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新闻策划提升晚报影响力:新闻策划

发布时间:2020-02-24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摘要】地方晚报的新闻资源相对短缺,特别是“亮点”性的本地新闻更是“稀有”。如何有效利用和挖掘有限的地方新闻资源,使之实现最佳配置,获得最大的社会效应,出路在于做好策划性报道。本文以《颍州晚报》2010年新闻策划为范本,探讨地方晚报在日益竞争激烈的竞争中,应如何准确把握新闻,从而提高媒体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关键词】新闻策划 定位 提高竞争力
  
  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翻开同一地方的报纸,打开各个电视频道,收听不同的广播电台,人们不难发现,不少新闻及节目都似曾相识,但就同一新闻事件所进行的报道,不同的报纸、电视、广播又各有所长。在新闻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今天,如何才能突围,争夺到受众的眼球,实际上是新闻策划这只“看不见的手”在发挥作用。
  作为一种尝试,《颍州晚报》从2010年7月份正式成立新闻策划室,抽调各部门骨干力量,针对时下热点新闻、突发事件以及重大报道进行有针对性的新闻策划,一方面提升新闻资源的传播价值,另一方面提高媒体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如今已经初见成效。
  策划一炮打响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倘若没有事前的计划和准备,便很难把事情办成功,新闻报道的策划亦是如此。进行有较大影响的新闻策划报道,既是加强新闻宣传效果的需要,也是新闻工作者所乐于为之追求、为之奋斗。一个新闻单位,只有上下一心,都树立了强烈的策划意识,新闻报道才能更有预见性和计划性。
  去年7月份,酝酿已久的颍州晚报新闻策划室正式成立,由晚报三位副总编领衔,分别从记者部、专副刊部抽调5名骨干力量组成,于每周五下午举行每周一次的策划会,对下一周的重点新闻报道进行策划,集众人之智,尽最大可能挖掘新闻资源,形成报纸的看点和卖点,提升报纸的影响力。
  在举行第一次策划会时,正值省统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2010年上半年,皖北“钱袋子”鼓得很快,经济发展态势看好。而这则消息也引起了省内主要媒体,甚至中央媒体的争相报道。为此,策划室的成员认为阜阳近年来发展也很快,社会经济也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可以针对上半年的经济态势,推出一组重头新闻报道。
  经过成员们的讨论,这组新闻报道被定名为“跨越”,并决定放在新闻版推出。由一名副总编统筹,抽调骨干记者,就阜阳上半年经济解析、规模工业、零售业、招商引资、外贸出口以及民生支出等方面推出一系列稿件。
  历经半个多月的采编,8月10日,“跨越”组稿正式刊登,得到读者的赞扬和报社的好评,这组稿件不仅响应了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而且起到了激发干劲、促进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这组新闻策划,也获得了报社当月好策划奖,使得晚报大策划一炮打响。
  策划让报纸贴近民生
  策划不仅仅局限于重大题材,其实普通百姓关心的话题,也可成为新闻策划的对象。比如去年7月下旬,高温酷热的天气接连出现,甚至长时间停留在35℃以上,使得市民生产生活受到了影响。针对这种高温天气,晚报策划室适时推出了“高温”的系列策划。
  7月30日,颍州晚报首先推出了《我市目前进入“桑拿天”》的头版导读稿件;7月31日和8月1日,又先后推出了《太热了!!!》和《高温,也可以这样快乐》的头版图片;8月3日,再次推出4个整版的《高温继续“考验”市民》的组稿,以“保障”、“坚守”和“夏韵”为版题,进行了深入报道;8月5日,以《阜阳还得再蒸几天桑拿》组稿收尾,并在“今日关注”的版面刊登。
  纵观“高温”策划,虽然不像“跨越”策划那样,涉及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题材,但凭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理念,运用平民化的视角,把镜头对准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从而使得该次策划,受到了读者的欢迎。
  从这一点来看,策划让《颍州晚报》越来越关注民生,让报纸更加贴近百姓,融入了群众的生活,增强了报纸的可读性。
  策划让新闻有深度
  除了贴近百姓生活,新闻策划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可以对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分析、构思,经过反复酝酿、调整,从多个报道方案中优选出最佳报道方案来加以实施,从而让新闻更加有深度和看点。
  比如8月2日刊登的《宝贝,你的家到底在哪里》的稿件。当时记者偶然获得一个线索,东莞市救助站几个月前接纳了一个走失多年的孩子,工作人员从孩子的言语中得知可能是阜阳太和人。
