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沟通之桥】 沟通是理解的桥梁

发布时间:2020-03-14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田纳西!友谊!”大卫?霍克众议员将一枚精致的田纳西州徽章放到记者手里,一边说着每遇见一个新朋友都会说的见面语。大家纷纷优雅地与记者握手。微笑挂在他们脸上,他们在中国的旅行显然十分惬意。
  这是应全国青联邀请访华的美国青年政治领袖理事会代表团。美青理会创立于1966年,是一个跨越共和、民主两党的政治性青年团体,成员大部分是美国政界和经济界有一定影响和发展前途的青年领导人。这次来中国访问的成员一行九人,其中许多是美国各个州的议员。他们同时还做着其他工作,有的是律师,有的是基金会副主席,还有的致力于特定领域的志愿工作。
  
  自从12月6日代表团到达北京以来,他们在从官方到民间的各个层面与中国进行了广泛接触,对中国有了深入的了解。今天,代表团将去复旦大学与美国问题研究中心的专家进行座谈。
  政治家们丝毫不掩饰中国之旅带给他们的惊喜。马特?约瑟夫是俄亥俄州代顿市议员,他说:“我对中国的印象经历了一个神奇的轮回。小时候,我看过的一本故事书将中国描绘得奇异而且美丽。但后来我所学的东西告诉我共产主义是很不好的。我一直对中国怀有这种偏颇印象,直到来到这里。现在,仿佛又回到了我小时候,这正是我曾经喜欢过的中国。”
  迈克尔?沃特森参议员来自密西西比州,是今天的当值团长。他说:“我来之前对中国并不了解。在美国的媒体上,中国的总体形象是要在各方面与美国竞争。现在,我觉得我们的关系更应该是合作性的。你们是一个大国,在国际上可以发出更强的声音。”
  认为中美应该加强对话与交流,是代表团成员的普遍认识。在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世界金融危机以及中美建交30周年的大背景下,他们对中国表现出很大的兴趣。负责此次美青理会来华接待工作的全国青联国际部有关同志向记者介绍说,美青理会来华交流的活动已经进行了许多年。今年跟以往不一样的是,这些团员对于与中国接触更加积极主动。他们中的许多人在来华之前特意学习汉语。“在启程之前,马特?约瑟夫还专门参加了一个星期的汉语速成班的学习。”
  “共产主义者并不是坏人。我们理解你们的权力制衡制度,但我们同样有选择自己政治制度的自由。”代表团到达复旦大学后,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沈丁立和副主任信强接待了他们,在为代表团介绍中国的政治制度时,沈丁立这样说。接着,沈丁立向代表团介绍了中国的近现代史,他提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他告诉美国朋友,中国走上共产主义的道路是中国人民根据国情做出的历史的正确的选择。“在汶川地震恢复重建工作中,中国东部地区的每个省都对口支援一个重灾县,这就是社会主义。在美国这是难以想象的。”
  沈丁立还向代表团介绍了两岸实现直航的喜讯,并十分坦诚地与代表团成员交流了在台湾问题上的看法。在回顾中美交往的历史时,他说,30年前中美实现关系正常化,体现了两国领导人很高的政治智慧。他希望各位朋友以后担任美国更高层面的领导工作的时候,能够更好地促进中美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他给我们讲述了我们并不了解的历史。而在我们所已知的历史和事实中,他则提出了新颖而且深刻的观点。”代表团成员之一、美国沃尔玛集团公共事务和政府关系副总裁麦吉?珊斯这样评述沈丁立的发言,“他的坦诚态度让我印象深刻。这让我们更加了解到中美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性。”
  促进中美间的交流和沟通,正是这个项目的题中之义。据了解,中美青年的交流是双向的。每年,中国也会派出访美的青年代表团,他们都是各自领域的优秀代表。“中美关系有过许多不愉快,但很有潜力”,沈丁立希望代表着中美未来的两国青年能够互相尊重、互相了解。美青理会代表团这次来华,为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架起了沟通之桥。

相关热词搜索:架起 沟通 架起沟通之桥 架起一座心灵的桥作文 理解是沟通心灵的桥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