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着创造着】生活好累好压抑的句子

发布时间:2020-03-22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大学校长,在当今成为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的公众人物,人们对大学校长的期待也更高、更全面、更苛刻。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是香港最资深的大学校长,他的学识、修养、社会责任感、公众影响力,包括公关能力,都在诠释着现代大学校长的完整含义。
  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之际,我们有幸与潘校长对坐交谈,领略他的生活、他的创造。
  
  “我们是国家的一部分”
  
  年愈六旬的潘校长,身材瘦削,目光睿智,和我们谈起1997年至今10年间香港的变化,他用那带有潮粤口音的普通话几次强调:“我们是国家的一部分。”
  他总是用国家来表示“中国”,令我们这些年轻人听后有一种感动。
  潘先生1991年起担任香港理工大学校长,在97回归之际,他作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为香港回归作出了贡献。
  回忆当年,他说:“‘一国两制’,在当时是很新的观念,是否可行,没有人知道。香港经历了100多年的殖民教育,民众普遍对国家信心不足,怀疑很多。1997前后,很多人移民离开了香港。董建华当选为首任特首后,特区政府坚持‘一国两制’,有《基本法》做保障,香港既有自由又有法治。”
  10年过去,潘校长感触最深的是与祖国联系的更加紧密和民心的真正回归。
  “2003年,SAPS爆发,香港经济跌到谷底,中央政府大力支持我们,港人感受很深。香港的自由民主其实比1997年以前更宽,人们感到‘一国两制’实实在在地落实成功了,香港目前是在沿着正路发展。人民心态很重要,我觉得,民心真正地回归了。”
  从1998年开始,潘校长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回望过去,他也有颇多感慨:“1997回归初期,很多港人不愿意担任政协委员,对国家不了解,对全国政协不信任。现在不同了,很多人争着当政协委员,希望能代表香港人在政协发表意见,同时还认为政协委员是有身份的象征。”
  在2007年的十届全国政协第五次会议上,潘校长继续建言献策,建议建立多样化的高等工程教育体系和合理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不断提高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真正的创新型国家。他还提出要推动社会企业构建和谐社会。
  潘校长对国家的感情,还体现在坚持了10年并且将继续坚持下去的一项举措:香港理工大学从1997年7月1日开始,在面向校外和校内的两个地点,每天升国旗、区旗、校旗。“目的是提升学生对国家的认同,让大家认识到,我们是国家的一部分。在理大的通识教育课程中,学生都要选一门与中国有关的课程,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政治、社会等等。”潘校长介绍了采取这些举措的初衷。
  
  “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爱学生是每一位优秀校长的天性,潘校长更是在对理工大学的塑造中融入他对青年学子的全部关爱。
  潘宗光先生是国际知名的科学家,1985年、1991年曾两度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提名。早在1979年,他就荣膺了“香港十大杰出青年”称号。曾经的青年才俊,如今专心于新一代杰出青年的培养。在香港理工大学的网站上,潘校长写道:“香港理工大学是一所既亢满活力又拥有骄人历史的大学。理大毕业生的实用价值,更被雇主视为同侪之冠。”
  在课程设置上,理工大学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追求多元化和专业化。其中,设计学、服装及纺织学、职业治疗学、国际航运及物流管理等都非常有特点,为众多行业培养了专门人才。
  除专业课程之外,潘校长还致力发展“全人教育”,他说:“我们的办学理念是帮助学生全面发展。首先是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对家庭、对国家、对社会要多多付出。与此同时,在课程之外,还安排各种活动,帮助学生提升竞争力。” 潘校长介绍说,理工大学每两年举办一次艺术节,已经举办三届。第一届的主题是“中国文化”,介绍京剧、古典诗词、民族音乐等等,第二届的主题是“世界文化”,第三届的主题是“运动与文化”。
  近年来,理工大学加大了学生到内地学习交流的力度。“每年有几百人到中国人民大学进行为期3个月的交换学习,以增加他们对国家的了解。”潘校长介绍说,除此之外,理大还组织学生到企业锻炼,熟悉社会,提高能力。
  因为香港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连接东西方的特殊作用,理工大学在学生中推广“两文三语”,即培养学生精通中文的普通话、粤语,加上英文,使其具有较好的语言文字沟通能力。
  多年来,潘校长努力将理工大学塑造成提供“首选课程”,培育“首选毕业生”的“首选大学”,赢得了社会对理工大学及其毕业生的赞誉。
  
  “为社会做更大贡献”
  
  潘先生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他以出世的心,做人世的事业,全身心地“为社会作更大贡献”。这一人生理念,他首先以香港理工大学的发展来实现。他说:“理工大学的课程注重实用性,培养的毕业生能够学以致用。我们的科研也是与工商界和社会需求密切相关的应用研究。”
  比如,理大在酒店管理和旅游管理方面具有很高水平。为提高内地酒店和旅游的管理水平,理工大学不断加强与内地有关机构的合作。
  还有,理大以在服装设计和纺织设计领域的专业水准参与了中国航天计划的实施。“神舟六号”两位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身穿的蓝色宇航服,也有理工大学参与设计的,特别采用了无静电反应的面料。 2008年北京奥运离我们越来越近,理大早已在很多领域展开了与内地体育界的密切合作。潘校长介绍说:“国家女子篮球队的主力队员陈鹭芸受伤后,理大曾经为她专门设计疗程,使她很快康复,重新为国家队效力。”
  从2005年开始,香港理工大学的专家就为中国体操队提供运动康复服务。理大的陈光灿博士随队工作,在提升体能、肌肉运动评估、体力恢复、伤病康复等方面提供科学、专业的技术支持。2007年3月,潘校长代表理大向中国体操队赠送了远程运动健康检测系统,该系统可以监测运动员的生理指标,同时能够向香港传递数据,为体操队和理大的远程实时交流提供资讯。
  香港理工大学已经与中国奥委会科教部签署科技合作协议,成为中国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科技合作伙伴”。理大将选派运动医疗、社会科学等方面的专家,协助备战北京奥运的培训、科研和医疗康复等工作。对此,潘校长表示:“这是理大和香港的光荣。”
  类似的项目还有很多,比如为卫生部培训康复治疗人才,与北大共建“社会工作研究中心”等等。
  在以大学校长的身份贡献于社会的同时,潘先生还以科学家、佛学家、社会活动家的身份指点年轻人,为社会培养有专业技能、有社会责任感、具备良好沟通能力的年轻一代。
  潘先生是首届世界佛教论坛的倡议者之一,他倡导大家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业,让和谐的世界,从每一人的心中开始筑起。
  潘先生的皈依师、河北柏林禅寺净慧法师在为潘先生著作《心经与生活智慧》所作序言中写道:“我认为佛法是生活的,佛法是创造的。佛法是生活的,应以佛法之甚深智慧,觉悟人生;佛法是创造的,应以佛法之广大慈悲精神,奉献人生。”
  潘宗光先生,正是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业,生活着,创造着,觉悟着,奉献着。

相关热词搜索:创造 生活 生活着创造着 缺陷隐藏创造机会作文 缺陷创造完美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