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身世之谜|袁春望身世

发布时间:2020-03-20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乾隆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中国历史著名的“康乾盛世”。
  乾隆是中国古代最为长寿的一位皇帝,活到了89岁。他的一生爱好很广泛,喜写诗作文,娴熟武艺,游山玩水,特别钟情于田园林艺。可以说乾隆的一生,为后世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其中人们最津津乐道的,莫过于他的身世了。到现在乾隆已经离开人世两百多年了,可是关于他的身世却一直说法不一,疑问很多。首先乾隆究竟生在哪里?
  乾隆自己认为,他生在雍和宫。雍和宫坐落在北京城的东北,是著名的喇嘛庙。
  在康熙时代这里不叫雍和宫,而是雍亲王府,也就是雍正做皇子时的王爷府。
  乾隆登基后,把他父亲雍正的画像供奉在雍和宫的神御殿,派喇嘛每天念经,他自己在每年正月初七都要来到雍和宫礼拜,平时路过也要进去呆一会儿。
  乾隆曾经多次以诗的形式表明自己是生在雍和宫。有一次他到雍和宫瞻仰礼拜后,作诗说:“来瞻值人日,吾亦念初生。”“人日”是中国古人对正月初七的叫法。乾隆的意思是,在正月初七那天到雍和宫做礼拜,我总是念念不忘当初就是生在这里。
  在另外一首雍和宫记事诗中,乾隆更明确地写道:“斋阁东厢胥熟路,忆亲惟念我初生。”这里,乾隆不仅认定自己诞生在雍和宫,而且还点出了具体的出生地点,就在雍和宫的东厢房。
  可是,在乾隆皇帝还在位的时候,就有人对乾隆皇帝的出生地有不同的议论。当时朝中有一个官员叫管世铭,他到避暑山庄的时候(他是随乾隆一起去打猎的),写了三十首诗,其中有一首诗,就涉及到乾隆皇帝的出生地:“年年讳日行香去,狮子园边感圣衷。”管世铭在这首诗的后面有个小注,这个小注说:“狮子园是乾隆皇帝的诞生地,因此乾隆常常到先帝雍正驾崩的忌日到那里小住几天。”诗后原注为:“狮子园为皇上降生之地,常于宪庙忌辰临驻。”
  狮子园,是承德避暑山庄外的一座园林,因为它的背后有一座形状像狮子一样的山峰而得名。康熙到热河避暑时,雍正作为皇子经常随驾前往,狮子园便是雍亲王一家当时在热河的固定住处。管世铭等一些朝野人士认为,这个园子才是乾隆的降生地。
  大概是乾隆在晚年对自己出生地的流言蜚语有所耳闻,他在72岁那年正月到雍和宫拜佛后写诗作注说:“余实康熙辛卯生于是宫也。”他说,我确实是在康熙辛卯年生在这雍和宫。康熙辛卯年指的是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乾隆在这里强调自己确实生在雍和宫,很明显,是针对外面的传闻而发的。
  乾隆79岁那年正月,到雍和宫拜完佛,又写下一首七律《雍和宫瞻礼》,在注释中他不但再一次重申,他的确是在康熙五十年生于雍和宫,而且在那里生活了12年。
  (诗词七律后乾隆自注:“以康熙辛卯生于是宫,至十二岁始蒙皇祖(指康熙)养育宫中。”)
