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传播与心理健康素养]心理健康素养

发布时间:2020-02-23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摘要】本文从健康素养入手,参照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分类,提出了心理健康素养。探讨了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引申到心理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从传播的角度分析了传播与心理健康素养的关系。
  【关键词】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素养 传播
  
  一、健康素养
  
  健康素养(Health Literacy)一词,最早出现于1974年一篇题为《健康教育和社会政策(Health education as social policy)》的论文中。1995年美国《国家健康教育标准 (The National Health Education Standards)》中对健康素养的定义是“个体具有获得、解释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与服务的能力,并能运用信息和服务来促进个体的健康。”并指出,观念(知识)和技能都是健康素养基本的内涵。其中,知识包括最重要、最持久的关于获得良好健康的思想、论点和观念;技能包括交流沟通、解释、询问时采用的各种方式。之后,美国在《2010年健康国民 (Healthy People 2010)》提出了美国未来10年公民健康目标,其中对健康素养的定义是:个体获得、处理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以做出适当健康决策的能力。美国科学事务AMA委员会(The AMA Councilof Scientific Affairs)更具体地定义了功能性健康素养(Functional Health Literacy),即指为成功地执行病人角色功能而阅读和理解处方药瓶、预约单和其他基本的健康相关信息材料的能力。也有研究将对疾病的过程、自我功效、政府态度等方面信息的了解纳入到健康素养的概念范畴。
  健康素养是个体对于健康的认知及维护的能力,这种知识和能力,既需要文化修养,获得和理解健康知识,也需要自己对健康信息进行处理,包括筛选、决策和执行等,还需要环境、政策的支持。《曼谷宪章》里提到,“全球化世界中的健康促进战略所需行动――开展政策制定、领导作用、健康促进措施、知识转让和研究以及健康素养方面的能力建设。”可见,健康素养的提升是健康促进的手段之一,对社会的健康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心理健康素养
  
  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所下的正式定义是“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一般说来,我们把健康分为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与之对应,健康素养是对于健康的知识和能力,也可相应分为生理健康素养与心理健康素养。
  心理健康素养是与心理健康对应的概念。健康素养是个体获得、处理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以做出适当健康决策的能力。那么,心理健康素养就是与心理健康相关的健康素养。心理健康素养着重于人们对于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即对于心理健康的认知、对于心理健康的调整能力。心理健康的调整,则需要个体对于社会关系、人际交往的把握,同时建立、调整自己的心理机制。
  
  三、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是指个体在自身和环境许可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佳心理状态。所谓最佳心理状态并非是一种绝对理想的状态,而是一种在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所能达到的最佳状态。因此,心理健康又被看做是一种与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相关的心理状态。
  心理学家们对心理健康的标准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较有代表性的、可操作性较强的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1908――1970)提出的。他认为,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应具备10条标准。
  1.具有充分的适应能力。
  2.能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当的估计。
  3.具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4.能与现实社会保持密切接触。
  5.具有独立、完整与和谐的人格。
  6.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当地发泄并控制自己的情绪。
  9.有限度地发挥个性而不违背集体意志。
  10.适当地满足个人需求而不违背社会规范。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社会适应与人际关系。
  社会适应是指个人为了符合社会的要求和规范,通过改变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以求与环境取得和谐的关系。社会适应是一个人毕生的过程。成功的社会适应使个体和社会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它的基本组成有:(1)个体:个体是社会适应过程中的主体。(2)情境:情境是使个体产生社会适应需要的来源,同时也对个体提出了社会的要求和规范。个体在社会适应的过程中,人际关系是情境的主要内容。(3)改变:改变是社会适应中的中心环节,它不仅包括个体改变自己来适应环境,而且还包括个体改变环境来适合自己的需要。
  社会适应的基本方式有:(1)解决问题:改变环境使其适合个体自身的需要。(2)接受情境:个体改变自己的态度和价值观,接受遵循新情境的社会要求和规范,主动做出与新情境相符的行为。(3)心理防御:个体在应对新情境遭受挫折时采用心理防御机制来掩盖自己的焦虑和减轻心理压力。
  人的社会性决定人与人之间必须有交往活动,而在交往活动中形成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在社会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以及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
  一般认为,人际关系的亲疏程度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空间距离、交往频率、个人品质、相似因素、需要互补等等。在人际交流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心理状态,被称作人际关系的心理障碍。它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人际关系,使得人际交流变得不愉快,变得很困难,使人不敢甚至拒绝交往。人际关系的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认为主要是人格障碍和个性缺陷,缺乏社会经验和人际交往的经验,曾在人际交往中遭受过挫折等。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直接关系,因此不同的人际关系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增进社会交往,改善人际关系,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也对促进身心健康起着重要作用。积极的社会交往可以使人减少痛苦,摆脱孤独,消除恐惧,宣泄愤怒,缓解压抑。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人增强安全感,满足归属感,树立自尊感,充实力量感,获得成就感。
  
