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的一百天】2018台湾九合一选举

发布时间:2020-03-14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马英九上任已满百日。在这被外界视为初掌政者任期内最为关键的100天,马虽在推动和发展两岸关系上较受民众肯定,但却因“拼经济”等施政绩效不如预期引起民众的反弹与不满,导致马的施政满意度由“就职”当日的66%急剧下滑至目前的30%左右。对此,岛内舆论多认为,这只是民众对“马上就变好”的高期望落空后的一时情绪性反应,但随着各种关系的理顺,新执政团队在走出“磨合期”后会渐入佳境。
  
  改善两岸关系得分高
  
  马英九上台后,积极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两岸在过去八年因陈水扁大肆推动“公投、正名、制宪”等“法理台独”而紧张对立的气氛一夕逆转,迈入和平发展新阶段。
  一是两岸两会的制度性协商机制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重新确立,为两岸迈入和平发展新局面铺平了道路。马英九当局坚持国民党传统的一个中国政策,反对搞“法理台独”,主张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恢复两岸的协商谈判,奠定了两岸和解合作的政治基础。在海峡两岸的共同努力下,两岸授权民间团体海协会与海基会于6月11日~14日在北京举行了中断近十年的首度复谈,这标志着两岸制度性协商机制的重新建立,也代表两岸将告别过去十几年的紧张对立局面,进入正式接触、沟通与和解的新时代,并逐步由经济性、事务性议题的谈判迈入政治谈判,开启了两岸和平发展的新局面。岛内舆论认为“两会复谈后,一个崭新的两岸关系将在不断商谈中诞生,两岸关系也将出现结构性改变”。
  
  二是国民党高层在马英九的背后支持下频繁“登陆”,进一步强化了两岸高层的直接沟通渠道与互信。马英九当选后不久就策划由其搭档萧万长借出席海南博鳌论坛之机登陆,萧在大陆的积极配合下成行,并于4月12日与胡总书记会了面,成为“自1949以来两岸最高层级领导人间的直接会晤”,进一步营造了两岸和解合作的氛围,为两岸关系的正常化奠定了良好开端。5月26日~31日,在马英九的授意下,在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2005年参访大陆建立的国共党际交流平台的基础上,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应胡总书记之邀参访大陆,双方举行了历史性会谈,成为“近60年来两岸执政党最高领导人间的首次会面”,进一步强化了双方的直接沟通渠道。
  三是为借大陆经济活水刺激岛内经济发展,大幅松绑陈水扁时期紧缩的两岸经贸政策,进一步推动了两岸经贸与民间交流交往蓬勃发展。其一,岛内民众寄予厚望的两岸周末包机与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于7月4日正式放行。其二,大幅放宽台资企业赴大陆投资的40%上限,松绑12英寸晶圆厂投资大陆的限制,开放人民币在岛内进行汇兑。其三,开放陆资赴台投资股市、生产业与服务业,进一步放宽大陆人士赴台交流与投资的限制。这些不仅有利于推动两岸经贸关系的正常化,也将使两岸民间交流交往日趋密切。
  
  “拼经济”反被经济拖了后腿
  
  陈水扁主政八年,以“急独”意识形态挂帅导致岛内经济快速走向衰败,民众怨言不断。岛内民众对马英九上台后重振经济、改善民生寄予了极高的期待,马在竞选时也主打“拼经济”议题,提出“经济马上就好”,“股市从万点起跳”等竞选口号,这也是其得以胜选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上台后,受国际及岛内经济等内外大环境不利的影响,岛内经济形势不仅未如预期“马上就好”,反而陷入股市暴跌,物价飞涨、整体发展趋缓的困境,民众产生强烈的失落感,并将这股民怨投射到政府身上,成为马英九施政满意度一路下滑的主因。
  一方面受国际原油价格与农产品等大宗物资价格不断上涨以及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全球股市自年初以来不断下跌,与国际金融连动性较高的台湾股市也难以独善其身,自5月20日以来一直处于下跌态势,从9000多点下跌到目前的7000多点,跌幅达25%左右,股民损失惨重,骂声连连。另一方面在全球性通胀压力的冲击下,岛内各项物价指数包括消费物价指数(CPI)、代表物价长期走势的核心物价指数等一直居高不下,均创近十年来的新高。特别是执政团队基于专业考虑,松绑陈水扁当局违背市场规律的“油电价冻涨”政策,宣布大幅调涨油电价且一次涨足,引发岛内各项相关的物资价格连锁上涨,食物等民生物资价格的涨幅更远超出民众可以忍受的范围,民众怨声载道,痛批马英九当局“不知民间疾苦,不体恤平民百姓”。岛内经济学者预估,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马英九有关将经济增长率提高为6%的竞选承诺根本不可能实现,甚至连保住4%都有困难。
  为了提振经济、挽救股市,马英九当局也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如大幅松绑两岸经贸政策,推出总额1144亿元的“加强地方建设扩大内需方案”,等等,但都在短期内难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成效,岛内民众开始质疑马“拼经济”的能力。
  
