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大王锱铢必较_锱铢必较

发布时间:2020-03-18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说起石油大王,人们都知道指的是洛克菲勒。而今天说到石油,便一定会提到汽油,提到汽车。汽油的确让洛克菲勒发了大财。但他的起家却远在汽油和汽车之前。他靠生产点灯用的煤油而聚敛起了最早的财富。
  人们往往没有注意到,石油工业的发展在汽车工业之先。在煤油灯发明之前,北美的人晚上点灯主要依赖价格昂贵的鲸油。(远洋捕鲸在十六到十八世纪曾经是北美经济的重要支柱。看过小说《白鲸》的人大概都记得里面的场景。)多数穷人家晚上只好摸黑。有些石油冒出地面的地方,人们自古以来就用石油来照明和取暖。但是直到十九世纪中叶才发展出了提炼煤油的办法。
  洛克菲勒能够成为石油大王,有运气的成分,但最主要的是他看准了石油工业的特点:在石油资源丰富的情况下,找油和钻井并不是关键,炼油才是。原油不经过提炼是不能进入最终的消费市场的。成功的企业家通常都比同行更能够看准本行业中最关键的环节。
  洛克菲勒石油家族的创始人约翰•D•洛克菲勒1839年出生在纽约州北部的乡村地区。他的父母是一对非常奇怪的结合。父亲是个骗子和庸医,满脑子骗人的生意经,连自己的孩子也不放过。洛克菲勒后来回忆说,他十几岁的时候开始做生意,找父亲借钱,利息总是百分之十。而且父亲永远在他手头最紧的时候来讨债。
  洛克菲勒的母亲却是另外一个极端。她是一位虔诚的浸信会教徒,为人朴素严谨。洛克菲勒从有收入开始,就在母亲的敦促下按照习惯将十分之一的收入交给教堂。
  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洛克菲勒对父亲没有多少好感,却严格地遵循母亲的道德教诲,从小养成了非常节俭、锱铢必较的习惯。
  南北战争前夕,洛克菲勒看到了石油工业的前途。他在仔细研究过后得出结论:勘探与采油是非常冒险的事业,里面偶然运气的成分太大。炼油却相对要稳定得多。
  到1864年战争结束的时候,洛克菲勒在克利夫兰的炼油厂已经成为美国五家主要的炼油企业之一。洛克菲勒工厂中的人回忆说,这位老板每天亲临生产线,过问每道程序,哪怕最小的事情也要精打细算。一次他去看油罐封口生产线,问负责人封一个五加仑的油罐需要多少滴焊锡。回答是40滴。洛克菲勒随即下令试着减为38滴。结果部分油罐漏了。他又试用39滴,结果没有出现漏油。从此以后,所有的五加仑罐都用三十九滴焊锡封口。
  当时涌进石油业淘金的人非常多,办炼油厂的也不少,导致竞争极端激烈。洛克菲勒这种精细的态度,让他起家时在价格上战胜了许多竞争对手。
  洛克菲勒与同时代的绝大多数企业家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着意地去实现垄断。企业家都愿意竞争对手少一些,自己的规模大一些。但是在十九世纪的美国,自由竞争的原则和圣经一样重要。企业家们崇尚竞争,认为只有竞争才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1870年,在银行的支持下,洛克菲勒成立了标准石油公司。这是当时规模最大的石油公司。就跟下棋一样,他一步步开始实现自己的目标。到了1879年,四十岁的洛克菲勒控制了世界上百分之九十的炼油能力。几年之后,标准石油又控制了世界上百分之九十的石油市场和三分之一的油井。
  在那个群雄并起的年代,标准石油公司的膨胀一直没有引起公众的太多注意。直到1881年,《大西洋月刊》刊发的《大垄断的故事》才将标准石油和洛克菲勒推到了公众面前。
  洛克菲勒的垄断从一个方面来说的确增加了企业的运作效率,为消费者带来了好处。在标准石油成立之后的二十年里,煤油的价格从每加仑23美分下降到7美分。但是另一方面,美国人对没有经过民选的权力总是抱着高度怀疑的态度。少数几个人或者小集团控制整个工业甚至国家经济命脉,让美国人感到非常不放心。标准石油公司掌握了如此大的权力,但是除了少数的股票持有人之外,洛克菲勒不受任何人监督。而他自己则是最大的股东。他掌握的权力超过了州长,甚至赶上了总统。美国民众普遍认为这是一种反民主的倾向,必须受到钳制。在《大西洋月刊》的文章出来之后,这位名叫亨利•罗伊德的记者几年后又出版了一本专门研究标准石油公司的书,题目大概可以译为《私人财富与公共利益的对立》。
  标准石油公司在公众眼里日益成为罪恶的垄断资本的象征。在1888年总统选举中,民主党的克利夫兰和共和党的哈里森都拿标准石油当靶子,对选民允诺在上台之后推动限制托拉斯的立法。
  几经波折之后,1911年,最高法院裁决,标准石油的做法构成了不合理的垄断,公司必须按照三十四位董事的划分,分成三十四个公司。
  最高法院的裁决下来的时候,有人问洛克菲勒下一步该做什么。他的回答是:赶紧去买标准石油的股票!的确,这些股票在公司分开后大大地涨了一笔,因为美国正在开始进入汽车时代。汽油的消费将千百倍地超过煤油。石油开始成为真正的大王。
  

相关热词搜索:锱铢必较 大王 石油 石油大王锱铢必较 锱铢必较 锱铢必较民生账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