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籍图书【黔籍在京人士激情建言家乡更好更快发展座谈会侧记】

发布时间:2020-02-14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编者按:省委十届十次全会提出的贵州“十二五”发展目标,确定的“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十二五”工作主基调和“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战略,不仅激发了全省干部群众努力投身更好更快发展的干劲,也在黔籍在京各界人士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应省委宣传部的邀请,11月21日,五十余位黔籍在京人士齐聚一堂,激情寄望家乡早日实现跨越,理性建言贵州更好更快发展。与会人士认为,省委提出的贵州“十二五”发展目标、主基调、主战略既激动人心又切实可行;大家对未来五年贵州发展满怀憧憬,纷纷表示愿意为家乡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最近,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栗战书同志就此事作出批示,认为许多建议、意见值得重视和采纳,要求将座谈会上的发言复印送各省委常委和副省长阅,希望分管领导予以重视并采取行动。
  当代贵州杂志社作为本次座谈会的承办单位,派工作组赴京对座谈会进行了全程的记录和采访。从本期开始,本刊将陆续刊载黔籍在京人士的建言献策。敬请读者关注。
  
  11月21日,北京,寒意正浓。
  位于天坛公园北面的毕节商务酒店四楼会议大厅,却暖意融融。由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主办,当代贵州杂志社承办,贵州省政府驻京办事处,毕节行署驻京联络处协办的“重温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努力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座谈会在此召开,以汇聚智慧,凝聚力量,推动跨越。五十余名黔籍在京各界人士齐聚一堂,激情献言贵州发展大计。
  2005年春节,胡锦涛总书记来黔考察,深情寄语贵州各族干部群众要有志气、有信心,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五年中,贵州经济社会发展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五年后的今天,省委在制定“十二五”规划建议时,提出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这一决策在全省干部群众、省外黔籍各界人士以及有贵州情结的“准贵州人”中引起了强烈共鸣。
  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谌贻琴代表省委、省政府向黔籍在京人士对家乡贵州长期以来的关心、关注和支持表示感谢,并向与会人士介绍了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十二五”发展规划及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推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等情况。
  与会人士围绕家乡贵州如何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实现跨越,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分析现状、辨析难点、前瞻未来。赤子之心,溢于言表。
  乡音、乡情、乡事、乡念!这是一次特殊的聚会!这是一次全方位的审视!这是一次情真意切的碰撞!一枝一叶总关情,无论是什么样的表达方式,都饱含了黔籍在京各界人士对家乡的一片深情,饱含着对贵州美好明天的热切期盼……
  
   情系贵州
  “家乡的发展是我们永远的牵挂”
  乡音难改,乡情难舍!
  恰逢周末,尽管事务繁忙,中午刚过,不少“老乡”便提前赴会。无论是身居要职的部委领导,还是风华正茂的青年才俊;无论是学界精英,还是商界老总;无论是土生土长的贵州老乡,还是曾在黔工作过的“准贵州人”,都按捺不住急切的心情,风尘仆仆地来了。感动,不仅仅因为他们来了,更因为那一颗颗挂念家乡发展的赤诚之心。
  提起贵州省情和近况,与会者如数家珍!会议尚未开始,大厅内便已是人声起伏,大家三三两两开起了“小会”,且直奔“主题”。侧耳细听,“小会”内容无不充满“发展”、“跨越”、“转型”等关键词。
  对外经贸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张汉林教授接到参会邀请后不禁心潮澎湃,历时一周写了3万字建言贵州发展的专题报告。他寄语:“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争取成为西部大开发新一轮战略实施的排头兵。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有意义的座谈会,是我们这些在外的贵州人为家乡发展尽自己力量的平台。”
  农业部司长、贵州省原省长助理章力建笑言自己虽不是贵州人,但职业生涯中最难忘的五年是在贵州度过的。接到座谈会邀请后,他特地咨询了相关专家,并做好了方案,希望能为贵州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澳大利亚贝利林纸业集团塔斯马力尼公司中国办事处总经理朱敏慧在会上认真地记着笔记,两页A4白纸,被写得满满的。会前,她辗转得知座谈会要召开后,主动与会务组联系,表达了希望参会的热切心情。
  在老乡们看来,在贵州全省上下为不辜负党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的殷切期望而努力奋进的关键阶段,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蓝图展开和“十二五”规划即将开局的重要节点,能够出席座谈会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既光荣又幸运。但还是有不少人因为出差、公务在身等种种原因,不能前来参会,他们或通过电话、短信,或通过委托转达的方式对座谈会表示祝贺及缺席的遗憾。
  国家人口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十分遗憾因公务在身不能参会,特地给会务组发来短信并表示“对于家乡的发展,有需要自己的地方,一定会尽心尽力”。
