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08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摘 要]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就创新人才培养现状而言,专业分流已成共识,学生个性取得长足发展。但课程传授模式单一,写作能力培养不够,忽视文学原典阅读,人才培养质量尚待提高。可从改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建立导师制和“导生制”,丰富第二课堂,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加大教育扶持力度等方面加以改进。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9) 05-0021-03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长盛不衰的强大动力。在2018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一词出现了53次,他强调要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培养创新人才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使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目标与手段。但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仍存在着一定差距,因此,研究综合性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 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现状
  (一)专业分流成为共识
  入学后多以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为主,一两年后再分流,如分为实践型和理论型两种,前者多瞄准未来工作方向,划为文秘、师范等方向,后者以培养鉴赏性或者理论性人才为出发点,注重学术能力的提高。这种分流制度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二)学生个性长足发展
  唐贤清指出,创新人才应具备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1]现代学分制、选课制等普遍建立,在有的大学还建立了双学位制、主辅修制、“本硕连读”制等,为学生更多个性化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教学设备的更新和现代科技的发展以及图书馆检索系统互联和网上图书馆的存在,为学生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搜集和整理提供了诸多便利,为学生准确、迅速获取资料成为可能。
  (三)课程传授模式单一
  学校大多沿用“大班教学”模式,推行的是“大水漫灌”式教育,以“老师讲授学生听”为主,对创新能力培养的关注不够。学生处于“填鸭式”被动学习之中,强调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严重妨碍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写作能力培养不够
  写作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进行创新性表达的重要方式,但很多学生在中学阶段缺乏系统的写作训练,在遣词造句、表情达意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大学大多会开设写作课程,但多是浮光掠影,理论性强、实际操作不够。而关于学术论文的规范和写作,有些大学甚至没有开设相应课程,学生对学术论文写作的了解只能借助于其他课程的渗透。课程论文、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作为学生学业水平评价的重要一环,学生往往无所适从。课程论文多在期末布置,且课程结业相对集中,面对巨大的学业压力,学生常是复制粘贴他人已有的成果敷衍了事。老师对学生论文未能提供反馈意见或有针对性的指导。
  (五)忽视文学原典阅读
  温儒敏指出:“现在人都比较实际,也比较浮躁,难得静下心来认真读一点书。中文系毕业了还没有完整读过《论语》《孟子》《红楼梦》和《呐喊》等经典的,大有人在,读的都是些文摘、选本,或者以看电视代替读作品,可是胆子很大,开口就可以大谈什么‘中西文化’,其实不着边际。”[2]汉语言文学专业系统性知识来源于对文学作品原著的阅读。很多学生虽然背了一大堆描绘作家艺术特色的术语,对作品具体的内容知之甚少;不少学生获取知识过分依赖网络,获取信息不全甚至错误,从而导致知识的碎片化。而大学生创新能力主要来源于自身知识结构、社会体验的差异,如果只是不断重复他人的观点,缺乏个人的体悟和思考,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六)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高
  中国作为人口大国,高等教育资源严重失衡一直是制约人才培养的瓶颈。自“科教兴国”战略提出后,大学招生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一大批专科学校专升本,二本院校升为一本院校,为更多人提供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但由于新建院校起步较晚、底蕴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与教师队伍配备严重滞后,缺乏一批高质量的创新型教育工作者,教师普遍缺乏国际视野与创新能力。
  二 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
  (一)教育理念滞后
  高校教育依然受“三个中心”理论支配,即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严重阻碍创新人才培养。课堂是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场所,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和吸收,离不开对他人结论的批判性接受,离不开对问题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普林斯顿大学卡茨教授坦言:“我不认为我能提供一切答案,我的功能是使学生能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对学生们的答案提出质询,帮助他们发现现有理论的不足之处。我最大的希望是我的学生带着满脑子的疑问离开课堂。”[3]与这種启发式教育不同,中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教学活动是单向的传授与接收。往往重知识积累,轻推理分析;强调对已有结论的接受传承,缺乏批判精神;多使用求同思维,忽视求异思维。“以教师为中心,以及由笔试所强化的标准答案意识等,都是强化收敛思维而抑制发散思维的。多向思维、逆向思维等构建创新能力的基本思维方式难以充分发展。”[4]此外,没有发挥好教材的引导作用,学生创新的种子往往因不符合标准答案而被扼杀。学业成绩是大学生评定奖学金、推优入党、各类荣誉证书的重要依据,请老师划重点、进行考前突击的投机取巧成了高校教育的真实写照。大多数高校把教师工资与职称评定与科研挂钩,教师更愿意多花时间和精力进行科研,教学往往被视为副业。尽管学校建立了教学评价机制,由于学生往往不敢表达真实的诉求,对老师的督促也就无从谈起。

相关热词搜索:人才培养 综合性 汉语言文学 创新 研究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