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旅游专业伦理学课程建设

发布时间:2019-08-07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zjlt/zjlt201021/zjlt20102122-1-l.jpg
  摘要:以目标交互作为研究旅游伦理课程设置缘起,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和谐旅游视角探讨两者关涉的必然联系及理论借鉴中人的要素,目的在于勾勒一个旅游伦理学课程结构初步框架。
  关键词:和谐社会;高校;旅游伦理学;课程目标;课程构架
  作者简介:王屏(1979-),女,江西南昌人,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旅游伦理、旅游文化。
  课题项目:江西省高校省级教改立项项目“和谐社会建设视域下高校旅游专业《伦理学》课程建设研究”(课题编号:JXJG-07-3-43,课题主持人:王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0)21-0076-03
  
  课程建设是高等院校教学改革核心,于自身运作过程中显现严肃性、客观规律性特点,此种倾向同时决定课程目标的重要。美国学者博比特(F.Bobbitt)在其被称之课程论诞生标志的《课程论》著作中,首先明确提出课程目标概念[1]。课程目标为一定教育阶段专业课程力图最终达到的标准或预期学习结果,直接指导着课程整体设计,并和课程内容共同构成课程建设初始环节。
  课程编排归属复杂系统工程,因篇幅及实践所限,笔者将课程建设定位于目标与结构理论探讨,尝试性创立解释事实框架的观念,却非设置普遍法则,而课程实施与评价则在后续教学中予以跟踪研究。
  
  一、目标交互:高校旅游专业伦理学课程建设之研究缘起
  
  (一)学生认知需要
  教育为完善人格特质与社会延续作出卓越贡献的实践活动,其功能发挥始终需要借助于课程。尽管我国旅游教育叙述有对学生人生态度的扶植,但论及旅游课程目标却总过分关注知识传承,忽略学生身心发展的价值;过分关注知识积累,忽略学生内在善的觉悟;过分关注知识机械记忆,忽略课程内容对学生人文素养的联系。
  人性情感熏陶是近代前期课程论创造迈向现代课程论的伟大遗产,加之任何社会课程改革都存在两方面内容——奠定劳动者能力的素养训练,建立劳动能力主体者的意识形态。因此,突破现行旅游教育课程目标局限,促进学生全面思想则为旅游伦理学课程目标来源。
  (二)社会环境需要
  20世纪20年代美国开始盛行注重社会因素的课程设计,其所涵盖的社会适应型与社会重塑型两个变种均依赖社会分析,撷取社会现状或社会现实问题寻找课程设计的目标支点。
  时至今日,“课程不可避免地和社会背景结合在一起。宽广的历史、文化、经济和政治力量形成和决定着教与学的发展。这种影响是持续的,亦能够说明导致课程改革的竞争和冲突性质的原因”[2],高等教育课程也逐渐由社会边缘过渡到中心的渗透中相互交融,加之旅游教育根本不仅在于培养胜任旅游岗位的人才,且承担引导旅游市场正向转轨使命,因此,当前旅游业界道德失范诸如信用危机蔓延、环境挥霍损耗及思潮泛滥流离带来的系列旅游经营环境变化,同样理应成为高校旅游专业伦理课程设置的原生动力。
  (三)学科发展需要
  传统高校旅游课程坚持按照本学科逻辑体系片面取向教学内容,背离与相邻学科、分支学科间基本概念的统整均衡,背离课程设置是一项涉及各种学科领域综合研究的宗旨,学科本位主义就此凸显,加之旅游专业较偏颇于经济类、管理类与操作性课程,缺乏形成科学技术基础的人文精神,致使道德教育沦为专业标鉴与附庸。
  学科知识是任何课程组织的本原,其发展水平确定课程目标。因此,旅游课程优势在于转换思维方式和更新知识架构,积极寻找学科前进的风向标。
  学习者、社会和学科作为旅游伦理学课程研究前提,所反映的人本属性、社会属性与文化属性均围绕和谐旅游交互作用。事实上,旅游伦理课程研究是顺应时代发展于历史更迭中连续变换的运动过程,众多外界因素介入影响着课程设计的理论借鉴,尽管各理论取舍都存有一定合理性。
  
