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爱情

发布时间:2017-02-15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第二次爱情篇一:爱情或理想——浅析《青春之歌》中的三段恋情

爱情或理想——浅析《青春之歌》中的三段恋情

摘要:小说《青春之歌》通过林道静与三个的男人的恋情,反映了女主人公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者的的过程。爱情与革命纠结交织在一起,三个不同的男性代表着不同的政治立场和人生道路选择。与其说林道静三次与三个男人邂逅,不如说林道静是和三种不同的生活理想相爱。

关键词:爱情 革命 理想 林道静

通读《青春之歌》,不难发现,作者在这部作品中将革命与恋爱交织在一起,在叙述林道静个人的奋斗史,从挣扎到最终走向革命的道路的同时,将她的恋爱贯穿其中,将不同身份的人物作为不同社会理想的化身——"余永泽,作为一位骑士英雄,他拯救了林道静的肉体生命,唤醒了林道静生命中爱与美的意识和对人性、人道主义的思考;卢嘉川,作为一位革命知识分子,他是在精神上拯救林道静的英雄,是林道静革命的启蒙者,他唤醒林道静的阶级意识;江华,作为工人阶级的代表,是一位革命的英雄,他与林道静并肩战斗者,在卢嘉川精神拯救的基础上唤醒了林道静的斗争意识和女性意识。①",并将这两条线索联系在一起,描写了她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向无产阶级革命者转变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封建家庭出走,寻求个人肉体上的解放。林道静是地主强占贫农家女儿的私生女,是一个身上有着“黑骨头”和“白骨头”的人。她在地主父亲和后母身边长大,却过着步入下人的“童养媳”一般的生活“一件破棉袄,里头的虱子滚成蛋;头上几根干柴一样的头发也长满了虱子;小手冻得像个紫萝卜;两脚烂的提不上鞋②”。家道中落,父亲破产失踪后,后母又打起了她的主意,想把她嫁给“有财有势的阔人”胡梦安。面对恼人的命运,林道静做出了她生命中第一次抗争——逃婚离家出走。此时的林道静,正是标准的“五四”青年:与旧式家庭决裂,追求个性解放,谋求婚恋自主。这完全是“五四”式的文①

② 《女性文学第五讲 可见与不可见的女性——“十七年”女性文学(1949-1966)》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九章

学传统,我们分明在此时的林道静身上看到了“娜拉”和“子君”的影子。

然而离家出走的日子并不好过,表哥张文清无迹可寻,校长余敬唐又和养母打着一样的主意,当生活在象牙塔中的林道静第一次因现实生活的无奈而感到万念俱灰,打算投海自尽,以死控诉这黑暗的社会时,她生命中的第一个恋人到来了。北戴河水”黑得像墨汁“的夜晚,余永泽“传奇故事中的勇士侠客一般”出现了。他救下跳海寻死的林道静,给了她活下去的温暖。余永泽与林道静谈托尔斯泰,谈雨果,谈海涅、拜伦,甚至谈到反抗传统道德和妇女解放:“林,你一定读过易卜生的《娜拉》;冯沅君写过一本《隔绝》你读过没有?这些作品的主题全是反抗传统的道德,提倡女性的独立的。可是我觉得你比她们还更勇敢、更坚决。你才十八岁是不是?林,你真是有前途的、了不得的人。……③”这些都是当时传入中国的启蒙主义思想。对于被封建家庭抛弃,无路可走的林道静而言,余永泽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正是一股吹进心头的春风,使林道静对生活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对余永泽除了有着感恩、知己的激情 ,还加上了志同道合的钦佩。短短的一天时间 ,她简直把他看作理想中的英雄人物了。④”林道静简直找不出理由来不爱余永泽,月光遍洒的海滩,海涅的诗句,满腹诗书的青年,能够摆平当前危机的家世。但是这样的爱情并不长久。当余永泽的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无法再促使成为林道静成长时,余永泽身上浪漫的光环也就渐渐褪去了。林道静的成长之路才刚刚开始,余永泽却停滞不前,甚至倒退,渐渐趋于保守主义,政治立场的不同就注定了这场婚姻的失败。