  乾隆皇帝在古稀之年,再三地强调自己生在北京的雍和宫,而不是别的什么地方。可是呢有的人却偏不信,甚至连他的儿子嘉庆皇帝也大唱反调。在嘉庆刚登基的那年八月,乾隆以太上皇的身份到避暑山庄过生日,嘉庆跟随去了,而且写诗庆贺,在诗的后面,作出这样的注解,说康熙老太爷在辛卯那年题写了“避暑山庄”的匾额,皇父乾隆也是恰好在这年降生在山庄,其中缘由实在不可思议。
  
  (嘉庆诗注:“康熙辛卯肇建山庄,父皇(指乾隆)以是年诞生都是福之庭,…此中因缘不可思议。”)
  第二年,乾隆又到避暑山庄过生日,嘉庆再次写诗祝寿,在诗文的注释中把“皇父”的出生地说得更明确了。他明明白白地写到:皇父在辛卯那年诞生于山庄。
  嘉庆这两次写的诗和注释表明,在他看来,“皇父”乾隆生在热河是一件确凿无疑的事。
  可是,过了十几年以后,嘉庆又放弃了这一看法。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清朝每一位皇帝登基以后,都要为他的皇父撰修《实录》和《圣训》。皇史
  和金柜,就是当年清宫存放《实录》、《圣训》的地方和用具。
  《实录》是专门记录每一位皇帝在位时的主要活动以及重大事件的编年体史书;《圣训》则是每位皇帝所颁的诏令和谕旨的集锦。
  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嘉庆皇帝命令朝臣编修乾隆的《实录》和《圣训》。嘉庆在审阅时发现,这两部非同小可的文献典籍,把“皇父”的出生地都写成了雍和宫。他当即命令编修大臣认真核查。
  这时,翰林出身的刘风诰把乾隆当年写的诗找出来,凡是乾隆自己说生在雍和宫的地方都夹上纸条,送给嘉庆审阅。面对白纸黑字,嘉庆开始感到问题的严重性,在这样一个事关真龙天子出生地的问题上,他总不能违背皇父本人的意见吧!
  于是,嘉庆只好放弃狮子园说法,批准在《实录》和《圣训》里写道:“以康熙五十年,辛卯,八月十三日子时,诞上于雍和宫邸。”“诞上”,指的就是乾隆诞生,这里已经明确把乾隆出生地写成雍和宫了。
  可是,乾隆出生在哪里的问题并没有因此而画上句号。在嘉庆皇帝执政25年以后,他突然在避暑山庄驾崩。当然有一种说法,说他是打雷给霹死的。在当时军机大臣撰写的嘉庆遗诏中,不知为何提到乾隆的诞生地问题,而且又把乾隆的诞生地说成是在避暑山庄。
  
  嘉庆二十五年七月,嘉庆皇帝到塞外打猎,住在避暑山庄,第二天突然死去。在军机大臣以嘉庆的名义撰写的遗诏中说,皇父乾隆当年就生在滦阳行宫,即避暑山庄,今天我死在这里,也没什么遗憾了。新继位的道光皇帝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命令以每天六百里加急,就是当时最快的速度,将已经发往琉球、越南、缅甸等藩属国的嘉庆遗诏从路上追回来。改写后的遗诏,把原来说乾隆生在避暑山庄,很牵强地说成乾隆的画像挂在避暑山庄。
  道光为了把他的爷爷乾隆生在北京雍和宫的说法作为结论确定下来,他不得不把他父亲嘉庆当年说乾隆生在山庄的诗作都改过来。由于嘉庆的诗早已公开流行天下,这样大张旗鼓地修改,结果是越抹越黑,使天下的官员百姓对乾隆的出生地问题愈加议论纷纷。
  乾隆这么一位很有名的皇帝,不但他的出生地闹不清楚,甚至就连他的母亲是谁人们也产生了怀疑。其中一种很有意思的说法,说是热河行宫里有一个很丑的宫女在草棚里面生下了乾隆。
