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民主党党首选举透析|2018美国中期选举

发布时间:2020-03-20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2010年9月14日,日本民主党党首选举大战落幕。菅直人以721分大幅领先小泽一郎的491分,成功连任民主党党首,继续担任日本首相。营直人连任民主党党首既出人意料又在意料之中,所谓出人意料,是因为在选举投票一周以前,人们对选情的分析还是以小泽作为民主党内最大集团的实力为基础的,但是,临近投票时,得到民意支持的菅直人便逐渐胜券在握了;所谓意料之中,是因为小泽因“金钱政治”问题而失去民意问题,也在众人的思考范围之内,而民意在民主党内的党员和议员中获得了立竿见影的反应,是日本问题观察者早有预感的。那么,如何看这次选举,它对今后的日本政治与外交将产生什么影响呢?
  
  民主党一分为二
  
  此次选举虽然也有政策和主张的对立,但是本质上看还是民主党内权力斗争的表面化。在政策论争方面,民主党内存在经济、外交和防卫政策分歧是人所共知的,此次代表选举是这种论争的一次大梳理。菅直人阵营主张部分修改2009年众议院选举前提出的“选举承诺”,比如,增加消费税率,还主张遵守2010年5月签订的关于普天间基地问题的日美联合声明。这些都是因应客观环境的变化而提出的,选举语言在现实当中往往难以实现,民主党在当初许下的诺言,因为日本财政的窘境和日美关系的实际情况而难以具体化。但是小泽阵营则主张信守“选举承诺”,反对增加消费税率,特别是表示要修改日美联合声明。小泽这些主张看起来是坚守承诺,但有识之士则怀疑小泽的“财源”在哪里,特别是日美摩擦使日本人感到不安。还有就是小泽认为如果不对日本的政治和行政体制以及国家的发展方向进行根本性改变,恐怕就来不及了,他这样说,实际上得罪了一大批既得利益者,而菅阵营则在这一点上与之有微妙差别。
  其实,在这些表面的政策之争背后,实质问题则是权力的再分配问题。此次小泽的出马与他在党内被“边缘化”有直接关系,小泽在2010年5月底与鸠山双双辞职,是为了7月的参议院选举能够顺利过关,但菅直人一上台就重用反小泽的“急先锋”仙谷由人和枝野幸男,并依靠鹰派的前原集团和野田集团的支持稳固了自己的政治阵脚,然后借“金钱政治”问题打压小泽,企图使小泽在党内甚至在日本政界边缘化。可以说“脱小泽化”,是菅直人的基本策略。这对于小泽来说,他虽然并不一定要求站在前台当上首相,但是他极不情愿把干事长的职位交给“反小泽”的枝野幸男。对于小泽来说担任干事长就可以掌握党务、控制政权,所以,小泽与菅的对立实际上是两阵营的“干事长争夺战”,就是说小泽因为无望回到民主党的权力中心,也就是无望得到干事长一职,这将对他的政治前途非常不利,所以他只有亲自出马,挺身一搏。
  民主党其实当初是由自民党的“脱党者”、社会党的大部分和有右翼倾向的政客组成的大杂烩。党内汇聚了从“左”到“右”,从温和到强硬,从鸽派到鹰派,从改宪到护宪的各种政治人物。此次选举,以“亲小泽”与“反小泽”为界限,把这个党分成了两个阵营,从此民主党在政治上的“一分为二”终于以小泽与营两个阵营对立的方式大白于天下。选举前,营阵营要“脱小泽”,小泽阵营则一定要重掌权力;选举中,两者都宣称要“举党一致”,并相互承诺重用对方。但是,选举的结果是营阵营获胜,从内阁与党务的人事安排来看,小泽集团显然被冷落了。这也有情可原,因为对营来说,正是因为当初提出“脱小泽”才有此番选举的较量,否则,菅便不可能在民主党内站稳脚跟。现在,选举结束他如愿以偿,如果他真的重用小泽,何必要有这番争斗呢?如果营只是以一个顾问类的虚职承诺重用小泽,那小泽会甘心吗?实际上小泽已经毫不客气地拒绝了营要他担任民主党代理代表的邀请。民主党事实上已经分裂了。
  
