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中药材市场市售败酱药材的基原鉴别

发布时间:2019-08-29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fzxb/fzxb201603/fzxb20160315-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fzxb/fzxb201603/fzxb20160315-2-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fzxb/fzxb201603/fzxb20160315-3-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fzxb/fzxb201603/fzxb20160315-4-l.JPG
  摘要:市场上作为败酱药材流通的品种较多,由于各地用药习惯不同、药材流通混乱,市场一直都存在败酱、败酱混伪品、地方习用品等同时流通的情况。通过对败酱药材的基原鉴别研究,期望为败酱药材的市场经营、临床用药、质量检验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败酱;药材;基原;鉴别
  中图分类号:R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16)03-0052-06
  败酱是我国常用的传统中药材,败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活血祛瘀的功效,其功效确切、疗效显著为临床常用中药,收载于《神农本草经辑校》,将其列为下品。中药败酱仅在1977年版《中国药典》中出现,规定其来源为败酱科植物黄花败酱、白花败酱的全草。在此之后颁布的药典,败酱均未收录其中,而部分省的地方标准收载的败酱药材不一致,这使得已澄清的败酱品种又得不到统一的参考标准,造成市场上败酱药材品种来源较多。中药材的真伪性及市场上的不规范流通,不仅使得药材价格波动性大,而且影响其临床疗效。本文通过对败酱及其混伪品的本草考证、基原及性状等方面进行鉴别,进一步了解中药败酱的特点,为辨别其混伪品提供参考依据。
  1败酱的本草考证
  因历史的沿革及各地用药习惯的不同,我国北方有将菊科植物苣荬菜Sonchus brachyotus DC.作为北败酱使用,南方将十字花科植物菥冀Thlzspiarvense L.作为苏败酱使用的习惯。整理分析文献记载的混乱,理清中药败酱的正品来源,根据各地用药习惯,规范败酱药材名称,有利于合理开发和临床应用败酱类中药资源。
  卢寅熹考证指出晋、唐、宋、清朝,均以黄花败酱作败酱鉴别使用,各类本草记载败酱“丛生,花黄,根紫色,似柴胡,作陈败豆酱气”。据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败酱处处原野有之,俗名苦菜,野人食之,江东人每采收储焉,春初夏苗,夏秋茎高二三尺,而柔软,数寸一节,一节间生叶,四散如伞,颠顶开白花成簇,如芹花,蛇床子花状,结小簇,其根白紫,颇似柴胡,微苦带甘”。由此可知,所描述为白花败酱,明代以后白花败酱同等入药。两者的科属、性味及功能主治都一样,现今只是存在产区和地区用药的差异。
  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提到:“败酱,出近道,叶似豨莶,根形似柴胡,气如败豆酱,故以为名,生江夏川谷,八月采根暴干用。”《本草纲目》亦记载:“南人采嫩者暴蒸作菜食,味微苦,而有陈酱气,故又名苦菜,与苦荬、龙葵同名,亦名苦菜,与酸浆同名,苗形则不同也”。由此看来,陈酱气应为败酱草的显著特点。败酱科植物黄花败酱、白花败酱有明显的特殊臭味,而菊科的苣荬菜、苦荬菜以及十字花科植物菥蓂均无陈酱气,并非古代所用的败酱草。
  由于中药品种繁多,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的现象普遍存在,甚至是因其性味归经的相似而被列为同一种名入药的也屡见不鲜。本草记载过程中,对于植物名称及其习用名的使用不规范,也是造成混伪品广泛使用的主要原因之一。败酱在《本草纲目》中提到俗称“苦菜”,李时珍对败酱的描述,对引起败酱药材品种混乱有一定影响。经考证,最早在《植物名实图考》出现苣荬菜一名,苦菜的药用正品为苣荬菜,这也是苣荬菜混作败酱使用的一种因素。此外,北败酱苣荬菜与败酱两者的幼叶极其相似均可作食用,此亦造成混淆的因素。苣荬菜的幼苗根叶折断会分泌白色乳汁,干品的根茎呈淡褐色,没有败豆酱的气味,可作为两者鉴别的主要依据。
  菥冀,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中品。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载“荠与菥萁一物也,但分大小,二中耳。小者为荠,大者为菥莫,菥冀有毛……”菥蓂作苏败酱用时已早,古代本草记述与败酱的功用不相同。由于古时信息沟通的障碍性,当地用药习惯不同,菥萁种子作为明目要药,全草用以清热利尿,菥冀用作中药败酱为误用,应予以纠正。
  2败酱及其混伪品的基源与植物形态鉴定
  中药败酱来源于黄花败酱、白花败酱的全草,能清热解毒、祛瘀排脓。为了保证用药的安全合理性,需对药材原植物基源进行鉴定。
  2.1败酱及其混伪品的基源鉴定
  黄花败酱为败酱科败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花败酱PatriniascabiosaefoliaFisch.的带根全草。
  白花败酱为败酱科败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花败酱PatriniavillosaJuss.的带根全草。
  苣荬菜为菊科苦苣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苣荬菜Sonchusbrachyotus DC.的全草。菥冀为十字花科菥莫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菥蓂Thlzspiarvense L.的全草。
  2.2败酱及其混伪品的原植物形态鉴定
  通过参考相关书籍描述,归纳总结其根、茎、叶、花、果实等植物器官的特征(见表1)。
  分析表1知:黄花败酱PatriniascabiosaefoliaFisch.茎圆柱,茎节膨大有细根,断面中央有髓,茎生叶对生,呈羽状深裂或全裂,气具特异臭;白花败酱PatriniavillosaJuss.节间长,根茎较粗大,断面中空,茎无分枝有倒生白毛,顶头腋生小白花;苣荬菜Sonchusbrachyotus DC.根茎呈细圆柱形,上部有突起的叶痕、下部有根痕,完整基部叶呈披针形;菥荬Thlzspiarvense L.表面灰黄色且有细棱,断面中央有白色的髓,果实边缘有宽翅,种子极小,呈黄褐色,有同心形环纹。
  为区别败酱的混伪品,确保败酱的安全应用,可采用原植物基源鉴定方法对败酱药材及饮片快速鉴别,如黄花败酱根茎表面有纵向纹理,节膨大,茎有粗毛,断面髓部具较多细小空洞,有特殊臭气;苣荬菜无毛;菥荬叶有长柄、果实具宽翅等特点,为药材在市场流通中提供鉴别依据。
  经本草考证认为,中药败酱的正品为败酱科植物黄花败酱Patriniasca6fosaefoliaFisch.和白花败酱PatriniavillosaJuss.的带根全草。
  分析市售败酱药材性状特点可将其与混伪品区别开来:黄花败酱与白花败酱的原植物及药材均有强烈的臭气,黄花败酱药材有髓,白花败酱药材髓部中空,茎外侧有纵向纹理和倒生白毛;北败酱茎无分支且无毛;苏败酱果实常伴长柄及具明显宽翅。中药败酱在使用时,为保證其临床用药的准确性与安全性,药材的来源鉴别、混伪品的鉴别就显得尤为重要。败酱的来源混乱,常使得临床疗效得不到应用,药材产地、药材市场、药企及其饮片厂、医院都应严格为质量把关,严格鉴别区分,杜绝混淆品的使用。

相关热词搜索:亳州 中药材 鉴别 药材 市场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