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社会保障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 社会保障卡里面有钱吗

发布时间:2020-02-16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摘要: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我国经济也遭到了重创。为了应对当前严峻形势,我国政府提出了大幅度提高社保水平并以此提振经济,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思考。本文从社会保障的相关理论出发,对其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以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对当前形势下我国社会保障以及经济发展的走向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社会保障;“三架马车”;内需;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045.51 文献标识码:A
  
  拉动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两个方面,即“两需”和“三架马车”,“两需”是指外需和内需,“三架马车”指出口、投资与消费。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外需受阻,从2008年7月开始,我国的出口出现多年未有的负增长,2009年一季度,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4287亿美元,同比下降24.9%。其中,出口下降19.7%(国家统计局)。因此,“三驾马车”中,进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已大打折扣,而扩大投资与增加消费被视为今年我国经济“保八”的重要支柱。
  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政府提出大幅度提高社保水平并以此提振经济,说明中央已下决心以解决民生问题来拉动内需,政府支出将会在关切民生问题的社会保障上增加投入。因此,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社会保障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值得研究。
  
  一、社会保障相关理论
  
  (一)社会保障概述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为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困难的成员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以保证劳动力的再生产和社会的安定与经济的有序进行。首先,社会保障制度是一种社会制度,它的本质在于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稳定;其次,它也是一种经济制度,社会保障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调节不同阶层的利益,防止收入差距过大,以保证经济平稳有序的进行。
  (二)凯恩斯主义理论
  1929年-1932年,随着经济大萧条的到来,美国经济遭到重创,工业生产下降了44.7%,GDP下降了28%。生产严重过剩,物价持续下跌,86000多家企业破产,四分之一以上的劳动人口失业,居民收入持续下降,国家整体经济水平倒退至1913年。面对社会经济一片萧条,当时刚当选为总统的罗斯福采用国家全面干预经济政策,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即著名的“罗斯福新政”。新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复兴、救济与改革。新政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尤其是1935年通过《社会保险法案》使1937年美国私人消费水平回升到6297亿,1940年攀升至6880亿。1945年达到8084亿,到1998年,美国私人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逼近70%,成为拉动美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发动机。
  这一时期,凯恩斯理论应运而生,它认为经济危机的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使宏观经济达不到均衡,导致经济危机和严重失业。它还认为市场机制无法解决这一问题,只有依靠国家干预。它还进一步认为社会保障是克服经济危机的一个重要手段,国家干预和提高消费倾向与实现充分就业是制定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理论依据。
  因此,凯恩斯提出的“国家干预经济,通过扩大财政支出,强调社会保障的重要地位,强调就业问题以及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可有效扩大社会需求”的理论对现在经济不景气状态下的中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二、社会保障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的意义
  
