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时代不可逆转] 低碳贝贝儿童床

发布时间:2020-03-01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蝴蝶在热带轻轻扇动一下翅膀,遥远的国家就可能造成一场飓风。这就是蝴蝶效应。全球气候变化也是一样,你这边的消耗有可能造成另一遥远地区经由地球表面系统复杂变化出现极端异常的气候或水文事件。温室气体加速的全球升温不是某个国家、某个人的事情,而是全世界的事。低碳和我们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低碳经济为什么会成为发展的必由之路?广东的企业应该怎样适应低碳发展?听了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教授周永章的演讲,或许对您有所启发。
  
  2010年6月9日下午,中共广州市委办公厅、市委政策研究室、市直机关工委联合举办了第6期“读书讲坛”。本期活动邀请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周永章教授作了题为《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的讲座。
  
  关于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影响到人类生活
  
  全球气温不断升高,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气温的变化有两个明显的上升周期,一个是上世纪20~40年代,第二个是上世纪70年代末到现在。工业革命以来的全球气温上升和古老地质历史时期气温上升不同的是,这次的上升是在自然过程基础上,叠加了显著的人为活动因素影响,体现在二氧化碳和氟氯烃化合物等温室气体排放增多。大气中二氧化碳增高的人为因素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过度消耗了矿物燃料,如煤、石油;同时作为碳汇的森林被大面积毁掉。
  全球气候变化对我们有哪些影响呢?最直接的表现是全球平均气温的升高,海平面的上升,降水量跟以前不一样,这在广东境内都有体现。对我们身边的影响包括健康等,因为天气的原因,不正常的死亡现象比以前多了,还有一些传染病莫名其妙地出来了。周教授认为,全球气候变化可以使地球表面系统变得非常复杂,甚至变化无常,增加降水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导致我们天气预报不准确。
  最近这些年发生了许多极端的气候事件,譬如2006年2月,德国南部部分地区遭遇暴风雪天气,据当地气象学家称,这是德国南部近10年来遭遇的最强降雪。2006年2月23日,距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东南675公里的吉恩萨贡村被暴雨引发的泥石流袭击,造成上千人丧生。2006年7月18日,英国出现了据称是近百年来的最高气温。
  周教授认为,全球变暖会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导致罕见的极端洪涝、干旱灾害。全球变暖将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
  
  关于应对策略 全球共同应对气温变化
  
  周教授认为,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主要调整生态、社会或者经济系统,响应现实的或许预计的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影响。
  第一,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譬如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第二,增加温室气体吸收,如植树造林和采用固碳技术。第三,加强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很重要,是目前的主流。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全球做了很多的努力。其中有三个标志性事件。
  第一个标志性事件:1992年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出要将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不对气候系统造成危害的水平。
  第二个标志性事件:1997年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在实质性内容上有了新的突破,重点加强了可操作性。议定书规定了发达国家在2008年至2012年的具体法律约束力的温室气体减排义务,允许发达国家通过境外减排方式履行在气候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下的义务。《京都议定书》遗留的问题,只规定了发达国家到2012年的减排的义务,2012年以后怎么做,谁减,到哪个时候减多少,如何减,都没有说。
  第三个标志性事件: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人们对它的期望非常高,希望它对2012年以后的减排定出规矩。它的直接目标虽然没有达到,但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全球气候变化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和政治问题。
  周教授说,为了应对全球气温变化,世界各国作出了积极的反应。
  美国:实施“绿色能源新政”,未来5年投入1500亿美元,用于能源技术方面的大规模投资建设,将美国传统的制造中心转变为绿色技术发展和应用中心,从2012年起将对美国的排污、CO2排放收费,到2050年将CO2减排83%。
  英国:在政府预算框架内特别设立碳排放管理规划,2009年7月,英国发布《英国低碳转换计划》、《英国可再生能源战略》国家战略白皮书,2008年颁布“气候变法法案”,提出要成为21世纪全球低碳经济的积极倡导者和先行者,政府积极支持绿色制造业,研发新的绿色技术。
  德国:2007年,制定气候保护高技术战略:10年内额外投入10亿欧元用于研发气候保护技术,德国工业界也相应投入一倍的资金用于开发气候保护技术。颁布《可再生能源供暖法》,到2020年,将可再生能源供暖比例提高到14%(2006年为6%)。
  日本:2008年7月26日,通过了“实现低碳社会的行动计划”。2009年4月,公布《绿色经济与社会变革》的政策草案,强化日本“低碳经济”。
  中国:积极应对,较早承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国家之一,2007年6月,国务院出台《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也明确地提出具体措施和相关政策。该方案的出台表明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基调已经确定。
  