  日本政治继续混乱
  
  菅直人虽然获得了本次选举的胜利,实现了排除小泽的目的,但是营内阁面临的问题仍然严峻。经济问题是日本近二十年来的老问题,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如老龄化、少子化等也需要通过大幅度改革加以解决。特别是当务之急要解决就业问题,如果不能在近期收到一定效果,国民的不满还会随时喷出。至于日益严重的财政赤字问题更是考验菅内阁的试金石,如果他不能在一定程度上使财政状况好转,那么,他最后还是不能在首相的位子上坐稳。还有2011年的预算案能否通过,关键要看营内阁能否在“扭曲国会”条件下争取到在野党的支持,如果不能得到支持,那么内阁将面临倒台的危险,特别是民主党内还有一颗“定时炸弹”小泽一郎,如果本来就以“造反”起家的小泽拆民主党的台,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小泽此次虽然失败,但并未伤筋动骨,从表面看,他以491分对721分的“大差”输给了菅直人,但是,冷静分析一下得票情况,小泽的失败还不能说是“惨败”。事实上,小泽得到了国会议员票的400分,即,200名议员的支持;在地方议员票中,小泽以40分对60分输得也并不惨;表面上看党员和民主党支持者中,小泽以51分对249分的大幅劣势逊于菅直人,但是,这个层次的选举方式是以300个选区为单位,每个选区得票多者为胜者并得1分。这样,虽然选举结果意味着小泽没有获得绝大多数选区的多数,但不等于每个选区没有小泽的支持者,只是在这种选举制度下,不计票数只计得分。在输掉的选取,支持小泽的票不被计算,成了所谓的“死票”。特别是人们之所以支持菅直人是因为不愿意看到身负“金钱弊案”的小泽胜出,所以,日本媒体也认为菅获得的只是“消极支持”。
  当然,虽然输得多与输得少,结果都是输,但至少在国会议员票中,小泽只比菅直人少12分,即6个人。也就是说小泽在民主党内仍然有200个人的实力,可以说小泽集团被“边缘化”只是一个假象,小泽集团已经成了民主党内的“党中之党”,特别是成了“党中野党”,不但不是“边缘化”,而且还是不可忽视的力量。至于菅内阁则虽然主观上达到了“脱小泽”的目的,但实质上也限制了自己的代表性和实力,因为排除党内最大的政治集团小泽派,菅政权也只能是得到206个人支持的内阁。况且营阵营与小泽阵营有个最大区别:小泽阵营是以小泽为核心的150多人为中心的部分,而营阵营则是由不同政治理念、不同派阀构成的以“反小泽”为共识结成的部分,一旦在反小泽问题上失去共同目标,该阵营将随时解体。
  另外,小泽并没有自动退出日本的政治舞台,相反完全有理由相信他正在等待机会东山再起。小泽经常说他是“一兵卒”,然而,这位“一兵卒”曾经在20世纪90年代初,导演了自民党下台的大剧,2009年,导致自民党历史性失败的主要策划人也是小泽而不是别人。可以说,小泽与鸠山主导民主党政治是顺理成章的“打江山者坐江山”,而营直人、前原等不过是“篡夺”了民主党的胜利果实。对此,小泽在与鸠山一起辞职时就表明了他要做“一兵卒”继续战斗,果然,在2010年9月的党首选举中小泽亲自出马了。此次败选之后,小泽又一次说他是“一兵卒”,显然是在 表示他还要继续战斗。国民新党的党首龟井静香说,小泽磨好了牙会不得了的。2011年春季的预算案审议是一个重要的政治程序,到时朝野双方将有一番较量,小泽集团作为“朝中野党”如何行动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果他横跨党派“整编”各党派,日本政治的重新洗牌将加速进行。
  
