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理性成就繁荣|理性繁荣

发布时间:2020-03-22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约2500年前,雅典的市长说过,“世间一切美好事物,最终都会聚集在城市中,因为城市如此伟大。”人类的智慧和历史的积淀成就了一个个美好的城市:既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又充满艺术之美和文化的气息。
  中国的城市建设也为此做出了贡献。但是,近30年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中国的城市建设也在狂飙,欲“毕其功于一役”。这种狂飙式发展在让我们惊讶之余,也让城市建设逐渐地迷离了方向失却了灵魂。
  
  烽烟四起的城市大战
  
  城市群是区域发展中最具活力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对周边地区具有巨大的辐射效应和带动作用;人口和经济活动逐渐向城市群和大都市圈集中的趋势也在增强。从国际经验来看,城市群已成为发达国家城市化的主体形态,支撑经济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
  但中国的城市建设却是拔苗助长式的大幅度扩张,呈现出浮躁之态。例如,“中部崛起”战略提出后,分属湖北、河南、湖南、安徽的“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珠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的四大城市群也各自形成规划。江西省也提出要构建环鄱阳湖城市群的发展战略构想,据说,这还是改变了以前建设环鄱阳湖城市群、赣西城市群、赣中城市群的规划的结果。
  和谐中国,理应是一个区域协调发展的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城镇化战略的积极实施必然导致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但城市群、城市化的建设犹如自然界的生长,是一个自然的发展过程,需要很多条件的配备,更需要积累。“罗马不是一天能建成的”。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曾说过,城市化率从30%提升到75%,英国用了200年,美国用了100年,日本用了70年,而中国预计只用40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48个城市要建设国际大都市,提出规划建设大都会的城市几乎遍及各个省区市:大沈阳、大济南、大昆明、大兰州、大贵阳、大烟台、大合肥、大广州、大郑州等等,新城建设之风也是越刮越猛。
  同时,不少城市仍旧没有跳出“摊大饼”的怪圈,延续着长期备受诟病的征地扩张的模式,北京、上海环环相扣的发展模式也被全国很多的城市所拷贝。而且,许多中小城市的规划框架超出了人口、产业规模的几倍之多,都习惯于征地扩张后再来“填空”。这种大幅度扩充城市用地,大面积地增加建设量,导致出现了“圈地运动”和“造城运动”。在其背后,则是一些地方政府采取单一依赖土地经营和房地产开发来拉动经济的增长方式。这种发展过快而质量较低的城市化进程已经造成了一些不良的影响。例如,城乡差距拉大,甚至连城市郊区也处于贫困状态。据相关报道:由于北京强大的“虹吸”作用,大量的人才和投资被吸引到北京,这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北京与周边城市的差距正在越拉越大。特别是河北省与京津接壤的6个设区市的32个贫困县、3798个贫困村等形成了“环京津贫困带”,贫困人口达到272.6万。
  
  宜居为城市建设之方向
  
  迷离了方向,失却了灵魂的城市建设还表现在使得一些城市变得越来越不适宜居住了。追求大、新、洋,是现在一些城市建设的方向。但这些建筑却往往突出了功能主题而忘却了宜居的责任。一个城市的发展首要目标是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感到居住的舒适,而不仅仅是林立的摩天大楼和漂亮的大广场。好的城市环境不但可以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可以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安居才能乐业,才能奠定和谐社会的基础。而“大城市病”目前开始集中凸现:空气污染、土质污染、水体污染、视觉污染、听觉污染;热岛效应加剧、交通堵塞加剧、资源短缺加剧;绿色空间减少、安全空间减少、人的活动空间减少。
  “首都之窗”网站进行的一项关于“宜居北京”调查中,众多的不“宜居”因素,诸如人口密集、交通堵塞、房价高涨、生活费用高昂等使北京的城市问题成为众矢之的。例如,城市公众普遍关注的交通拥堵问题就是困扰市民生活工作的一个突出问题,“中国城市论坛2006年北京峰会”上公布的《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报告》提供的关于交通通畅性的调查显示,交通畅通性与城市规模密切相关,城市越大,交通越拥堵。北京、苏州、广州、上海、烟台、宁波、西安、大连、佛山、重庆是本次调查中公众感觉交通最不通畅的10个城市。北京市的交通拥堵也曾被北京市长称为“首堵”。 盲目的城市化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环境的污染和遭遇“水危机”是城市冒进的不可承受之痛。国家环保总局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监测的全国522个城市中,只有4.2%的城市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56.1%的城市只达到二级标准,而有39.7%的城市则处于中度或重度污染中。另据权威部门统计,目前,全国669个城市中有400余个供水不足,其中比较严重缺水的有110个。在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有30个长期受缺水问题困扰。全国城市缺水每年达60亿立方米。2003年全国70%的城镇缺水,90%的城镇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90%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全国污水处理率只有36%。有200个城市出现垃圾围城的局面,只有50%的垃圾处理率,其中只有10%达到无害化处理标准。
  城市的发展必然导致产品生产能力的迅速扩张,而这又必然导致能源、原材料的紧缺。但人力资源、社会资源等条件又在制约着不同城市的发展。于是,为了实现地区经济发展目标,封锁市场、实施地方保护就容易成为地方政府的选择。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已经爆发了两轮区域经济冲突。第一轮是在20世纪80年代,第二轮是在20世纪90年代。在区域经济大战中,区域的协调发展就显得更为困难了。狂飙式的城市化进程还使得我们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就业岗位增加无法适应。于是,中低层的城市居民越来越感到生活的困境,感觉到“居长安,大不易”。这样也导致了贫富差距不断地扩大,城市“相对贫困”现象日渐突出。而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又反过来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久而久之,将导致虚假的城镇化。
  
