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

发布时间:2019-08-10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摘 要]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需要将培养目标、教学模式创新,还应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基地,提升学生的参与程度,优化师资力量,唯有如此,才能为社会输送创新型高级技术人才。将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策略展开简单的分析,以期为日后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策略;电子信息工程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3-0178-01
  目前,对电子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依然沿用传统的培养模式,对学生提升创新能力产生阻碍,只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满足社会对电子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分析
  一直以来,高校在对电子工程专业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多注重对学生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述,实践教学处于辅助地位。即使开展实验教学,也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另外,由于教学观念落后,没有对学生进行创新型教学,学生养成盲目跟随的学习习惯,对教师的讲述产生严重的依赖心理,思维模式被禁锢。
  二、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
  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来说,要想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便需要构建完善的创新人才培养资源共享教学平台,在平台中应重点加强实践教学的力度,并要对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科结构进行整合优化,从而建立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并将创新作為目标,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1],才能充分满足国家战略性信息产业的发展需求。
  (一)優化师资结构
  要想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培养出高级创新型电子工程人才,应对师资结构进行优化。高校应将电子工程学科专业作为基础,利用内部、外部培养互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完善、层次清晰的师资培养体系,并使师资队伍层次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教师不仅应具备丰富的基础理论教学经验,还应具备与企业一线电子信息工程师相当的实践教学能力,才能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奠定坚实的师资力量基础。
  (二)教学模式创新
  1.教学内容
  通过对电子信息工程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大部分高校,尤其是本科院校,采用的教学内容多是以基础性理论知识为主,导致学生并没有充分掌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内涵[2]。即使学习了专业课,教学内容也与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异,这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产生了严重阻碍。近几年来,我国的电子信息行业发展迅速,并生成了大量的新理念、新技术。因此,要想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首先便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高校应开设大量的专业技能基础课,并将教学重点转移到专业课的教学内容中,为学生传授电子信息工程的新理念、新技术。
  2.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大部分高校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便是讲授式教学,这种基于多媒体结合板书的教学方式,并没有结合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软件进行辅助教学。因此,为了将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教师应利用专业技术软件结合基础理论知识为学生开展电子信息工程的教学。例如,电子技术、信号系统、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网络、嵌入式系统、光纤通信等方面都有专业的行业软件,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专业软件,让学生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掌握水平。
  (三)实践教学创新
  1.要将实践教学的内容进行创新
  应明确教学目标,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作为教学基础。高校应开设原理验证、综合性实践教学课程,还需要根据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需求[3],增设产品设计、自主开发等实践性课程,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通过多方面的共同结合,提升学生的实践以及应用、创新能力。
  2.要将实践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在传统的实践教学中,教师处于课堂中的主导地位。为了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便需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例如,在进行基础性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程内容自行设计验证性实验,在设计以及实验过程中,能充分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从而有效突破传统实践教学模式的弊端。
  总之,只有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才能让学生充分满足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需求,成为一名实用、高级的创新型人才。高校可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模式、优化师资力量等方式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只有正确把握创新方向以及创新方法,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一名优秀的电子信息工程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明富,罗彬彬,胡新宇,等.培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2(S2):25-31.
  [2]瞿成明,陈晓红.创新培养模式,走电子信息工程人才特色培养之路:安徽工程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电子教育,2010(4):11-16.
  [3]曹立杰,郭显久,李松松,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62-63.

相关热词搜索:高等教育 探索 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