于是顺理成章地有了林道静成长的第二个阶段——参加无产阶级运动,为争取民族解放,与小家庭决裂,也迎来了林道静的第二次爱情。卢嘉川和林道静在北戴河的偶遇让林道静对时局的认识有了“茅塞顿开”之感。卢嘉川的广博见识、他的勇敢和能力使林道静“心理油然生出一种钦佩、爱慕、甚至比这些还要复杂的情感”。她渴望和卢嘉川见面,也希望从他那了解更多关于外面的世界,关于革命的东西。在林道静眼中,余永泽不关心时政,提倡胡适先生的“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他自私、平庸,只重琐碎生活,一心要奔着个人的远大前程去,骑士兼诗人的超人的风度在时间面前已全部消失。用小说里的话说,就是:“迷人的爱情幻成了绚丽的虹彩,随着时间渐渐退去了它完美的颜色。林道静和余永泽③

④ 《青春之歌》第五章 《青春之歌》第五章

两个年轻人都慢慢被现实的鞭子从幻觉中抽醒来了⑤”。

“她的生活整天是刷锅、洗碗、买菜、做饭、洗衣、缝补等琐细的家务 ,读书的时间少了;海阔天空遥望将来的梦想也渐渐衰退下去。她感到沉闷、窒息。⑥”正在林道静对于小家庭琐碎生活感到烦闷痛苦的时候,卢嘉川作为马克思主义化身再一次众星拱月般地出现了。这时的林道静对共产党人的事业充满了好奇和憧憬,但又不明所以。记得道静初遇到卢嘉川时告诉他,她在斗争,在反抗,可是却又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去斗争。当卢嘉川告诉她要和大家一起团结起来,一起斗争时,无疑是帮助道静从“小林”走向了“森林”。这是一个质的变化,立刻让道静茅塞顿开,她终于明白了自己革命的方向。爆炸性的时事变化,高昂的革命热情,激进的学生运动,这些余永泽所退避三舍的东西,正是林道静所追求的。余永泽是旧式的才子,林道静却不是传统观念上“无才是德”的大家闺秀,他们注定分道扬镳。 从社会历史层面看,余永泽和卢嘉川就像是胡适和李大钊的缩影,正与当时的”问题与主义之争契合“,这场婚姻的结束也暗示了资产阶级思想在中国的应用是行不通的。

毫无疑问,卢嘉川是林道静心里永远的英雄,他太过完美,又或者他本应该就是这样的形象,高大英俊一脸正义。卢嘉川的完美总让人怀疑,究竟是爱情促使她改变了理想,还是理想令她放弃了爱情。林道静是爱卢嘉川的,这种爱是男女之爱的升华,它是美好却无法触及的。正如林道静真正憧憬的是卢嘉川所描绘的共产主义社会,苦闷的知识分子也仿佛从中找到了个人与革命的出路。但共产主义社会毕竟是无产阶级追寻的最高目标,是“乌托邦”式的,这与实际的革命道路的结合还需要一个艰难的过程。这样的爱情必然是没有结果的,就像马克思主义在这时只是个理想,美好如卢嘉川,却只能组织学生运动,示威喊口号发传单,并不能真正地改变什么。所以卢嘉川恰如其分的牺牲也促使林道静走向第三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是为争取整个无产阶级的解放,与“旧我”决裂。林道静生命中的最后一个男人,也是指引她真正意义上从事共产主义事业的男人出现了,他就是江华。江华说“与其说自己是大学生,还不如说是工人更合适”这是有政治寓意的。工人阶级在当时的共产主义者看来是最先进的阶级,是革命事业的领导者。以“五四”运动为例,学生是先锋队,而工人阶级是主力军,革命只有和广大的工农兵结合才能取得胜利。余永泽还是卢嘉川对于林的影响,起的都是学生的先锋作用,这时候作为主力军的江华的登场就顺理成章了。 ⑤

