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评价

发布时间:2017-01-16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爱情评价篇一:对爱情的看法

爱情一直以来都是很多文学作品中不可缺少的主题,生活也是如此,少了爱情就像一道菜少了盐,无论多么忙碌的人,无论多么冷酷的人,也无论多么独立的人,总希望有个爱自己同时自己也爱的人在身边,在心灵最静默时候依偎在身旁,一同感受生活的冷暖。有句古话不是这样说吗?“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是啊,在短暂的生命中会有几个人能真正了解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而我们又怎么愿意轻易把自己的内心交给他人,只有处子般的初恋那样吧,才会象飞蛾扑火般的义无返顾,我想那才是真的让人心动的爱情。 我想没有真正爱过的人这一生一定是很遗憾的,也是很可怜的。设想当我们年老,偶然相遇,然后一同来回忆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时,应该是很温馨的吧?心里肯定想说:“我们曾那么相爱过呢!”当然,只有曾经一起和你相伴的那个特定的他才能感受到那份牵肠挂肚思念。轻轻的,你过得好吗?

在书上看过这样一句话:恋爱没有好坏,只是要看我们会遇到什么样的人,遇到什么样的人便会有什么样的恋爱经历。是啊,爱情就像一本书,有些爱情只是浮光掠影,知道个所以然,而有的爱情却像一本耐读的书,让你拿起来后就不想放下,它深深的吸引着你让你不由自主的将你的感情全部投入。

经过爱情的人大概都会有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看法吧,因为经历不同,感受也就不同。 爱情有品位之高低,这是经历时间才能历练出来的。我想爱情应该有三重境界吧!

第一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在芸芸众生中要找到自己爱,同样爱自己的人不容易,在这之前,肯定经历了一番寻觅和等待,而只有在寂寞和孤独中,不懈追求,永不言弃,敢于争取,才会盼来“六暗花明又一村”的希望。

第二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爱情路上,两个人出发了,但路途是那么坎坷,在起伏跌宕的日子里,在挫折面前,我们会感到疲惫,但爱情是两个人一起经营,只要相互信任,相濡以沫,不离不弃,用心将两个人紧紧相连,在大的困难也敌不过相依相伴的忠贞。在经历过一番磨难后,即使衣带宽了,人也憔悴了,但最终还是不后悔的。因为两个人的爱情价值已经显现出来了,所以还是选择继续前进。

第三重:“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克服寂寞孤独,顶住挫折与疲惫之后,最真最有价值的感情不经意间就来到了身边。如此不期而遇,是感情的爆发,是忠贞不渝,不离不弃的回报,是用真心付出后的收获,是两个人心心相印的诠释,这时候,要是没有世俗的阻挡,或者说还有世俗这个词,那恐怕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两人相伴一生了,因为已经没有足够推翻两个人用真心搭建起来的爱巢的理由了。即使有,即使有,那么还有什么不可屏弃的呢?毕竟,该到收获的季节了,那爱情的果子应该香甜醇美的吧,足够两人品尝一生了,所以他们再也不会分开了,再也分不开了、、、、、

可是,爱情真的是这样那么简单吗?它不是我们主观上能控制的东西。

它很深澳很奇特,一千年一万年都有人乐意去尝试爱,并乐此不倦,心甘情愿、、、,可是会有几对人最终能走到一起并真正得到幸福?

谁也不敢轻谈未来,我只能祈祷: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还记得那句话吗?

