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中国时尚,而非中国廉价】 英国廉价航空

发布时间:2020-03-22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在北京的酒店大堂内看到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电影明星阿诺德?施瓦辛格,或者在香港时装周中偶遇纽约时装设计师谭燕玉,都不再是让人惊讶的事情。中国现在就像是上世纪30年代的巴黎或者50年代的纽约那样,是几乎所有人趋之若鹜的目的地。但值得注意的是,为什么太平洋东西两岸时尚界的标志性人物都同时到中国来了呢?答案很简单,为的是已成为中国的一项重要产业的时装产业。
  施瓦辛格是到中国来宣传和主办加利福尼亚时装设计师在北京和上海举行的时装秀的。而谭燕玉则是来接受全球杰出华人设计师奖项的。这一切表明,中国的潮流也在不断变化,在这滚滚潮流中时装设计师而不是工业或产品的设计师成为了大赢家。
  去年初,英国各大报章还都充斥着有关“文胸大战”的报道,这一说法是用来描绘一场发生在欧盟和中国间关于纺织品的贸易纷争。数字最能说明问题。2005年上半年,欧盟从中国进口的纺织品增加了45%,世界贸易组织认为,中国可能很快就将占据全球纺织品市场的半壁江山。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深圳,我碰到过一名德国时装讲师。他告诉我说,杭州一家全天24小时不间断生产的服装厂有3000名工人,每周能向欧美的平价服装销售商提供120件黑色运动夹克。
  不过,尽管关于中国服装生产能力的这些数字令人感到震惊和畏惧,但中国无与伦比的生产规模让我们忽视了中国在时尚业角色的一个更加重要的变化。
  简单来说,中国厌倦了自己全球服装底层制造中心的身份,希望成为时装业的一员。它希望创建自己的时装品牌,而不仅仅是为其它国家作嫁衣;它不仅希望向本国消费者销售自己的品牌服装,更想把本国品牌推向全球其他国家的消费者了。原因是显而易见的。现在,2/5的中国人生活在城市,到2010年,中国预计会有2.5亿高档品牌消费者,这是一个庞大的市场。
  那么,为什么中国人还不行动起来呢?这是个好问题。这个问题让谭燕玉――在国际时装界努力培养全球品牌的极少数中国人之一――来回答再合适不过了。
  11月一个阳光和煦空气温润的日子,我在香港遇到了谭燕玉,她此行是到这里来领奖的。她说话似乎精力充沛,但看上去有些疲倦。人们把拥有这种优雅的疲倦的她列为《人物》杂志“50名最美丽的人”之一。
  我们先谈到了她早年的生活。她混合中西的生活经历在其设计师身份中居于核心地位。在从香港毕业后,她和许多同龄人一样来到纽约发展事业并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几经挫折,她的公司现在的营业额已经高达650万美元,她的客户包括朱莉亚?罗伯茨、麦当娜和小甜甜布莱妮等人。
  然后我们谈到了新一代中国服装设计师。现在,如果像谭燕玉这样的年轻设计师想在中国大陆培养开发一个时装品牌,她需要些什么呢?她提到中国大陆(甚至香港)缺乏基础设施,例如:推销周、时装展、创新性管理、时尚类杂志、媒体支持、销售渠道、独立经营的零售商以及中意的时装商店等,而这一切都是纽约的时装设计师司空见惯的。这些东西是将天才设计商业化所必需的。
  我在中国经常听到的说法是:这里有才华横溢的设计师和巨大的市场,但缺少发达国家那种将创造性转变成商业产品所需的基础设施。当我和北京的时装界人士交谈时,他们也都认同谭燕玉的观点。
  中国本土品牌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与柏林墙倒塌后东德的情况类似,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人急于接受奢侈品,而不是某些人所希望的文化,没有哪个行业比时装业更能反映这一点。但对于有抱负的中国人而言,只有真品才会令他们自豪。但是,中国本土时装品牌如何才能在国内外赢得信任和声誉?或许它必须先出口、赢得国际声誉后再返销到中国国内来,这样才能迎合中国人眼下对国外产品的品味?或许一个中国品牌需要将自己与享誉世界的中国艺术联系在一起。如果是这样的话,这正是香港著名唐装品牌“上海滩”正在做的。“上海滩”借鉴谭燕玉的战略,与一些中国著名艺术家合作,为2006年的时装系列做准备。“上海滩”试图打进中国内地市场每个角落,并扩大在全球的市场份额。
  或许到了中国人再次借助本国悠久历史的力量的时候了,他们可以用传统手工艺、漂亮的服装材质和不迎合现代性的精神打造中国自己的时装。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前将一直如此。中国时装业要大显身手的话,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时机了。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 英国 而非 英国:中国时尚,而非中国廉价 中国时尚 而非中国廉价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