⑥ 《青春之歌》第十章 《青春之歌》第十章

“平日 ,道静自以为读的大部头不少。辩证法三原则、资本主义的范畴和阶段 ,以及帝国主义的灭亡、共产主义的必然胜利的理论 ,她全读的不少。可是当江华突然问到这些中国革命的具体问题……她却蒙住了。⑦”在江华经验丰富的指导下 ,林道静的思想转变也越来越清晰。在江华的指引下,林道静开始与农民接触,开始学习劳动者的“实际精神”。在与劳动者的交往过程中,林深刻意识到阶级的对立,也亲眼目睹了地主阶级的剥削与罪恶,在与工农群众的共同战斗中,在监狱中经受严刑、利诱和死亡的血与火的考验中,林道静终于从一个充满幻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一个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江华对林道静的爱情是建立在共同的革命理想上的,“静,今天找你来,不是谈工作的。我想来问问你——你说咱俩的关系,可以比同志关系更更进一步吗?””真的 ,像江华这样的布尔塞维克同志是值得她深深热爱的 ,她有什么理由拒绝这个早已深爱自己的人呢 ?道静抬起头 ,默默地盯着江华。沉了一会儿 ,她用温柔的安静的声音回答他:‘可以 ,老江。我很喜欢你 。’⑧“江华与林道静之间只是志同道合而激发的好感,只是”可以喜欢“,与其说是伴侣,不如说是同志。此时的林道静,已经与那个寂寞地守着南胡、萧、笛等这些玩意儿,一袭白衣眼神单纯的十七八岁的女学生判若两人。她不再憧憬余永泽那骑士般的英雄救美,也触及不到卢嘉川的完美无瑕,对于林道静,江华是布尔塞维克的化身,而并不仅仅是单纯的一个男人,他是触手可及的,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爱情上。到这里,革命与爱情真正结合了,林还是江华都在爱情的欲望和革命的信仰上找到了契合点。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以林道静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在不断的自我改造之后,终于走上了正确的革命道路,他们的人生与革命联姻了。

透过文本,《青春之歌》体现的不仅是林道静的成长过程,也是一个知识分子群体的成长过程,也是国家革命道路转变的象征。这部小说通过对小知识分子林道静从不屈从于命运,对家庭和社会的个人反抗到最后走上革命道路的“苦难历程”的叙述,形象地展现“九一八”事变到“一二九”运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

林道静成长道路上所遇到的这三个男性,他们不同的身份、出身和政治立场,可以看作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不同人生道路的象征。如果把林道静看作是中国,那么余永泽就象征西方⑦

⑧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章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十九章

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卢嘉川、江华则代表马克思主义,它们一起参与了对旧中国的改造。林道静抛弃余永泽,卢嘉川半路夭折,最后,江华拥有了林道静,意味着资产阶级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只有与农民结合的马克思主义才能拯救中国。爱情与革命纠结交织在一起,我们总是看不清感情本来的面目。

—————————(转 载于:wWw.zhAoQT.neT 蒲公 英文摘:第二次爱情)——— 参考文献:

[1]梁远帆:《浅析<青春之歌>中林道静形象塑造中的双线并进 》《作家·下半月》2009年第6期

[2]张洁琪:《为了信仰,我无法再爱你——浅析<青春之歌>中林道静与余永泽的爱情》

[3]任亚娜:《新时期战争小说中爱情与事业关系模式的审美特征》《作家》2009年 第12期

[4]和讯博客:《爱情与政治的结合——解读<青春之歌>》

[5]佚名:《从<青春之歌>林道静形象看人性与阶级性关系》

[6]佚名:《分析<青春之歌>中林道静——国难背景下的知识女性》

[7]佚名:《蝶与蛹——<青春之歌>中林道静人物形象分析》

第二次爱情篇二:平淡到老,恩爱一生

一直以来,以为浪漫的就是爱情,总以为爱情必当轰轰烈烈,可生可死,为求真心爱,可以放弃放有,只要能够得到,必将不计一切后果。总是渴望得到一份浪漫的,真诚的,美丽的,多情的,也终究会永远的爱情,在我寻找了多年,失败了多次之后,让我深深的知道,在人生的长河里,爱情不再是仅有浪漫,仅有真诚,仅有美丽,仅有多情可以负载的,爱情包含了太多,人们憧憬未来,在平淡中咀嚼幸福,在真诚中将爱招展。

我十五岁的时候,经历了我的第一次恋爱,那时的我什么也不懂,上初三的时候,认识了他,一个同样十五岁的小男孩。他叫么亚军。是一个工人子弟,当时的我,还是农村孩子,在我舅舅孩子的介绍下认识了他。从此,我们开始了恋爱,其实准确的说我们那不是恋爱。我认识他才三个月,见了大约五次面吧,我们不知道应该对彼此说些什么,只是让我舅舅的孩子拉着我和他的手互握了一下,这个是我第一次恋爱留给我的最深刻的记忆。当我们见第六次面的时候,他就要去参军了。我记得我们分别的时候好象还互相拥抱了一下吧,他赠我一支钢笔,我送他了一个笔记本。

接下来漫长的三年里,他给我写了我数的信,几乎每天都可以收到他给我的信,我沉浸在爱情的诺言里,在那个三年之间,我也给他写了无数的信,有时他给我的信里只有一个字,我。那下一封信里就是一个爱字,再下来就是你。在这样我自认为浪漫的爱情里,我渡过了三年,在这中间,他回家探了一次亲,我们也见了一次面,大家好象没什么话说,好象什么话都说不出来,是不是在信里说的太多了,还是什么原因,我不知道,我只是在心里想,今生永远爱着他。和他在一起,永远不分离。我甚至送他了一双我们农村只送给情人的枕套。等待他回来的时候和他定亲。双方父母也同意了我们的亲事。虽然我是农村的,但是因为我的美丽与纯朴,他父母也接受了我,我当时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我在无边的等待中坚难的渡过了三年,在这中间,上门提亲的人不计其数,我都拒绝了,我要驻守我的爱情。,我坚信他是爱我的,我也是爱他的,我想念我的爱人。我相信他在部队中一定也想我,在我们有字里行间,透着多少柔情蜜意,山盟海誓的誓言也许了千遍。我相信如此真挚的爱情必竟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然而我错了,灾难在他复员回家的时候以不可阻挡的力量在我和他之间暴发了,他复员的时候,我家也农转非了,我以伏异的成绩上了技校,按理说我和他的幸福生活刚刚开始,我经历了三年的漫长等待,他终于回来了,而我也如愿的解决了我的户口问题,我们终于可以认真相爱。

那一年过年的时候,他正式到我家提亲,临走的时候,他要看我的日记本,我总是喜欢把我的心事记下来,当我想他的时候,当我痛苦的时候,当我迷惘无助的时候,因为我上初中的时候,是我们校刊的诗人才女,我喜欢雪莱,喜欢但丁,喜欢舒婷。我总是写一些诗,也把我喜欢的诗都抄下来,但我没想到我钟爱的诗作和我喜欢的名言葬送了我的第一次爱情。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下着小雪,那天是情人节。,我收到了他的信,和我的日记本,他在信里说我不配拥有他的爱情,他不想要一个那样的女人,我不明白,他在信上说我的日记本上写的很清楚,我打开日记本,在他折起来的地方看到了这样的一句话:我最喜欢那些知

道我最丑恶的隐私而没有抛弃我的人。我不记得这个是谁的名言,但我知道这个肯定不是我的名言,如果我能说出这么富有哲理的话,也许我就是但丁,就是海明威。我知道他在想什么,。我不知道这个是他的悲哀还是我的悲哀,他以为我有什么见不得人的隐私,他说他不愿意做那个不抛弃我的人。

