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高等教育区”学生流动的助力与阻碍

发布时间:2019-08-10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摘 要::跨境学生流动是当今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欧洲是世界区域高等教育合作的典范,而促进学生流动是“欧洲高等教育区”的主要目标和标志性特征。“欧洲高等教育区”学生流动有其独特的产生背景,受到来自学位与学分标准的统一化、跨境流动标准的欧洲化、提升跨境就业能力以及欧洲文化融合的多方助力,也承受着来自经济方面、社会层面、国家层面、机构层面以及个体层面的多重阻力。博洛尼亚进程中的欧洲学生流动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及区域教育合作提供了有益经验与启示。
  关键词:“欧洲高等教育区”;学生流动;博洛尼亚进程
  跨境学生流动之于高端人才储备、科技创新及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使其成为了当前国际高等教育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议题。作为当今区域性高等教育学生流动的典范,“欧洲高等教育区”(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Area,EHEA)在国际跨境学生流动的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学生流动在推广欧洲高等教育资格框架、推进欧洲学分转换体系及三级学位体系、完善文凭补充制度及社会维度建设中发挥的关键作用,使其始终置于欧洲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探究博洛尼亚进程中的欧洲学生流动,对于深层次、系统性地研究欧洲高等教育区学生流动,深刻把握全球化进程中的区域跨境合作、国际理解、全球化参与以及区域教育治理都有着深远意义。
  一、“欧洲高等教育区”学生流动的背景
  (一)跨境学生流动呈现出迅猛发展势头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全球跨境学生流动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增长高峰。全球跨境学生流动的人数之多、规模之巨、影响之大前所未有。跨境学生流动已推动各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步伐,是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的重要环节。根据经合组织2016年的调查统计显示,2014年全球高等教育注册入学的总学生人数的6%是国际学生。其中国际学生占本国学生总人数比率最高的国家依次是列支敦士登(44%)、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和瑞士。在硕士和博士学历阶段,国际学生数量最庞大的是美国(26%),其次是英国(15%)、法国(10%)、德国(10%)和澳大利亚(8%)。“世界大学排名”权威发布机构英国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Quacquarelle Symonds)对近年来大学排名的研究得出,学生国际流动性正在呈现逐年加强的趋势,学术顾问约翰·奥里亚指出:“全球跨境学生正在呈级数增长,寻求世界一流大学成为众多跨境流动学生的目标。全球学生的流动正在出现势不可挡的崛起。”[1]而在全球跨境学生流动中,尤以高等教育领域的学生流动的增长最为突出。我国的留学生数量逐年攀升,其增长速度堪称惊人,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留学生输出国。根据我国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1978-2015年,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高达404.21万人。[2]2005-2015年我国留学生人数复合增长率达16%。
  (二)欧洲区域跨境学生流动的典范效应
  从20世纪50年代的“欧洲煤钢共同体”到60年代的“欧洲共同体”,再到90年代的“欧洲联盟”,欧洲一体化进程沿着从经济、政治一体化逐步向教育、文化等社会深层次发展的路径不断前行。“博洛尼亚进程”作为促进融合的高等教育改革行动,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体现在对内极具凝聚力的、协调发展的,对外富有竞争力、面向世界开放的“欧洲高等教育区”。而博洛尼亚进程的核心与关键便是学生流动。1999年29国高等教育的部长们齐聚意大利,共同签署了《博洛尼亚宣言》,正式宣称要在2010年建成“欧洲高等教育区”(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Area,EHEA),“将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全面纳入制度化建设”;2003年《柏林公報》则进一步确认“实现欧洲区域内学生、学者和管理人员的流动是欧洲高等教育区建设的根本目标”。博洛尼亚进程中的重要的学术流动项目“伊拉斯谟”学生流动计划目前已吸引着数百万名大学生参与跨境流动,其规模和世界影响力还在持续扩大中。
  (三)区域跨境学生流动引发高度关注
  得益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以及中国家庭对于教育的重视,我国的留学生数量逐年攀升,其增长速度堪称惊人,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留学生输出国。根据我国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1978-2015年,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高达404.21万人。自2007年起,中国出国留学人数出现“井喷式”增长。2007-2011年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连续4年增长比例均超过20%。中国继续稳坐“全球最大留学生输出国”的宝座。[3]《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6)》指出,2015年,中国在海外留学的学生达到126万人,约占世界国际留学生总数的25%。中国留学生数量占美国、加拿大两国留学生总人数的比例均超过30%。[4]而如何在扩大留学规模的同时,提升我国在国际留学市场中的吸纳能力,以及吸引出国留学人才归国是当前我国的关注重点。与此同时,亚太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和“金砖四国”的崛起均深刻地改变了21世纪的国际关系格局,强力地影响各国教育的发展,亚太地区区域合作的迅速发展迫切呼唤着教育以及高等教育领域的更深层次的合作与交流。
  二、“欧洲高等教育区”学生流动的助力
  历经博洛尼亚进程10多年的改革历程,“欧洲高等教育区”学生流动正在逐步推进学生流动战略和实现“到2020年达到20%的跨境流动学生”的目标中探索前行。根据欧盟统计局2016年的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欧洲国家国际学生的平均注册比率在2~14%,北欧国家的该比率相对较高,芬兰、挪威和荷兰都高达14%,而东欧国家相对较低,其中罗马尼亚和克罗地亚仅为5%和2%。[5]流动学生的生源国多是欧洲国家,根据欧盟统计局、欧洲大学联盟和国家方面的数据收集结果,2014-2015学年,来自非欧洲国家的国际流动学生占总学生人数比率的平均值是2.3%,比2008-2009学年增长0.05个百分点,在英国、法国、卢森堡和塞浦路斯超过5%,而在18个国家中低于1%。[6]欧洲学生流动的大力推进,是在学位与学分标准的统一化、跨境流动标准的欧洲化、提升跨境就业能力以及欧洲文化融合的共同助力下实现的,而这一过程又在促进欧洲教育公平、终身教育、就业力提升、多元文化融合方面发挥着积极效应。

相关热词搜索:欧洲 高等教育 助力 阻碍 流动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