但愿人长久、、、、、

爱情评价篇二:对爱情和婚姻的看法

对爱情和婚姻的看法

首先必须强调一点的是,我没有过爱情,没经历过婚姻,现在要谈对爱情和婚姻的看法,实在是有点勉强。因为在我们这个年龄段,对爱情和婚姻的理解毕竟是粗浅的,没有过经历,就不会有深刻,没有过过程,就不会有深入。我们对爱情和婚姻的看法大多是从小说,影视作品中而来,是通过对别人的感情经历,从别人的爱情故事或婚姻家庭中以此来充实自己对这些方面的认识。所以,我们组不敢大谈阔论的去做一些形形色色的东西,只想通过文字这种最直接最浅显的方式,通过穿插一些或悲或喜的爱情故事,来表达一下自己的思想。

首先先讲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王实甫的 《西厢记》里崔莺莺与张生之间的爱情故事:

崔莺莺,是封建社会的相国小姐,她深沉,含蓄,既有外在的凝重,又有内在的激情。封建家庭的教养,无法完全窒息她内心的青春情感,她不由自主的对张生一见倾心,她对张生的爱恋,一开始却是胆怯和动摇不定的,一方面她具有少女的情感和欲求:另一方面,她作为一个相国小姐又是在那样的母亲的管教下成长起来的,同时又接受过较多的封建道德教育,这就构成了她思想和行动上的矛盾。她回答张生的那首诗“兰闺久寂寞,无事

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表达了她不甘寂寞的苦闷心情,同时也流露了她对异性的渴望。在“听琴”的时候,她被张生琴中热切的呼唤深深地感动着,以致于泪水涟涟,但是她又没有勇气与张生见面。此时在她的心中,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对张生的爱恋激烈地冲突着,最后爱情终于战胜了礼教。因此当她接到张生的情诗时,终于大着胆子写了一首题为《明月三五夜》的回诗,约定张生于十五日晚上相会。这首诗很出名,甚至后来成为初恋双方互相吐露心声的代表作,诗的内容是这样的: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大概说的意思是:锁于深闺的我站在西厢之下,默默地等待着月儿升空。这时,风儿轻轻地将门吹开,只见映于墙壁上的花影在来回摇动着。这难道是我那昼夜思念的情郎在向我招手吗?由此可以看出此时的崔莺莺已经陷入情网之中不能自拔了,正在饱尝着相思的痛苦。同时这短短二十个字,标志着崔莺莺毅然决然的走上了叛逆的道路。故事的后来两个人约定终生,但是因为张生要进京赶考,只好与崔莺莺忍痛分手,约定考取功名后再回来成亲,此时的崔莺莺内心深处却又备受煎熬,她一方面担心张生考取了功名之后会变心,另就高门,自己被抛弃,更担心的是张生考试落第,他们的婚事终成泡影。所以,在张生不在的日子里她每时每刻都承受着精神上的重压。故事的结果是在爱情的考验下,他们俩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成就了一段幸福美好的婚姻。

通过崔莺莺与张生之间的爱情故事,我们可以从中得到或多

或少的感悟。首先第一点爱情是婚姻的基础,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会幸福的。罗曼罗兰说:“爱是生命的火花,没有爱,一切将变成黑暗。”。 人因为有爱才来到这个世上,也是为了爱而活着。 爱,让人的生命更加充实,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有滋有味。 恩格斯说:“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所以,不要随便去谈恋爱,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古人也常说;三思而后行。做任何事情都要事先考虑周全。在你决定恋爱的时候,就要想好是否值得将自己的未来交给他人。崔莺莺为了心中的那份炽热的爱,走上了反叛的道路。因为她相信自己的未来会因为张生而变得幸福,变得美好。婚姻虽然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是人生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从恋爱到婚姻要做到慎始和善终。别让爱情变成了冬天里的一把火,烧完了依旧逃脱不了冬天的寒冷。

其次是爱情需要的是坚持。这是一件痛苦的过程。崔莺莺内心的煎熬是任何人无法理解的痛苦,在那种精神的重压下,还是坚持住了。但这种坚持的基础是互相绝对的信任。没有信任的爱情只能是彼此试探性的接触,心里永远会存在一层隔阂,等到某一天矛盾激化,最后一层隔阂被打破的时候,也代表着结束。

最后一点是爱情需要的是一份勇敢的心。遇见自己喜欢的人,要大胆的去爱,大胆的去说出心中所想,不要像《大话西游》里孙悟空说的那一句话:曾经有一份真正的爱情摆在我面前,我没有去珍惜,等到失去了之后,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此。《凤求凰》里讲的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之间的故事,

