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创新谋发展 增信释疑促合作 开拓创新谋发展

发布时间:2020-03-19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应俄罗斯统一俄罗斯党、阿塞拜疆新阿塞拜疆党和吉尔吉斯斯坦“光明道路”人民党邀请,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王家瑞于2008年9月8~18日率中共代表团访问上述三国。访问期间,代表团与往访国政府、议会和主要政党领导人进行了广泛接触,就如何深化与三国各主要政党关系深入交换意见并达成广泛共识,同时也对我当前国内形势和我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和平发展道路、构建和谐世界等理念进行了广泛宣传。
  
  话中俄传统友谊 谱政党外交新篇
  
  俄罗斯是此次中共代表团出访的第一站。一提起俄罗斯,人们马上会联想起《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山楂树》等诸多脍炙人口的苏联歌曲,无须赘言,这便是中俄两国传统友谊的最好注解。作为传承友谊重要载体的两国政党也肩负着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促进理解与互信,推动双边合作的光荣使命。
  近年来,中国共产党与俄罗斯统一俄罗斯党、俄共、公正俄罗斯党等各主要政党均建立了联系,并保持着密切交往。此次王家瑞部长率中共代表团访俄是两国党际交往的一件大事,对全面加强中俄两国执政党的机制化交往,进一步深化与俄各主要政党关系,使中俄党际关系与两国间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相匹配有着重要意义。
  访问受到了俄方的高度重视和盛情接待。俄国家杜马主席、统俄党最高委员会主席格雷兹洛夫和俄总统办公厅第一副主任苏尔科夫打破“礼节性”会见的惯例,分别与王家瑞部长进行长时间会谈,对王家瑞部长的谈话积极回应,并向代表团传递了关于俄国内政治发展和中俄双边关系的重要信息。俄国家杜马副主席、统俄党总委员会书记沃洛金等党内高层领导以“超豪华”阵容两次与代表团举行工作会谈,俄共主席久加诺夫、自由民主党主席日里诺夫斯基、公正俄罗斯党中央书记列维切夫也分别会见了代表团。会谈中,无论俄国家政要,还是持不同观点的各政党领导人均表示愿意继续深化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切实推动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
  代表团与统俄党的工作会谈气氛热烈而富有成果,第一次会谈结束时,双方都感觉意犹未尽,于是当即决定,在代表团结束莫斯科访问之前,进行第二次工作会谈,就两党合作具体事宜及共同关心的问题进一步交换意见。在接下统俄党举行的正式晚宴上,双方继续就工作会谈的内容进行交流和探讨,晚宴也自然而然地变成了工作会谈的延续和有益补充。
  从与统俄党各个层面的会谈和在俄各地参观考察的所见所闻,代表团突出感受到统俄党虽成立时间(2001年)不长,但发展很快,影响不断提高,在思想、组织等各领域建设也日臻成熟和完善。尤其令代表团难忘的是统俄党垂直体系的顺畅运作及其有效的应急机制。代表团在飞往伊尔库茨克的途中被告知,因伊市天气原因,飞机不能如期抵达,将在千里之外的俄另一大城市克拉斯诺雅尔斯克降落。代表团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特别焦急,十分担心正式活动因此受影响。在临下飞机那一刻,大家的心都是悬着的。但出乎意料的是,刚下飞机,代表团就被邀请到贵宾室休息,而且在两小时之内,克拉斯诺雅尔斯克州第一副州长、外事与投资局局长、统俄党地方分部执委会主席均赶到机场迎接,并对代表团进行妥善安排。原来,统俄党总部在接到伊尔库茨克分部的汇报后,立即给克拉斯诺雅尔斯克州分部下达了相关指示。
  访俄期间,统俄党还安排代表团考察了统俄党圣彼得堡市和伊尔库茨克州地方分部,参观了当地的一些工农业企业,实地考察了贝加尔湖的水资源保护与利用。
  要了解一个国家,就不能不了解它的历史和文化,对于有着辉煌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俄罗斯,更是如此。在正式访问之余,代表团参观了俄艺术宝库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和叶卡捷琳娜宫。这种跨越历史长河的交流,使代表团对当代的俄罗斯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
  在对俄罗斯访问即将结束之之际,俄方在圣彼得堡郊外的“彼得小木屋”为代表团饯行,这里也是普京常设家宴款待宾朋的地方。在位于白桦林中的“彼得小木屋”,代表团再次感受到了俄罗斯人民的热情友好和俄罗斯民族歌舞的魅力。随着《喀秋莎》歌声响起,代表团与俄方陪同情不自禁地伴唱起来。在中俄友好的欢歌笑语中,代表团满载着丰硕的访问成果,满怀着对中俄政党外交美好的憧憬,结束了俄罗斯之行。
  