  传说,雍正在做皇子当雍亲王时,一年秋天在热河打猎,几箭发出射倒一只梅花鹿,年轻气盛的雍正当即让人把鹿宰杀,大口地喝起鹿血。鹿血有很强的壮阳功能,雍正喝后躁急不能自持,可身边又没有王妃,他就随便拉住山庄内一位很丑的姓李的汉族宫女发泄了一番。
  事后,雍正早把这段露水姻缘忘得一干二净。第二年夏秋之际,康熙父子又来到山庄,听说这里的李家女子怀上了龙种,康熙大为震怒。经过追问,雍正承认是自己干的好事。这时那位宫女就要临产了,康熙怕这丑女生产坏了皇家的名声,急忙派人把她带到草棚,丑女在草房里生下的就是乾隆。这一说法如果是真的,那么乾隆就不是纯正的满族人了。
  在1944年,有人根据晚清遗老冒鹤亭的口述,在当时《古今文史》上发表文章,对乾隆是山庄丑女生在草棚里的说法进行评说。后来,又有台湾小说家高阳在《清朝的皇帝》一书中大书特书。
  尽管乾隆生在草棚的这一传说流传很广,影响也很大。但那毕竟是野史,那是靠不住的。乾隆的生母究竟是谁,只要看一看清朝皇家的家谱《玉牒》和乾隆时期的《实录》以及《圣训》,这些典籍是怎么记载的,问题就一清二楚了。
  清朝政府有个规定,皇帝家族生儿育女,每三个月要上报一次,写明出生时间和生母,每隔十年,根据出生和死亡记录的底稿,添写一次皇室族谱《玉牒》。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的《玉牒》和生卒记录底稿上,都清楚地写着:世宗宪(雍正)皇帝,也就是雍正,第四子高宗纯(乾隆)皇帝,也就是乾隆。康熙五十年辛卯八月十三日。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凌柱之女诞生雍和宫。乾隆的亲生母亲是钮祜禄氏。在《实录》和《圣训》中也有同样的记载。
  
  说起来,乾隆的确是个大孝子,乾隆在慈宁宫为母亲60岁诞辰举行盛大寿宴,并把它绘画叫《慈宁燕喜图》。他曾侍奉母亲三次上泰山,四次下江南,多次到塞外避暑山庄。乾隆还别出心裁,用三千多两黄金做了一个金塔,专门用来存放供奉他母亲梳头时掉下来的头发,所以叫金发塔。乾隆爱写诗,在他的诗中,有不少是称颂生母钮祜禄氏养育之恩的。如乾隆四十二年正月初八,67岁的乾隆陪85岁的皇太后赏灯后作诗写下了“家宴观灯例节前,清晖阁里列长筵。申祺介寿那崇信,宝炬瑶檠总斗妍。五世曾元胥绕侍,高年母子益相怜。扶掖软榻平升座,步履虽康养合然”的感人诗句。由此看来,乾隆对自己的亲生母亲钮祜禄氏的感情是相当深厚的。
  尽管史料上记载得很清楚,乾隆的生母就是钮祜禄氏。但还是有人硬要从里面挑出毛病。例如在清朝后期,长沙湘潭有位名叫王运的学者提出,乾隆的生母虽然是钮祜禄氏,但的确与山庄有关。王运是曾国藩的幕友,也是晚清著名的诗人。
  王运在《湘绮楼文集》内的“列女传”中说:乾隆的生母钮祜禄氏,老家在承德,家道平常没有仆人,十三岁时到北京混入姐妹群中入选秀女,被分到雍亲王府当使唤丫头,后来竟生下了乾隆。这一说法很有传奇色彩,但也是靠不住的。
  在清朝,选秀女的制度是非常严格的,我们从清宫《钦定宫中现行则例》中可以看到当时清宫的一些有关规定。清宫的门卫制度更是森严。怎么可能让承德当地一个女子随随便便混进去呢?