  党政关系磨合出现龃龉
  
  国民党在本届“立法院”中占有近3/4席的绝对优势,具有主导任何人事案、预算案以及法案的能力,本可为马英九的顺利施政提供坚强的后盾,但因马本人未能有效处理党政关系,导致施政不如预期的顺畅。
  马英九上台后,为塑造“全民总统”形象,采取党政分离立场,一再将国民党中央以及“立法院”党团排除在重大人事案与政策决策之外,令在“总统”选举期间倾全党之力为马辅选的国民党因未能分享到执政权而倍感失落,也让自认辅选有功的党籍同仁未能获得实质政治利益而心生不满。其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马在筹组本届“新政府”时,重要高层人事案基本由马及其核心幕僚在背后一手主导,党中央基本没有置喙余地。特别是马大量起用一些形象清新的学者型人物,甚至不顾外界反对任命“独派”色彩浓厚的台联党赖幸媛出任“陆委会主委”,激起党内的群起反弹,公开抨击马“鸟尽弓藏”,痛批马不要将党视为刀俎予取予求,并宣称将在“立法院”严守监督立场。
  不仅如此,马在提名“监察院”与“考试院”人事案时,不仅事先未与党中央及“立法院党团”充分沟通,更将党中央先前拟定的一些名单排除在外,进一步引发党内的不满。全党上下充满了在“立法院”行使该项人事任命同意权时给马一个教训的情绪。最终,因党籍“立委”不予配合,导致马提名的“监察院副院长”沈富雄以及其他三名“监委”人选被否决,“考试院长”提名人选张俊彦因担心在“立法院”难以过关而自行退出审查,不仅重创了马英九的领导权威,更引发外界对马出现领导能力危机的质疑。
  经此重挫后,马英九迅速调整作风、放低姿态,积极加强与党中央及党籍“立委”的沟通。党主席吴伯雄也公开喊话“国民党除了全力支持马英九别无选择”,党内人士则指出,“只要马愿意沟通,还是愿意与马站在一起”,党政双方关系在经过一段“磨合期”后,将会日渐得到改善与理顺。
  
  大力推动务实低调的
  “活路外交”政策
  
  为摆脱陈水扁推动“台独外交”、“烽火外交”所造成的国际困境,马英九上台后提出了所谓的“活路外交政策”,核心就是通过更加务实、灵活、弹性的方式拓展岛内民众高度重视的国际生存空间。
  一是马英九深知“两岸政策是外交政策的上位政策”,只有在两岸关系改善的基础上,台湾才能拥有更多的国际生存空间。马一方面积极呼吁两岸“外交休兵”,以稳住现有“邦交”关系,另一方面也欲借发展与改善两岸关系换取大陆在台拓展国际空间方面的让步。
  二是以更加弹性务实的方式争取实质参与国际组织。马英九声称,“参加国际组织只要符合台湾的利益,名称可以保持弹性,以中华民国名义或台湾名义或其他有利于加入的名称都不排除”。台今年提交联合国大会的有关“加入联合国”的提案,不再强硬提出要直接加入联合国,改为争取参与联合国下属的专门机构,就较往年更加务实且更具可操作性。
  三是更加注重强化与美、日、欧等大国的实质关系,而非陈水扁所追求的表面热闹与喧哗。马英九8月12日启程出访中南美洲巴拉圭、多米尼加等“邦交国”过境美国时表现得异常低调,并将之定位为“单纯过境”,一切客随主便。与陈水扁时期大张旗鼓搞“过境外交”,为争取一些过境礼遇上的突破而在国际上留下“麻烦制造者”的形象相较,马的低调反而有助于塑造务实形象,有利于争取美国以及国际社会的同情与支持。

相关热词搜索:马英九 一百天 马英九的一百天 马英九支持度大幅下降 洪秀柱访问大陆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