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个经济为,构建全面开发新格局 构建美丽经济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0-02-12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东经107°17′―109°35′,北纬25°19′―27°31′。黔东南。   在贵州,这里是形容词用得最多的地方:“千年原生态,万象黔东南”、“苗疆圣地”、“歌舞之州、森林之州、神奇之州、百节之州”……万千气象,千般风景,总能引人千里来投。
  在贵州,这里是色彩最丰富的地方:红色如苗舞侗歌;黑色如巍巍吊脚楼;绿色则青山多变;白色如河流湖瀑泉;蓝色如刺绣蜡染……
  这里是“原生态之美”最具体和最典型的地方。黔东南,多山多水多木多林。因高山深谷的阻隔切割,无数原生态文化的因子得到完整的庇护。
  ……
  黔东南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81.87%。这里,是美丽的;也曾是贫困的。曾经,这里长期闭塞,不为外人所知;由于没有工业支撑,长期处于贫困落后之中。数据最能说明问题:1978年,黔东南州GDP仅为5.6亿元;到2009年,这一数据改写为269.7亿元。
  将“美丽”转化为“生产力”,实现美丽与发展共赢。黔东南人一直在努力。
  
  昔日惑与思
  
  从2005年8月来到黔东南担任州委书记以来,廖少华在黔东南――这个既点方位又指地名的地方,待了五个年头。
  对黔东南的困惑与思考,却在很多年前就已产生。
  首先是长期的“木头财政”难以为继的困惑。
  长期以来,黔东南以其森林资源丰富而闻名。早在明朝初年,朝廷就派遣官员到黔东南征收“皇木”修建北京紫禁城;新中国成立后,黔东南的木材资源曾为国家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据不完全统计,从1951年到2005年的55年间,黔东南共向国家提供商品材1941万立方米。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林业是黔东南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在州财政收入中占有30%以上份额,锦屏、黎平、台江、雷山等8个重点县更是高达50%以上。但是,由于长期大规模过度采伐,黔东南的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曾一度降至26.7%。
  1998年,国家开始实施“天保工程”,全面禁伐天然林。“木头财政”难以为继。
  其次,则是发展工业之惑。
  作为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工业化已经走了一段时间了。“当时很多县也提出‘工业强县’的口号。可是在黔东南很多县市,是否具备发展工业的条件?”这是黔东南上下很多人的疑惑。
  最先迈进黔东南大门的是高能耗企业,这些在沿海发达地区已逐步找不到发展空间的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向经济尚不发达、环保门槛比较低的黔东南州。很快,上百家高能耗企业在黔东南落地生根。
  但是,这种饮鸩止渴的办法只维持了短短几年。
  工业化的进程表明,分散地、粗放型地发展工业,其结果必然形成“大资源、小产业”的格局。从长期看,这将难以发挥黔东南州的比较优势,很难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高载能工业如不能提高产业规模和技术装备水平,其发展将极其不稳定,且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难题再次摆在黔东南州决策层面前。经济要发展,是扶持已有的旧产业?还是另辟一条新路?
  如何将“木头财政”延展为“林业经济”?
  如何在保护青山绿水美好环境的基础下,发展工业?
  如何找到一条适合黔东南特色的发展路径,带领黔东南摆脱贫困,迅速发展?
  黔东南人在困惑中苦思。
  
