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审“美”] 换个角度发现美

发布时间:2020-03-13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京西有一院落,北临法华寺,南傍万寿寺,昆玉河绕墙而过,紫竹桥飞架近旁。院内精英汇聚,察天下大事是其职责,究世界走向是其使命。院内有屋名“知客咖啡”,其内有室曰“思谋空间”,星星点点的思想火花常常在议论风生之际从此处迸发。从本期起,火花汇成了这个专栏。―――编者
  
  不久前笔者随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参访团赴美考察,十天行程紧凑、高效,给人提供了重新审“美”的机会。
  美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是个老问题。是宗教多于世俗,还是世俗多于宗教,或者干脆是宗教世俗化国家,向来看法不一。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美国基本上是个宗教国家。不过美国宗教色彩日益浓厚并为我们所认识,还是近些年来,特别是小布什担任总统之后的事。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Jack Citrin就此评论道,布什这次竞选连任获胜,是因为他及他的班子成功制造并控制了一个重要话题,即将竞选本身从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转化成为人与上帝之间的对话。在这方面民主党显然不是对手。
  近十年来,美国因经济扩张带动大批新城镇的出现和发展。实际上,新城镇的发展也就是教堂延伸之地,换而言之,这些新城镇必然会成为布什的支持基地。其中包括美国中西部各州那些被称为“红脖子”(Red Neck)的群体,他们笃信宗教、在农场和太阳下干活,关注社区发展远甚于外部世界,布什的“牛仔”作派与风格令他们很受用。此外,近年来美国对外用兵不断,军队里的宗教气氛也越发明显。
  客观地讲,美国政治制度的设计迟早会对极端主义政策“纠编”。虽然人们看到美国政治因选举因素表现出强弱、分化态势,但选后已经出现平衡迹象。笔者感到需要关注的是美国宗教组织对赴美留学生影响日益加大。多年来,美国以自身经济、科技、制度等优势吸引了全球最优秀的人才,同时又通过宗教笼络其心、留住其心、拴住其人。单这一点,任何其它国家都难以做到。
  布什总统的个性始终是关注焦点。围绕大选在美国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布什观”:一方推崇有加,一方嗤之以鼻;一方认为他代表了美国的方向,一方嘲笑他根本不会独立思考。在与科罗拉多州丹佛大学校长Marc Holtzman的交谈中,我们切实感受到亲布什人马的立场。校长与布什家族关系密切,在布什第一任内曾获邀担任商务部副部长一职,不过他谢绝了。大选前,布什曾到丹佛市造势并与其私下交谈。总统问他:“迈克,最近怎么样?”答曰:“我感到很孤独。”“为什么?”校长说:“我是全美支持你的仅有的三个大学校长之一。”布什则故做惊讶:“这么多呀。那么,请告诉我另外两人是谁?”布什式的幽默与机智从中可见一斑。
  值得一提的是,布什只在大丹佛地区的格兰代尔市呆了一天,吃了一顿晚餐,他选择的是中国餐馆,而且是一个人独自去的。其他高级官员包括赖斯则选择了五星级酒店。多年来,人门所说的布什的“中国情结”仿佛又增加了些许分量。丹佛大学是美国新科国务卿赖斯的母校,提到赖斯,顺便也对中美关系说两句。赖斯上任表明国务院系统有了更大的发言权,而国务院是美职业外交家聚集的地方。多年来,美国对中国全面围堵有心无力,对中国积极友善又有力无心。未来四年中美两国关系“外松内紧”与“外紧内松”可能交替呈现。不过,也要始终警惕美国式的带有宗教色彩的“发狂”。
  时下关于美国经济也是人言人殊。亚洲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金融家同时更像哲学家的索罗斯最近断言,美国经济已经进入“走走停停”阶段。当前美国经济正面临一个新的爬坡或下坡,如何应对并向好的方向转变正处于关键时刻,美国政府已经认识到这点。一个突出问题是美国资源分配“僧多粥少”迹象正在加剧,诸如减税、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反恐与安全成本增高等等使财政支出入不敷出。在美国发现一个有趣现象,即有许多大学社科研究领域的教授抱怨经费分配不公,但这只是表面。仔细打听知道,美国正在进行“国土安全研究计划”。其中大部分拨款(95%)流向自然科学领域。我个人认为,这种研究计划的意义绝非仅限安全领域,一旦实施,势将打下美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基础,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其未来影响不可低估。
  亚里士多德说过,如果一个东西太过庞大就很难从整体上对其进行把握。美国作为一超大国就是这样的一个对象,因此上述访美观感也只是一些“盲人摸象”式的理解,提出来以便大家共同思考。

相关热词搜索:换个 角度 换个角度审“美” 换个角度审美 换个角度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