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体的日本地震报道|2018地震最新消息今天

发布时间:2020-02-17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灾难报道历来是新闻媒体的必争之地,要在对外传播中取得优势,外宣媒体不仅需要平时的“练兵”,也需要突发事件的“检阅”。本文以某些中国媒体对日本地震的相关报道为例,分析在灾难事件对外报道中值得引起重视的经验及教训。
  
  一、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抢占灾难报道的制高点,首先就是要能够及时迅速地参与到事件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在国际话语权的争夺中抢占有利地位。
  此次日本发生地震是在北京时间3月11日13时46分。13点58分,新华网播发快讯:日本11日下午发生地震,东京有强烈震感。气象厅已发布海啸预警。中央电视台对日本地震的首次报道是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在14:05分插播日本发生地震最新消息的口播。而作为央视对外传播的英语新闻频道,在15点时段的《整点新闻》才开始对日本地震进行直播报道,连线在日本东京的记者,而此时距离地震发生的时间已经过去1个多小时。
  中国中文媒体在专业性和实战经验上与国际主流媒体还有一定距离,而中国的外宣媒体在参与国际突发灾难事件报道中,还不能与本国的中文媒体相抗衡,这种反应速度和应急机制,很难与国际主流的英文媒体争夺信息。所以,要争取国际话语权,需要媒体能够优先发出声音。
  
  二、掌握大量一手信源
  
  本文选取我国某英文日报在3月12日至3月20日期间对日本地震的文字和图片报道,并对其进行信源分析,其中外电文稿60篇,自采文稿20篇,外电图片57幅,自发图片13幅。
  头版是报纸吸引读者的第一道窗口。该报头版刊发自采新闻的文字稿件数量不足全部的30%,自采图片只有全部的6%,算上刊发新华社的图片也只有21%,占据头版显著位置的文字稿件和图片绝大多数来自国际三大通讯社。
  再从该报对日本地震相关报道的全部文字稿件与图片的来源看,在这一阶段刊发中国媒体和通讯社的稿件只占全部的1/3,刊发中国媒体和通讯社的图片占全部的18%。
  上述两组数据显示,这份英文日报在日本地震报道方面十分依赖国外信源,不仅自采的新闻很少,而且在这1/3的自采文字稿件中,一大部分都是关于中国如何检测核辐射,中国对日本提供何种援助等本国信息,虽与日本地震内容相关,但有关地震现场和不断更新的详细报道,几乎全部来自国外通讯社。
  不能掌握权威的一手信源带来的问题是,我们首先要看别人有什么,才能决定自己要刊登什么,无法按照自己的编辑方针、写作风格去设置议程,只能被动地接受来自外部信息流的冲击。对外宣传讲求“二次传播”,主要指某一媒体刊发报道后,其他媒体在报道中转载这一媒体的报道,从而进一步扩大其报道的落地率。如果连采集到权威、新鲜的信息都不容易实现,就更别谈转载和落地使用了。对外传播没有一手信源,就等于放弃了竞争的主动权,这在与欧美通讯社争夺话语权的过程中,势必是不利的。
  
  三、准确无误传播信息
  
  对外传播不仅仅只是对外媒体的主要任务,面对国内受众的媒体也应在国际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准确无误地传递相关信息,避免传播错误内容,使我国媒体在国际话语体系的建设中树立起严谨、准确的传播形象。日本发生地震当天下午,中央电视台的新闻直播间连线驻台湾的记者。15:56分,前方记者在回答主持人提问时,发生严重口误。
  既然是口误,能及时把错误的信息纠正过来也算是一种挽救。但需要思考的是,如何避免错误再次发生。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的规定,有群众参与的电视节目必须延时播出20秒以上。那么,在有大量群众观看的重大新闻直播的电视节目中,利用延时播出确保信息准确无误也应是对电视人业务素质能力的考量。当电视台逐渐把直播变为常态,可千万不要把直播的失误也变为常态。
  如果说电视直播时间紧张,来不及审查和思考,导致出错难免,那么报纸在经过多道工序进入到读者的手中,却仍然存在误读,就很难让人理解了。我国某英文日报在3月12日第8版的文章强调日本地震引发的海啸会影响很多国家,并赫然把台湾列入其中,显然是不正确的。再看一下稿件来源:路透社和美联社。国外媒体事实有误,加之国内媒体把关不严,错误的信息就这样从眼皮底下流出。
  
  四、从“宣传本位”到“人文本位”
  
  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从“人”的角度嵌入,为新闻事业的定位、新闻属性的确立、新闻自由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中国的新闻传播正经历从宣传本位、新闻本位到人文为本的新闻理念转变。媒体也应该深知,所有的信息是为人而作,又是人在接受媒体传递的信息。因此,媒体的故事,也就是人的故事。脱离了人的核心,故事本身以及故事的载体都会离我们很远。
  3月14日,中央电视台英语新闻频道在上午8:00时段的《今日话题》中,讨论正在崛起的新媒体。主持人在演播室连线前方的记者,请记者用现场的观察来辅助阐释新媒体这一话题,而该记者,当时正在日本参与报道地震灾情。
  两段采访中,连线的标题分别是:“new media role in earthquake”和“Comparing new and traditionalmedia”。屏幕的一角,记者在大谈地震中的新媒体,而另一边的画面,却是经历地震与海啸冲击后日本的满目疮痍。记者的报道与画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传递的信息,很容易让人误读为日本受到威胁的生命远没有新媒体重要。这一时段的主题,不是人类的生命面对威胁,而是如何用新手段来报道这种威胁,被摧毁的房屋、被冲击的道路和寻求救助的人类在新媒体应用面前都成为了陪衬。这种报道新媒体应用的方式显然缘于“人文本位”观念缺失。灾难面前,新媒体远没有生命重要,假如地震发生在自己的国家,人们优先想到的是拯救生命,而不是去关心灾难中的新媒体。这种报道方式,流露的是典型的“看客”心态,是与“以人为本”的观念有所背离的。
  
  前文提到的那份英文日报3月18日在第6版刊登文章《Chineseapprove of relief aid to Japan》,
  文章公布了凤凰网关于“中国是否应该向日本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的调查结果,77.6%参与调查的人赞成,19.3%反对,3.1%不确定。这篇报道传递的信息,也很容易被误读为脱离人性。试想,在对外传播中,如果日本人看到了这则报道,他是会记住77.6%赞成的人,还是更深刻地记住19.3%的反对的人?当19.3%反对拯救生命的信息传播出去,恶性的效果会小于77.6%赞成的效果么?当日本民众正在河水里挣扎等待救助的时候,媒体却在讨论是否应该向他们伸出双手,其可能带来的传播效果可想而知。
  灾难报道能够瞬间成就一个媒体,但不符合国际话语体系的灾难报道也能瞬间毁灭一个媒体。我们通过媒体来看世界,世界也通过媒体在看我们,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通过媒体来看自己。在危机的时刻,不仅需要媒体用平时积淀厚度赢得国际话语权的青睐,还要用媒体在应对危机时的智慧与思辨力去利用话语权发出更多的声音。媒体怎样才能精彩,就在于每一次传递信息的精准与无误。虽然很难达到没有任何纰漏的完美状态,但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对完美的追求,我们才有不断接近完美的机会。
  
  (作者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相关热词搜索:日本 中国 地震 中国媒体的日本地震报道 中国地震日本捐款 日本大地震评论中国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