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叙事:传统叙事方式的延续和嬗变_中国传统服饰文化ppt

发布时间:2020-02-24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摘要】近年来,叙事类电视专题正异军突起,逐渐占了上风。同时,对叙事话语权的争夺,对传统叙事模式的继承和突破也正在考验着电视人,怎样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电视叙事话语、电视叙事模式,对电视人来说,依然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电视专题 叙事方式 电视叙事
  
  “叙事”即讲故事。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来说,叙事活动都是整个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成分,它在传统的继承和在社会性格导引方面往往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试从电视视角切入,对传统叙事的延续和嬗变加以剖析。
  一、一脉相承的叙事结构
  1、从看图说话谈起
  讲唱文学作为一种俚俗文化,源远流长。但有关的文字记载并不多,最早的见于唐?赵《因话录》卷四“有文淑秽僧者,公为聚众谈说,假托经纶,所言无非淫秽鄙亵之事。不逞之徒转相鼓扇扶树,愚夫冶妇乐闻其说,听者填咽寺舍……”这里所说的淫秽鄙亵之事大概是乡间闾里的杂事,由于它们源自于野老鄙夫,所以十分受欢迎。文淑僧可能是较早的说书人。也就是在唐代,出现了看图说唱的形式。据伯希和《敦煌石宝访书记》(《北京图书馆刊》九卷五号)载:“自画轴外,又有着色之画卷,余得其二,皆《地狱变相图》,其一尤真致可观……”另外,《昭君变文》(敦煌遗书)上卷最后也有“……莫怪适来频下泪,都为残云度西岭”的句末有一行。“上卷立铺毕,此入下文。”这里所说的“一铺”显然是指一轴画展开的动作,那么这两篇变文中所说的画卷究竟是作什么用的呢?再看同一时代的一首诗我们就明白了。“檀口解知千载事,清词勘叹九秋文, 翠眉频处楚边月,画卷展开塞外云”。吉老师的《看蜀女转〈昭君变〉诗》说明,讲唱艺人“蜀女”在讲唱的时候并非仅仅是用语言来传达信息,而是辅以画卷,边讲唱边指点画卷,从而具有生动性和形象性。当然也收到较好的效果:
  “欲说昭君敛翠蛾,清声委曲怨于歌,谁家年少春风里,抛与金钱唱好多。”①
  虽然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后世的讲唱文学逐渐与画卷分离,表现在文字上,变成仅有语言的话本,但这种声画合一的习惯仍被听众所承袭,出现了“活灵活现”“惟妙惟肖”等大量的俗语和“列位看官”等说书语。这表明对具体形象的追求仍是受众的欣赏习惯。以至于传说施耐庵作《水浒》时必先画108将图像再动笔,可见这种接受定势之深。
  电视传入国内仅数十年的光景,但世风所及,其俗渐变,集体无意识已经逐渐融入电视叙事中。
  2、且听下回评说――叙事悬念的设置
  “回”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一个基本单位,一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叙事单元,相当于说书的一个书场。它一方面为读者(听众)留出一个可以歇息的物理时间,另一方面承起下文,使整个小说显得错落有致。值得注意的是,“回”的设置是精心的,往往在最精彩,最紧张的时候嘎然止住。如《水浒传》第七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一节,林冲误入白虎堂,被高太尉抓获,“不因此等,有分教,大闹中原,纵横海内……看林冲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类似这样的在中国古代小说中触目皆是,已经形成一个独特的叙事特点。作为面向大众的媒体,电视受此浸染最深,动辄十数集的电视剧自不必说,而时长仅有几十分钟的专题片也在袭用这种模式。如央视《社会经纬》2001年9月2日播出的专题片《无罪判决背后》,在用近十分钟的时间介绍一个强奸案后,突然插入片花,紧接着是对下文内容作简短提示的短片:“情节恶劣但并不复杂的案子拖延了一年多,法院才予以受理,一审判决出人意料:三男无罪。欲知详情请继续收看……”。然后再接上前文继续叙述,其模式大致是:“正文+片花和短片+正文+片花和短片……”如此反复,在45分钟的节目中有三至四次之多。在这些专题片中,分隔成数段的正文叙述就恰似古代小说中的“回”。反复回环,使整个节目内容错落有致,富有节奏感和审美的张力。
  如果我们稍加注意还会发现,近一段时期以来,《新闻调查》还出现了另一种叙事结构:“正文叙述+片花+正文叙述+片花……”的形式,富有视觉冲击力和厚重背景音乐的片花也常常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这种模式也是脱胎于中国传统的讲唱文学。
  3、记者型主持人――说书人与叙事者的二元归一
  在中国传统的讲唱文学作品中,说书人与叙事者不在一个叙事层次上的②。叙事者是作者在作品的心灵投影,他无处不在,以全知视角的方式俯瞰人物、叙述事件的过程。而说书人则是叙事者的一个物理表现的载体,是他的代言人,在一部讲唱文学作品中,叙事者可以而且只能有一个,说书人可以有无数个,如下图:
  在讲唱文学中,一般的听众(读者)接触的只能是说书人,通过他的讲述或表演去感知故事。“而在这一特殊的叙事文体中,权威的叙述者要通过特殊的渠道,如画外音、在作品人物中寻找代言人等才能在叙事话语中露面......”③在电视剧中,这种权威的代言人比较容易刻画,演员只要按照导演的意图去说(或表演)就行了。而在专题性的采编栏目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这种理想的代言人很难得到,于是便出现了“主持人+画外音+记者”这种多个代言人混杂的局面。
