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社会下的人事管理模式分析

发布时间:2019-08-16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摘 要:人事管理作为人类一项社会历史性活动,其所内蕴的管理模式源于一定的社会形态。文章立足于从工业社会的特殊形态出发,来分析工业社会为人事管理所提供的基本条件。在此基础上,就工业社会下的人事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在历时性的社会形态演变的视野下,来探寻人事管理模式问题,并对其进行学理性的分析,从而有利于人事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的生成。
  关键词:工业社会;人事管理;模式
  以机器大生产为主要特征的工业社会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深刻地改变了人事管理模式。在工业社会的背景之下,旨在追求效率的人事管理的功利性色彩极为浓厚,所内蕴的管理模式也深深刻上工业社会的烙印。
  一、工业社会的基本特征
  (一)科学化。将科学作为社会进步的引擎来信仰是工业社会的显著特征。通过劳动分工促进工厂工作的程序化,增强了对人的专业化要求,从而使一种分工明确的机械工作适合于不同的人。工业社会的这种科学化特征是以不断的技术改进和生产的机械化为前提,它保证科学的运用新能源,并最大限度的提高了效率。整个社会管理运用法律与契约来运作,也充分的体现了科学的精神。
  (二)制度化。工业社会的制度化表现为通过大量的法律和规章制度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运用法治来维持社会秩序。它打破了农业社会中依据血缘、地缘所形成的人身依附关系,不再依靠个人的权威来维持统治,通过法律和规范改变了人与人的不平等地位及区域间的差异。法律和规范的普遍实施,有效地抑制了个人的不法行为。
  (三)理性化。马克斯·韦伯认为,工业社会是理性化的社会。所谓的“理性化”可以概括为一种原则,可以将诸如信仰和行动等一切事物均纳入到这个前后逻辑一致的范畴,以最有效的科学手段来实现人的理想目标。它是“非人格性的指标、对表现和成就的强调、以最低成本为基础的效率标准以及在一切行政领域推行合理的计算(一种理性的目的)。”按照韦伯的观点,科技化、法制化、世俗化都是理性化的最典型的不同表现。
  二、工业社会为人事管理模式提供的基本条件
  (一)经济条件:市场经济——对财富和效率的追求。市场经济是工业社会的经济形式。在市场经济中,人是被市场所推动的,是被价值规律所左右的,他必须而且优先要考虑的问题是效率、效益问题,任何人都没有例外。市场经济把人导向了市场,市场经济的基本精神也必然改变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人的趋利避害本性在市场经济中得以彰显,从而使人更加关注物质财富,关注人的世俗生活。对物质财富的迷恋和对效率的关注使得人事管理的功利性色彩极为浓厚,效率成为人事管理的唯一的并且终极的价值取向。
  (二)技术条件:科学技术——对工具理性的崇拜。科学技术是工业社会发展的源泉。科学技术在深刻地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的同时,其工具理性日益凸现,价值理性逐渐丧失,使得科学技术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工具而存在。科学技术的普遍推广增强了人控制自然的能力,人们可以通过学习科学技术更好的培养自己的技能,获取更多的物质财富。而且将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人事管理可以完善人事管理的程序建设、改进人事管理手段、提高人事管理效率。
  (三)组织条件:官僚体制——对理性化管理的诉求。官僚体制是工业社会普遍运用的一种基础性管理制度。具体来说,官僚体制是工业社会的产物,它是建立在法理权威基础之上的高度理性化的“理想模型”。从比较宽泛的意义上来说,它本身即可理解为一套有着等级森严的组织结构和高效率的行政运作程序与方法的人事管理体系。韦伯指出:“官僚体制是‘理性’性质的:规则、目的、手段和‘求实的’非人格性控制着它的行为。”其特征可以概括为: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专业化的技术官僚、非人性化的规章制度、可预见性的行为结果。官僚体制是非常强调理性的。
  三、工业社会下的人事管理模式分析
  在工业社会里,撑着现代工业文明的技术理性和人本精神极大地改变的人的生存方式与现实境遇。而伴随这一客观事实的人事管理也有了巨大的进步。
  (一)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追求。工业社会下的人事管理工作都是建立在把作业程序分解成基本的重复动作的基础上的,把复杂的作业分解组成作业的简单动作,可被证明是一种获得最大产出和最高生产率的最佳方法。这种最佳方法体现了科学化精神。特别是在人事管理的相关的制度环节设计上,如人员选拔录用制度、奖惩制度、职务升降制度、辞职辞退制度的建设上都体现出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追求。
  (二)人的主体性地位增强。从总体上来讲,工业社会下人事管理中的人是处于管理客体地位而存在的。但是,伴随着以人际关系学派为起点的行为科学理论在工业社会中的兴起和大规模的发展,对传统以“事”为中心的古典管理理论提出质疑,它通过社会、心理层面的方法去激励人,并促使人实现其自身价值,初步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观念,人在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增强。可以说,行为科学理论在管理中发现了“人”,发现了人在提高效率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尽管人依旧作为提高效率的工具而存在,但人本主义思潮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人的主体性地位。
  (三)人事管理对效率的关注。工业社会下的管理是以资本为价值取向的,管理的目标就是赢利,而作为功利性极为浓厚的人事管理活动在现实中也深深蒙上了效率主义的色彩。通过人事管理体系的规范化建设、人事管理程序的完整建构、人事管理手段的完善,这一整套相关的人事制度措施的运行,从而保证了效率的提高。对效率的关注,不仅提高的组织的效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工业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总之,工业社会提高了人事管理的效率,促进了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进程。但现实的人事管理模式中,工具理性遮蔽了价值理性,将人视为手段。由此,现代人事管理应该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最终表现为人性化管理。
  参考文献
  [1] [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M].商务印书馆,1984:87.
  [2] [德]马克斯·韋伯.经济与社会(下)[M].商务印书馆, 1997:324.

相关热词搜索:管理模式 人事 工业 社会 分析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