  关于未来发展 低碳经济是发展的必由之路
  
  低碳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再到不断壮大的过程。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最早出现低碳经济这个概念。2005年1月起,欧盟开始排放交易制度,交易量一直在增加。2007年2月,欧盟委员会将“低碳经济”作为其影响成员国经济政策的重点之一。2008年是全球低碳经济发展进人重要分水岭的一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成为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催化剂。
  周教授认为,低碳经济与应对全球变化的目标是一致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生产效率尤其是提高能源效率,削减化石燃料消费,寻找替代化石燃料的能源,温室气体吸收、焚烧、分解技术。
  低碳经济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气候变化的市场价值越来越看得见,摸得着。2005年1月起,欧盟开始排放交易制度。2008年,全球碳市场交易额度已达1260亿美元。市场价值还体现在来自发达国家能源基础设施的挑战,20世纪50年代建成的核电设施面临退役压力,但大规模新建核电缺乏社会支持。低碳经济对这无疑是一次重大机遇。
  许多发达国家已作好了较充分的准备,具有全方位优势。譬如丹麦,通过10多年的努力,丹麦已经掌握了许多与减排温室气体相关的节能和可再生能源技术,丹麦每千瓦发电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由1990年的940克下降到510克,二氧化碳 的排放总量相应地从1990年的6000多万吨下降到5100万吨。
  2005年和1992年相比,丹麦出口的能源技术产品和服务,主要是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效的技术、产品、服务等收入,由原来的50亿丹麦克朗,提高到2005年的近400亿克朗,7年增加了7倍。
  周教授认为,低碳经济代表了一种进步的价值观,低碳经济应是经济高速发达后的一种自主选择,低碳经济既包含着自我克制的成分和消费模式的转变,更包含着技术的进步。
  低碳经济会成为新的游戏规则。对不起,未来你要出口,你公司的产品要上货架,你一定要符合低碳标准。否则要征收你高碳税,或根本不能上货架。一个国家也一样,你要从全球贸易中获益,你必须完成你的减碳任务。你从全球贸易中获益的规模将与你的减碳任务和完成情况挂钩,这就是碳关税。
  
  关于广东企业 必须适应低碳发展
  
  周教授认为低碳发展是广州的必然选择。广东应该完全确立“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追求绿色GDP”的低碳产业发展模式,有效贯彻“调结构、降能耗、优能源、促循环、增碳汇”的低碳产业发展路线图”,逐步形成以低碳为核心的技术体系、经济体系、价值体系和文化体系,在低碳产业、低碳建筑、低碳环境、低碳生活等重点领域取得重大成果,对全球温室气体减排作出显著贡献,这是国际高度。
  周教授例举了其他国家城市的低碳发展案例,譬如哥本哈根,在2025年之前成为碳中和城市。积极发展低碳交通,减少机动车碳排放,建设低碳物流系统。
  低碳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民众的参与,周教授认为,政府应该引导低碳生活,引导居民低碳消费,实施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低碳经济是经济和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自主选择,低碳经济时代已是不可逆转,低碳经济正在催生第四次经济革命。低碳经济正在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支柱,引导未来走向。当前,全国许多城市纷纷积极探索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和方式,低碳发展是一种使命,也是中国发展的机会。
  周教授最后说,低碳经济时代不可逆转,这是一次新能源革命,是人类防止地球变暖,以防止再生能源枯竭,从而拯救地球家同的行为,同时也是一次全新的发展机会,低碳经济将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将成为重塑世界经济版图的强大力量。通过参与规则指定实现国家、地区利益和全球利益最大化。
  
  相关阅读
  
  何谓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业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作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理念,低碳经济其实没有约定俗成的定义。低碳经济也涉及广泛的产业领域和管理领域。
  
  低碳城市
  低碳城市是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社会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
  要发展低碳经济,首先需要澄清几个误区:
  第一,低碳经济并非“高投经济”。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曾做过这样一个推算:中国构建绿色经济需要在未来20年投资约40万亿元。乍看,这个数据很惊人。但是,如果以年度为基础计算,这部分所需的资金只相当于中国同期GDP的1.5%~2.5%。
  第二,低碳不等于贫困,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低碳高增长。以英国“清洁煤炭”计划草案为例,评估认为,这一计划将在工程、制造等领域提供3万到6万个就业岗位,到2030年它对英国经济创造的价值将达到每年40亿英镑。
  第三,低碳经济并不意味着高成本。使用新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甚至会帮助节省成本,并且不需要很高的技术。比如,农业生产活动会留下大量农业废弃物。如果处理不当。这些废弃物会释放二氧化碳,加剧全球变暖。而现在有人通过在无氧状态下不完全燃烧农业废弃物,不仅使木炭存在形式稳定,肥沃了土壤,还具有碳储存功能。
  第四,发展低碳经济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传统产业。比如英国“清洁煤炭”计划草案便是针对煤电厂的技术改造计划,要求煤电厂具有捕捉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
  第五,低碳经济与发展中国家谋求自身发展并不矛盾。发达国家在发展中过度消耗了地球的资源,现在它们基本完成了产业结构调整,却将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低碳经济并不完全是政府的事。低碳经济就在我们身边,节约每一张纸、每一度电,装修中少用装饰灯、选用节能灯管,这些都是普通人可以做的。它带来的好处也是实实在在的,最直接的影响是你会觉得环境变好了。此外,低碳经济会催生一些新行业,从而促进就业。低碳经济并不意味着降低生活水平,比如夏天空调调至26摄氏度,既保证了正常生活工作的需要,也能最大程度节能。此外,即使是可再生能源,也需要节约。低碳生活方式其实就是要求我们对浪费的生活方式有所制约。
  
  低碳产品认证
  低碳产品认证是以产品为链条,吸引整个社会在生产和消费环节中参与到应对气候变化。通过向产品授予低碳标志,从而向社会推进一个以顾客为导向的低碳产品采购和消费模式。以公众的消费选择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发低碳产品技术,向低碳生产模式转变,最终达到减少全球温室气体的效果。正是由于低碳产品认证的这种作用,国外低碳产品认证项目近年不断涌现,目前(2009年10月)已有德国、英国、日本、韩国等10几个国家开展低碳产品认证。

相关热词搜索:不可逆转 时代 低碳 低碳时代不可逆转 低碳饮食控制糖尿病 低碳饮食食谱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