影响了后人几百年。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一个是被临邛(qiong)县令奉为上宾的才子,一个是孀居在家的佳人。他们的故事,是从司马相如作客卓家,在卓家大堂上弹唱那首著名的《凤求凰》开始的:“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er)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

这种在今天看来也许是直率、大胆、热烈的措辞,自然使得在帘后倾听的卓文君怦然心动,并且在与司马相如会面之后一见倾心,双双约定私奔。当夜,卓文君收拾细软走出家门,与早已等在门外的司马相如会合,从而完成了两人生命中最辉煌的事件。司马相如和卓文君这些举动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可以说反响非常强烈,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使他们做出私奔这种惊天动地的事情。即使是今天假如故事发生在了你的身上,你遇到了一个能够和你约定终生的女子,但是由于家庭的种种原因,在爱情的道路上受到阻碍,你会放下你的事业,放下父母的荫泽,从此一无所有,身无分文的去选择私奔么?如果你不会这样做,说明你不具备那一份勇敢的心,这样的爱情自然也不会眷顾于你。

前段时间,曾经被认为是中国好男人,好丈夫的影视明星文章出轨了,他的老婆马伊琍在微博说了一句:恋爱虽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这句话道出了恋爱与婚姻的本质。在你拥有只是恋爱而没有婚姻的时候,你的责任相对较少,所以这个时候你

可以很容易的去更换自己的爱情而不用付出多大的代价。一旦当你拥有一段婚姻之后就会发现,你身上的责任变得很重大,完全不能和恋爱的时候相提并论。国家的《婚姻法》中对男女双方之间的恋爱没有涉及很多的法律条令,反而是对拥有婚姻关系的规定特别多。这也能从侧面反映出:恋爱虽易,婚姻不易。因此要且行且珍惜。

话说回来,我们现在是一名大学生,对于恋爱观的问题,许多人会有许多不一样的想法。语文老师说:现在谈恋爱更像是温水煮青蛙。刚开始的时候挺舒服,很幸福,沉浸在其中,完全不能自拔。等到后来水温越来越热,热到青蛙无法抗拒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无能无力逃脱了。我不知道其他人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会不会有点感触,但当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却已经在重新思考恋爱观的问题。大学生该不该恋爱我想这是个人的问题,如果你认为自己可以去恋爱,那就去。如果认为自己现在还没有资格去恋爱,那就不要去。而最可耻恰恰是那种没有资格给别人未来,却在打脸充胖子去谈恋爱的人。遇到这种人,你就会成为温水里的青蛙,最后连痛也叫不出来。

一个男生最重要的品质是上进。《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要给人一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形象。

一个女生最重要的品质是利牝(pin)马之贞。贞节是女生最重要的东西,女生可以失去任何东西,唯一不能做的是失贞。所

爱情评价篇三:对爱情的看法

对爱情、婚姻和家庭的思考

已有 4 次阅读 26分钟前标签: 爱情 婚姻 家庭 思考

几天前,一个很久没有联系的、我在大学教书时候的女学生打来电话,讲述了她最近的感情遭际。她本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一个可爱的儿子,夫妇感情还算不错。但是自从与公婆住到一起以后,她感到丈夫、公婆和儿子之间有一种天然的亲密,仿佛水乳交融,而自己却融不进去,像一个孤单的外人。在她与公婆产生矛盾的时候,丈夫由于左右为难而呈现出一种“不作为”的状态,令她非常失望;加上结婚已久,婚姻生活本来就很平淡,于是她就寄情于爱情小说,从中寻求安慰。这个时候,一位已婚男士出现了,他向她倾诉自己的婚姻苦恼,二人“同病相怜”,很快堕入爱河。女的如飞蛾扑火一样,扑向一段新的、所谓的“美好”感情。不久,在女方的强烈要求下,女人的丈夫与她离婚了;而后,那个已婚男人也离了婚。

