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工厂”与“民工荒” 民工荒

发布时间:2020-02-17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金融危机一周年后,中国经济已率先在全球实现强劲复苏。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和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中国经济尤为国外读者关注。除了喜人但有些枯燥的经济数据外,他们也希望了解数据背后的故事。在三季度经济数据发布后,英国《金融时报》除对数据进行了报道,还配发了《东莞的“民工荒”》一文,为中国经济提供了更生动的注脚。这篇稿件生动而又理性的写作,值得我们在对外经济报道中借鉴。
  
  典型与节点
  
  在经济呈现出回暖迹象后,在被称为“世界工厂”的东莞再现“民工荒”。从一年前的企业倒闭与工人失业,到如今的招工难,显示中国经济已经走出了最困难的时期。《金融时报》选取这样一个典型,以期管中窥豹感知中国经济冷暖。
  文章中,东莞被描述为“是香港以北的一个制造业中心,距离香港仅一小时车程”。这样的背景介绍不可或缺,因为外国读者对东莞“世界工厂”的名号并不一定熟悉,这段话语一定会增强他们对报道典型性的认识。
  试想,如果记者选取的报道对象是内陆城市,而不是外向型经济的东莞,即便是采访个别出口企业,外国读者可能也不会买账。可见,在进行对外经济报道时,报道对象的选取一定要有典型性,否则牵强附会的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
  此外,还需注意报道的节点。节点选择得合适与否,稿件的采用可能会很不一样。大家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触:外媒更关注我们的硬新闻。是他们对软新闻不感兴趣吗?当然不是,而是外国读者对他国新闻的关注是有限的。这提醒我们,在采写稿件时,要注意好节点的选择。
  稿件《东莞的“民工荒”》作为中国三季度经济数据的配合报道,所引起的关注肯定比平时多很多。外国读者一边惊讶地看着中国强劲的经济数据,一边一定急切地想了解复苏背后的故事。
  
  场景与故事
  
  不过,要想让外国读者饶有兴致地读下去,场景和故事是不可或缺的。
  这篇稿件中的场景描写很多,给人的现场感很强烈,比如:“黄家姐妹俩在一家工厂的招聘摊位前坐下,与一位人力资源经理交谈了几句,就迅速赶往下一个摊位。”“她正与妹妹小岛手牵着手,走在一处露天招聘会上。”“姐妹俩在大径里人才市场转悠,那里的企业摊位数量比求职工人还多。这个人才市场设在东莞火车总站出口处的一个露天广场上――蓝天、气球和喜庆的音乐,增强了那种轻松的氛围和人们谨慎乐观的情绪。”
  这一系列场景描述,配以精彩的直接引语,增强了文章的可信性和可读性。读者在阅读这样的文章时,脑海中一定会浮现记者采访时的场景,从而增强了报道的故事性。有故事的报道才能够吸引住读者的眼球,让他们从头读到尾,而不是看了三两段后,因太过枯燥而放弃。
  缺少场景描述和故事性是对外经济报道的软肋。很多经济类稿件通篇充斥着枯燥乏味的数字,或是普通读者难以理解的专业术语,见事不见人,缺乏现场性和故事性。这样的报道读者读起来想必是味同嚼蜡。
  
  微观与宏观
  
  在这篇稿件中,微观内容包括求职的黄家姐妹,负责招聘的杨晓飞,不愿买票的求职者,露天的人才市场;宏观内容则包括数以千万计的农民工,中国最大出口省份――广东省的出口和全国出口状况,以及垒球经济危机等。
  试想如果没有糅合这些宏观内容,稿件的意义则很难得以突出,稿件也就缺乏贴近性,外国读者就不会读下去;而如果没有生动的微观细节,稿件又欠缺生动性,见事不见人,外国读者更不会有兴趣读下去。
  可见,在一篇出色的特写类的经济稿件中,微观个体和宏观背景都是不可或缺的。不过,在处理两者关系时,需要平滑的过渡,切不可为描述而描述,为背景而背景,给读者一种生硬的印象。
  还有,经济类稿件的写作考验记者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把握,要求记者有深入的洞察力,切不可因自己的误判而误导读者。《金融时报》记者显然做到了这一点,他在看到中国出口好转的同时,也认识到了复苏之路还很漫长。所以他在文章最后引用一名劳动力市场经理的话,“眼下工厂订单增多,所以这里相对比较忙,但生意还是远不及2006年和2007年那会儿”,真实客观地描写了当前乐观而又谨慎的情绪。

相关热词搜索:工厂 民工荒 世界 “世界工厂”与“民工荒” 走出富士康世界工厂民工荒 世界工厂遭遇 民工荒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