我在雪里走了许久,我不知道如何去面对,一场爱情悲剧正在上演,我找不到答案,我不知道我应该恨他的无知,还是恨我的多情,那一刻。泪水布满了我的脸,雪雨带着我的痛,我不知所错,我三年来苦若等待的人,就是这样一个肤浅的,这么一个盲目的人,不给我解释的机会,其实我知道任何解释都是苍白的。我无法证明自己的清白,难道我去检查处女膜的完整无缺?我不想,我觉得对他来说这些都是没用的,多佘的,我相信自己,我在自己的痛苦里挣扎,我在雪地里走了整整五个小时,我不知道我应该给我的爱情逝去唱挽歌,还是为自己的盲目付出感到后悔,我三年的青春,我三年的感情,就这么失去了,就象我逝去的不能叫做爱情的爱情一样,那时,我觉得我痛苦的不是失去了爱人,而是我的天真,我的幼稚。我甚至不知道我热爱的文学,却在最关键的时刻背叛了我,我不知道是帮我认清了他。避免了一场错误的婚姻还是失去了我的所谓爱情,挽救了我的人生,我什么也不知道,风和着雪钻到我的衣帽间。我好冷,从头到脚,冰凉一片。泪水在我脸上结成了霜,我只知道我好痛。

到了邮电局门口,我觉得我应该给这个爱情拉上帷幕,我要了一张白纸,什么也没写,什么也没有,我放到了信封里,寄了出去。,我不知道我是什么意思。表白我的清白?我象那张纸?洁白的没有污点?还是我和他已经无活可说?我不知道,也许两重意思都有吧,其实象他那样的人是不会看懂我的意思的,我知道,但我觉得我应该那么做,从此我不会再想他,不会再爱他了,他不配拥有我的爱情,因为他根本不懂得。

若干年后,我又拥有了我的第二次爱情,这个在我的心情散文里<;;心痛不在,祝我好走>;;中我说的很清楚了。同样的浪漫。同样的我。又犯了同样的错,。让我本应该忘记的引以无戒的悲剧再次上演。我不想说我从此不再相信爱情,但我在听了朋友的一个故事之后我终于懂得,我错在哪里了。朋友说:我妈妈是个文盲,没上过学,但有一天,当他和我爸坐在沙发上看足球,爸爸拉着妈妈的手,一次次的给他解说着什么得分,什么犯规,什么叫越位,妈妈听的认真,爸爸讲的细心,本来想换台的他悄悄的走了,他说那一刻他相信那就是爱情。

于平淡中寻找爱情,于真实中完美自我,在每一个平平常常的早晨盼望第一缕晨光,在每一个平和的话语中感觉-温柔,在每一个细微的动作中体会关心。也许真正的爱情就藏在平淡中,藏在每个人脸上,让我们用真诚的心去寻找,用真实的爱去让他升华。也许以后我还会寻找爱情,我会在这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在每一个日出日落中寻找,但我不再认为只有浪漫的才是爱情,我会找到属于我的那颗星星,也许他只有微弱的光芒,但他却只为我闪烁,在平淡的生活中淡化我的爱情,我想就足够。

第二次爱情篇三:恋爱行为学之恋爱中的斯万之痛苦

恋爱行为学之恋爱中的斯万之痛苦

《斯万之恋》在普鲁斯特的意识流小说《追忆似水年华》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首先,这是惟一一章用第三人称写就的;其次,斯万的爱情简直就是以后叙述者马塞尔历次爱情的模版。可以说在普鲁斯特那里,所有的爱情都是以失败告终的,而且恋爱中的男人都饱受煎熬和折磨。因此,毋庸赘言,斯万的痛苦也将是叙述者马塞尔所将经历的。那么究竟斯万忍受着怎样的痛苦呢?又是什么内外原因造成的呢?也许通过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也能最终明白普鲁斯特描写《斯万之恋》的良苦用心。