如果事情就到此为止,那也没有什么。只是,女人在领导和同事的舆论压力下身心交瘁,春节前想到男方那里去休养几天,可是就在这个时候,男方却告诉她:自己马上就要结婚了,婚礼正在紧张的筹办过程中——可是新娘却不是她。女人立刻懵了,她简直不能明白眼前发生了什么:她已经离了婚,而且怀了男人的孩子,可是现在他居然要跟别人结婚?!男人痛哭流涕,说自己是爱她的、跟别人结婚是非自愿的,等等,求她把孩子打掉。她打了。她希望男人跟自己结婚,男人却故作犹豫不决。离男人的婚礼只有三天的时候,她给我打来电话,问我该怎么办。

听了她的讲述,我叹息不已。想到当年那个年轻纯洁的女孩子,如今受到这样的身心重创,不禁深为惋惜。不学佛的人,只有告诉她认清形势、不要再对那个男人抱有幻想、好好调养自己之外,也没有什么太多可说的了。

但是这件事却勾起了我的思考。佛教徒也是人,也生活在这个社会上,一样不得不面对各种婚恋问题和家庭问题。据我的耳闻目睹,遇到婚变和其它家庭变故的时候,居士们处理成功的少,陷入困境中不能自拔的多,尤其是女居士。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很多人的心态、水平和表现,与没有学佛的人没有什么两样。究其原因,首先是没有从佛法的角度,对爱情、婚姻和家庭树立起正见;其次是没有把佛法真正地应用于生活实践。

那么,什么是爱情呢?笔者自己总结了一个定义:爱情,就是恋爱双方对对方我执的最大限度的满足。凡夫都是有我执的,一般的小人物,又不是古代的皇上,随时都有人观察你的脸色、等着满足你的需求,大家都只是芸芸众生而已,那么这个时候,由于业力的推送,人群中冒出一个人来,他(她)格外地欣赏你、在乎你,盛赞你是多么地与众不同,如鹤立鸡群,如明月处星:你的容貌多么美丽,你的心地多么善良,你的性情多么温柔,你多么有才情,多么能干,多么优秀,等等等等,千好万好,数之不足——总之,在此时,万千人中,我眼中只有君一人而已一一遭逢这种情况,如果不是因缘不偶,作为凡夫,你的“我执”便

被这一切深深地陶醉了,感到一种分外的愉悦。于是你怀着一种类似于被伯乐发现了的千里马的心情,投桃报李,对这个“独具慧眼”的人刮目相看,青眼有加,二人彼此发掘、彼此欣赏,遂成其姻好。

读罢上述过程,你看出来了吗?除了前世业力的作用之外,一般情况下,双方总是有一个人先爱上了另一个人,不遗余力地满足对方的我执;对方受到感动,又反过来去满足追求自己的人的我执。对于追求者来说,他的投入是要求回报的,也就是说,我先满足了你的我执,之后你也要满足我的我执。如果不满足会怎么样呢?他(她)就会痛苦不堪,甚至因爱生恨;而对于被追求者来说,则是我爱你,是因为你爱我,你令我的我执感到愉悦。实质上被追求者爱的是什么呢?是他(她)自己。自己的我执得到充分满足时候的陶醉感觉,就是爱情的感觉。由此可见,爱情和婚姻的男女主角相处的过程,就是两个人的我执此消彼长的过程,是两个人我执的一种游戏。

据笔者多年来的观察和体会,爱情有三个特性。

第一:‘如露亦如电’一一爱情是短暂而无常的。

爱情就象花一样,从一粒种子开始,发芽,抽枝,到含苞欲放,初放、盛放,乃至凋零,这是一个自然的发展过程。世界上没有人能够阻止花儿的凋零,因而也就没有人能够阻止爱情的凋萎与终结。

爱情又象人的青春,曾几何时,我们也曾“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豪气干云;也曾貌美如花,也曾如临风玉树,而今或是人到中年,或是垂垂老矣,神采飞扬的那一刹那青春,又安在哉!人生本已如白驹过隙,青春更是稍纵即逝,而爱情,则不过是青春鼎盛时期的一道闪电罢了。谁人见过闪电永远停驻在天空中?又有谁见过露珠儿在太阳底下不被晒化、之后蒸发得无影无踪呢?

