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世界眼光与中华民族复兴:

发布时间:2020-03-20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具有世界眼光的无产阶级政党。在90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关注世界风云变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不同的历史情况,制定和调整自己的战略和策略,经过不懈的努力,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世界性大国,彻底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繁荣强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改造中国与世界”,
  创建独立自主的新型外交
  在建党初期,中国早期的共产主义者十分注重探讨“改造中国”与“改造世界”之间的内在联系,“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逐步形成了 “与全世界解放的民族携手”。[1]等重要的思想。
  1920年7月5日至10日,在法国的新民学会会员开会决定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学会方针。会后,蔡和森给毛泽东写了一封长信详细说明了成立共产党及其国际组织之必要,建议“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
  在新民学会会员1921年新年大会上,毛泽东坚决主张新民学会应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共同目的。在他的影响下,新民学会正式确定学会宗旨是“改造中国与世界”。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正式建立,成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并把联合苏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作为自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主要任务。“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并对世界情况进行科学判断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并由此在中国揭开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新篇章。
  1949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以独立自主的崭新姿态登上国际舞台,实现了百年来争取民族解放的夙愿,彻底改造了旧中国,同时也改变了东亚和世界的格局。
  建国前后,为了捍卫来之不易的独立和自由,中国共产党把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引进到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去,从根本上划清了与旧中国半殖民地屈辱外交的界线,从而奠定了当代中国外交的基础,创建了独立自主的新型外交。从此,独立自主成为贯穿新中国外交的一条红线。中国共产党所确立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建国后处理同美、苏两个大国的关系中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并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延续至今。
  建国之初,由于美国政府推行与中国革命为敌的政策,并且把中国同遏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联系在一起,因此中国选择了向社会主义“一边倒”的政策,坚定地站在“和平、民主、社会主义一边”。中国与苏联结盟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采取的特殊政策,是战略上的联合。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要事事听命于苏联,服从于苏联的战略需要。当苏联把两党之间的分歧扩大到国家关系,并且企图逼迫中国就范的时候,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坚决顶住,绝不让步的原则。在对美关系上,中国共产党领导新中国同美国的经济封锁和军事威胁进行了长期坚决的斗争。到了70年代初,美国政府再无法无视新中国的客观存在。经过20余年的较量,双方最终签订《上海公报》,并逐步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顶住外来压力,在国际风云变幻的惊涛骇浪中站稳脚跟,中国逐步成长为国际社会中一支独树一帜的战略力量,这是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取得的一个重大胜利。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
  当代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篇章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了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巨轮。在此之后,中共中央对国际形势做出新的判断,抓住中苏关系有所缓和的机遇,在1982年正式改变了联美抗苏的“一条线”战略,开始实行真正的“不结盟”、“不打牌” [2]的全方位外交政策。
  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中国外交突出了对外关系中的经济因素,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关系的稳定发展。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确立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战略论断,提出了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主张,揭示了科技、经济因素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提出了对外开放是长期不变的基本国策,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来处理国际争端的新思路,以及一国两制的方针等。这些重要的论断对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中国经济也由此进入新的高速发展阶段。
  中国经济改革和扩大对外贸易的一系列举措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兴趣。中外之间以经济贸易为基础的交流与合作大大促进了中国对外关系的全面展开。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在南巡期间发表重要讲话,从战略的高度,回答了人们所关心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注入了新的活力。他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3]这次谈话对于中国的发展走向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且成为人们进一步解放思想的锐利思想武器。1992年3月9日,江泽民主持召开政治局全体会议,会议对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表示完全赞同。中国的改革进程再次启动。中国由此开始形成了又一轮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大潮。
  上述局面的形成,对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中国兴起又一轮改革开放大潮,使世界各国更加重视中国这个大市场,随之而来的是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关系越来越紧密,由此对稳定中国对外关系大局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对共同的现实经济利益认识的不断加深,中国对外关系渐渐进入良性轨道。而中国对外关系的良好态势和国际环境的改善又使中国的改革开放有了更多的机遇。正是由于这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使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基础变得更加宽阔。
  