一、一个爱撒谎且总是在逃避着的被爱者

我们知道,《追忆似水年华》的下卷第六部是以“女逃亡者”命名的,讲述了叙述者第二次爱情的女主角阿尔贝蒂娜因不堪压力而选择了逃亡之经过,这给其爱人带来的痛苦是可想而知的。而在《斯万之恋》中,这一幕其实早已司空见惯。有多少次斯万想见奥黛特,想留住她,却都未能如愿以偿:奥黛特要么任凭斯万怎么敲百叶窗也不开门;要么在斯万苦等了一晚上想送她回去时,她却上了另一辆马车;只要有朋友请她陪他们上剧场或吃夜宵,“她也总是不胜雀跃,匆匆忙忙地着装”;他想跟她一起去比埃尔城堡,她却说那样可能给她带来“不良后果”。总之,斯万可谓是尝尽了这份相思之苦。

很显然,普鲁斯特笔下的这位被爱者,从其身份看是一名下层交际花,所以男人充 其量也只是她的猎物,一旦被捕获,也就失去了其价值。这也许与悲观主义哲学家叔本华的看法雷同:女人“惟一所思虑的,不外是如何恋爱、如何俘获男人、以及与此有关的事情,如化妆、跳舞等等”。要知道,最初为讨风流倜傥、家境富裕但又上了点年纪的斯万的欢心,奥黛特可没少花心思。知道斯万搞一些艺术方面的研究和收藏,她便写信给他“请他允许她来看看她极感兴趣的他的收藏”,说她“虽然无知,却对美的东西颇为爱好”。知道斯万偏爱凡德伊的那个乐句,她便有求必应地为他弹奏,尽管她弹奏的音乐是那么的蹩脚。普鲁斯特曾

指出:在艺术史上,蹩脚的音乐无立足之地,但在人类社会的感情史上,它的作用却是巨大的。而事实上,她也的确因此而赢得了斯万的好感,使他的爱情之火越烧越旺。

然而所有奥黛特的这些不过是些伪装和谎言,如果我们仍用叔本华的话来说就是:“不论是对于音乐、诗歌或是美术,她们(指女人们)都没有任何真实的感受。也许她们会显出一份认真欣赏、十分内行的神态,那也不过是为了迎合他人做做样子罢了”。如果奥黛特编造谎言只是为了猎取斯万的心,那也无可非议,可事情远非如此简单。事实上,“对她来说,撒谎是一种特定的手段”。当然,这一手段的使用与否得取决于一定的理由,比如那天她因斯万在而不想去维尔迪兰夫人家,她就很自然地说:“我只消跟维尔迪兰夫人说我的衣服还没有做成,我的马车来晚了就行了。总有办法的。”再比如说,有一次斯万去普雷福咖啡馆找她,她说她刚从金屋餐厅出来,其实也是撒谎,她后来承认说她是从福什维尔家出来,因为“我怕说了实话你要生气”。可纸包不住火,斯万最后还是知道了她所爱的女人在征服了他之后,早开始了下一轮征服,这次的目标将是福什维尔伯爵。

尽管普鲁斯特在这一章里没有对奥黛特做过多的正面描写,但一个善用诡计、欺骗成性的女人形象早已跃然纸上。而关于女人的这一特征描写将同样被应用在叙述者马塞尔所爱的两个女人身上:吉尔贝特和阿尔贝蒂娜。似乎女人(除了他母亲之外)在普鲁斯特那里总是愚蠢而缺乏深度,且让人痛苦的。事实上,安德烈?莫罗亚在《普鲁斯特传》中曾分析说,对普鲁斯特而言,“爱情不能带来幸福”。是啊,爱上奥黛特这样的女人,怎能不叫斯万痛苦?如果他从此悬崖勒马、浪子回头,以快刀斩乱麻的果断气概结束这场爱情,也许就不会受更多的伤害了,可我们却看到他在爱情的魔沼里越陷越深、欲拔不能,这恐怕就得分析一下他自身的原因了。