既然一切有为法都是无常的,那么爱情作为有为法的一种,又岂能独免?除非爱情是无为法,而要是那样的话,我们就不必追求佛法了,只需去追求爱情就好了;我们也不必学佛了,只要去学习那些痴男怨女就好了。推论至此,作为佛****的你,岂不觉得可笑?

第二:“如梦、梦、泡影”——爱情是空幻的。

为什么说爱情是空幻的呢?由于无始劫以来的业力纠缠,大部分人一生中不止跟一个异性有缘,而最终得以结婚的,通常只有一个。请你试着回想一下,从你青春萌动的时候开始,你所心仪的那个人,到后来你为之心动的一个个异性,他们是否都还鲜活地留存在你的记忆里?如果每一个人都细节清晰地保存在你的记忆里,那么我只能说:佩服你是个天生的情种。事实上,除了眼前整天面对的那个人,其它的人,早已湮没在现实的琐碎中、岁月的烟海里。

是的,偶然当你回想的时候,你知道是有这么回事儿,但是,当时的事、当时的人,就象老照片一样,有些模糊不清了。回忆到往事,就象做了一场梦,而

一段段的感情经历,就象一个又一个内容相异的梦。有的时候感觉往事是那样地遥远,以至于觉得仿佛发生在前世。甚至有的时候会想:它真地发生过吗?还是没有发生过?虽然答案常常是肯定的,但是没有什么比自己的这些感受更能说明感情经历的空幻了。

唐人李商隐在((锦瑟))中写道: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等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诗描述了一种倘恍迷离、如梦似幻的心境,把追忆时的那种怅惘的心情写到了极致。其实大部分人回忆起事隔不远的感情遗憾时,是会有一些惆怅的;但是等他到中、晚年,惆怅亦不见,只有无言了。当代著名作家余华在《活着》》中借着主人公福贵的口唱道:“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了做和尚”。为什么老了想做和尚呢?因为他用一生体会到了人生的幻灭,触摸到了生命和生活的空性。 。

对于学佛的人来说,其实应该注意去体会人生的空性。你看过电视连续剧吗?当戏中的人正欢天喜地、或者正悲痛欲绝的时候,你拿起遥控,把电视“啪”地一关,这个时候,不管故事是多么地九曲回肠、情节正进展得多么如火如荼,荧屏上唯余一片空白和沉寂。那些戏中人、戏中事,那些爱恨情仇,又在哪里呢?

每个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一部电视连续剧,有的精彩些,有的平淡些,但是不管你正进行到哪里,只要阎王爷拿起遥控“啪”地一关,你的人生屏幕立刻就会一片空白,你曾经如此投入的一切喜怒哀乐都化为泡影、无影无踪,你的这一期业报就结束了。事如至此,你觉得自己这一生中所经历的任何事情,还有什么真实可言吗?如果说整个人生都是空性的,那么,作为人生一个组成内容的爱情,又焉能不空?

第三,“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一一爱情是因缘法,是有条件的,因而也是有生有灭的。

两个人的相爱是诸多因缘和合的结果,它有很多条件,比如前世的因果,今世的外表、相貌、气质、性格、家庭背景、生活条件、文化修养等等。这些条件中的任何一样发生变化,只要在恋爱一方的心目中认为它是重要的,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比如男人通常很注重女人的色相,,当一个女人人老珠黄的时候,男人厌弃她,而喜欢靓丽的青春少女,是最常见的。这个时候,由于女人的衰老,色相这一条件发生了变化,原有的爱情就消失了,男人便撒手去追逐新的爱情去了。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事情往往不是这么简单的,经常是很多条件发生了变

