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我”的十八梯]十八梯

发布时间:2020-03-22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由于山的缘故,重庆被分成了上半城和下半城,一上一下之间的区别如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十八梯在下半城,解放碑在上半城,它们之间仅仅只是相隔一条马路。      先有十八梯后有解放碑
  
  外人眼中的十八梯,被习惯性地理解为城中村,城是高楼林立的中央商务区解放碑,村是吊脚丛生、户不蔽雨的十八梯棚户区。其实不然,先有十八梯后有解放碑,先有村后有城,先有穷后有富。城市发展因江而生,倚山而上,如大树参天,纵然树冠枝繁叶茂,遮天蔽日也是因为坚实的躯干和发达的根系。由此,在这个被“代言”了落后居住条件的十八梯里,更能找到原本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被丢弃或者被侵蚀的原质。
  如今,山城已不满足于囚禁在上半城了,他如此迫切地需要扩张,需要下半城,需要那里的空间,用自己的力量去改造那里。是的,十八梯拆迁在所难免,他必将献祭自己以达成城市扩张的宏愿。
  当然,我真诚地祝福那些在大雨大漏、小雨小漏、冬寒夏闷的房屋中寄居多年的人们能早日喜迁新居。在外人闲情逸致观看十八梯的背后,是与城市环境无法匹配的生活条件。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原本豁达乐天的人也会因为一套房子变得卑微,卑微到让人感到可有可无。
  
  离歌,最后的情怀
  
  我希望为他们留存一张照片,以证明他们的存在。
  为此,我选择了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的老式格拉菲大画幅相机,加以影棚灯补光,试图以一种严肃、庄重的姿态让每一个站在我相机面前的十八梯居民感受到这是在为他或她――一个可能从来就没有正儿八经拍过照片的人按下这张照片。
  我很清楚我在与他们之间是在建立某种信任,某种感情,某种关系。虽然都是重庆人,但我感到他们与我那么的陌生,陌生到需要重新来认识,重新建立起一种崭新的拍摄关系。遗憾的是,当我清楚地意识到这点的时候,一曲离歌业已奏响,这样的照片是无法复制的,我只能怀揣着虔诚的心去尽量冷静处理好每一个画面,我希望以我之庄重勾勒出他们的故园情怀与个人尊严,以我之谦卑影印出他们的城市梦想与生活荣光。
  踏着十八梯的台阶沿梯而上,回望,眷恋在后,举头,繁华在前,城市如此,生活亦如此。我希望以我最真挚的态度将这组作品继续完善下去,使其最终能成为我们这个时代里面那些曾经生活在城市底层的人的公共肖像和记忆。(王远凌)
  三月风:如何理解这个专题?拍摄初衷是什么?
  王远凌:这个项目开始于2010年6月,初衷是报社的一个策划报道,因为十八梯要拆了。以前我们经常来这里拍照片,这是一个很世俗化的地方,吵吵闹闹的,很好玩,但一直又觉得没有拍好。这次真的要拆了,才觉得作为一个重庆人,有必要要做点什么。因此这个拍摄更像一场仪式,一场以个人情感为献祭的告别。
  三月风:这组环境肖像是基于你个人观察的“导演”吗?
  王远凌:我想强调那些表面上在旧物的离间下导致时间错觉而产生审美的地方,其实是因为有了这些居住于此的人散发出的气场,才让我们不自觉地徜徉于自身过去经验中。我们怀旧怀的不是旧物,而是那些曾经有过、但已不复存在的生活。
  刚开始与他们的交流是最困难的,后来手上有了一些照片,都随时装在包里,给人家看,在一来二往中我们彼此熟识了,我也给他们讲我的见闻,就像给家里人拍照片一样,建立了一种互知的平等的关系。
  最终拍摄是很正式的,我们还在十八梯里面租了个小房间,搭建了一个临时影棚,但作品里面的很多主人公的神态,情绪,动作都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真实出现过的。我在十八梯里面四下转悠时经常会看到某个人在那里,或发呆,或专注于某事。拍摄的时候就让那深烙在脑中的一刻在合适的气氛中“回光返照”就是了。
  三月风:他们现在的处境如何?这组作品实现了你的预期表达吗?
  王远凌:十八梯其实是重庆的母城。居住在这里最大多数的是城市原住民,近十年,外来进城务工人员在此租住的比例才开始大幅度上升。现在,他们中条件好点的,已经交了房搬走了,条件差点的,还在等着政府的安置房。他们不是不想搬,甚至还害怕成为钉子户,但是一时间又找不到合适房子,很是焦急。
  老式镜头拍彩色负片照片出来的效果比较柔和。我很喜欢这种柔和的调调,好像能从骨子里面透出淡淡的忧伤。我并没有去刻意地表现这里的关系、生活,表现世俗化的具象场景,而选择了另外的一面,孤独的一面。
  现在,与城市拆迁的速度、人撤离的速度、气场衰弱的速度相比,文本应该让位于摄影,在有限的时间里面,尽可能多地影印在底片之上才是重中之重。这些东西对中国的城市是有普遍意义的。
  十八梯只是庞大的重庆下半城改造中的一个部分,随着各个地段拆迁的陆续进行,拍摄的范围在扩大,不知最后到到什么地方终结。拍的人越多,拍摄也越来越难进行下去,但我会把最后一张留给自己,以最庄重的姿态,以回馈这里对我的给予。

相关热词搜索:再见 十八梯 再见 “我”的十八梯 再见我的十八岁 再见我的十八岁另类词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