  因公出差的国土资源部督察局北京局局长李永杰致电表示:“当前家乡贵州正在发生的喜人变化,让我感到由衷高兴。虽然常年在外工作和生活,但作为贵州人,我随时随地都在关注家乡方方面面的发展、变化和进步,希望能为家乡的发展尽一个游子的绵薄之力,需要我做的和我能做的,只要对促进贵州发展有利,我一定会在所不辞。”
  更远的牵挂来自新疆,来自日本东京。
  在新疆出差的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司长唐凯,在手机短信中表示,“虽然我现在身在异乡,但是我对家乡的关注从来没有间断过”。
  “刚刚在国外开完会议,感慨颇多。今日之中国与十年前的中国不可同日而语。只要我们贵州人团结奋进,在开放中谋发展,十年之后也必将令国人和世人刮目相看。”座谈会当日,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孟杰从东京发来了电函。
  家乡的发展是心里永远的牵挂,能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是一种幸福,更是一种责任。
  
  憧憬满怀
  “省委‘十二五’发展目标、主基调、主战略既激动人心又切实可行”
  省委十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要努力使“十二五”时期成为我省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成为我省调结构、转方式取得重大实质性进展的时期;成为我省工业快速提升、初步转型,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明显升级,传统农业快速转变、现代农业稳步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初具雏形的时期;成为我省人民生活改善最为显著的时期。
  谈及这个战略目标,与会人士无不倍感振奋。但贵州不沿边,不靠海,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脆弱的状况仍然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的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村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全省人均生产总值最低的“帽子”仍未甩掉。
  面对欠发达的省情,贵州能否真正实现经济发展速度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实现“三个高于”,即高于以往历史时期、高于西部地区同期平均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经过五年的艰苦奋斗,全省生产总值能否确保实现8000亿元,力争翻一番、突破10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接近3000美元?与会人士十分认同省委最近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判断,认为贵州完全有条件加快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这些年来,我省经济社会获得长足发展,但更应该看到存在的差距。我们自己和自己比发展是加快了,但横向比较还是慢了,人民群众对发展慢是不满意的。因为“慢”,我省在全国各地竞相发展的过程中处于越落越远的尴尬境地;因为“慢”,我省经济发展缺乏强有力的内生支撑力;因为“慢”,我省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捉襟见肘;因为“慢”,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目前仍处于全国的最末位次。因此,加快发展对于我省来说既“时不我待”,也是中央的要求。
  也许身处千里外,远观者更清,他们更心急如焚!不少与会人士认为,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栗战书,省委副书记、省长赵克志到任后,提出贵州要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要通过大力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推动贵州实现历史性跨越,既是全省各族人民的热切期盼,也道出了省外黔籍人士和有贵州情结的“准贵州人”的共同心声。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叶小文说,周恩来总理在贵州讲“后来居上”,已过五十年了;胡锦涛总书记在贵州讲“历史性跨越”,又过了五年了。因为“慢”,贵州人民不高兴、不答应了,我们这些在外工作的贵州人,也焦急万分。省委提出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和工业强省与城镇化带动战略,既是雄心壮志,也是基本要求,这是多少代人的期盼,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说到了大家的心坎上。
   “我感觉到了新任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加快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心,也深刻感觉到了这个班子是真正干事的班子。如果一个班子是真正做事的班子,连续做5年或者10年,一定会让一个地方有所改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莫荣也甚是感慨。
  对省委提出大力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与会人士认为找到了贵州加快实现历史性跨越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财政部税政司副司长郑建新深有感触地说,书记和省长这次提出的发展目标和战略特别好,让人倍感振奋,这样的思路我们期盼了太久。
   “贵州‘十二五’规划提出要走工业化道路,是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清华大学心理学与认知科学中心主任蔡曙山教授认为,“过去我们以为可以跨过工业化这个过程,直接进入到后工业化,这实际上是不行的,GDP上不去。工业化是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贵州也不例外”。