  二、和谐社会:高校旅游专业伦理学课程设置之理论起点
  
  之所以强调和谐,是因我们周围世界为矛盾、分化的统一体,和谐是安全社会运行的特征,和谐社会终归构成并维持社会各部分相互协调的状态。
  旅游本身是人格化体验过程,其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到旅游者旅游期望值,惟精致产品才可保证旅游活动的人伦。梁留科指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正是旅游得以健康发展的支撑体系(见图1),和谐旅游通过对旅游资源的和谐利用、旅游业的和谐经营及旅游者的审美愉悦,达到生态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事态和谐(人与人/社会的和谐)与心态和谐(人的身心和谐),由此折射出旅游蕴涵的深层综合效应[3]。
  然而,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其个性和谐是唯一衔接从和谐社会至和谐旅游的连锁链。和谐之人的个体,不仅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且能自如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错综复杂的关系,并非在激烈旅游市场竞争中被某种目的奴役失去自我。但“一切构造得同样完善的人,都拥有获得最高观念的体力,我们在人与人之间所见到的精神上的差异,是由于他们所处的不同的环境、由于他们所受的不同的教育所致”[4],因此,本文基于和谐社会构建视域设置旅游伦理学课程及其组织框架,旨在进一步完善高校旅游专业课程体系,以加强旅游专业学生伦理教育既定其标准道德图式,继而创设和谐旅游环境。
  
  三、范畴指向:高校旅游专业伦理学课程架构之单元解读
  
  结构是结构主义思维方式的推崇,即“现象中各个部分或要素之间的关系的组合,部分或要素只能在由这种关系的组合而构成的整体中获得它的意义”[5]。根据系统科学观点,结构控制系统功能性质和大小。那么,按照特定时空合乎规律排列组合的课程结构势必与培养目标实现程度紧密联系。
  但就目前有关旅游道德知识的课程结构特点而言,其突出表现为重复单一,系统内部与各功能尚未明晰分化的混沌态势并不利于课程建设水平提高,借助分散课程解决原本相互联系的内容,亦会导致学生知识体系的断层。对此,笔者认为,在知识综合时代于一定教育目标与理论指导下,应将所选择的课程素材横向、契合专业知识逻辑地配置统整性板块式旅游伦理课程优化结构,尽可能发挥隐含其间的素养价值。
  (一)经济伦理教育
  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新兴交叉学科经济伦理学,打破近代以来伦理学与经济学彼此隔膜状态,两大学科思想资源的整合使经济领域不断涌现的伦理纷争的平抑成为了可能。其实,旅游经济法则很大程度上也隐含了道德的必然要求。尽管旅游经济主体无需一味追逐经济伦理化,但不能不对经济规律做出伦理领悟。
  任何时代的道德建设都应有自身指导思想,故经济伦理教育需回顾中西方经济伦理学说的历史轨迹,为旅游专业学生确认社会主义经济伦理建设准则提供科学论证,就此发挥主体作用,延续“注重效率,维护公平”旅游经济本位论;市场经济具有趋利本质,中国旅游发展同样不可避免地涉及相关群体利益,其间表现的矛盾冲突贯穿活动每一过程。伦理合理性在于以某种精神力图贴近市场利益理想机制的终极关怀,故经济伦理教育需解读道德与经济价值同构,为旅游专业学生考量旅游利益失衡格局根源提供理论借鉴,就此造就批判运演中拨正的功利观念践约互利共进;伦理主流是伦理范畴现实关系的集中反映,故经济伦理教育需探讨社会主义特定生存空间逐渐积淀而成的经济伦理规范形态,为旅游专业学生强化经济伦理精神内核提供导向动力,就此立足竞争优势谋划旅游抗衡与制胜的途径。

相关热词搜索:伦理学 课程建设 高校 旅游 专业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