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公立医院,挤在同一港湾中的巨舰和小船|青岛港湾学院官网

发布时间:2020-03-01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朱幼棣简介 学者、作家。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历任新华社国内部副主编,工业采访室副主任,教科文、政治采访室主任,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副所长,中共山西省委办公厅副主任,1992年被评为新华社高级记者,国务院研究室社会发展司原司长。出版过10多部著作,其作品多次获奖。《大国医改》是继《后望书》后又一部力作。
  其实,医疗市场上高收费的高端服务的参天“地标”,都是公立医院建造起来的。
  比如,以天价医疗费用闻名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因地处郊区,是曾被称为“屯子医院”的公立医院。近年来却发展转型得相当可以,设备更新,高楼平地起。按常理推断,像哈医大二院这样的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每个床位投资需要数十万元,即使不乱收费,也不属于“基本医疗服务”项目。
  北京一位医院院长就天价医药费接受记者采访时愤愤然:不是谁有钱就能占用ICU资源,应该让给更需要和有希望治好的病人。话这么说是对的,但富人尚且无法忍受盘剥,一般百姓能消受得起吗?
  又如,北京四星级金朗大酒店,与著名的眼科医院北京同仁医院隔一条街道相望。
  前些年,温州来的老板很喜欢到这家国际商务酒店住。这里是北京城区的黄金地段,离东单、王府井、前门的繁华闹市很近。豪华的宾馆里高档餐饮、歌厅、桑拿、洗浴等娱乐消费场所一应俱全,经营得也很不错。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豪华的酒店曾经傲视过医院。而进入新世纪后,现实却无情地颠倒过来了。
  开宾馆不如办医院火爆。2004年,这家四星级宾馆被同仁医院出资亿元兼并,成了同仁医院的东区。不用想,住这样的医院一晚最低要多少钱?医院的收益显然得高于四星级酒店才行。能够兼并豪华酒店的公立医院,不管是财政卫生投入,还是银行贷款,最终都要算在病人收费上,其定位都很难说是为了提供“公益性”医疗服务。
  在同仁医院浓墨重彩写出兼并金朗国际商务大酒店这一“大手笔”的同时,完全按市场资本和品牌运作的“航空母舰”级的医院集团启航了――同仁医院在北京亦庄开发区建立新院,同时在南京、昆明也分别建立了有上千病床的同仁医院。
  为此,还成立了同仁医院控股投资公司,进行资本运作。据称,中国农业银行向同仁医院贷款51亿元。报载:兼并金朗大酒店“标志着同仁正式进入了品牌扩张时期”。同仁医院院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雄心勃勃,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些公立医院“改革”的举措,医院集团奇迹一般的诞生,划时代的辉煌跨越,当时都受到了卫生行政部门的齐声喝彩。
  还是中国的商业银行实际得多。他们含情脉脉,甘为绿叶,愿意追着医院院长们发放巨额贷款,应该首先不是看它是否如一些人所说的“社会公共服务”机构,而是发现它作为经济组织的本质,看它在医疗服务市场中的赚钱水平和还贷能力。对医院这样的千里马,他们都迫不及待要做慧眼的伯乐。否则,就不能解释商业银行为什么都不愿给农村中小学发放贷款,改造危房,修建校舍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怎么能说“市场失灵”呢?市场因素大大发挥了作用才对。如果说有什么“失灵”的话,是行政监管的失灵、失效。
  竞争有序、规范公平公正的市场,除了主管部门外,必须有工商、税务、物价的监管。而这些市场经济中的强势部门,一遇到公立医院伪“公益性”筑起的保护壁垒,立即畏葸不前,统统在大门外徘徊,空望着墙头遮不住的那枝春色,却发挥不了任何监管作用。
  这使我始终迷惑不解――那些貌似当然的神话,与真实其实只隔着一层薄薄的纸,这什么没有人去戳破?这就是:医疗机构盈利和非盈利的选择、定位,实际上与公立还是民营无关。
  还想多说一点。
  面向市场,走向市场,这应该是从事高端专科医疗服务的医院可以选择的路径之一。据说北京同仁医院这样集团化的发展,建立控股投资公司,尝试进行资本运作,投资方与医院经营管理分开,原本是为了让医院最终能够上市,发行股票。
  在本世纪最初几年,同仁医院集团轰轰烈烈地折腾一番之后,不知为什么突然踩了刹车,停顿了下来,变得无声无息了。已经出发了的高速豪华专线列车,还需慢慢地喘着气退回,与牛车、马车、大小汽车、普客慢车直快,去挤一个道么?
