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式薄饼_他们的“法式薄饼”只卖了两天当法国小贩遇到中国城管

发布时间:2020-03-19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每一次Julien去买拉面,眼前都会出现这样的场景:流动摊贩站在那里,躯体无须移动。事先所有要用上的材料都放在了各自很合适的的位置。一晃眼,他们已经搞定一切。   
  5月21日晚上,同济大学法国留学生Julien脚踏白色的三轮车,好友Benoit坐在车中的闪亮木柜上。车前挂着的木牌上喷了蓝色的四个字:法式薄饼。他们顺利地转过一个大弯,抵达同济大学赤峰路南门。第二天亦是如此。只不过,这次他们不无惊讶地发现,有两位记者在等着他们。
  
  他们喜欢中国摊贩的小吃
  同是来自法国凡尔赛建筑学院,Julien自去年9月到同济大学留学一年,而Benoit则于年初到上海一家意大利公司实习。在一门课上,Julien遇到来自法国里昂城市规划学校的Jeanne。
  傍晚过后,上海各无证摊贩纷纷出街,尤其是高校附近,被戏称为“上海高校黑暗料理界”。“在法国,真正的法式食物都必须花不少钱。没钱就吃麦当劳。但现在,我们去街上的流动商贩那里,花很少的钱吃到正宗的中国食物。”常爱咬食指的Julien说。
  Julien等人在中国的流动摊贩那里找到了既管肚子饱又刺激味蕾的中国式街食。谈到吃,三个人都乐不开支。
  最关键的是,在法国,他们无法观察到如下神奇的把戏:美味的食物在大街小巷流动摊贩的兜旋中,像魔术师手里的鲜花一样争相竞妍地盛开。来自城市规划专业的Jeanne用上了空间概念,“跟一般的餐馆相比,他们的工作空间如此狭小,却又如此没有尽头,因为他们可以不停地更换场所。”
  学建筑设计的Julien和Benoit看到另一面,“这些流动摊贩来自中国的底层百姓,利用最少的资源实现了设计师所追求的组织化和效率化。”
  每一次Julien去买拉面,眼前都会出现这样的场景:流动摊贩站在那里,躯体无须移动。事先所有要用上的材料都放在了各自很合适的的位置。一晃眼,他们已经搞定一切。
  Julien认为,这是中国百姓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的设计。“这些人几乎是从零开始,用这样最简单,却最可行的方式实现生存。”
  从2月开始,Jeanne和Julien开始整天念叨着关于“三轮车魔术师”的策划,而Benoit也常加入讨论。
  
  自制了一辆摆摊三轮车
  这个项目辛苦的地方,主要是找齐所需的各项材料。在临平路,Julien发现一位收废品的中年男子和他身后那辆长满铁锈的三轮车。中年男子一口咬定600元的价位。Julien知道,一辆全新的三轮车需要1200元。虽然这不是一个营利项目,但还是要控制成本。
  “很别致的车子。”模仿蝙蝠侠座骑而被命名为“Faguomobil”的三轮车惊艳了同济黑暗料理界的同仁及围观学生。
  在学校附近的木材中心,他们花180元买到三平方米有余的木板。Julien和Benoit将其切割、组装成一个干净闪亮的木柜子,恰如其分地嵌入三轮车的后座中。木柜子分为两部分,靠近车头的空间内放置煤气瓶,另一边的四周贴满保鲜铝膜。
  大部分工作是在同济阿尔托设计工厂完成的工作室里一位乐于助人的女生帮他们查到“法式薄饼”这四个中文字。
  为了让一切看上去更接近表演,Julien特地戴上了顶红色贝雷帽。肢体语言丰富的他经常手舞足蹈,购买者可欣赏黑巧克力在煎饼的热气中慢悠悠融化。
  “因为要跟中式鸡蛋饼不一样,我们专做甜的薄饼。”Jeanne说。
  为找到合适的平底锅,他们寻问卖饼大妈。对方的答案让他们面面相觑:这是我们祖宗传下来的。
  “我们是离开,不是逃跑”
  “如果他们赶我们走,我们就走。”男生们上街前都想好了,要是其他流动商贩因新人占领地盘不满,他们就离开。“这是他们艰苦的生活,这是生存。”
  21日晚7点左右,Julien骑着“Faguomobil”抵达南门,很快地相中了一个好位置。
  渐渐地,很多学生撑着伞围观过来。深蓝色的遮阳伞无法抵挡住软飘飘的阴雨,雨滴渗入Julien的条纹针织衫。附近一个水果大妈感慨,外国人为了赚点钱也不容易,冒着感冒的风险;另一个凉皮大妈则早已露出鄙夷神色,这些留学生真丢法国人的脸。
  8点多,同济大学学生杨科杰要了两份法式薄饼,顺便和Julien提起,“中国城管就像美国中央情报局,遇到就要逃跑”。城管――这个天上掉下来的名词,杨科杰看着Julien等人的表情从茫然转为震惊。
  几乎就在那一刻,一辆灰色的城管车从黑暗中驶来。Julien看到四周的小摊贩停下手中的活,踏上车子作鸟兽散。
  Julien和Benoit急忙做完第二个饼,也是当天的第44个法式薄饼,递给杨科杰。混乱中,他们把食材用具装进木柜里,然后,他们强调自己“没有逃跑”:“我们跟所有摊贩每天做的事情一样,就是离开。”
  
  昙花一现的法国“小贩”
  外国人摆摊的概率太小,杨浦区城管大队并不太紧张。“如果他们再出现,我们也就教育一下。教育若无效,那他们接到的处罚会无异于中国人。”杨浦区城管大队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称。
  民间的反应呢?有小贩看到记者,破口发泄,“你们还来?都是因为你们,城管近来管得更严了,以前我们还能摆到9点。”围观的网友们则为上海黑暗料理界国际化进程的急速刹车深感遗憾。
  “后来才有朋友告诉我们这是违反法律的。”刚从欧洲回来的Jeanne有点后怕,一个周末而已,事情怎么变得如此疯狂?
  这场经历就像一场荒诞的梦境,他们心有余悸,“至今不敢相信。”
  他们不想对“城管”这件事发表太多看法。“中国的变化太快,而我们懂得太少。”他们也学到很多,包括对中国媒体的认识,“跟全世界的媒体一样,喜欢吸引眼球的东西”。
  Julien震惊的是,在他们手忙脚乱时,中国小摊贩却一溜烟跑了,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来源:《南都周刊》)

相关热词搜索:他们的 薄饼 两天 他们的“法式薄饼”只卖了两天当法国小贩遇到中国城管 当法式薄饼遭遇中国城管 当法国小贩遇上中国城管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