  围绕这个出生问题,好像有人硬是和乾隆爷较上了劲,那个山庄丑女的故事还在传着,又冒出来另一个说法:说乾隆是浙江海宁一个大盐商陈阁老的儿子。
  浙江海宁县,在清朝时属杭州府,是海边的一个小县。海宁地方虽小,却因为在这里能观看到气势磅礴的海潮而闻名于世。相传,海宁有位盐商叫陈世倌,俗称陈阁老,在康熙年间入朝为官,与雍亲王一家常有往来。今天陈阁老的旧宅,还保存一块九龙匾,据说是雍正亲笔书写的。
  更为离奇的是,相传这一年,恰好雍亲王和陈阁老两家夫人分别生了孩子,而且是同年同月同日,雍亲王让陈家把孩子抱入王府看看。可是,等孩子再送出来时,陈家老小个个目瞪口呆,自家的胖小子竟变成了个小丫头。陈阁老掂量出此事性命攸关,劝全家忍气吞声算了。那换入皇宫的胖小子,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
  当代小说家金庸也是浙江海宁人,他从小听的就是有关乾隆的种种传说,他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便是围绕乾隆身世之谜展开的。金庸在小说中有声有色地写道:陈世倌的小孩抱进雍亲王府,“哪知抱进去的是儿子,抱出来的却是女儿。陈世倌知是四皇子掉了包,大骇之下,一句都不敢泄露出去。”
  这个故事一出笼,乾隆是陈阁老的儿子的传说便越传越广,越讲越真。民间甚至传说,乾隆登基后六下江南,目的就是探望亲生父母。而他六次南巡竟有四次住在陈阁老的私家园林,这是明显的“假公济私”,为的是探望自己的生身父母。
  另外有一本野史叫《清代外史》,晚清文人天嘏写的。这位作者在书中还进一步说:乾隆知道自己不是满族人,因此在宫中常常穿汉服,还问身边的宠臣自己是否像汉人。乾隆的确经常穿汉服,现在故宫还保存着不少乾隆穿汉服的画像。也许这就是引起传说的原因之一。
  如果按照这种野史的说法,乾隆便是陈阁老的儿子,那么他就是个地地道道的汉人皇帝了!其实这些说法,全是捕风捉影。
  所谓的陈阁老,也就是陈世倌,他在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担任内阁大学士以后时间不长,就因为起草谕旨出错被革职了,当时乾隆骂他:少才无能,实不称职。这样一点情面都不留,别说是生父,就是普通的前朝老臣,也很少受到这样的数落。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皇室族谱,作一些具体的分析:乾隆出生的时候,雍正的长子、次子虽然已幼年早死,但第三个儿子已经八岁,另一个王妃过三个月又添了一个儿子。而且,这时的雍正才34岁,正当壮年,他怎会在已经有一个8岁的儿子,另一个王妃又即将临产的情况下,急急忙忙偷偷摸摸地用自己的女儿去换陈家的儿子?这从情理上也是说不通的。再退一步讲,那时的雍正连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登上未来的皇位,又怎么会知道陈家的儿子就是个有大福的人呢?
  至于乾隆为什么六下江南,有四次到浙江的海宁,而且每次都住在陈家的私人花园?据考证,乾隆南巡到海宁,主要是视察耗资巨大的钱塘江海塘工程。
  浙江海宁是一个偏僻的小县,当时找不到比陈家花园更好的地方让皇帝住了。再说陈家花园离陈家的住宅实际还有几里路远,乾隆在陈家花园住过四次,但对陈家子孙却一次也没有召见过,更谈不上“探望亲生父母”了。
  乾隆身世的故事讲完了。现在看来,所谓乾隆是丑女生在草棚里,或者本是陈阁老儿子的民间说法,都是站不住脚的。至于乾隆的出生地,虽然史学界也有不同的说法,但从清宫档案来分析,落脚点应该是雍和宫。
  关于乾隆的身世,不管后人如何猜疑,提出这样那样的说法,作为传说和野史,也许都很传奇,很有吸引力,也可以写进小说、拍成电视剧,但都不能当成历史事实来相信。

相关热词搜索:乾隆 之谜 身世 乾隆身世之谜 百家讲坛乾隆身世之谜 清朝乾隆皇帝出生之谜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