  走和平发展道路,
  推动建设和谐世界
  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在拓展中国和世界关系方面,进行了艰辛的理论探索和外交实践。毛泽东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中国永远不称霸的战略思想;邓小平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思想,提出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倡导用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方法解决国家间争端问题;江泽民提出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主张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和发展模式多样化的思想。
  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统筹两个大局,内政外交相统一的高度,提出“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大战略思想,并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给予了系统的阐述。这是中国发展道路和对外战略思想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提升,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新就新在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超越后起大国传统的崛起之路,不是通过军事扩张、掠夺资源、争霸或称霸,而是通过和平的方式,渐进的方式,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促进国际社会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争取在本世纪中叶实现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总目标。正因如此,中国对内寻求和谐,对外寻求和平。
  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现实条件下,中国不会也不需要通过挑战现存的国际秩序,更不会也不需要采用零和博弈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当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特点和中国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决定了中国的抉择只能是走和平发展的道路。通过和平发展来推动经济社会进步,不断改善亿万人民生活是中国面临的中心任务。中国需要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同时又愿意以自身的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此,中国需要而且能够与国际社会形成一种良性互动。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对内坚持和谐发展,对外坚持和平、开放、合作是中国坚定不移的战略选择。
  中国的和平发展与世界的共同繁荣息息相关。目前世界人民面临着共同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共同的各种挑战。当今的世界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国际大环境有利于世界人民分享发展机遇,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世界局势从总体上看趋向缓和,世界上维护和平的力量持续增长,制约战争的因素不仅仍然存在,而且还将继续增长。同时,全球化的经济需要全球性的合作。另一方面,许多全球性问题,诸如生态环境恶化、能源短缺、流行性疾病传播、核扩散、国际恐怖主义等问题也对人类构成新的挑战,需要世界各国加强合作,共同面对。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事关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我们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此,应该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恪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在国际关系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总而言之,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主要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面貌来贡献于世界,造福于世界。和平、开放、合作、和谐、共赢是中国的长期主张、中国的文明理念、中国的基本原则、中国的不懈追求。随着中国的和平发展,和谐发展,人类五分之一人口将彻底摆脱贫困,走上富裕和文明之路,从而极大地改变世界的面貌。
  
  提升中国国力,
  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9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转变成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大国。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以对外开放为基本国策,以改革为内在动力,取得巨大进步,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不断上升。从1978年至2008年,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中国与主要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经济年均增长率达到9.8%,比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发展水平快6.8个百分点;国内生产总值从1473亿美元增长到3.9万亿美元,由世界第十一位跃升到世界第三位;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提高到25616亿美元,年均增长17.4%,比同期世界平均水平的8.7%高8.7个百分点,比居世界第一位的美国平均增速高9.3个百分点,比第二大发展中国家印度平均增速高5.1个百分点,居世界第二位;国家外汇储备从只有16亿美元扩大到19460亿美元,年均增加648亿美元,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年均增加达到2226亿美元;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由8万美元提高到924亿美元,累计使用外资总额达到8526.2亿美元,居发展中国家中第一位。[4]
  在此之后,中国发展更加强劲。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9万亿美元,经济增长率9.1%。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位,经济增长率高达10.3%;进出口总额29728亿美元,同比增长34.7%;[5]外汇储备2.9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实际使用外资1057.35亿美元,同比增长17.44%;[6]人均国民总收入突破4200美元,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民主法制建设继续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民主制度不断完善,民主活力增强,人权事业健康发展,人民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权利。
  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全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公共文化体系不断完善,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中外文化交流日益活跃,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截至2010年10月,已有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堂遍布全球96个国家(地区),成为传播中国文化和推广汉语教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中国已经同145个国家签订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和近800个年度文化交流执行计划。一批优秀的文化产品走出国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约北京”、中外互办文化年等国际文化活动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舞台。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文化组织的合作不断加强,参与多边国际文化活动更加主动,中国文化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进一步提高。
  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1978年至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3倍。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000多万,贫困发生率由30%降至1%左右。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近年来,社会保障资金支出超过3000多亿美元,居国家财政支出的第一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的试点工作逐步推开,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居民平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3岁,在世界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中居于领先地位。[7]
  2008年,中国还经受住了汶川特大震灾的严峻考验,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2009年中国成功地抵御了2008年以来的世界金融危机;2010年又经受了青海玉树地震的考验,成功地举办了上海世博会。这些都向世界展现出一个不断发展、进步的中国。
  国防实力不断增强。强大的军事力量为中国实现和平、防御外交,进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稳定的保障。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把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保障国家发展利益和保护人民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
  总而言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际视野更加开阔,综合国力迅速增强,外交政策更加务实、灵活,成为不仅是地区性的也是具有全球性影响的世界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国际威望不断提高。中国是当今世界重要的政治力量,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有益经验。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 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徐海娜)
  [1] 毛泽东早期文稿[C].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0: 505.
  [2]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C].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15.
  [3]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70-383.
  [4] 国家统计局报告.国际地位明显提高,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EB/OL].(2009-09-29).http://www.stats.省略
  [5] 马建堂.2010年国民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EB/OL].(2011-01-20). http://www.stats.省略
  [6] 商务部报告.2010年1-12月全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情况[EB/OL].(2011-01-18).http: //www.mofcom.省略
  [7] 国家统计局报告.光辉的历程,宏伟的篇章[EB/OL].(2009-09-07).http://www.stats.省略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共产党 中华民族 复兴 中国共产党的世界眼光与中华民族复兴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概念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