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形势下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

发布时间:2019-08-16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摘 要:结合我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现状,通过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与管理问题、薪酬与工作的关系,探索新形势下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的措施,推动事业单位提高效能。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改革
  改革开放40年来,进入新时代,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改革发展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改革为了推进是社会进步的一项措施,在众多改革中,事业单位的改革尤其被人们重视。随着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体制改革迫在眉睫。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是单位行政管理中的关键組成部分,其规范性、科学性是决定单位整体事业能否长期稳定发展的核心因素,新形势下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已经提出了更高要求,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逐步运用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中。
  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现状
  我国现有事业单位120多万个,工作人员3000多万。事业单位受国家行政机关领导,没有生产收入、所需经费由公共财政支出、不实行经济核算,是主要提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公共组织。事业单位一般是国家设置的带有一定公益性质的机构,但不属于政府机构,与公务员是不同的。根据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精神,事业单位不再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而分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目前还新兴了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事业单位和社会资本举办事业单位,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在过去也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但其主要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和发展起来,长期以来事业单位一直作为行政机关的附属机构,由政府按照行政机构模式直接管理,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并未能形成符合其自身发展规律和运行特点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社会结构已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事业单位机制不活、效益不高、政府包办、包揽事务、按行政模式管理事业单位等弊端逐步显现。
  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与管理问题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将事业单位的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管理岗位是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管理岗位的设置要适应增强单位运转效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的需要;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要符合专业技术工作的规律和特点,适应发展社会公益事业与提高专业水平的需要;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设置要适应提高操作维护技能,提升服务水平的要求,满足单位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以上三类岗位是事业单位的常设岗位,根据事业发展和工作需要,经批准,事业单位还可设置特设岗位,主要用于聘用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等。
  岗位管理是当前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中重要组成部分,实行岗位管理是实现我国事业单位基本用人制度改革的主要途径。岗位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直接关系到事业单位改革的成败,关系到干部职工队伍的稳定,关系到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及工作效率的提高。当前,我国的许多事业单位岗位管理还局限于计划经济时代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单位的人事部门只是一个服务部门,具备执行岗位设置及聘任的权力,没有进行相应的政策、制度的制定和修改的权力,不能为职工提供优质的岗位管理和服务,没有长远的岗位管理的规划发展,没有从战略的角度看待岗位管理在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事业单位的发展和整体人员素质的提高。
  三、薪酬与工作的关系
  事业单位基本工资全国是统一的,包括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全国各地不同。事业单位基本工资占收入的比例不大,根据规定,事业单位的薪级工资是一年调一次,以达到提高基本工资占收入比例的目的。
  工资在入职时会参照学历定工资,其他时间要想加工资,只有两种办法,一种是评职称,另一种是上岗位,也就是提拔。按照惯例,进入事业单位试用期一年后转正,即可考虑评初级职称,初级职称四年后条件符合可参评中级,依次类推。本科毕业生,一年见习期满后,考核合格,即可认定助理职称资格。所以初级职称对一般人来说没什么难度,要想评中级职称就需要努力,一般要有奖项、论文才行,副高、正高还要求技术带头人、省级以上奖项等要求。在工资上,一般中级会比初级工资每月多五六百元,副高比中级多六七百元。所以在工资差距上,还是比较大的。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依附于层级制的工资和奖金,形式单一,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服务质量的差异和贡献的大小,平均分配、人人有份的思想加重人浮于事的弊端,现有的工资构成很难调动工作的积极性。
  四、新形势下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的措施
  1、加强单位文化建设,优化人才服务环境。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是一个单位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源泉,可以体现单位的综合竞争力。事业单位人才云集,为人才搭建事业成功的平台,事业成功更能满足高智商人才的心里需求,使他们在自我奋斗中实现自我价值并和单位事业的发展有机融合。所以优化人员岗位设置方案,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我所通过对现有职能进行再梳理,优化岗位设置方案,明确各岗位对人员的素质能力要求和职数配备标准,为有效使用人力资源、竞争上岗和选拔中层干部提供依据,较好地实现了有针对性地开发人才,提高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和合理利用率。
  2、建立科学的工作考评体系和奖惩制度。
  事业单位大多是技术型、知识型的工作岗位,岗位有特定的技术要求,岗位间也有差异,对特定岗位的工作职能、岗位条件、工作效能进行科学可量化的考核,引入公平的竞争机制,实现公正客观的绩效评价,建立健全考核和奖惩激励机制,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自觉主动采取积极措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从而激发全员干事创新的积极性,提高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效能。我所结合现状和担负职能及人员构成,深刻剖析原有考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完善了一整套人员考核和奖惩激励机制。采用创新评价方法,对于在工作中业绩突出、考核结果排名靠前、群众普遍反映较好的人员,从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给予奖励。精神层面的奖励包括通报表扬、评优、表彰先进等,物质层面的奖励包括职务晋升、提高年度绩效即劳动报酬等。通过执行考核和奖惩激励制度,使人员薪酬所得能够真正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同时实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激发全员工作积极性,增强全员竞争意识的目的。
  3、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合理选人用人机制。
  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和选拔制度,规范人员培训工作。针对不同的岗位特点,提升岗位适应度,加强和规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培训工作,能够使事业单位更加合理地利用人力资源并有效增加单位效益。近年来,我所根据职工的不同能力和特点结合工作实际需要,“量体裁衣”式地定制和实施培训计划,对单位人员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力度逐年加大。我所创新培训模式,采用脱产培训与实践培训相结合、专家讲座与网络自学相结合等多种模式,提高职工道德水平、职业操守、团队精神、专业技术水平和适应工作能力,真正使职工通过培训不断充实自己,学到本岗工作所需知识。
  做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对建设高素质、有活力的事业单位队伍,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推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改革创新。做好新时期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推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改革创新,必须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探索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方法,推动我国事业单位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静怡.新形势下做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实践——以天津市质量管理研究所为例.办公室业务.2017年22期.
  [2]郭燕.如何有效激励事业单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经济师.2012年4期
  作者简介
  张露(1984.8—),女,汉族,大学本科,邯郸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人事管理、档案管理工作。
  (作者单位:邯郸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相关热词搜索:浅析 新形势下 管理工作 事业单位 人事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