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辽东地区宽甸县中药材生产与发展

发布时间:2019-08-28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中图分类号] R2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4-0025-01
  宽甸县地处长白山的余脉,属于东北植物区系和华北植物区系交汇处,野生中草药植物约有1000种左右,为辽宁省东部山区中药材生产基地县之一。目前,人工栽植药材品种主要以人参、辽细辛、关玉竹为主,搭配种植辽五味、天麻、羊乳、桔梗等小品种为辅的种植结构,上世纪九十年代前,药材种植多以农田地为主,而主栽品种人参,多采用毁林栽参,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造成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现象随处可见。自国家实施天保工程后,中药材生产模式收到冲击,种植方式转型迫在眉睫。多年来,本着生产“安全、有效、绿色”的原则,经试验、示范及推广工作,全县大力推广林下种药、林药互补这种经济运行模式,为中药材生产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全县建立500亩以上的中药材产业基地21处,栽植品种主要为林下参、辽细辛、关玉竹等。建立GAP生产基地3处,展开了对石柱子参林下栽培关键技术及集成应用项目的研究和关玉竹品种的驯化与筛选、板栗园冠下关玉竹栽培技术研究应用工作,同时广泛宣传,教育药农,提升技术素质,建立中药材专业合作社,为药农与龙头企业搭桥接轨,实行订单生产,初步实现了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生产。
  1   近年取得的主要成效
  1.1   选育关玉竹—号品种,板栗园间作关玉竹生产模式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累计面积4万亩。
  1.2   石柱子参林下”返籍”生产5000亩,并对柱参品种提纯复壮工作业已完成,四大品系特征明显。
  1.3   推广林下生产药材102万亩,占药材总面积112.6万亩的90%以上,实现了药材环境生态、产品绿色的目的。
  1.4   药农与玉竹农副产品有限公司订单式生产500多份,面积达2万亩;嘉丰顺达人参加工产订单80多份,面积达4000亩。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药材生产布局缺少统筹规划,如一乡一品做的不够精细,品种杂而乱,规模效应不强;二是龙头企业加工多为粗加工产品,深加工能力欠缺,产品科技含量较低,产品附加值有待提高;三是全县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竟然多达250多家,其功能性没完全体现出来,甚至个别专业合作社形同虚设,生产加工销售渠道相脱节。
  3   今后加强开展示范区建设优势及内容
  3.1   优势
  3.1.1自然条件:我县地处辽东山区的长白山余脉,境内山高林密,溪流密布,空气环境、水质及土壤条件经省农科院检测,全部指标打到了生产绿色食品标准,被联合国科教组织定为世界六大无污染地区之一,被确定为生态环境县。
  3.1.2生产基础:我县种药历史悠久。大部分品种驯化种植始于上世纪60年代,个别品种可追溯到400多年的历史。农民有丰富的种植生产经验和操作能力,技术成熟度较高,认识程度和接受新技术能力强,为药材商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3.1.3技术力量:目前,全县从事农技推广工作县乡科技人员达150人,其中正高级职祢3人,副高级职称27人,中级职称80人,中级以上职称占70%以上,技术力量较雄厚,为开展示范区建设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3.1.4发展空间:全县林业用地703万亩,占总面积的75.7%,适宜种植药材的面积可达310余万亩,目前利用率仅为30%左右,雄厚的林地资源为中药材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
  3.2   示范内容
  杜绝无机肥料的使用,以有机肥料应用为主导,提高生物肥的应用,在防病灭虫方面,采用种植农药、生物农药及农业防治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4   未来五年的建设目标(2015-2020年)
  4.1   基地建设:扩建柱参良种繁殖基地和关玉竹—号种苗繁育基地各一处。柱参种苗基地每年新发展100亩,项目期结束后可完成500亩:关玉竹—号种苗基地每年平均新发展500亩,项目达成后可累计新发展2500亩,力争全县柱参、关玉竹应用优质良种覆盖率达80%以上。
  4.2   有机肥、生物肥料的应用:推广林地增施绿肥、商品有机肥和生物肥料应用,从2015年起,每年示范推广应用2万亩。
  4.3   驯化新品种栽植:关苍术为药食兼用型品种,市场后市发展空间大,目前东北地区驯化种植刚刚开始,在林地种植极具优势,拟从2015年每年平均发展500亩,项目达成后,力争全县林下关玉竹示范区面积达到3000亩。

相关热词搜索:辽东 中药材 浅析 地区 生产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