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发布时间:2019-08-08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摘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结合环境监测课程理论和实践并重的特点,从课程改革方向、理论教学改革、实验教学改革和教学方法改革四个方面对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期培养“上得来,下得去”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环境监测;课程改革;建构主义
  作者简介:翟琨(1978-),女,辽宁沈阳人,湖北民族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向东山(1974-),男,土家族,湖北恩施人,湖北民族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湖北 恩施 445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2013A033)、湖北省教育厅2013年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项目编号:13g333)、湖北民族学院2012年校级重点教研项目(项目编号:2012JY013)、湖北民族学院2013年校级重点教研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3-0103-02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培养具有专业知识背景、有创新能力,并且掌握现代产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能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环境监测是环境类专业的主干课程,课程本身蕴涵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并为环境影响评价、污染控制工程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的进行奠定基础。[1]针对市场需要和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普通省属本科院校环境监测课程教学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从课程改革方向、理论教学改革、实验教学改革和教学方法改革四个方面进行改革,以培养理论与实践并重、综合素质过硬的应用型人才。
  一、明确课程改革方向
  1.课程改革指导原则
  环境测课程改革既需要具有现代民族特色,又需要具有世界眼光,因此无论是理论课程改革、实验课程改革还是教学方法改革,其理论基础必然具有多样性特征。在课程改革中,中国特色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元素;同时课程改革又需要放眼世界,借鉴与吸收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教育和课程理论,例如现代课程论(布鲁纳的结构课程论、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等)、现代教育论(素质教育思想、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等)、后现代课程观(建构主义教育观、多元智能理论等)。因此,环境监测课程改革的总体方向应该是在准确认识我国现阶段教育发展基本特点的基础上,与西方先进教育理念有机结合,充分体现立足现实、放眼未来的品质。[2]
  2.后现代课程论
  知识观是课程设计和编制的三大基石之一,它决定了课程观。现代课程论和后现代课程论的课程观具有明显的差异,现代论的核心内容是科学知识,现代课程具有知识霸权,现代教学过程是一种知识控制,过程课程目标是知识论的,课程编制是自上而下的,学生是被动学习的。后现代有关知识的观点则是反思和改革科学课程,开发本土课程,加强人文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反对知识霸权,课程目标更加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课程编制自下而上,学生以主动学习为主。长期以来,在课堂教学中一直比较侧重于类比思维模式和知识霸权与控制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虽然可圈可点,但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的能力还有待培养,而后现代主义教学观恰恰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后现代主义教学论对于现有高等教育课程改革具有启发意义,其中的建构主义理论更是重点研究和应用的理论之一。[3]
  3.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并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而获得的,而是学习者通过一定的情境,也就是在某种背景下,借助他人(包含教师、学习伙伴及教学媒体)的帮助,利用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得到的。建构主义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学习,一方面既强调了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另一方面又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因为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以及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包含四个要素,即情境、协商、会话和意义建构。[4]
  4.课程改革思路
  在具体实施中,首先需要明确环境监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秉承地方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教学“必需、够用”的基本原则,立足于类比思维和现代教学理念,强化后现代教学观念尤其是建构主义理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加强课程改革力度,确立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方向,即以课程改革基础理论为指导,整合理论教学内容,加强实验教学改革,转变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进行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二、理论教学改革
  随着建构主义理论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与逐渐流行,基于建构主义所形成的新的科学教学模式方兴未艾。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要求在课程教学中把学习知识看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在构建过程中认可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经验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并恰当地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起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强烈欲望;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高效地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必备的支持条件,并给予形成性评价,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5]因此在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中充分体现了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要求。
  实践的第一步就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对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充分考虑到情景的置入和意义的建构,打破以往以课程进行教学的方式,充分体现环境科学学科体系有机结合的特点,重新制订课程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在撰写大纲的过程中,整合课程内容,突出课程重点,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和正确的逻辑关系,有效地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而不是填鸭式教学。在具体操作中,采取了如下做法:第一,将环境监测中涉及到的分析化学和仪器分析的原理、方法、技术提炼出来,对关键知识点进行复习和深化;将与环境学、环境化学等课程的交叉和重复省略或简单复习,主要讲授环境监测全过程的知识,如布点、取样、分析、数据处理。由于课时有限,在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中可以引导学生自学数据处理的相关知识和处理软件(如SPSS、DPS、SAS等),强化学生数据处理能力,确保学生能够从表观数据中找出潜在的规律和趋势。通过这些措施突出环境监测课程特色,这样就避免了环境监测在学习中与分析化学相混淆,更加注重环境监测全过程的学习,让学生更加明确分析测定仅是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第二,强调环境监测的政府行为属性,环境监测是环境评价、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等课程的前续课程,[6]通过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和解读才能进一步进行环境评价以及环境管理和规划等多项工作。因此环境监测的课程教学改革是进行建立健全环境科学学科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课程讲授中需要强调与相关课程的有机联系,把环境监测融入到学科体系中去,使学生既要明确环境监测的课程地位,更要系统掌握环境科学体系的构成和理解。第三,室内环境监测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需要加强该方面知识的系统学习。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了解,室内污染监测走入了人们的视野,目前很多一、二线城市都成立有室内环境检测机构,而在原有教学中这部分内容涉及得较少,在新制订的教学大纲中强化了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从评价标准、监测手段等方面系统了解室内环境监测。

相关热词搜索:环境监测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探究 导向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