  定位原生态,定格美丽经济
  
  进入黔东南,凯麻高速公路两边的广告牌多由黔东南各县市所作,几乎使用了统一的广告词∶“多彩贵州风,苗乡侗寨情。”
  这条高速公路以及正在动工兴建的厦蓉高速、贵广快铁,均贯穿黔东南而过。“六州战略、四圈一区、八大产业三大建设”,这是黔东南州关于经济发展的思路。
  两条路,四个数字,有实有虚,有纵有横,勾勒出新黔东南的大框架,彰显出黔东南的大气势。
  黔东南人认识到,一方地域若要发展,没有整体的规划和全盘思考,很难有长远的希望。于是,对全州实施的全面规划和整体布局,在黔东南横空出世。
  最先开始的是一次系统而全面的规划和调整,目的在于彻底打破过去各县市旅游发展各自为政、分散经营的局面,形成一个既体现区域特色又紧密联系的“四圈一区”经济发展模式。
  所谓“四圈一区”,即是以凯里为中心的城市经济圈;以镇远、施秉为代表的阳河山水风光名胜旅游经济圈;以台江、雷山为代表的雷公山苗族原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以黎平、榕江、从江为代表的侗族原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以及黔东循环经济工业区。
  黔东南对“四圈一区”经济发展布局优化为三个功能区,明确规定了功能定位。
  城市功能区。凯里市按100万人口大城市进行第三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同时对凯里城市路网进行专项规划;分别在青溪羊坪一带、从江洛香贯洞一带规划建设50万人口的区域次中心城市。
  旅游功能区。镇远历史文化及阳河山水风光旅游经济圈、雷公山自然风光及苗族原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黎平侗族原生态文化及三板溪湖苗族原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按各自特色确定发展方向和功能布局,重点做好施秉、镇远、黎平、雷山、三板溪湖五大景区规划,积极推进阳河、三板溪湖全线通游规划建设。
  工业功能区。工业功能区按照凯里经济开发区、黔东循环经济工业区、黎从榕东中部产业转移承接区布局,同时配套建设一批工业聚集小区,把区域经济与县域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几个经济发展区域,各有侧重,但都明确了各自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整个黔东南形成了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的新格局。
  “六州战略”,分别为生态立州、农业稳州、工业强州、旅游活州、科技兴州、城镇带州。
  从“木头财政”到“林业经济”,从高载能工业到生态文明基础下的特色工业,黔东南的发展,前提是原生态。
  所谓以原生态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不仅是建立在美好的原生环境之上,更是保持原生风貌,发展清洁工业、清洁农业的新路径。
  拨开黔东南的重重困惑,美丽经济四个字跃然眼前。
  进入21世纪以来,黔东南州找准路子开始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建设了425万亩商品林基地、80万亩优质果品基地、9.6万亩茶叶基地和20万亩中药林基地,加上油茶、油桐等经济林,全州经济林已达200多万亩。
  除了林业经济以外,黔东南州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方向,加大力度推进农业化基地建设。初步建成了工业原料林基地、草地畜牧业及特色养殖基地、油茶基地、茶叶基地、特色烟叶基地、绿色食品基地、乡村旅游及民族工艺品加工基地、中药材基地等“十大产业基地”。
  围绕农业、林业和旅游业办工业。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启动实施林浆纸一体化、实木地板加工、油茶精炼油加工项目;发展茶叶加工和民族工艺品加工业,以青酒为龙头发展特色食品加工业,以苗药、侗药、瑶药为重点发展民族药业。以打造原生态民族文化世界旅游目的地为方向,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
  目前,黔东南州已发展中药材种植27万亩、茶园18万亩、蔬菜124万亩、优质果园77万亩、花卉7887亩、优质特色烤烟13万亩、油茶40万亩、工业原料林101万亩,发展了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90家,其中省级9家,州级81家。“从江?柑”、“岑巩文旦柚”、“雷山银球茶”、“丹寨硒锌米”等一大批具有黔东南特色的农业精品品牌应势崛起。
  在施秉县,“公司+基地+农户”、“干部+农户”、合作社经营和大户独立经营等模式非常普遍。该县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去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发展到5万亩,产值7000万元以上,惠及1万余户农民群众。正如施秉县县长敖琼所言,“在农业发展中植入‘工业’理念,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这些为施秉赢得了‘西南药材’基地和贵州‘药都’的美誉”。
  “建立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产业。”黔东南州州长李飞跃一语中的。
  2009年,黔东南州生产总值达到250.79亿元,增长12.2%。
  在黔东南的时空版图上,决策层通过几年的积淀和努力,勾画出这样的发展脉络:“六州”发展战略,“四圈一区”发展框架,“八大产业三大建设”发展重点。
  