  (一)社会保障在解决就业方面的体现
  哈罗德-多马的经济增长模型认为,经济增长取决于劳动力增长与资本增长两个方面,在资本增长一定的情况下,劳动力的增长对拉动经济增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据数据统计,今年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达三年来最高水平,900万以上的新增就业人口,大约300万企业岗位的流失,尤其是800多万的大学生就业人数和1100万没有找到工作的农民工,可以说严重考验着中国的经济。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一方面,中央财政拟投入420亿元资金,千方百计促进就业,着力解决高校毕业生与农民工就业问题;另一方面,要继续提高失业保险金标准,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等保障水平,提高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此外,中央政府现已公布将从4万亿元人民币经济刺激方案中拿出一部份,以失业救济金的形式发放给失去工作的农民工和找不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为稳定社会和提振内需打好基础。上世纪30年代,美国罗斯福新政中通过的《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对贫民和失业人员进行救济;同时通过《社会保险法案》等关键社保制度的实施,使其失业人口减至800万,很好地稳定了社会,为其走出萧条、实现经济繁荣,打下了坚定的基础。因此,如何很好地利用社会保障来解决当前就业问题,对中国经济走出“寒冬”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社会保障在拉动内需方面的体现
  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具体包括:一是推进制度建设,二是扩大社保覆盖范围,三是提高社保待遇,四是继续提高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金标准等。其目的在于从完善社保体系入手提振消费,进而达到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国人大代表、山东东营市市长张建华认为,社会保障能解除人们的后顾之忧,社会保障升级就是扩大内需,只有老百姓安心、放心了,才能大胆消费。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表明,仅仅给20%的最低收入群体多增加一项社会保障覆盖,在收入不增长的情况下,可以增加100亿元的直接消费。因此,社会保障对居民的消费行为有着质的影响。据调查,到2008年底,我国参保人数仅为2亿,享受养老保险的只有约2.2亿人,失业保险仅覆盖1.24亿人,而发达国家参保人员占总人口比例一般在50%以上,这说明我国社会保障覆盖面的扩大还有很大的空间,如果这项工作做得好,将对扩大我国居民消费与拉动经济增长有极大的作用。
  因此,现在提出的大幅提高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积极促进社保体系改革,并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保体系,可以说是非常正确的,这可极大地提升百姓的参保与投保的热情与信心,让其无后顾之忧,放心消费与投资,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有积极作用。
  (三)社会保障在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体现
  社会保障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对国民收入再分配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以保证劳动力的再生产及社会安定和经济的有序进行。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而以“减压器”和“安全阀”惯称的社会保障,是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手段。首先,社会保障制度可通过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济济与社会优抚对各社会阶层实施救助、扶贫和扶持,调节收入差距的过大,缓和社会成员之间可能出现的矛盾。其次,社会保障可通过养老、医疗、卫生事业与福利和慈善机构的完善与发展为经济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在当前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形势产生较大影响的情况下,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障的各项制度,加大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力度,大力推进社会保障相关机构与事业的发展,使社会保障制度能真正起到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作用,这对于保障居民基本生活,增加居民消费期望,稳定就业,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当前经济安定有序、平稳健康地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社会保障在提振经济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大幅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要注意“适度”原则
  从上述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保的确可有效拉动经济增长,但也不能无休止地提高社保水平,要注意适度原则。首先,大幅提高社保水平,要充分考虑财政的支付能力与承担能力。虽然相关据数据显示,中国用于社会保障的财政支出只有10%左右,还远远落后于加拿大的39%和日本的37%,但目前我国社会保障的发展水平还很低,经济实力还有限,因此,我国社会保障的目标应立足于低水平,广覆盖,而不能盲目跟风,盲目开支,要立足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其次,大幅提高社保水平,不是盲目高速度、高水平的提高,要注意积极稳妥地推进,不能过于激进与冒进。社会保障是一项大工程,非常复杂,要走的路还很长,这就要求提高社保水平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循序渐进,平稳过渡,要与当前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相匹配,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双赢”。
  (二)大力破解社会保障的“瓶颈”问题
  不可否认,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还不是很完善,还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碎片化”与“双轨制”问题。首先,种类繁多的“碎片化”状态,使得社会保障最基本的公平原则无从谈起;其次,机关事业单位的高社保待遇,如相关数据显示,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标准大约是企业退休人员的3到5倍,没有体现社保的互济功能与公平原则。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不符合中国的具体国情,不能体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尤其是面对当前经济转型时期,应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维护与平衡各方利益,真正让社保做到低水平,广覆盖,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意志与利益。因此,公务员的社保待遇可以是中高水平但一定不能是最高水平,这样才能在减轻财政压力、维护政府的形象的同时,能更好体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大力发挥政府“主心骨”的作用。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工作中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与消除,如农民工的“退保”问题,养老保险的“空账”问题,社保制度的“碎片化”,“双轨制”与“大一统”的争论,以及前不久出现的长春“黑心”养老院问题等等,都严重地考验着人们对社保工作的信心。而这些问题若不妥善处理,将会对我国经济的提升产生极大阻力与负面影响。
  因此,必须大力发挥政府的“主心骨”与“保底兜底”作用。一方面,要大力提振国民信心,温家宝也曾多次说过,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但政府首先必须加强自身信心,起到带头示范作用,给民众一个强有力的依靠;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对社保的干预力度,许多学者和专家认为,当前经济形势是完善社保体系的一个绝好机会,如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就是来源于70年前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保险法》的制定与颁布。因此,政府必须加大对社保的关注度与重视度,面对经济的增长情况,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调整与跟进社保的相应措施与政策,让社保能真正有利于当前经济平稳过渡中“三保”,即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
  
  参考文献
  [1]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R].北京:2009.
  [2]陈达夫,白月.反危机:回溯罗斯福新政[J].当代金融家,2005(6).
  [3]郭士征,钟仁耀.社会保障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5.
  [4]华中炜,毕晓雯.焦点:中国拟大幅提高社保水平并以此提振经济[J].环球网论坛,2009.
  [5]郑秉文,齐传君.社保制度面临重大转折[N].中国证券报,2008(12).

相关热词搜索:经济增长 浅析 拉动 浅析社会保障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 浅析老年社会保障问题 浅析我国社会保障制度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