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学生生活经验的品德课程资源开发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9-08-07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摘 要:学生经验课程资源是课程资源向生命领域的延伸,文章从学生经验这一课程资源角度入手,对品德教学中学生课程资源及开发进行探讨,以拓宽和充实课程资源研究领域。同时,品德课堂中学生经验的课程资源不仅是与教师联系最为紧密、最鲜活的课程资源,也是最难以把握的课程资源,希望能为教学一线的品德教师提供参考,使品德课程教学焕发生命活力。
  关键词:小学生;生活经验;品德课;课程资源;学习效果
  一、品德课程的基本特性是生活性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主旨是使学生参与自己身边的生活活动,参与社会活动,在活动中学习有关知识和技能,感受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对人、对社会的意义与作用,感受“我”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作用,帮助儿童初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无论是《品德与社会》还是《品德与生活》,它们的第一基本特性是生活性(生活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品德培养回归生活
  课程设置是把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中,把品德课与生活课的综合,品德课与社会课的综合,这样做就不会脱离生活的道德。人们是为了生活(社会生活)而改善、提升社会的道德,培养、发展个体的品德,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同样,社会道德和个体品德的提高与发展也只有通过他们自己的生活才能完成。
  教材的内容是有限的也是无限的,教师应该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对教材进行无限扩充,与学生生活的有效整合,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
  教育要回归生活,我们重视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这也是两门课程标准共同追求的一个基本理念。另外要注意,课程以学生现实生活为基础,但它不是学生生活的简单的“翻版”。
  品德教材都是用生动的卡通人物、图画、富有童趣的语言,展现学生置身其中的真实生活。因此,在课堂教学案例的选取中,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去发现,用心去感悟、去体会,用自己的大脑去分析、去思考,实现“从生活中来,回生活中去”,更好地指导儿童生活。
  (三)关注学生已有经验,引导开展学习活动
  尊重学生不仅是有效教育的必要条件,也是教育的本质要求。但是,尊重学生绝不是对学生听之任之,而是需要通过正确引导对自然的科学认识、对社会的准确理解和对自我的合理把握。教师要关注学生经验,帮助学生合理运用已有经验开展学习活动,提高学习知识的效率。
  二、正确认识学生经验和基于经验的学习
  学生经验是指学生在开始学习新知识之前,头脑中已经形成的、对学习新知识有促进作用的一些经验、体验、顿悟、信息的总称。
  品德课程资源是品德课程研究、实施和评价等全部课程发展过程中可供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与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课程思想、课程目的、课程材料、课程经验、课程主体资源。课程的主体资源,包括学生生存背景、学生的经验、学生情感体验等。由此可见,学生已有经验是品德课程资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基于经验的学习,我们也作了初步的思考,国内外专家有不同的论述。在20世纪70年代,课程研究开始重视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重视过程本身的价值,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的整合等方面。美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施瓦布通过对泰勒的“目标模式”的反思,在《实践3:转换成课程》中确立了一种新的课程观——实践性课程。英国课程论专家斯滕豪斯提出了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他们都强调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及环境之间的互动中不断生成与建构的,教师和学生是课程建构的主体。以派纳为代表的“存在现象学”课程论者认为,课程是师生共同建构的一种过程模式,课程不仅仅是预设的,而且应该是生成的。课程不只是外在于个体的文化知识,课程具体存在于个体中的活生生的经验或存在体验,是个体内在经验与外在环境相互作用的经验改造和意义建构。
  国内学者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学生与课程的关系进行了探究,论述的观点众多,这里选取几个著名学者的论点为代表。
  叶斓教授在新基础教育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对教学过程的认识。她认为教学过程应在“多向互动、动态生成”中进行,以体现对教师和学生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的关注。课堂教学在这样互动和生成过程中不断的演进下去,这个过程既考虑了学生的经验和背景,强调学生在教学资源的作用和地位,同时又强调了教师对生成性教学资源的主导作用。
  郭元祥教授从“学生是课程的主体”的角度,揭示出了学生即课程的思想。他说:“从表层看,课程是由特定的社会成员设计的,但从深层看,课程是由儿童来创造的。课程不是设计者预设的发展路径,儿童也不是完全地通过对成人生活方式的复制来成长的,他们是在与课程的接触中,时刻用儿童独有的眼光去理解和体验课程,并创造出鲜活的经验,这些鲜活的经验是课程的一部分,从此意义上讲,儿童是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
  余文森教授在《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观念》一文中指出: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研制走向教师开发,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的时候,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也由此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学生与教师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着教学内容。
  上述是学生经验、基于经验的学习以及对课程资源的相关论述,具体到学生经验的品德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较为鲜见。笔者由此详细论证了学生经验对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逐条阐明如何基于学生经验进行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开发的思考,进一步解决学生知识链断层、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道德辨别能力等诸多问题。
  综上所述,从以往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首先,学习就是经验和感受的过程,一切知识的形成都是从经验中获得的。其次,教育即经验、生长、生活,是心理、认知的不断积累和完善的过程,是可以相互交融并促进再生的资源。最后,课程与学生经验的结合,可以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知识,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因此,国内外的学者们一方面肯定了经验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提出课程与学生经验相结合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知识。
  三、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开发品德课程资源的有效途径
  学生经验作为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实际上是学生学习的知、情、意、行等已有经验资源的开发利用,具体而言,是教师教学实施策略。
  (一)注重学生已有经验资源的积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小学品德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提高学生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等性质。拓宽学生经验资源的来源渠道势在必行。在开展品德课的过程中,应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增加信息量,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等方面的能力。
  (二)充分把握学生已有经验资源,促进学生由已知向新知转变
  “教”只能是促进学生“学”的一种手段,只能是为学生“学”提供指导方向。替代学生经验的教学只能说是强制的附加与给予,忽视了学生是否需要或者能否接受,所以此种情形下的教学效果必然不尽人意。我们要进一步探究教师如何把握学生已有的经验,如何在理解学生已有经验水平的基础上再进行教学,促进学生由已知向新知转变。
  (三)拓展校外实践活动空间,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实践活动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以体验学习为主要形式,促进学生在情感、认知、态度、行为上协调发展的课程资源。拓展校外实践活动空间有利于开发品德课程的资源,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和体验,促进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参考文献:
  [1]曹莹.基于学生经验的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开发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4.
  [2]刘旭东,张宁娟,马丽.校本资源与课程资源开发[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
  [3]陈冬梅,钟蓬发.课程资源的开發与利用[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

相关热词搜索:品德 资源开发 小学生 思考 课程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