  黔东南之旅游,文化乃是更大的概念
  
  2008年3月31日,《黔东南日报》头版刊登了《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关于有奖征集黔东南民族文化旅游宣传主题词的公告》。一时间,引来瞩目者无数。
  两年过去了,黔东南上下打出许多宣传词:“物以稀为贵,民族原生态,贵在黔东南”、“人类疲惫心灵栖息的家园”、“千年原生态,万象黔东南”……
  1997年,美国哈佛大学,世界学术会议讨论“文化对我们为什么很重要”。会上,许多专家学者得出这样的结论:任何国家、地方和个人,其发达或者富裕与否,都是自己文化选择的结果。
  黔东南发展经济,最大的优势是什么?“良好的自然生态和丰富的民族原生态文化。”廖少华这样回答。
  显然,这个答案在黔东南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和赞同。很多人认识到,黔东南这一优势既有鲜明的唯一性,又有很大的开发潜力,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重要基础,也是黔东南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后发优势。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黔东南州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是发展旅游业之根本,是打造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世界旅游目的地’依托所在。黔东南之旅游,文化乃是更大的概念。” 廖少华有此慷慨声。
  千般风景,万番气象。风景背后,是文化的影子。
  这里的每一支歌曲都让你沉醉,这里的每一缕风情都让你神往。宋祖英的一曲《走进黔东南》唱得人荡气回肠;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的一句“唯有黔东南才有资格称为原生态”,说得人心潮澎湃。
  余秋雨说:“原生态文化是当代高层文化对整个文化结构轻重比例的一个重大调整,是当代智者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而不仅仅是去关注一下原生态文化就可以了,这其实是个重大课题。”
  曾任德国驻中国总领事的莱昂?布雷根先生高度赞誉苗族文化“是一个古老民族留给世界的一流文化精品”。
  一位比利时人,在肇兴侗寨以每年1.5万元的价格租赁了一栋木楼的使用权,每年飞越千山万水来到这栋木楼度假。
  在黎平县地扪侗寨,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数次流连,并写下《地扪:时光边缘的村落》一文刊登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
  世界旅游组织曾在一年之内,4次组织专家实地考察黔东南,考察结束后对黔东南的评价是:黔东南是旅游资源品位最高、质量最好且最集中的地区;是不同类型且最具多样性的旅游资源富集地;是对境外游客最具吸引力的地区;是民族文化旅游的旗舰;是为高素质的人群准备的丰富宴席。
  “根据国内外经验和我州近年来的实践,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基本判断,就是文化旅游产业完全可以发展成为我州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这句话被写进黔东南州政府工作报告里。
  李飞跃在近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具体的发展思路:把民族文化作为培育壮大旅游产业的灵魂;着重发掘人文资源的唯一性、神秘性、多样性、不可替代性、群众参与性等特性;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体验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休闲旅游;把黔东南州建设成为“原生态民族文化世界旅游目的地”。
  黔东南的民族节日每年有396个,其中万人以上规模的就有122个。黔东南州委、州政府在积极运作大型民族文化节庆活动的同时,还组织精兵强将到省内外强势推介苗侗风情文化旅游,力邀国内外游客走进黔东南,体验原生态。
  目前,黔东南州旅游景点已发展到近100处,星级宾馆42家,定点旅游餐饮4178家,旅行社23家、分公司16家、旅行社网点4家,年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的乡村旅游景点达10多个,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达10多万人,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7000多元。
  2009年,黔东南州接待游客14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00.7亿元,贡献GDP8%左右,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生力军。
  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朗加利先生曾高度赞誉黔东南:“在当今这样一个完全工业化、技术化和现代化的世界,能看见像黔东南这样经历了岁月变换,还保存着传统生活方式和习俗的地方真是令人振奋。黔东南原生态、质朴的民族文化是人们为之神往的魅力所在,是世界最具吸引力的旅游胜地。”
  
