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环境污染与修复课程教学探索

发布时间:2019-08-08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ktyz/ktyz201502/ktyz20150207-1-l.jpg
  【摘要】结合《矿区环境污染与修复》课程的教学实践, 通过实施优化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及建立多层次的学习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改革措施, 以期达到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矿区环境污染与修复 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中国矿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课题(2013G25)。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0008-01
  《矿区环境污染与修复》是环境类专业重要专业课程。伴随着矿产的开发、矿物加工与利用等过程给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面对蓬勃发展的环境修复技术以及矿区对环境修复的人才需求,我们结合几年来《矿区环境污染与修复》课程的教学实践,就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1.优化教学内容,突出矿业特色
  《矿区环境污染与修复》课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课堂讲授、自学与讨论,了解矿业开采过程中的环境问题、掌握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的原理;并在原理的指导下,熟悉污染水体的环境修复技术、污染土壤的环境修复技术、污染大气的环境修复技术以及生态修复技术等。为达到这个教学目标,我们以“强化理论基础、理论联系实际、反映学科前沿、突出课程特色”作为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
  首先,注重课题教学内容的连贯性与知识结构的整体性。教学内容由“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修复的进展-环境修复理论体系-环境修复技术的应用”组成,给学生一个清晰的学习脉络。
  其次,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增加了“应用实例”,将所学的知识与身边的环境问题以及热点环境问题联系起来,如徐州市南郊地下水四氯化碳污染的修复、环境修复与雾霾的控制等,提高运用知识的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再次,在课堂教学中课程内容反映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在课程内容中增加了新型如碳纳米材料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二氧化碳的捕集与贮存、基因工程菌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等。通过这些前沿研究成果深入浅出的介绍,既能满足青年人对新知识的渴求,又拓宽了知识面,在授课效果良好。
  结合我校环境类专业设置的特点及课程的内容,我校开展的《矿区环境污染与修复》课程内容及学时安排如表1所示。本课程的内容安排基本包括了环境修复的技术方法以及发展的新方法和新技,能够充分体现矿业类高校环境修复课程的特色。
  2. 探索研究性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2.1 构建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单向传授为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矿区环境污染与修复》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仅靠教师课堂讲授不能让学生理解透彻。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加深对学生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将部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些问题以课堂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例如“化学-生物法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生物-PRB修复污染地下水”、“利用废弃巷道修复地下水”等问题。学生通过课后查阅文献资料以及总结,加深了学生对物理、化学修复、生物修复的理解,同时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课程论文
  课程开课之初,教师根据课程内容,提出课程论文的主题,例如,“废弃矿井造成的地下水污染修复”、“尾矿库污染的修复”、“煤矿矸石山的修复”、“采煤塌陷地的修复”等。要求每位学生根据一个主题,自己拟定具体题目,查阅资料,撰写课程论文。每位同学的课程论文发给同班五位同学进行评审,每位评审的同学要求对所评的课程论文给出成绩,教师根据同学们的评审结果,选定部分同学在课堂上讲述自己的论文,通过课程论文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培养科技论文的撰写能力。
  2.3 课堂探讨
  在课堂教学中,适当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确定一个感兴趣的课题,通过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制作PPT,每小组选出一位同学在课堂上做口头报告,全组的同学回答同学们的提问,最后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根据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充、完善及必要的总结。课堂讨论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大的增强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表达能力。
  3.综合评价学习效果
  考试是评价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的一种手段,也是检验教学成果的一种方式。在过去的《矿区环境污染与修复》教学中,考核方式较为单一,无法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我们对该门课程的考试方式进行了改革,希望能够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
  课程总成绩=期末考试成绩(50%)+课程论文(25%)+作业成绩(15%)+课堂讨论成绩(10%)。
  这套综合性多元化的课程考核体系,注重考核内容多样化、考核过程动态化,不仅考查了学生对书本知识掌握的程度,还充分考查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结语
  随着矿区环境问题的不断涌现,生态文明矿区建设对环境修复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加之新修复技术,新修复流程,新型修复材料等不断涌现,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矿区环境污染与修复》这门课程,要求我们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思路,紧抓学科前沿,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掌握专业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冯飞,张雅君,曾幕衡.《微生物工程》课程教学探索与改革.微生物学通报,2009,36(6):910-913.
  [2]朱亚先,黄荣彬,林丽榕,等.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探索.中国大学教学,2011,10:36-37.
  [3]柯从玉,孙妩娟,郑莉,等.高等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大学化学,2012,27(1):34-37.

相关热词搜索:矿区 环境污染 修复 课程教学 探索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