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校园文化促进高校学风建设_高校学风建设

发布时间:2020-02-25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摘要】校园文化是一种精神气质和价值理念在校园管理、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的展现和沉淀。它是学风建设的隐性支撑,能够从宏观上引导学风建设,在学风建设的过程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本文在分析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出现的问题的基础上,从意识、管理和制度的角度对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校园文化 高校 学风建设
  学风乃学习风气。从学生的角度讲,学风是学生思想作风在业务学习上的具体体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精神风貌,是学生在学习方面所展示的精神、态度、风格、方法和习惯等要素的综合体现。因此,学风包括了学习精神、学习态度、学习品格、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效益、学习环境等各个方面。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大学教育过分强调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使得大学生片面追求“证书”的现象十分普遍。努力学习往往是为了获得一张文凭和一个证书。这种带有强烈功利色彩的片面发展的学习风气,使大学生缺失了人文素质。处理事情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不关爱,对自我不自制,不讲诚信和公正,奉行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所以美国高等教育家赫钦斯呼吁:教育应是主体为人的教育,教育的目的在于发挥人性,使人达到完善的境界。因此,大学学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养成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 同时使学生完成自我人格的塑造。
  在这一重要任务的指引下,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营造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风建设的隐性支撑,能够从宏观上引导学风建设,在学风建设的过程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因此,本人认为学校应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下功夫,以鲜明、优秀的校园文化引领优良学风的形成。
  近年来,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都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设立校训、校碑;进行校史建设,收集流失校外的档案资料完善校史馆;与社会机构联合,开展学术文化研究和优秀文化典籍的整理出版,开展校园文化景点建设;通过聘请校外专家、艺术家、企业家,举办各类专题讲座;邀请高雅艺术表演团体进校园演出等等。通过这些工作和活动的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视野得以开拓;文化品位得以提升;学生爱校、护校的精神有所加强。校园文化增添了校园的活力。诚然,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也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全面认识
  校园文化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构成,三者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其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硬件;而校园文化的核心内涵是精神文化因素,它反映每所高校本质上的精神面貌,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软件。安大近年来物质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相对较快,但缺乏能够吸引学生,提升和陶冶学生情操的核心精神文化。
  2、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力量整合
  学校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一线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都是校园文化的领导成员。但现实中教师除了思想政治课程和哲学课程的教学工作外,对校园文化建设参与度不高,而学校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的组织协调作用,辅导员和班主任的指导作用同样发挥不明显,同时校园文化建设与专业设置、师资配备、课程设置等有些割裂,缺乏校园文化建设的合力。
  3、校园文化丰富多彩,但没有“主线”
  无法突出德、能、技等要求,课外活动繁多但缺少大量能够强烈吸引学生,给学生带来心灵影响和提升的活动。
  4、缺乏深入研究网络给校园文化带来的影响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高校校园文化在各个层面都打上网络的烙印,网络在为学生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1)不少学生沉迷于网络、荒废学业,对集体活动不感兴趣,这冲淡了校园文化的主题教育意义;
  (2)传统校园文化内容受到网络文化的强烈冲击。在网络媒体上各种社会思潮、不同政治见解在网上激烈交锋,一些消极信息和不良语言也严重污染了网络环境。这些低俗的网络文化不断侵蚀着校园文化的肌体。我们对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还缺少有效的解决办法。
  5、校园文化建设规章制度保障缺乏操作性
