.教师开发意识薄弱
  隐性校本课程在农村小学教师领域还算是新面孔,有些教师往往连校本课程是什么意思都不清楚,一部分教师仅仅听说过,但并不明白这其中的含义。许多农村小学教师自身开发意识淡薄,缺乏专业发展的观念,他们由于工作、生活和评职压力的影响,很多时候为了应付考试和学校的各种评估,从而忽视了对隐性校本课程的开发。
  3.教师开发能力缺失
  纵观当今的农村小学教师,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受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很大,其开发的主动性极差,大部分教师还存在着理论知识相对贫乏的现象。农村小学教师因为不具备这些能力而无法进行。正所谓“心有余而力不足”。提高教师的设计能力、科技能力、专业能力、反思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开发隐性校本课程的关键。
  4.教育经费不足,影响开发
  开发隐性校本课程不仅需要教师作为主体的亲力亲为,和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更需要物力资金等方面的全力投入。隐性校本课程必须具备开发的计划、开发的师资、开发的时间、开发的经费等措施的保证。而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因此,农村小学需要教育经费的地方较多。如何有效调配教育经费到开发隐性校本课程上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5.隐性校本课程资源隐蔽,阻碍开发
  当我们跨进学校校门时,我们总是会自然地感到一种学校特有的氛围,这种氛围往往就体现了各级各类学校作为集体的个性和特点。而这种氛围、规范、意识、价值观、习惯、风俗等就是一种隐性的校本课程,而这种校本课程作用于这所学校的每一个人、影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形成。
  然而,这些学校和班级的氛围或是校风之类的非计划性、非正规性知识都是看不见的,无意识的。隐性校本课程没有什么计划和组织的课程,它是指教师、学生、环境以及在同显性文化的交互作用的价值规范,是难以析取的,是非系统的,是无组织的。
  因此,正因为人的视野是有限的,正所谓一叶障目,所以,开发隐性校本课程有很大的困难。
  三、如何有效开发农村小学的隐性校本课程
  1.提高教师开发力量
  农村学校应该高度重视校本教研,利用好校教研组的力量,学校应对教师加大宣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教师应主动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增强自身的教育素养,以树立新的教育信念,获得新的文化规范,这样,才能刺激农村小学教师对开发隐性校本课程的重视,使农村小学教师逐渐增加开发的意识,促进隐性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
  2.加大教育经费投入
  为了促进农村小学顺利开发隐性校本课程,除了教师、校长及专家等人力资源的大力支持,更需要当地教育当局投入更多的教育经费。在开发计划、程序、教研和教材出版等方面都应有足够的资金保驾护航,并且还应有部分资金用于教师的继续教育。
  3.注重开发隐性校本课程资源
  有学者认为,潜在校本课程是指从学校的制度、组织、社会过程和师生交互作用等方面接受没有显现出来的价值上、规范上的陶冶。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等这些开发农村隐性校本课程的主角。农村小学都应该根据情况的变化,经常对课程加以修订,善于发现学校中的各种文化背景、教育经验和人际关系等隐性的课程资源。人与人之间相互信赖和尊重,发表不同的见解,采取合作行动,实现共同的理想。
  现代课程是在当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条件下生成并展现出自身的价值和功能的,隐性校本课程是与显性校本课程互补的,并且也是现代课程发展的必然选择。农村小学隐性校本课程的开发,则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制约,其顺利开展及成功开发,需要各方面的全力配合和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0.367.
  [2]李定仁,徐继存.课程论研究二十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王斌华.校本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8.

相关热词搜索:可行性研究 隐性 校本课程 农村 小学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