  美丽经济集大成者――生态文明试验区
  
  美丽黔东南,将万千气象转化为一山一树一花一果,将厚重文明承继为一歌一舞一酒一茶,这是原生态文化的真义,亦是生态文明的魅力。
  黔东南,这方水土的收纵开阖,无可限量。
  2007年9月,台江县老屯乡望虎屯村。此地巴拉河水汇入清水江。
  正在河边排演节目的村民兴奋异常:“凯里纸厂关停了,这水就要变清了,我们也要搞乡村旅游啦!”在这座沉寂千年的苗乡侗寨,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在此地风生水起,与之对应的则是另一个产业的没落和消失。
  2009年3月,仅发电每年就能给政府带来8000万元收入的凯里火电厂关闭。
  自2007年以来,黔东南州淘汰了20户落后产能企业,整合组建了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7大电冶企业集团和17个木材加工企业集团……
  凯里市政府规定:“在今后招商引资中,对于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多的黑色GDP企业,将一概拒之门外。以后要以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理念为指引,设立进入门槛,变招商引资为选商引资。”
  数据显示,关闭火电厂后,凯里每年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1.1682万吨,氮氧化物排放量减少1.0757万吨,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5%。纸厂关停后,巴拉河挂丁断面以下水质由原来的劣Ⅴ类上升为现在III类水质标准。
  2007年11月,贵州省委做出部署,探索建立黔东南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而凯里纸厂、凯里火电厂以及一系列高载能企业的关停,以一种最直观的形式,契合了黔东南州建设生态文明上超乎寻常的决心。
  毅然与决然,勇气与意志,背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路径选择。
  今天的黔东南,森林覆盖率达62.78%――这个数字并不枯燥,它来之不易,甚至带着山林的绿意与自然的希望。
  生态补偿、民族文化保护……在发展过程中,黔东南越发意识到政策与导向的重要性,在各个层面积极争取政策支持、项目支撑,以及各层各地对黔东南的关注。
  2010年7月,黔东南生态文明建设实验区发展研讨会。
  来自全国各地的17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其他多位专家联名发出建议书,呼吁尽快将“黔东南生态文明建设实验区”上升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实验区,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作示范。
  当人们回望人类发展进程,以生态文明的视野来打量黔东南,人们发现这方土地的珍贵与美丽:森林面积188平方米,活立木蓄积量达1.1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2.78%,是长江、珠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是天然的“氧吧”、自然的“空调”和绿色的“宝库”。
  民族风情古朴浓郁。黔东南保存完好的50户以上民族村寨有3922个,以侗族大歌、苗族飞歌、锦鸡舞、反排木鼓舞、风雨桥、侗族鼓楼和民族银饰、手工刺绣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享誉世界;有39个项目53个保护点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26个村寨被世界旅游组织评定为世界级乡村旅游村寨,以苗岭雷公山麓为中心的苗族村寨文化和以黎平、从江、榕江“六洞九洞”为中心的侗族村寨文化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2009年,侗族大歌成功申报成为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植被、气候、环境,城市、村庄、河流,承载着黔东南人的希望,带着清新的黔东南气息,赢来了世人的青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行走在绿色与建设中的黔东南,以原生态养气固本培元。
  自然之美,气象万千;原生态之美,厚重神秘。
  在这里,在黔东南,最高的智慧是生存,最深的历史是歌舞――这是原生态,也是美。
  几十年前,胡适曾说,美能救中国。而今,黔东南古老土地上的人民,他们相信美能救黔东南。所以,他们以美丽回答一切。
  “在保护好这份上天恩赐于这方水土的美丽与财富的同时,将黔东南的美丽转化为财富,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黔东南人誓言铮铮。(报道组成员:孙明强、何云江、张玲玉、熊莺、莫治江执笔:张玲玉)

相关热词搜索:新格局 构建 美丽 构建美丽经济新格局 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构建一心双环新格局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