  巩固中阿党际关系 推动两国务实合作
  
  在圆满结束对俄罗斯的访问后,代表团顺利抵达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开始对阿塞拜疆的正式友好访问。巴库素有“风城”之称,因为这里一年四季都在刮风,而且强度很大、风速很快。这里石油资源蕴藏丰富,早在19世纪末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开发。1900年这里的石油产量就占到了世界石油总产量的一半,在二战期间,全苏联石油供应量的73%均产自这里。因此,巴库又有“台油城”的美誉。
  阿塞拜疆地处外高东南部,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在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和经贸往来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当今,中阿两国更应在继承传统友谊的基础上,全面推动双边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作为两国交往重要组成部分的党际交往更是责无旁贷。
  从莫斯科到巴库,天气由瑟瑟的深秋重回到炎热的盛夏,但代表团感受到的是同样的热情与友好。访阿时间虽然短暂,但日程安排丰富而紧凑。阿议长阿萨多夫会见,新阿党副主席、执行书记阿赫梅多夫主持工作会谈。会谈中,阿方重申积极推动两党交往的真诚愿望,同时也希望代表团能向中国企业传递阿欢迎中国企业与当地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信息。除正式会谈外,代表团参观了阿新党纳西米区分部,与正在积极筹备总统大选的党骨干和区政府领导进行了会谈。代表团还考察了土耳其在当地投资的棉纺企业,了解了阿相关当地投资和税收政策等。
  
  促进中吉睦邻友好 开启党际交流合作
  
  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是中共代表团此访的最后一站,虽访问时间短暂,但却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自吉独立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两国政党虽有接触,但一直未正式建立关系。2008年7月,应中共邀请,以副主席阿拉巴耶大为团长的“光明道路”人民党代表团访华,标志着两党正式建立关系。而此次王家瑞部长率中共代表团访吉,是两党建立关系以来,我党首次派高级代表团访问。
  吉尔吉斯斯坦位于天山脚下,人口虽只有500多万,但却是一个有90多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吉尔吉斯人民热情好客,将来客视为福。按传统习惯,吉尔吉斯人会拿出家中最好的食品和全家人的关心迎接客人。
  的确,代表团在这里感受最深的正是吉人民的质朴和热情。访吉期间,吉议长塔加耶夫会见,“光明道路”人民党副主席阿拉巴耶夫主持两党工作会谈并全程陪同。为体现中吉源远流长的友好往来和历史文化交融,接待方还专门请了一名东干族议员陪同代表团。据考证,东干人是原来生活在中国陕西、宁夏和甘肃一代的回民,他们在清朝同治年间发动起义遭受镇压后,不远千里来到中亚地区,被当地人称为东干人,意思是“东边来的人”。东干人在融入当地社会生活的同时,依然保留了自身的语言、民风、民俗等。让代表团倍感亲切的是可不用翻译直接与东干人进行交流。
  除与“光明道路”人民党会谈外,代表团还与吉尔吉斯共产党人党主席马萨耶夫和吉社会民主党议员团主席奥图尔库洛夫分别会见。尽管吉各政党在政见主张和意识形态上存在差别,但发展与中国共产党交往,进一步推动两国关系的愿望是真诚而一致的。
  至此,中共代表团为期10天的访问结束了。回顾10天的访问与交流,代表团收获的不仅是友谊,更有政党外交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此次中共代表团访问上述三国,科学发展观是贯穿始终的指导思想,即科学分析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积极探索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的新思路、新方式,努力推动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的科学发展,不断开拓政党外交新局面。从这个意义上说,此访不失为在党的对外工作领域对科学发展观的一次重要实践和探索。
  
  责任编辑:肖雪晴

相关热词搜索:释疑 开拓创新 谋发展 增信释疑促合作 开拓创新谋发展 增信释疑促合作 聚同促合作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