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提出背景及相关理论探析

发布时间:2019-08-07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摘要】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普遍性存在着,表现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上则是读、写、听、说等语文能力培养的全面缺失。分析“语文研究性学习”提出的复杂背景,可以为学习方式的转型找到理论支点,进而发现:倡导研究性学习,对于进一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具有战略性意义。
  【关键词】语文研究性学习;人性中心课程论;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
  
  1.“语文研究性学习”提出的现实背景
  “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语文教学内部的研究性学习,它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强化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1]。提出这一概念的现实背景是:语文教学实践中读、写及口语交际等语文能力培养的全面缺失;学习方式的转型已是当务之急。
  1.1 读、写及口语交际等语文能力培养的全面缺失
  我国的语文教育长期被落实为一轮又一轮的“模拟考试”,学生的学习无非是将“标准答案”从课堂的模拟卷到考场的试卷这样一个运作过程,由此导致语文能力培养的全面缺失。
  阅读方面:学生往往抱着“应试”的目的直扑“考核点”,在参考了大量的定论之后,其思维和情感受到定向性限制,很难产生新的想象和独特感悟。教师在备课、授课时囿于大纲、教学计划、预先设定的重点难点等限制,文本解读也无需太深入。教师和学生不仅难以结成“学习共同体”,而且集体沦为令人生厌的考试机器。学生作文方面的问题尤为严重,“言为心声”变成赤裸裸的“言为工具”,甚至为求高分而“言不由衷”。至于听说能力的培养,因为我国的语文考试向来不考听说,不被学生放在心上,所以听说能力训练很少在教学实践中落实。
  1.2 学习方式的转型已是当务之急
  学习方式一般分为接受和发现两种。前者将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视学生为知识的接受者。后者将学习内容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价值,但是传统语文教学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冷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从而在实践中使学习变成被动接受、机械记忆的过程,窒息人的思维和情感,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实践证明,忽视学习者的内驱力,不仅难以促进学生发展,反而容易成为学生发展的阻碍。因此,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目前已是当务之急[2]。
  2.“语文研究性学习”提出的历史背景
  2.1 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及其理论依据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语文教育史上曾出现过两种影响深广的教学过程结构模式:赫尔巴特的“四段论”;凯洛夫的“五环节”。其共同特点是: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主要目的;主张“教师中心”;忽视教与学的相互作用[3]。由此导致: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以知识的传授(复制和再现)为信仰,以教师的独白式教学(满堂灌)为主流,以应试为目的。因其逐渐暴露出“接受学习”的弊病——只有规则、标准而不见心灵、个性。传统语文教学过程的理论依据是行为主义的语文课程观。在语文课程的测量评价方面,行为主义者主张对外显行为进行客观测验。这比较适合语文基本常识和名句名篇记诵的测量,但是不适用于测量和评价语文高级技能(如篇章的阅读理解、作文和学习者的情感态度),显然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挥,也会使阅读、写作教学走上机械教条的歪路,“而且往往丢失了教育中最有意义、最根本的内容”[4]。
  2.2 语文教学的改革实践及其理论基础
  20世纪80年代以来,面对“三个面向”的新形势,改革语文教学成为历史的必然。影响较大、最具代表性的改革成果有[5]:钱梦龙“三主四式”教学法,魏书生“六步教学法”,黎世法“六课型单元教学法”,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法,蔡澄清的点拨教学法等等,总之是教无定法,教学有法。然而,这些改革成果未能根治传统语文教学的痼疾,多半情况依然是预先规定好一条所谓最佳的学习路线,然后由教师带领学生亦步亦趋地展开学习活动,最后把学生带入某个“圈套”之中,获得权威者设定的学习结果。
  上述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人本主义的“人性中心课程论”,以及认知学习理论的语文课程观。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人性中心课程论”在美国出现,其语文课程观可归结为:以学生为中心,由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教材内容要对学生具有个人意义,要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能满足其个性发展和自我实现的人生需求;着眼于学习过程的学习,让学生体验如何学习,这比学习内容本身更重要。认知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已有知识决定人的行为和认知活动;学习过程就是运用已有知识去加工由外部环境输入的新信息的过程。
  3.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及其对于学习方式转型的意义
  目前较为通行的说法是,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心理学。事实上,我们还可以从上文提到的人性中心课程论、认知学习理论那里找到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支点,限于篇幅,对此不作赘述。
  3.1 建构主义的语文课程观
  建构心理学认为,知识的学习是没有统一水平的,应该以个人的经验为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语文课程观可以归结为:课程设置要将事实性知识变为解决问题的工具;为学生提供跨学科、跨时空和面向真实世界的桥梁和纽带;鼓励学生进行拓展性学习和基于案例、项目的学习,并以此设计教材;语文教学目标由师生商定;教学任务和内容应开放而灵活,并伴随学习进程而变化;教学方法设计应基于具体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合作探究;考查应坚持评价标准多元化、评价内容综合化、评价方法多元化,并以全面、深入、真实的质性评价为主[6]。
  3.2 以语文研究性学习助推学习方式的转型具有战略性意义
  学习方式较之于学习方法是更为上位的东西,二者类似战略与战术的关系:学习方式相对稳定,学习方法相对灵活;学习方式不仅包含了相应的学习方法,而且涉及学习意识、习惯、态度、品质等心理因素和精神力量。由此可见,以语文研究性学习助推学习方式的转型具有战略性意义。
  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提出,其本质在于学习观的根本变革:学习不是一种异己的外在控制力量,而是发自内心的精神解放运动。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把学习变成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就是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要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富有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使之养成乐于求知、勤于实践、善于合作、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
  4.结论
  语文教学不能满足于将“人类知识”转化为学生的“个人知识”,更应培养学生探求、发现新知识的能力和素养;不能满足于把课文解析从外部强加给学生,更应强调学生自主解读课文,并与他人交流和研讨。为此,必须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将研究性学习作为接受性学习的必要补充,使课堂教学实现由“授受范式”向“对话范式”的转型,切实提高学生读、写及口语交际等语文能力和素养,进而使语文教学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提升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倪文锦,谢锡金.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34.
  [2][6]贾勇.大学生研究性学习教程[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张法琨.“五步法”与“四段论”简析[J].教育研究,1982(1).
  [4]比尔•约翰逊著.李雁冰译.学生表现评定手册[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5]魏书生.语文教学[M].沈阳出版社,2000.
  
  课题:本文系在研项目“研究性学习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的阶段性成果(科研课题编号:PHKT024201011)。

相关热词搜索:探析 研究性学习 语文 提出 背景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