  公立医院的改革,本来不止一种模式、一个方向。如同服务业,国有的电信显然是盈利的,而邮政局却需要财政的资助。平信挂号,贴几张邮票,无论多么偏远的乡村,乡邮员都要送达。就是说,公立或国家投资,可以有盈利,也可以不盈利。只是盈利与非盈利之间,有政策调控就可以了。
  有一句话,在制定政策时经常说的:“不搞一刀切,但要切一刀。”很可惜,在“医改”中这种公立医院=公益性的思维定式和制度构建,如“一刀切”般的整齐划一的“调校性”,使人们理想中的公立医院变得越来越像幻化的空中楼阁,一旦落地,便完全扭曲变形,破碎难拾。
  2000年以后,这种医院品牌与资本的集团化扩张,把医院做大做强,曾大受卫生部的推崇鼓励。股份制和集团化,也被称为是公立医院改革的方向之一。不知现在为何销声匿迹,只说要回归公益性?
  是在韬光养晦,还是“改革”指导方针真有所调整?
  我倒是担心,这些医疗服务的“超级巨舰”们,如何与乡镇医院、社区诊所卫生站这些“小船”和“舢板”,同挤在“公益性”和财政拨款这个虽有防波堤,却实在是不大的避风港内?不用说相撞,只要风浪中一碰,舢板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
  与著名的同仁医院一样,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是京城乃至全国都享有盛誉的专科医院。毫无疑问,这也是一所公立医院。
  走进医院大楼,就可以看到装潢不亚于星级宾馆的大堂,大理石铺地。北大口腔医院的专家号从60元到100元不等,每日凌晨4点医院开门时,门口都挤满了彻夜排队挂号的患者和“挂号专业户”。以关节科为例,在经历了漫长的排队缴纳了数十元的挂号费之后,患者进入诊室接受医生的问诊。然后,在拿到诊断书和处方之外,还会得到一张罗列着诸如牙科床使用费、某某手法检查费之类的收费单。当然,在患者张一张嘴巴,接受看起来很常规的患处检查的时候,医生是绝不会事先告知某套独特检查手法是要额外收费50元的。这样,光是检查,一次三五百元是必需的。
  不仅如此,这所公立的专科医院,在车库停车收费标准5元钱一小时。北京市能与之比肩的停车场,是诸如百盛商场之类的高消费场所。而很多高档酒店购物中心之类商业场所,都有可凭消费小票免停车费用的规定。可是来北大口腔医院看病的患者,在掏出了成百上千元的检查和医药费用之后,还不得不支付数十元的停车费。说到这里,不免使人“牙痛”。
  我的一位在国家机关工作的朋友,30多岁,因牙床发炎,在北京一所大医院的牙科看病,先是打针消炎,然后补牙,后来在钻孔时把牙齿弄裂了,再后来就是拔牙。如此这般,折腾了半年多,花了5000多块钱。医生对他说,现在可以植牙了,你要进口的材料还是国产的。进口的好些,要1万多块钱。气得他大骂无良庸医。
  全世界的牙科医院、肿瘤医院、整形医院等都属于专科,不管公立还是私立,没有人听说专科有公益性,而且还需要政府财政拨款补助的。只要对其加强监管,不准乱开方、乱要价、乱收费就可以了。
  (摘编自《大国医改》朱幼棣 著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相关热词搜索:书摘 小船 港湾 书摘:公立医院 挤在同一港湾中的巨舰和小船 公利医院 公立医院改革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