化,爱情也便随之摇摆变化,乃至逐渐磨灭掉了。

了解了爱情是因缘法,我们就理解了它的生与死。当条件具足的时候,它就生起;当条件不具足的时候,它就消亡。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了。万物有生必有死,有始必有终;因缘有聚,亦必有散,散了的时候,让我们到哪里去寻找爱情呢一一它已经尸骨无存了。

爱情既然有上述三种特性,那么,爱情是不是压根儿都不曾存在过的一件事情、是我们的幻觉呢?也不是。当初那个人说“爱你一万年”、“海枯石烂不变心”的时候,他(她)是真的;现在他(她)变了,爱上了另外一个人,这也是真的。这恰好说明了爱情的无常和生灭变迁,正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世人都说,爱情是婚姻的基础。爱情本身既已疑幻疑真,那么这基础的坚固与否,我们也就一目了然了。婚姻就好比一条绳子,它想把爱情捆绑住。爱情既是空性的,用婚姻捆绑它,就象用绳子捆绑空气一样,能绑得住吗?爱情既是无常的,用婚姻捆绑着它,它就永恒了吗?爱情既是因缘和合而生的,用婚姻捆绑着它,它就不分崩离析了吗?不,爱情的特性不会因为婚姻的形式而改变,否则就不成其为特性了。

那么,我们人类为何还要选择婚姻这种形式呢?这是因为,第一,所有的爱情滋味都差不多,过程都大同小异。“三千溺水,我只取一瓢饮”,人们常常把这视为对爱情的专一,实际上,这一瓢水,与再取它三千瓢水,滋味会有什么差别?不都是水吗?体验过了一次爱情,就不要再浪费人生了,省下精力干点别的,比如学佛修行什么的。佛陀曾经说过,世界上如果再有第二件象爱欲这样的事情,就没有人能修行得成了,可见爱欲的为祸之大。这样的大患,一已足矣,何可再三再四?

第二,为了人类的集体安全和个体安全。如果没有婚姻约束,每个人都随心所欲,就会产生很多社会问题,财产、子女、淫杀等等,不胜枚举。如果人们打着爱情的旗号,毫无节制地放纵自己的欲望,人类社会就会被欲望的潮水所淹没,陷入痛苦和混乱之中。所以,为人类全体计,为自已的切身利益计,我们都需要婚姻。

既然婚姻从爱情那里承袭了无常、空性和生灭的特性,那么它出现任何变化或变故,也就丝毫不足为奇了。作为修行人,此时我们要注意的是如何面对和处理,而不是被变故所震惊和击倒。在生活中,通常被动的一方,也就是被遗弃的一方,会感到自己被全盘否定了——他(她)不要我了,他(她)选择了别人。被遗弃者的我执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因

爱情评价

此变得自卑起来,常常尽其余生也走不出这个心理阴影,这一生就被摧毁了。实际上,正如我们前面所分析过的,婚姻的离散从根本上是因为爱情的无常等特性,也因为前世的缘分已尽,还因为对方的不觉悟——他(她)只是业力之河上的一只空瓶子,随波逐流而已,丝毫没有把握自己的能力。被遗弃者虽然不能说一点儿责任也没有,但是如果从心理上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而把自己全盘否定掉,也是不明智的,毫无必要。作为学佛者,你应该清

楚地知道,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有一颗明月珠在心里,所以你不比任何人差。

((优婆塞戒经)中说,菩萨有二种,一种出家,一种在家,而在家菩萨修行尤难。何以故? “多恶因缘所缠绕故。”在多年的艰难探索中,我总结了三句话,愿与在家菩萨们共勉:“心是道场,家是寺庙,生活是大禅师”。落实了这三句话,我们就能随时、随地、随事、随人修行了,就能“立处皆真”,不负此生。

相关热词搜索:评价 爱情 父母爱情评价 红楼梦的爱情评价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