  为了帮助孩子找到家人,晚报策划室对此进行了一个策划,在太和县发起一次寻亲活动,寻亲的主体不再是报社,而是当地的义工组织,而记者仅仅作为一个观察者,如实记录寻亲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虽然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孩子没能在太和找到亲人,但是该篇报道仍产生了较大影响,体现了晚报关注民生关注民情的新闻报道思路。
  8月3日,热线版刊登了一篇《一池塘鱼一夜死光》的报道。作为一个突发新闻,策划室并没有因为常规报道已做,就放弃了对该新闻的挖掘。经过一番讨论,策划室认为该新闻仍有可挖掘之处,比如鱼塘投毒事件的最终结果、有关部门的态度以及鱼塘主人的出路等,都可以做一篇后续报道。
  为此,记者又进行了一次跟踪采访,8月14日,在热线版刊登了《相信不出一两年就能翻身》的报道,加深了该突发新闻的深度,也增加了读者阅读的兴趣。
  同时,随着策划越来越多的向普通新闻延伸,颍州晚报有深度的调查性报道开始大幅度增多。8月9日刊登的《揭开电瓶下面的黑色利益链》报道,通过记者的暗访,对电动车电瓶从盗到卖,再到流回市场,进行了一次全面追踪,使一条清晰的黑色利益链条完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类似的新闻策划还有很多,比如8月11日刊登的《颍上路的遗憾,清河路能避免吗?》、8月13日刊发的《本报记者暗访“骗取公积金”》、8月20日刊登的《将这个医托团伙来个一锅端》、8月21日刊发的《阜阳零售业面临变局》、8月24日刊登的《办证无须找黄牛》以及8月31日刊发的《卖药不挣钱,基层医疗机构怎么办?》等报道。
  新闻决定影响力,作为晚报贯彻的一种办报理念,在新闻策划上再次得到充分体现。新闻有深度,自然也增强了报纸的厚度。
  策划带来影响力
  人们常说:“新闻是易碎品。”毕竟新闻赖以生存的客观事实是千变万化、稍纵即逝的,不允许保存或复制,但新闻策划则不然。新闻策划能够开拓和有效地利用新闻资源,不仅可以敏锐地看到眼前发生的事实,而且可以回顾过去发生的历史,还可以科学地预测未来,找到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发展趋势。这就是新闻策划的价值,也是带给媒体影响力的关键。
  2010年8月18日,晚报刊发了一条《她的经历可比张海迪》的新闻,报道了临泉县任庄希望小学校长任影,身残志不残的事迹,记者以细腻的文笔,突出的情节描写,使得该篇文章读起来特别感动人心。
  在随后的周五策划会议上,大家一致认为,任影的事迹可以进一步往下挖掘,通过大量的新闻事实更好地诠释任影的精神内。为此,在《任影日记摘录》后,晚报及时和市关工委联系,邀请相关负责人对任影事迹进行评论,于8月25日以《任影精神是本教科书》为题集中进行了刊发。
  经过一系列的连续报道,任影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记者又接连刊发《爱涌来》、《没想到张海迪就在我们身边》、《网友眼中的张海迪》等稿件,而这也引起了省级媒体、中央媒体甚至省领导的关注。9月8日,新华社刊发了任影的长篇通讯《只要心中有太阳》的报道;9月10日,省委书记张宝顺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全省教育工作者向任影学习。
  纵观整个关于任影的报道,不仅有清晰的思路,而且在各个时间段都预先安排了相应的新闻,通过不同的角度,对任影的事迹进行报道,最终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而这也增强了报纸的影响力。
  对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王家坝检查指导防汛抗洪工作的报道,《颍州晚报》作为地方报纸,没有像以往那样,仅仅刊登新华社的通稿。而是在报社领导的指导下,另辟蹊径,以“情”取胜。找准切入点后,策划室及时作出策划,决定推出《温总理的亲民情怀》专题报道。
  7月27日,晚报继26日刊发温总理第五次视察王家坝的消息后,又推出长篇通讯《和沿淮人民心连心》,同时刊发了本报记者从王家坝发回的两篇稿件《蒙洼人民眼中的平民总理》、《治淮工程筑起防洪堤坝,以及《五下蒙洼,见证总理的亲民情怀》这篇回顾性稿件。四篇稿件图文并茂,以四个版的篇幅,深度而生动地体现了总理的亲民、爱民情怀。
  策划深入人心
  经过半年来的实践,每周一次的策划会,基本上都会安排5到10个重点选题,作为未来一周的主打新闻,形成当期报纸的主要看点和卖点,提高了报纸的质量。以2010年8月份为例,策划的选题多达二三十条,有的策划稿件获得了报社好新闻奖。
  随着策划的作用越来越大,效果越来越明显,策划的理念开始深入报社全体采编人员的心中。特别是记者部,由于多在一线奔跑,获得了大量鲜活的线索,这都成为策划的源泉。而记者部下设的各个报道小组,相关牵头人也根据小组报道的特点,每周都会向策划室上报重点选题,经过策划室的讨论,来决定是否做大做强。
  比如,晚报民生报道小组,根据自身特点,接连上报了“新生军训”、“中小学开学”以及“教辅书滥用”的选题,经过策划室的安排,大都做成了当天的重点新闻,甚至上了头版导读。
  不仅如此,普通记者也摆脱了固有的思维模式,开始有意识地尝试新闻策划,一方面自己独立做策划,另一方面借助策划室的力量,集众人之智,进一步挖掘新闻线索。
  而策划的普遍推广,提高了报纸的质量,也使得晚报这份市场化报纸,有了更多的看点和卖点。这应该说是策划的功劳。■
  (作者单位:颍州晚报社)
  责编:周蕾

相关热词搜索:依托 影响力 晚报 依托新闻策划提升晚报影响力 提升晚报影响力 依托新闻策划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