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忍之心的力量]忍3哪个忍者力量最大

发布时间:2020-03-22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大学生勇敢地、理性地拯救落水者,似乎也正是一个社会正在自我救赎、提升的象征,唯有刚健质朴的气质能够拯救那陷溺于虚伪和私欲之洪流中的人。      为救两名落水少年,湖北长江大学陈及时、何东旭、方招三名大学生不幸被江水吞没。他们是英雄,这个时代罕见的道德英雄。现在社会唯一可以做的事情就是赞美他们,为他们树立纪念碑;另一方面尽最大可能抚慰他们的家人,比如政府发放抚恤金,社会募集资金以解决他们的家庭困难。
  除此之外,没有必要人为地拔高他们。在救人之前,这些孩子只是普通人,他们也具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甚至他们未必就是在专业上多么出色、道德上多么高尚的人。但是,他们终究是一个人,一个“善端”没有被遮蔽的人。
  孟子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而且,这种恻隐之心,“我固有之也”,是内在于人性之中的。孟子还更为显豁地进行过解释:“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
  仁者爱人,即关爱他人。假如这他人是亲人,则其中自有源于遗传和长期相处而积累的亲情,这种爱是自然的。那么,对于陌生人,这种关爱则来自于人内在一种奇妙的构造,即不忍之心。孟子讲,君子“远庖厨”,就是因为君子有“不忍之心”,有一颗相对柔软的心,不忍看见动物在被宰死之前的“觳觫”。
  对于同类,这种不忍之心当然更为明显和强烈了。看见一个人掉进井里,任谁都会着急,不忍心,会本能地产生救人的冲动。假如他伸手就可以救他,他一定会伸手。假如不能,他也一定会呼救。关于这一点,斯密在他的《道德情感论》中也有所发挥,斯密称之为“同感”。
  这种不忍之心就是仁的内在基础,这种同感就是善的基础。按照孟子的说法,以此为基础,勤加拂拭,加以存养扩充,也就是仁者了,也就可以成就道德的行为。这时候,当然需要借助于理性,甚至借助知识。但仁的关键还是那内在于人心中的善端。
  这些大学生所处的就是这样一种情境:看见小孩掉进水里,他们本能地产生不忍之心,一种拯救落水者的内心冲动。可贵的是,他们正确地使用了自己的理性:知道自己不会游泳,没有鲁莽地跳到水里,而是组成人梯去营救。事实上,营救行动也取得成功了"只是由于有人体力不支,人梯断裂,导致三位大学生落水溺亡。
  这是一个悲剧,但这丝毫也不妨碍这是一起道德、英雄般的行动,也不妨碍这三位大学生成为英雄。他们是平凡的,因为他们只是听从每个人都可以听到的恻隐之心的召唤;他们也是英雄,他们知道自己将被置于危险境地,但他们还是听从了内心的召唤。
  照例,在这样的事情发生之后,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纷纷报道。应当说,大多数人赞赏这些大学生的仁者之行。荆州数万民众自发为三位牺牲的大学生送葬,也表达了人们赞赏美德的共同的朴素情感。
  不过,也有人发表了一些貌似高深的议论,有人责备这些大学生没有受过专门训练,没有合适的器材和方法,怎可贸然下水救人?这样的指责也指向教育体系,指责当代中国的基础教育中缺乏救生应急的教育,更指责教育中过分宣传牺牲精神,怂恿学生盲目牺牲――很多人提到了当年曾被广泛宣传的少年救火英雄赖宁。更有一些人提出:大学生如此牺牲是否值得?救出两人而牺牲三人是否值得?有人说,对这三位大学生“敬佩,但是不支持,感到可惜”――这样的态度让人想起1982年西安大学生张华拯救一位老农而献出生命所引起的争论。
  这些议论貌似高深,但其实充满谬误。这种谬误其来有自过去几十年中,由于复杂的文化、政治原因,中国社会先后发展出两种反道德的价值体系。第一种源于对英雄的恶性宣传,仿佛一个行为唯有与某种宏大价值勾连起来才是道德的,这导致了道德的虚伪化,人们自然也就不再相信道德本身。当年张华引发的争论就是道德感破灭的标志。
  第二种源于上世纪80年代后、尤其是90年代,整个社会被一种赤裸裸的物质主义精神支配,具有这种精神的人把人理解为成本收益计算的机器,人唯一重要的东西就是肉体的生命,道德则是成本收益计算后理性地选择的结果。只要自己收益足够大,就宁可不道德,并认为这反而是最道德的。“范跑跑”就是这种理念的化身。
  这两种价值体系表面上相反,却共享着反道德的哲学:否定人的内在道德感,把道德行为视为外在的强制的产物,或者根本就不承认道德的可能性。其结果都是道德虚无主义。在此次事件中,获救的两名小男孩悄然离开现场,恐怕就是这两种价值体系共同作用的产物。
  不过,大学生勇敢地、理性地拯救落水者,似乎也正是一个社会正在自我救赎、提升的象征,唯有刚健质朴的气质能够拯救那陷溺于虚伪和私欲之洪流中的人。

相关热词搜索:之心 不忍 力量 不忍之心的力量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翻译 哀吾生之无乐兮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