  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石培华说,“省里抓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实际上是抓到贵州的核心了。贵州需要工业化的冲击和城市化的依托,并以此来构建现代发展理念”。
  针对当前有些同志担心发展“快”了会影响“好”,提出“加速发展是不是科学发展”等疑虑,座谈会上大家认为,对贵州来说,加速发展与科学发展并不矛盾,相反只有加快发展,才可能有好的效益,才能扩大就业、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的福祉才非空言。
  事实上,栗战书书记此前也对此作出解读:从国际和国内看,都有利于我省更好运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发展,也有利于我省争取中央支持、借助外力加快发展。贵州能源、矿产、生物、文化、旅游等资源组合优势突出。经过长期艰苦奋斗,我省已站在新的起点,基础条件改善,发展态势看好,正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新时期,有利于我们遵循经济成长规律和发展趋势,顺势而为谋求加快发展。
  工业化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会不会有矛盾?与会人士认为,关键是要看我们实施怎样的工业化,省委、省政府提出“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引领工业经济的发展,要发展有利于生态保护而不是损害生态的生态主导型工业,走出一条依靠科技进步、延长产业链条、降低资源消耗、优化生态环境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两者之间并非矛盾对立的关系。
  大家认为,“十二五”时期,既是我省可以紧紧抓住并且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又是我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加速期,更是我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攻坚期。只要全省上下从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的期望出发,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牢牢把握好发展的主动权,就能力促全省经济社会迈上一个新台阶。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贵州只要认清形势、查找原因、正视不足、敢于探索、另辟蹊径、勇于实践,就能跟上并赶上全国现代化的步伐。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肖裕声少将认为,贵州独特而多元的民族文化和革命历史文化,都是加快发展的巨大精神财富和当前重要的精神资源。贵州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独有的精神特质,要高度重视挖掘、塑造和传播贵州的精、气、神,为贵州经济社会的历史性跨越提供原动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发展目标、主基调、主战略,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贵州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可能性。
  
  建言献策
  为家乡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蓝图绘就,战略明确。在全省上下践行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进程中,除了要大力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外,与会人士还就招商引资、文化产业、人才建设、旅游产业、特色产业等方面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一条条饱含着拳拳赤子之心的建言给与会者带来一次次头脑风暴,激荡着跨越与发展的智慧与热望……
  找准定位,增强信心,克服两种思想倾向。不少与会人士认为,贵州要发展,必须克服两种思想倾向。一方面要看清、找准发展优势、潜力,从而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克服妄自菲薄、怨天尤人、自卑悲观的观念。另一方面要发现、寻找发展的差距和劣势,克服小富即安、满足现状的观念,增强全民的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唯有如此,才能做到实事求是,奋起直追并转化为发展的动力。
  找准特色和亮点,高起点做好规划,争取列入国家战略。国家战略是一个国家发展战略体系中最高层次的战略,其任务是依据国际国内情况,综合运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国家力量,筹划指导国家建设与发展,从而达成国家目标。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叶小文认为,现在全国都在说一二三产要协调,我们贵州要拿出自己的个性和声音。比如说旅游,贵州的旅游资源毫不逊色,但我们可以看看云南是怎么搞的,看看海南的国际旅游岛是如何得到中央和国家的认可和肯定;我们的资源很丰富,但可以看看内蒙是怎么搞的;又比如福建,他们有沿着海开发的传统,这回就提出了个海峡西岸经济区,在国家海洋战略中,成了亮点。因此,我们也要找准自己的特色和亮点,要高起点、大规模、高标准做好规划,还要有大的气魄来跑项目和投资,争取列入国家战略。只有这样,将中央的支持和我们自己的努力结合起来,才能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
  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石培华、财政部税政司副司长郑建新等建议,贵州在提出发展战略的同时,要恰当地向国家申请政策,并谋划好一个战略并争取成为国家战略,如把贵州建设成为国际山地休闲旅游胜地。张汉林教授建议贵州向中央申请建立“全国扶贫开发开放实验区”,不仅可以更快地改变贵州发展现状,还可能成为发展中国家扶贫开发开放反贫困的示范。
  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国家安监总局宣教中心副主任贺定超认为,要具体研究国家的“十二五”规划,使贵州能够与其衔接,成为一些政策的落实地和支撑点,保障一些重大项目落在贵州。全国律师协会经委会主任、北京电大法商学院院长肖金泉认为要科学招商,世界也好,中国也好,资本都不缺,缺的是科学规划的项目。贵州要组建一个高水平的项目团队,他们不是专家和学者,而是真正有操作能力、实践能力的人,这样才能有效整合项目和资金。同时引入高端中介机构,吸引一些有影响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入驻。