  四、心理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
  
  心理健康素养是心理健康方面的健康素养,影响心理健康素养的因素便是影响人们对于自身心理健康维护和促进的相关知识与能力。影响这种知识与能力的有以下几点因素:
  一是个体的心理知识修养。个体的心理知识修养,即指个体对于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掌握和理解情况。有了相应的知识,本身就是素养的体现;更进一步,掌握相应的知识,可以更好地使个体面对、调试自己的心理状况,达到能力的提高。这种知识修养并不与个体的文化知识修养划等号。在现实生活中,常常有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并不具有相应的心理知识修养,面对挫折时无法适当排解,面对心理疾病讳疾忌医,最终酿成严重的后果。
  二是个体的心理与社会环境。个体的心理健康与社会环境相关。这种环境不但提供给个体所面对的情况,包括挫折等,同时,这种环境作为一种持续性的影响,影响着人们心理特点,包括心理防御机制等的形成。健康的心理与社会环境,往往能够赋予人们健康和谐的心理,适当的挫折往往能打造坚强的心。这些都是人们维持和促进自身心理健康的利器。
  三是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不可否认的是,有些人并不具有心理健康方面的专业知识,但是,他们在社会交往中,具备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善于与他人沟通,这也是心理健康素养高的一个体现。
  
  五、传播与心理健康素养
  
  由以上介绍不难看出,健康的心理本身就依赖于传播――人际交往、社会适应都是传播的过程。这种传播也许并不一定是健康传播,但是,传播是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好的传播更是使人与社会相适应的必要条件,是一种保持健康心理的能力。
  环境的影响以及人与社会的交流,是人们自身心理健康的形成过程,它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健康。人是需要与社会交流的,这种需要如果得到了满足,会有助于人的心理健康,从这一方面来说,传播至关重要。而在碰到一些负面情况时,人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从而对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而人与社会交流的畅通,可以有效地避免一些负面情况的产生,例如在求职过程中,穷于沟通的求职者们往往会遭遇更多的失败,从而产生负面情绪的几率更大,反之,则会有好的境遇带来的良好的情绪。另一方面,在面对挫折时,好的交流与沟通往往成为解决的办法或者是发泄的渠道,因此,传播在心理健康方面至关重要,甚至是一种保持心理健康的必备能力,是心理健康素养的重要能力。
  从心理健康知识的角度来看,人们对于心理健康的认识,有助于人们形成良好的心理机制,有效地调节自己的情绪。这种知识的获得也要通过传播。
  因此,传播对于心理健康素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无论就人们促进、维持心理健康的能力来讲还是人们获得相关知识来讲,都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变态心理学》(第9版)劳伦?B?阿洛伊(美)约翰?H?雷斯金德(美)玛格丽特?J?玛诺斯(美),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
  2、《梦的解析》,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1版
  3、《心理防御机制的研究综述》,刘运合,杨伊生,《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1月第37卷第1期
  4、《健康素养研究进展及展望》,肖王乐,陶茂萱,《中国健康教育》2008年5月第24卷第5期
  5、《英国的健康促进与个人自由》,张耸山、吴华章,《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年3月第28卷第3期总第328
  6、世界卫生组织网站http://www.who.int/en/
  7、中国卫生部网站http://www.moh.省略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

相关热词搜索:浅谈 素养 心理健康 浅谈传播与心理健康素养 浅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