  城市建设需加强规划管理
  
  浮躁必然导致长远性规划的忘却,城市建设亦是如此。而没有规划的城市建设必然导致城市结构的不合理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大量浪费。“大城市病”所产生的系列病状及后遗症,根源就在于城市建设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
  “大城市病”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口密集。人口集中的原因,被归结于规划和建设中对建筑和功能的过度集中。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吴良镛院士指出,人口过于聚集的原因在于“单中心+环线”的城市发展模式。“为什么在北京、上海等大都市出现交通堵塞?最重要的原因是城市结构不合理。”连玉明分析,城市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了城市功能的紊乱,并直接导 致了政府决策行为的随机性,这种随机性在城市规划中又表现为短期行为和追逐现实利益,反过来又加剧了城市结构的更加不合理。而这又导致基础设施建设的随意性和许多公共设施的低层次重复建设。无怪乎,曾有人想象把城市的公共用地装上拉链,随时可以拉开、合拢,以免建设者的辛劳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浪费。而欧洲的著名城市,例如罗马、巴黎等,都是先建地下的排污设施,在地下的暗沟上面建城市,而且这些暗沟至今仍在使用。对城市发展中的工业建设及其他经济活动、交通、住宅、园林设施、公共基础设施进行综合规划,均衡发展,注意其空间关系,也许是我国城市建设不可回避的话题。
  城市的管理也是如此,由于急功近利,城市管理并没有从源头上寻求治本之策,往往是在城市问题已经到了积重难返之际才开始采取各种应急与补救措施。缺乏规划的城市建设还表现在出现大量让城市不堪重负的“形象工程”。据建设部披露,中国662个城市、2万多个建制镇中,约有1/5的城镇建设存在“形象工程”。这些“形象工程”大都急功近利,不顾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严重脱离实际,为以后城市的发展造成严重障碍和沉重负担。
  更令人担忧的是,缺乏战略眼光的城市建设将使得土地资源大量浪费。中国本就是一个土地资源不丰富的国家,可“国际大都市”、开发区、大学城、大公路、大立交、大绿地、大会展中心却在吞噬着本就十分有限的土地资源。“从土地资源的紧缺性角度来看,我国不适宜如此粗放地扩张城市面积,而应该从节约土地的角度,多发展高密度、紧凑型的城市。否则的话,13亿人口的城市化进程将带来‘无地可耕’的严峻后果。”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陆铭博士的担忧不无缘由。大规模圈占耕地的后果是“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农民的出现。这些农民无论是留守还是流入城市中,都将引起突出的社会安全和人口安全问题,甚至是社会冲突,危害社会安全和社会发展。另外,现在城市人均综合占地很快达到110平米到130平米的高水平,但是城市建设吞噬了的土地资源并没有为大部分市民带来生活空间的扩大和改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杨保军曾指出:“近年来,一些城市规划设计师存在崇洋观念和习惯于编制大气派规划的作风,这些规划为领导者营造了大气派的政绩工程,而没有营造老百姓的生活家园。”
  
  城市建设不应“失忆”
  
  城市的文化水平,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城市的竞争力,决定着城市的未来和可持续发展。城市的文化既包括在历史长河中点滴积累起来的城市记忆,也包括现代城市的文化氛围和城市精神。一个城市的文化发育越成熟,历史积淀越深厚,城市的个性就越强,品位就越高,特色就越鲜明。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邹德慈曾给出国内4个著名大城市的景观图片,让人猜出分别是什么城市,但完全猜中的人极少。这个尴尬正是现在国内城市建设“千城一面”状况的真实反映。中国的城市面貌缺乏特性,重复“迪斯尼乐园”式的单一模式,“南方北方一个样,大城小城一个样,城里城外一个样”。2001年,德国建筑学会会长汉派尔先生来我国访问时,曾感慨地说:“现在我驾车从北京外围向内开,我不知道自己在哪里。感觉可能是在迈阿密、新加坡或者在法兰克福,所有的高层建筑都是一样的,没有各自的特殊个性,只有从写的字上才能看出是在中国。”
  “千城一面”的城市面貌源自于盲目模仿与追逐,而盲目模仿的背后是对城市记忆的伤害。具有哈佛大学城市设计博士学位的单文慧曾指出:“目前,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设计在中国非常缺乏。中国拥有久远的历史与文明,每一座城市都有着独特的地方文化。一定意义上,现代都市与过去的历史文化应该具有连续性,城市的建筑正应该致力表现这种连续性,这样才能保持城市历史文化的原有特质,体现对历史的尊重,使得地方社区在获得新的城市生活方式的同时找到新的地域认同。”可是,在过度的商业化运作,大拆大建盛行,现在大量的古建筑、古街区荡然无存。我国文物界估计,改革开放20多年来,以“建设”的名义对旧城的破坏,超过了以往100年。忽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城市的历史文脉已经被生生的割裂,人们只有在博物馆里才能找到“过去”的回忆,失却了神韵的仿古建筑只是徒增人们的些许伤感而已。这种忽视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城市建设,使得城市都失去自己的底蕴和韵味,逐渐地成为一座“失忆的城市”。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感叹:“今天,一些城市已经很难找到层次清晰、结构完整、布局生动、充满人性的城市文化形象。”而割裂城市的历史文脉和对城市发展的迷离又使得城市的精神变得越来越衰弱,使得生活其中的人们背离了城市的追求,也在逐渐地“失忆”。
  这些不和谐的音符给进入“快车道”的城市建设敲响了警钟。只有用理性来抑制城市现代化发展中的狂飙和迷失,我们才能享受城市化进程提速带来的成果。

相关热词搜索:城市建设 繁荣 理性 城市建设:理性成就繁荣 上海城市建设成就 北京城市建设成就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