  对外关系失去平衡
  
  民主党自2009年取代自民党上台以来,在“小鸠体制”下,围绕“普天间问题”与美国发生了安保摩擦,特别是因为“东亚共同体”构想问题,让美国对日本将来的战略走向也忧心忡忡,日本若真地走上“脱美人亚”之路,将是对美国“重返”亚洲的一个沉重打击。仅就“普天间问题”而言,现在美国的海军陆战队在日本共有一万七千人,其中山口县岩国基地约有三千人,余下一万四千人都驻在冲绳县(现在有一千人抽调到阿富汗和伊拉克,目前冲绳实际上有一万三千人左右),即使根据驻日美军再编协定,将有八千人撤到关岛,但这只是它的司令部机关和后方支援部队,其实战部队仍然留在冲绳。对此,小泽早就说过,美国在远东的存在,有第七舰队就足够了,“日本应该自己防卫自己的领土和领海,美国应该在更广泛的范围活动”。民主党党首选举期间,他又说出,美国在日本的海军陆战队也没有必要,甚至说出“美国人是单细胞”,想法太简单。民主党议员鸠山集团的川内博史说,如果小泽当选肯定要主张把普天间机场迁往国外。
  对于“小鸠体制”的“反美”倾向,美国显然是施加了各种直接和间接的压力。“政治资金丑闻”让小泽和鸠山焦头烂额,“丰田召回案”使日本经济受到严重打击,“天安号”事件则成了美国向鸠山施压的绝好借口。在这种背景下,菅内阁上台后,开始“纠偏”,试图修补日美关系。如果民主党可以分成左右两部分的话,那么,新的菅内阁就可以说是该党的“右派”政权,因为他们更加重视日美关系,而忽视中日关系,甚至有点强调“中国威胁论”。9月8日,菅直人在对自卫队高级干部训话时强调:“日美同盟不仅对我国的防卫有重要性,而且还是支撑亚太地区稳定与繁荣的国际公共财产。”反映了他要修补由鸠山内阁造成的日美紧张关系。
  在菅内阁中的几个主要阁僚中,冈田虽然属于民主党内的温和派,但是在“日美协调”方面也曾与小泽唱反调,认为“美国海军陆战队的遏制力是必要的”。特别是前原集团以排斥小泽和重视日美协调为条件支持菅直人组阁,导致日本在中美之间的外交政策矫枉过正,由“脱美入亚”,变成了“亲美反华”。2010年9月7日发生的“日本巡逻船撞击中国渔船”事件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该事件本来是一次偶发事件,它虽然发生在民主党党首选举期间,但是,毕竟是菅内阁直接处理了这次事件,它反映了菅内阁中强硬派的意图,即前原集团的“误判”。前原是民主党内甚至日本政界主张“中国威胁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钓鱼岛问题上表示“在东海不存在任何领土问题,对于任何威胁日本领土的活动和行为都要严肃应对”,9月16日,他还专门到石垣海上保安部去慰问事件处理担当者。其实,在麻生内阁期间,正是前原故意向麻生提问,引诱麻生就钓鱼岛问题表态。
  民主党上台后经过鸠山内阁短暂的中日合作迹象之后,随即便是民主党的“右派”上台,它反映了这个政治“大杂烩”中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必然性。民主党的“右派”在“中国威胁论”方面并不逊于自民党,特别是像前原诚司、野田佳彦和“左派”的社会党出身的“右派”枝野幸男等少壮派有着新生代政治家特有的民族主义情结和针对中国的价值观优越感。自民党的政客是公认的保守阵营成员,他们有时可以在对华政策上采取理性的立场而不会被骂为“媚华”,但民主党的少壮派则需要以反华姿态博取政治资本,特别是在中国崛起所引起的不安中,以民族主义者的形象出现,他们会捞到许多政治好处。“撞击中国渔船事件”是他们展示自己的一个机会,他们要充分利用这个事件冲击一下中国的底线,看看崛起的中国是否在钓鱼岛问题上有所改变,同时也试探一下美国是否真正保护日本的安全,特别是日本可以借此机会增加对所谓西南诸岛的防卫能力。既实现日本防卫在后冷战时代由北方向南方的战略转变,同时又起到遏制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必经之路。于是,中日关系在民主党“右派”的主导下遭到破坏,经过几届内阁精心培育的中日战略互惠幼苗被几个少壮反华分子摧残了。
  “选败认输”也许是民主主义的一个原则,但是,日本的民主主义具有不断分化组合的特点,操作不慎的话,任何内阁都有可能归于“短命”的结局。党的代表选举虽然结束了,但是“扭曲国会”现象仍然没有解决,菅直人被右派所左右和包围,他如何与在野党合作解决政局的不稳定,任务仍然艰巨。在野党的“左派”与民主党内的“左派”息息相通;民主党的“右派”与在野党的“右派”也一脉相承,民主党内有亲美、反美,亲华、反华派,在野党内也有亲美、反美,亲华、反华派,日本的政治仍然错综复杂,不易梳理清楚。特别是民主党现在仅以“反小泽”和“亲小泽”划为两大阵营,只是暂时的现象,民主党若是能够真正做到“举党一致”或许可以实现一段稳定期,产生一个较长任期的首相,但是遗憾的是该党既然两个阵营已经如此泾渭分明,两者的“吴越同舟”是难以想象的。况且历史的经验证明,在日本过于“偏左”和过于“偏右”的政权都是短命的,唯有“中道”的政治和有平衡感的外交才是现实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菅内阁对鸠山内阁矫枉过正的调整只能是昙花一现,要么回到“中道”的路线上来,要么内阁解体成为又一个“短命”政权并被接下来的“政界再编”所湮灭,别无他途。
  
  (作者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
  (责任编辑:李瑞蔚)

相关热词搜索:民主党 透析 日本 日本民主党党首选举透析 日本民主党新任党首 日本民主党党首莲舫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