二、爱情与艺术在认识奥黛特的头一年,斯万曾经听过一次凡德伊奏鸣曲中的那个乐句,当时的他已上了一定年纪,却过着花花公子的生活,“很久以来,他就弃绝了把生活跟一个理想结合起来的念头,只把它局限于追求日常乐趣的满足”。“可对这个乐句的爱仿佛在一瞬间在斯万身上产生了恢复已经失却了的青春

的可能性”。于是,“他也重新产生了把生活奉献给某一目标的愿望”。可我们知道在与奥黛特相识之初,有一次,当奥黛特请她上家里去喝杯茶的时候,“他借口正在进行关于弗美尔的研究,其实他已经中断多年了”。这足以证明那时的斯万仍是一名无所作为的艺术家。那究竟应该将生活奉献给何种目标呢?正好,一次应奥黛特之邀他去了维尔迪兰夫人家的沙龙,在那里他第二次聆听了凡德伊的这个乐句,这次在他身上激起的热情很自然地将他的欲望目标转向了奥黛特。从此,凡德伊的那个乐句仿佛成了他俩爱情的颂歌,并被斯万看成是“他的爱情的一种证明,一种纪念品”。

而爱情对于他来说已经变成了第七艺术,在这一艺术领域,也许他终于可以有所作为。幻想一旦开始,便一发不可收。也许奥黛特智力平平、相貌一般,但她看上去与波堤切利的画作中耶斯罗的女儿塞福拉相像。这是因为“斯万素来有一种特殊的爱好,爱从大师们的画幅中不仅去发现我们身边现实的人们身上的一般特征,而且去发现最不寻常的东西,发现我们认识的面貌中极其个别的特征”。奥黛特与这幅“佛罗伦萨画派作品”的相像使奥黛特“身价百倍”,也使得斯万的爱情更平添了几分美学价值,变得更加的肯定。而自爱情的种子在斯万心里诞生起,凡德伊的小乐句就不停地给它补充养料。他喜欢让奥黛特十次、二十次地重复弹奏这个乐句,虽然他已经开始意识到,“在这乐句甘美的乐音底下隐藏着怎样的苦楚,也许还是难以消除的隐痛,然而他并不以为苦。让这乐句说什么爱情是脆弱的吧,他的爱情却是如此牢固。”至此,我们可以看到,在斯万的爱情中,艺术与爱情已经被混淆了。我们分不清楚他爱的到底是谁了,是艺术还是奥黛特。这也许就是罗斯金所说的“感情的误置”。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他所爱的奥黛特不是真正的奥黛特,而是经他的想像力加工过的,“因为在普鲁斯特看来,爱情的本质是被爱的对象只存在于情人的想像之中”,而“爱情、友谊,一句话,人们之间的关系,都是以谎言和幻想为基础的”。所以,任何的幻想都改变不了奥黛特,她终究还是一个有点丑、爱撒谎、爱虚荣、爱享受的女人。在最后一次聆听凡德伊的那个乐句之后,“斯万明白奥黛特往日对他的感情是永远不会恢复了,他过幸福生活的希望是再也不能实现了”。

三、斯万痛苦的根源斯万的痛苦表面上看来是因为遇到了奥黛特这样一位不忠实且狡诈的女子,但我们从他对奥黛特所作的种种艺术方面的联想就可以知道,这不过是借口。他更多的痛苦来自自身,因为他的爱情是主观的。实际上,当凡德伊的小乐句唤醒了斯万对爱情的渴望之后,他便焦虑地寻找可以寄托其感情的客体。所以,他的这份感情如不是寄托在奥黛特身上,也必然会寄托在另一个人身上。根据莫洛亚的分析,在普鲁斯特那里,究竟被爱的人的思想和肉体是怎样的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我们在她身上投射怎样的灵魂状态。