  针对贵州一些干部轻招商、不善招商、懒于招商的现象,北京华泽集团董事长吴向东认为,经济发展要责任到位,重大项目要落实到位。贵州经济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干部的压力还不够。只有把干部的招商引资工作与考核挂钩,并作为干部提拔与任用的依据,相信招商引资工作很快会好起来。
  加大对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实施大产业链政策。吴向东说,特色产业扶持一定要到位,贵州的特色产业有很多,如酒业。按理来说,贵州有优质的酱香型白酒,应该发展很快才对,可为什么四川发展那么快?从资源环境来说,四川不及贵州,四川发展快的主要原因是扶持力度比贵州要大得多。从全国来看,全国对白酒业扶持力度最小的就是贵州。此外,药业、旅游业等特色产业,我省的扶持力度都很小。农业部司长、贵州省原省长助理章力建从农业的角度建议,贵州要更好更快发展,还要走社会经济生态之路,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和特色产业。切入点和突破口,就要是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特别是发展绿色草地畜牧业,并以此来带动旅游业。
  对外经贸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张汉林认为,贵州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发展特色产业要实施大产业链政策,形成一个上下联动的产业化战略。
  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中宣部办公厅原副主任、《党建》杂志原总编辑薛启亮建议,贵州要特别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对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可估量,如美国文化产业对GDP贡献率就接近了30%。贵州有很多文化优势,一定要开发出来、发展起来。比如民间民族歌舞,把这些资源系统化、上升提炼,将对加快贵州的文化发展、经济社会发展都有现实的意义。
  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副主任、副书记王泽洲建议,贵州要着力打造一个品牌、两张名片和一个目标。近些年“多彩贵州”已经形成了一个品牌,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要坚持下去;要打造民族民间文化和科学打造民族旅游文化与科学旅游文化,要集中优势,形成规模效应;贵州文化建设要出一批集中反映贵州精神面貌的文艺成果这个目标,也就是要出一首歌、一台戏、一个节、一部片子、一批项目、一批人才和一批活动。
  亚太青年动漫大赛组委会秘书长王六一认为,亚洲青年动漫大赛已在贵阳举办了四年,使贵州的动漫产业与国外进行了互动与交流,吸引了一些优势资源为我们所用。实施工业强省战略,要进行新的资源组合,应该把一些最能够代表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动漫,作为现代新媒体在贵州做下去、发展下去。比如说要拿出三五十个亿来做文化可能有困难,但可以利用国际性的活动,拿到许多资源。同时要搭建好的技术平台,可以通过版权合作的方式进行交流与合作。
  用工业的方法发展旅游,做大做强旅游产业。贵州是旅游资源富集的省份,但还不是旅游强省。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石培华建议,要用工业的思路发展旅游,可以把海南省作为参照系,努力把贵州建设成为国际性山地休闲旅游胜地。此外,旅游也需要讲科学营销。贵州是受益于全球气候变化的中国三个省份之一,且是受益最多并不断向好的方面发展的一个省份。贵州要加大宣传力度,打造一个由科学健康、原生态文化支撑的具有现代生活品质的新贵州。审计署农林局局长杨岗也建议,在旅游开发方面,贵州应该突出原生态的概念。
  切实转变干部观念和作风。审计署农林局局长杨岗坦言,在贵州部分官员身上有两大现象,一是架子太大。有的县到京跑项目,通过在京工作的贵州老乡联系上了有关部委的司局长见面,结果县里面只来了两个局长,说是他们书记最近比较忙,让人哭笑不得。要和部委司局长层面能有好的沟通,书记不来,至少也应来个县长或副书记吧。二是办事不讲效率。我们有个县申请国家项目,材料送到相关厅局后被足足压了四五个月,结果上千万的扶持项目就这样被拖没了,很可惜。与会者认为,我们贵州的领导干部一定要转变观念和作风,否则再好的项目也只是纸上谈兵。
  大力培养和引进人才。财用不足国非贫,人才不竞之谓贫。将蓝图变为现实,“人才”是关键。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政治经济学研究室副主任钱津认为,政府要发挥吸引人才的主导作用,要不断从全国吸引人才到贵州来,形成一个氛围。国务院三峡办副司长黄真理则建议,贵州要打造两个“百千人才工程”,即引进一百名厅局长、一千名县级干部;一百名科技领军人物、一千名科技高端人才。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孙霄兵认为,贵州教育事业要优先发展,尽快出台有关贵州教育发展的规划纲要和重大举措,特别是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为贵州培养自己的人才,从而使贵州的发展有更好的后劲……
  爱之深,责之切。用他们的话说,只因为他们是贵州人,他们深深地爱着贵州这片土地!情,让他们无论走得多远,站得多高,对家乡依然满怀眷恋。若非窗外夜色渐浓,谁也觉察不到时间的飞逝。计划晚上六点钟结束的会议,一直持续到六点半。
  夜色中,谌贻琴部长与老乡们一一握手惜别,并对大家长期以来对家乡发展的关心、关爱和支持深表感谢。她表示一定把大家的建议完整地带回贵州,向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汇报,使之成为推动贵州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宝贵财富,希望今后大家继续为家乡的发展出劲使力,奉献智慧,贡献力量。
  (执笔:何云江 莫治江 李 盈)

相关热词搜索:侧记 建言 更快 黔籍在京人士激情建言家乡更好更快发展座谈会侧记 黔籍在京人士为家乡支招 理性建言贵州更好更快发展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