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电子版手机版_从人民日报扩版看地方党报的改革方向

发布时间:2020-02-22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人民日报》从2009年7月1日扩版以来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此次扩版,从版数上讲,由原来的日出16版扩大为20版。从版面调整上讲,新增要闻版1个,新增社会建设新闻版1个,新增国际新闻版1个,每周增加1个理论版、一个文艺评论版、一个文艺作品版,原科教周刊和社会观察版改为文教周刊和民生周刊。从指导思想上,该报在“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下,提出要在落实“三贴近”和办出特色上下功夫,努力改进文风,丰富内容,发挥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在调整和改进版面及内容方面,提出要闻版侧重新闻性强的时政报道,新闻版追求有时效的深度报道,周刊专刊推出有专题研究的深度报道。
  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要坚持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宣传工作,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努力使新闻宣传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可以说,《人民日报》的此次扩版,是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增强国内国际传播能力的重大举措,也是顺应现代媒体发展趋势、构建现代媒体传播体系的重大举措。
  我们看到,经过扩容和调整,《人民日报》的版面格局更加完整,报道领域更加细化,版面定位更加清晰,报纸的视觉形象进一步强化和完善,新闻的时效性和“三贴近”原则体现得更加充分。我们也注意到,各版面在采用照片时更加注重新闻要素的丰富性,同时各种图表明显增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严肃庄重有余、生动活泼不足的面貌,不但吸引眼球,而且方便阅读。另外,抓新闻、增时效,抓思想深度、理论高度,抓贴近性强的报道,抓能充分体现自身优势和特色的报道,坚持“新闻立报”和“内容为王”,成为人民日报这次扩版提升质量、改进文风的着力点。
  仔细梳理人民日报扩版后的变化,对省级党报而言既是个学习借鉴的机会,同时也对把握今后党报办报方向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启示一:正确处理新闻报道与舆论宣传的关系,“新闻立报”和“内容为王”的原则不能丢。坚持以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占领主流舆论阵地,这是党报的责任和使命。所以,党报的宣传功能不能削弱。但由于宣传一般带有明显主观意向或政治色彩,是灌输式、教育式的,如果在新闻报道中过分强调宣传的主旨,往往容易成为空洞的说教,甚至产生相反的效果。所以,提高党报的舆论引导力,必须强化党报的新闻功能,弱化纯粹的宣传功能,坚持用新闻的视角、新闻的形式来引导舆论,完成重要的宣传任务,这也是提高党报新闻宣传艺术和办报质量的关键。如何做到呢?如要闻版在精心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要以高新闻价值的“硬新闻”、“大言论”为主打。同时,增加贴近受众实际生活的新闻稿件,如考学、征兵、气象、防疫等等,为读者提供多方面的服务。
  启示二:党报的舆论监督作用要有新的突破。扩版后的《人民日报》,各版及《读者来信》专版刊发了多篇舆论监督稿件。这些报道坚持准确监督、科学监督、依法监督、建设性监督,发挥了党中央机关报的基本职能,推动了工作的改进,理顺了群众情绪,受到读者欢迎,取得了良好反响,有的引起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并直接参与处理,有的被批评单位表示接受批评、加以整改。
  我们说,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透明度决定公信力。毋庸置疑,地方党报与中央级媒体及城市生活报相比,舆论监督一直是个薄弱环节,处于“难监督、监督难”的一种状态。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客观方面来自社会环境、领导观念、地市党报特有的地域性等。主观方面则是自身顾忌多,腰板不硬,监督的艺术不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网络媒体的发展,党报等传统媒体正受到新媒体的巨大挑战。在激烈的竞争面前,党报仅仅依靠先天的政治优势,没有较强的舆论监督能力,是无法成为读者依赖和欢迎的报纸的。因此,正视竞争,发挥优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报道,是党报提高影响力、公信力、号召力、宣传力的不二选择。
  启示三:报社内部采编部门的协调合作与报纸和网站二者之间的深度互动正在向纵深推进。如人民日报《人民观察》推出后,在提高采用地方稿件比例的同时,与人民网共同推出《文化讲坛》和《全国纠风办主任系列访谈》栏目,受到读者和网友欢迎。一些报道见报后,人民网及时跟进,在网页上突出处理,并组织了大量的链接。另一方面,人民网推出一些调查内容后,报纸根据调查结果编发相关统计数据及网友留言,大大提高了舆论效果和影响力。
  报网互动,实际上是报纸与网站资源的互补,是用户群的互换和放大。通过网友群的参与来增加报道的生动性、贴近性,把影响力覆盖到原本不属于自己的受众圈,使自己在新媒体挑战中继续保持活力、增加竞争力;在网站,则通过与报纸的合作,直接扩大在本地、在线下的影响力。因而,建立新时期报纸大编辑部理念已成为一种趋势。当然,报网融合后内容要互动互补,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报纸和“网络版”,如何构建采编流程,使新闻热线、新闻版面和报纸网站形成三位一体的互动平台,如何整合直播、博客(播客)、音视频联动、短信等立体传播方式等等,还有待于党报同仁的齐心努力。
  启示四:下更大功夫编辑稿件、设计版面、制作标题。如目前的人民日报一版在编排版面、制作标题时,很注意处理“遵章守规”和创新出彩的关系,认真把握好度,一些重要稿件在标题之外做阅读提示,方便阅读。
  版面是报纸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是独特的办报思想在版面中的完整体现,好版式并不等于好报纸,但一张没有好版式的报纸却很难成为广受关注的报纸。版面又是一个各种变动要素的综合体,其形式会跟着内容的变化而不断改变。党报形式上的创新,必须充分发挥报纸版面元素的作用,在恰当地、科学地运用好字体、字号、色彩、网纹、线条、空白等表现手段的基础上,树立以图片带新闻、以新闻带图片、以视觉中心带版面的办报理念,通过强烈视觉冲击力和穿透力突出重要新闻的新闻价值,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近年来,大标题、大照片,短文字新闻的“两大一小”的设计格局已经成为报纸版面改革、创新的一种时尚,报纸的版面普遍形成了浓眉大眼、潇洒气派、一目了然的立体艺术设计风格,值得继续发扬光大。其次,要做好重要新闻的延伸阅读,包括版面导读、阅读提示、新闻链接、编者按、短评、图表、读者反馈等,从而引导读者进行深层次阅读。
  责任编辑:皇甫美鲜
  

相关热词搜索:扩版 人民日报 党报 从人民日报扩版看地方党报的改革方向 人民日报是第一党报 人民日报党报评论君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