斯万在奥黛特身上投射的当然是他对于幸福生活的追求。可这一幻想与现实发生了剧烈冲突,就像普鲁斯特曾指出的:“爱情的现实和我们的想像是多么不同”。就在斯万以为自己已经拥有了幸福的时候,他的内心却不再平静,因为他被一种不安和焦虑所支配:他想知道奥黛特的一切,包括她的思想和行动。而正如莫罗亚在《普鲁斯特》中这样分析指出的:像所有的人一样,我们的心上人也无法了解,即使我们了解了他或她的几个姿势或习惯,构成他们本质的隐秘思想对我们也是遥不可及的。于是,在遭受了一次又一次欺骗和打击之后,终于,在一个早晨,从梦中醒来的斯万才意识到:“我浪掷了好几年光阴,甚至恨不得去死,这都是为了我把最伟大的爱情给了一个我并不喜欢,也跟我并不一路的

女人!”爱情历来就是美好生活的代名词,谁拥有了爱情谁就应该是最幸福的人。然而,在普

鲁斯特这里,爱慕一个人“是落到我们头上的一种恶运”,爱情神话就此被打破。我们在

《斯万之恋》中只是看到一个被幻想、嫉妒所完全控制了的病态的爱人,而爱情则成了地地道道的一种疾病。如果我们回到问题的根本上去,即为什么我们需要爱情,那也许可以说是因为情欲。莫里亚克曾在《普鲁斯特》一书中指出:恋爱行为学爱情是情欲的典型表现。斯万对女人的病态的占有欲正是他痛苦的内在根源。应该说,“占有”一词在普鲁斯特所描写的爱情历程中并不少见,阿尔贝蒂娜不是曾一度成为了马塞尔的“女囚”吗?斯万同样想独占奥黛特,想了解她的一举一动,想始终将她看守住。男人的这种欲望,如果用叔本华的话来说,

就是意欲,是生存意志的核心,而意欲的活动不可避免地带来痛苦。换句话说,造成人们不幸的正是人们对于幸福的追求。

四、“斯万之恋”的启示斯万想在爱情中追求幸福,结果却无比的痛苦,这便是《斯万之恋》所表现出的关

于爱情的悲观态度。而且,《追忆似水年华》中的叙述者马塞尔也将从与斯万类似的遭遇中得到这一教训。那么,既然爱情不能带来幸福,我们又应到哪里去寻找幸福呢?

在这一问题上,应该说,普鲁斯特又与叔本华的观点不相左右了。我们的这位哲学家认为:自给自足,自己就是一切,无所欲求,才是幸福最主要的品质。因为“幸福绝非轻易获得的东西,在别处不可能找到它,只有在我们自身中才能发现它”。还有,一个人不可能与朋友或者配偶达到完美和谐,完全、真正的内心平和和感觉宁静只有在一个人孤身独处时才可觅到。斯万贪图感官享受和乐趣,最后却遭遇了通往幸福之路的最大障碍,是因为他的乐趣太依赖他人了。这些也正是后来马塞尔所认识到的,于是他抛弃了欲念,专心写作,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作家。马塞尔最后从文学创作中找到了幸福,一如普鲁斯特。还是叔本华的哲学:惟有艺术创作才能帮助人们摆脱生存意志的束缚,从而给人们带来快乐。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所经历的爱情就毫无意义,相反,对一个作家来说,他经历的痛苦越多,他创作的源泉就越丰富,他的作品也就越有份量,他所获得的快感也就越多。

至此我们可以说,斯万之所以没能在爱情中找到幸福,是因为他不知道何处有“真正的生活”,而普鲁斯特却在文学创作中发现了它。

文章来源:恋爱行为学整理者:wy989264

相关热词搜索:爱情 第二次爱情电影 倒数第二次爱情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