  校园制度文化是建设校园文化的保障,它是校园文化价值观及行为准则的外在表现。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主要是为了让高校各项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尽量减少人为恶意干预,避免造成各种不公平现象的发生。笔者查阅了安徽大学近十年来的《学生手册》,“一般不得”“酌情”“视情节轻重”“原则上”等词句在每年都修订的手册上仍频频出现,虽然规则也包括基本原则,应具有一定高度的指导性,但规则本身的可操作性不强,缺乏对制度权威性的认同。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1、思想上重视、多方力量协同共管、设立专门预算,进行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思想上重视,行动上各方力量积极整合,齐抓共管,共建优雅和谐的校园文化。必须建立校园文化建设领导班子,配备校园文化建设骨干队伍,党委可考虑成立党委宣传部,由书记或院长领导,专门负责校园文化建设。同时,要配备各方面(包括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骨干,负责校园文化建设各环节活动的实施,可考虑在师范院校的研究生中招聘骨干,建设一支具有活力、专业化、职业化的校园文化建设队伍。院行政要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资金预算,建立专项开支,高质量建好各种文化设施,以确保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活动顺利开展。与此同时,要增强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的实效性,不可忽略思想政治课程本身的作用。思想品德、时事政策、法制教育属于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范畴,是我校教育教学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制观。政治思想教育的成败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学生的重大问题,思想政治课程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
  2、校园文化建设应该突出“和谐”二字
  这里的“和谐”是三个层面的和谐:一是大学生和校园的和谐;二是大学生与群体的和谐;三是大学生自己内部的和谐。大学生和校园的和谐体现在大学生对待校园环境的爱护,对校园秩序的维护,校园的硬件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能反映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在大学生与群体的和谐中应该倡导大学生提高融入集体的能力,帮助学生改善人际关系,关注其心理健康,提高其受压的能力。大学生自己内部的和谐应当注重以体育活动促进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以身体素质的提高带动心理素质的提高。
  3、加强舆论和行为引导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灵魂。校园精神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熏陶性,这种精神文化传统一旦形成,就会以强大的影响力规范校园主体的一切活动。舆论和行为引导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继续通过校训、校歌、校史等物质建设和宣传手段提高学校师生的凝聚力;二是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也要引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除了为教师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也要通过各种活动加强教师的美育修养。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言传身教会对学生的行为和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会对形成和谐的校园文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三是通过举办讲座,加强舆论宣传来提高学生处理同校园和谐、同他人和谐、同自身和谐相处的能力。比如可以通过举办美学、心理学、管理学等讲座或开展励志读物的交流活动让同学们在自我探索和相互交流中提高自己,明确学习的动力和方向。
  校园文化建设的引导必须以此为目的,以德、能、技、艺为主线,加强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引导。首先是舆论引导。学校要通过办好校报,建好广播站,办好文化长廊、抓好校园网建设等全面报道校园动态,弘扬校园正气,打击校园歪风邪气。通过校报、广播、文化长廊、学习园地、网站、影片等多种传媒渠道传播健康向上的舆论,引导舆论潮流,占领舆论阵地。建立校园文化建设的网站,由专干负责,全面了解校园文化建设动态,全面宣传、监督校园文化建设。同时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艺术、体育竞赛活动,如演讲、辨论、艺术节等。包括工厂实习、实训、社会调查、三下乡、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做好校园文化的精神文化建设。
  4、健全机制,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高校要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做到科学治校、民主治校、依法治校。要进一步明确各级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职责,通过采取目标分解方式确保总体目标层层分解、步步落实。要落实校务公开制度,不搞“一言堂”,凡是重大事项要通过校内媒体或召开教职工大会等方式及时进行宣贯、征求意见,切实做到在重大事项上“公平、公开、公正”,尽量消除广大师生的疑虑,最大限度地维护广大师生的合法权益,真正做到依靠师生员工办学治校。
  总之,应多渠道构建我校校园文化:融办学理念、校训、已经获得的荣誉等为一体,借助于各种社团活动、网络等载体,深入挖掘校园文化内涵,弘扬优秀文化传统,优化文化育人环境,发挥校园文化作用,努力为培养更多的“四个新一代”青年做出更大贡献。
  【本文受校级课题:“基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视角的学风建设研究”项目支持 项目代码:39030068】
  
  参考文献
  ①[法]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②[英]休谟:《道德原则研究》,商务印书馆,2001
  ③余涌等:《中国应用伦理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④韩东屏,《论道德建设的制度安排》,《浙江社会科学》,2002(2)
  (作者:黄毅,安徽大学经济学院讲师;许壮飞,安徽工程大学人文学院讲师)
  责编:周蕾

相关热词搜索:学风 校园文化 完善 完善校园文化促进高校学风建设 校园文明学风建设 校园学风建设标语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