  由于权威代言人唯一性地位的丧失,造成叙述真实性的减弱和接受心理距离的增加,最终势必影响叙述者的地位。基于这种现状,央视提出培养记者型主持人,就是叙事者与“说书人”要归一。
  二、似曾相识的叙事心理
  叙事心理是叙事者在叙事过程中的一种心理反映和心理表现,因为叙事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生命的体验和交流的过程,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叙事者的心跳和眼泪总是与叙事过程融汇在一起的。
  1、从太史公曰到本栏目认为……
  中国真正的叙事文本应该从《史记》开始,发愤著书的司马迁并非仅仅是一个历史事件的记录者,叙事结束之后,在每一篇的背后都附以短评,以“太史公曰”附之。如在《伍子胥列传》中,太史公评曰:“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世……”,《刺客列传》中,则云:“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如此种种,篇篇皆有。司马迁不惜撇开叙事者而在文章的结尾现身,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此风一开,后世小说竞相效尤,及至近世的《三言》、《二拍》、《聊斋志异》等等。
  在电视叙事中,主持人是以叙事者的代言人面目出现的,在许多电视专题中,主持人总是在节目的结尾作出总结,甚至完全从叙事的话语中走出来,以本栏目认为冠之。在央视《社会经纬》播出的《无罪判决背后》主持人这样说道:“司法的公正是社会道德秩序的最后一道防线……,使记者感到遏止司法腐败仍不容忽视。”
  类似这样的结尾在央视的《焦点访谈》和《社会调查》以及地方台的许多自办栏目中也大量存在着,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本栏目认为”的结尾几乎已成了一种固定的程式。
  按照西方社会学家拉扎斯费尔德的观点,现在电视主持人充其量只能是二级传播的担当者④,他(她)要取得受众的认同,承当舆论领袖的角色,那么,就必须要向主流人群靠拢,表现在语言上,就要采用主流话语,传达主流思想。两者的要求迫使电视人要“本栏目认为……”。
  2、叙事者偶尔曝光的背后
  里蒙?凯南认为:“一个故事里总有个讲故事的人,至少每句话,或记录下来的每句话是以有一个说这句话的人为前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总有一个讲故事的”⑤。所谓讲故事的,在中国传统的讲唱文学中,就是说书人。我们知道,只有叙事者是与故事处在同一个叙事层面,说书人是游离于这个层面之外的。在纪实风格的电视专题中,叙事者也是与故事处在同一个发展层面的。但这个叙事者是隐形的,除了偶尔两句轻轻的旁白之外,他总是轻手轻脚地隐藏起来,让镜头、让主人公自己叙述。例如央视《东方时空》和《纪实》等栏目。
  在中国传统的小说中也会出现另外一种反常的叙事现象,那就是说书人推开叙事者,直接进入故事的叙事层面,从而导致叙事者的曝光。《警世通言 崔衙内白鹞招妖》:“……衙内借得新白鹞,令一个五放家架着,果然哪里去讨?牵将银鞍马过来,衙内攀鞍上马出门。若是说话的当时同年生,并肩长,劝住崔衙内,只好休去……”
  同样的还有《水浒传》第31回“血溅鸳鸯楼”中“……武松掣出那口带血刀来,把门一推,呀的推开门……休道是两个丫鬟,便是说话的见了,也惊得半舌不展……”
  这里反复提到的“说话的”就是说书人,这是书面文学保留讲唱的文学的一种固有模式。说书人的冒然闯入固然打破了传统叙事结构的既有模式,但却创造出了一种悬念顿生、令人十分紧张的阅读(听讲)氛围,这对吸引读者(听众)显然是大有好处的。
  “叙事者曝光”的模式在现代电视叙事中得到了继承,这就是被称为“电视调查文体”的《新闻调查》。制片人赛纳曾说:“《新闻调查》实际上更多的时候是在拍摄自己,在《新闻调查》的文体里,我觉得是没有过去的概念的,……时态永远是现在进行时……”⑥
  由于作为事件的见证者与事件甚至创造事件的主人公是处在同一个时间层次,所以,叙事者也就自然归属于调查人――记者。因而,记者在这个栏目中的频频亮相甚至参与到叙事中去,并不让人感到意外。所以赛纳认为:“《新闻调查》有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记者,他是调查行为的实施者、调查过程的表现者。”⑦
  虽然由于叙事层次的不同,《新闻调查》的叙事者曝光与传统的说书人有着根本的区别,但那种急迫进入叙事空间,创造紧张气氛的叙事精神却是一致的。
  我们注意到,叙事类电视专题正异军突起,逐渐占了上风。从央视《今日说法》、《纪实》到《新闻调查》,各省卫视台此类节目也在增多,说新闻也在新闻节目中崭露头角,同时,对叙事话语权的争夺,对传统叙事模式的继承和突破也正在考验着勤奋的电视人,怎样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电视叙事话语、电视叙事模式、依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①唐?王建《观蛮妓》
  ②赵毅衡:《苦恼的叙事者》,中国社科出版社,1993
  ③周靖波:《电视虚构故事导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109
  ④张骏德:《现代广播电视新闻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207
  ⑤[以色列]里蒙?凯南:《叙事虚构作品》,三联出版社,1989:159
  ⑥、⑦赛纳,《〈新闻调查〉的内容与样式》,央视网
  (作者单位:安徽电视台经济中心)
  责编:姚少宝

相关热词搜索:叙事 嬗变 延续 电视叙事:传统叙事方式的延续和嬗变 电视叙事形式及其架构要素 传统叙事方式的延续和嬗变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