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视角下高等教育结构问题及对策探究

发布时间:2019-08-10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hljg/hljg201705/hljg20170532-2-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hljg/hljg201705/hljg20170532-1-l.jpg
  (吉林大学,吉林 长春130012)
  摘 要:针对供给结构失衡问题,国家提出“进行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一时间“供给侧改革”成为当前经济界关注的热点。我国高等教育也存在相似的供给结构失衡问题。为有效解决该问题,高等教育领域也应进行“供给侧改革”,如: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专业建设模式、着力提高普通高校科研成果的产出量,构建供需匹配的新型教育结构,实现高等教育的“精准供给”。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高等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5-0073-03
  2015年11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召开第十一次会议,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体系质量和效率。11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会议上称:要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出力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11月18日,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供给侧改革”,要求必须努力推进我国经济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随之,“供给侧改革”成为经济政策领域的高频词。
  在高等教育领域也应进行“供给侧改革”。传统的需求侧改革已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因此,必须从供给端发力,进行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
  一、从供给侧视角看高等教育问题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教育结构出现诸多问题,从供给侧视角来看,主要包括:高校所培养的学生缺乏创新能力、专业人才结构性失衡、科研成果少。
  (一)大学生缺乏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中,主体受创新意识的驱使,根据具体需求,利用现有的思维模式对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加工组合,使之形成新的思想、观点或理论,并能将其应用于实践的能力[1]。它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不断发展进步的原动力。通过教育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最终形成创新能力,这是高校的基本职责之一。而我国高校所供给的人才大多“千人一面”,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缺乏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差,在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上发挥的作用有限,无法满足国家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这是供给侧视角下,高等教育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
  (二)专业人才结构性失衡
  专业人才结构失衡主要表现为:热门专业人才过剩,新专业人才短缺。在招聘现场,很容易看到多名毕业生竞争一个岗位,同时,企业招不到人的现象也十分常见。如:据“2014年不同城市应届毕业生岗位竞争指数”显示,哈尔滨“48名毕业生竞聘一个岗位”、长春“54名毕业生竞聘一个岗位”、沈阳“51名毕业生竞聘一个岗位”;2015年7月,浙江省企业需要招聘的总人数为60.3万人,而同一时期求职应聘的总人数仅有35.4万人,用工缺口高达25万人[2]。这种毕业生就业难、企业用工荒的社会现象是专业人才结构性失衡的一个具体体现,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与市场供给矛盾的一个重要表现。
  (三)地方本科高校科研产出少
  科研成果是科研人员进行科学研究的产出和结果,它不仅能够反映出高校的教师水平,同时也对促进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我国虽已建立较为系统的科研工作体系,但地方本科高校科研成果的产出量仍无法满足国家迅速发展的需求。
  论文发表量是科研成果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2016年从1月到6月的任何1个月份,各类高校发表论文数量、星级论文数量及三星级论文数量排行榜中,前50名都集中在985和211高校,且985高校占据半数以上,211高校虽然相对较少,但也明显高于地方本科高校。这表明,地方本科高校在科研产出量上明显处于劣势。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地方本科高校的科研成果呈现供不应求的趋势,这是供给侧视角下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高等教育供需结构失衡的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缺乏创新能力的原因
  第一,通识教育的理念尚未得到有效落实。知识结构“博”、“专”相融(“博”即广度,“专”即深度)是创新型人才的典型特征之一[3]。随着对通识教育作用认识的加深,我国高校在进行课程安排时,除开设专业课程之外也相应开设了必要的通选课程。然而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在实践中,高校往往更倾向于重专业课程而轻通选课程,导致学生对选修课程知识的了解相當浅显,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课时安排上,专业知识占绝大部分课时,而相关知识的课时所占比例非常小,无法保证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学生对知识只能泛泛了解,无法形成严谨的思考能力与宽阔的视野。由于缺乏敦实的基础知识,学生很难将相关知识进行有效转化,从而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在培养模式上,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轻实践能力的培养。首先,我国高校的课程结构大多以理论知识为起点,学生在学习理论课程之前没有实践背景,对实践缺乏相关了解,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现成的知识,导致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往往不够深刻,缺乏发现新问题的敏锐性,并且这种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学生的思维模式,呆板地认为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就是绝对正确的,不敢提出质疑和自己的观点,缺乏批判性思维,这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带来消极影响。其次,在学习形式上重视课堂学习轻实践学习。课堂学习便于实施,节约时间,实践学习实施起来相对困难,需要场地、器材等设备。但就效果来讲,课堂学习侧重教师讲解,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实践学习为学生经验的积累提供条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学习形式。我国高校重课堂轻实践的现象也是造成学生缺乏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在师生关系上,教师是主体,学生被动适应。目前,我国众高校仍然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讲授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在此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这种缺乏互动与交流的师生关系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学生将绝大部分课堂时间用于被动地听课,无法形成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的习惯,造成其对知识盲目地接受,而缺乏应有的质疑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形成,最终影响创新能力的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高等教育 探究 供给 视角 对策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