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而弥坚【《孔子》:回归之途弥坚】

发布时间:2020-03-23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文化】      在网络群情激愤的当口,去影院看这部因《阿凡达》(2D版)提前下线传闻处在风口浪尖的国产大片《孔子》,似乎是一件不合时宜的事情。但是,当大家都忙着抨击《阿凡达》与《孔子》之争背后的部门利益劫持公众选择自由之时,对电影本身的观察倒是被有意或者无意地忽略了。相比之下,回到影片本身,再透视这样一个文本所处的时代语境,或许是一个更加理性的选择。
  
  编剧:失败的文本
  不仔细审视《孔子》影片的文本本身,就无法评判它所意欲表达的究竟为何物,以及这个表达是高明还是愚钝。
  从影片本身看,《孔子》一片的最大亮点是在故事性较强的“堕三都”。 这段情节相对紧凑,战争场面的特效制作也算宏大,人物对话和场面调度较为丰富。但遗憾的是,影片的下半段孔子周游列国则显得情节松散。一班人马颠沛流离的过程,点缀上被反复炒作的“子见南子”场景,莫名其妙的“南子遇刺”,以及颜回、子路等弟子相继死去的煽情段落,最后孔子归鲁,终老于斯。这些情节交代之粗陋、逻辑之混乱,令人错愕。尤其是“子见南子”的场景生硬突兀。就整体的编剧而言,给人的感觉是这个故事只有前半段,至于后半段则是买一赠一的花絮。
  更致命的是,整个影片除了孔子政争失利出走列国这样一个时间线索,缺乏一个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灵魂线索。换言之,影片除了流水账式地讲述了孔子晚年的几段重大事件之外,没有表达任何内在的观点。
  胡玫说,她要塑造的孔子是一个凡人,不是圣人。孔子的伟大,是那个特定时代背景下一个凡人的伟大。这样的观点除了极度狂热的儒家崇拜者,恐怕没人会有异议。但即便是这样一个被许诺的人性化线索,在电影中也是模糊不清的。
  “堕三都”仅反映了孔子的政治幼稚,孔子是“赌气”(赌鲁君的气)抛子别妻、离家出走的。孔子作为一个凡人的伟大,通过“堕三都”和“周游列国”这两个段落如何能够体现?有教无类的平民化教育思想、对统治阶级君子和仁者爱人的道德主张、对无道暴政统治的批判立场、对既非大一统亦非个体主义的小共同体的捍卫,恐怕才是孔子思想的伟大之处。
  至于视觉语言的运用,胡玫的电视剧导演痕迹依然很重,没有充分发挥电影视觉语言的优势,过度依赖字幕和旁白,特效制作也相对简陋,缺乏想象力,这自然也是一大遗憾。在这方面,《孔子》要向被胡玫称之为“没啥内涵”的《阿凡达》学习的地方的确很多。
  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孔子这一题材本身的故事性并不那么强所致。胡玫自己也承认,对思想的表现是电影创作中的难点。不过,我倒觉得,电影本身固然不是为表达观点而存在,但是既然涉及到如此重要的思想人物,对人物思想的处理就是一个即便困难也不可忽视的挑战。对思想人物的影视呈现,当然不是要“说教”,而是要让故事有一个灵魂。
  如梅尔•吉布森的《耶稣受难记》所表现的虽然是宗教人物,但却是历史人物传记片的经典范例,是建立在对耶稣和基督教思想的深刻理解基础之上的影视再现,其中对耶稣挣扎但又坚定的内心状态和圣母玛利亚伟大母性的表现,十分细致,令人动容。以此为线索,片中对《圣经》段落的引用也是恰到好处,对耶稣生平的蒙太奇再现也是浑然天成地安排在受难叙事之中。相形之下,《孔子》一片对孔夫子内心的思想状态和情感过程的表现,则是停留于表面,浮于几个特效大场面和煽情段落,至于孔子生平的其他阶段则是彻底的空白,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
  
  价值衰落的救赎
  如此看来,《孔子》一片讲故事的手段及其所要表达的内涵并不如先前炒作的那般高明。但关键问题是,为什么在这样一个时代,会再度出现大家对孔子这个题材的争论以及《孔子》这部影片?
  转型的中国在经济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延续两千年帝制文化传统、填补由于改革所带来的价值真空和传统革命意识形态衰落方面,却面临着巨大危机。对儒家的重新挖掘、解读和接受,可看作是这一转型背景下价值重建努力的一种选择。从儒教在民间的复兴,到国家权力上演的祭孔大典,再到于丹的《论语》心灵鸡汤。从这个意义上说,影片《孔子》自然是这个时代价值重建大背景下传统文化回潮的一个结果,不纯然是商业投资或者导演个人创作欲望的心血来潮。政治权力驱动的帝国传统的宏大政治意识形态修补的动机,像一个模糊可见但又无法捉摸的魅影一样,充满了文本的背景。
  问题是,回归儒家真能拯救或者重建社会衰落的价值吗?挺儒者如孔子当年痛斥周礼不彰,痛陈改革时代的物欲横流和文化西化,要从早已逝去的历史陈迹中寻求黄金时代的乌托邦,而反儒者则如五四先驱一样,视儒家和孔子为保守集权势力之意识形态堡垒,他们借《阿凡达》抵御《孔子》,必欲除之而后快。
  遗憾的是,无论是挺儒派,还是反儒派,无论是于丹炮制的《论语》心灵鸡汤,还是胡玫制造的大片《孔子》,似乎都犯了一个同样致命的错误,那就是由于过分看重孔子和儒家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而忘却了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孔子及其儒家只不过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的一家,而孔子之成为万世师表、儒家之成为两千年帝制冠冕堂皇的官方意识形态糖衣,也只是经历了主张高度集权的法家不断改造的结果。
  《孔子》在这个意义上与于丹的“论语心得”是一脉相承的。孔子再次被工具化、商业化和去政治化,被剥离了他本该身处的那个语境,被以一种二十一世纪的迷人姿态重新包装,成为万能膏药和心灵救赎的迷魂汤。
  独尊被法家改造过的儒术,其结果就是孔子被神化,成为唯一权威的来源。孔子和儒家总是被认为是代表了封建正统,但其实儒表法里才是中国意识形态历史的真相,集权专制的法家才是中国千年帝制的真实面目,孔子及其儒学只不过是这个制度的一张温情脉脉的脸。那个真实的非法家化的活生生的孔子和儒家,早已被历史的尘埃、佛道思想的洗礼和千万次权力话语的阉割与改造淹没了。就连那个“圣人”的称号,也是后世统治者加封的。“若圣与仁,则吾岂敢”,他自己是万万不敢自称为“圣”的。
  孔子的悲剧在于,生为理想主义者注定了他人生理想的失败,死为先师注定了他作为后世意识形态工具的宿命。就是如今遍布全球的“孔子学院”,又有谁能说清,那是真心弘扬孔子之学,还是作为文化软实力扩张的一步棋呢?不回到春秋时代百家争鸣的多元化语境中去理解孔子及其思想,仅凭这样一部语无伦次的《孔子》,作为中华子孙的我们,如何能真正理解孔子和儒学对我们这个同样“礼乐崩坏”的时代的意义究竟何在?
  
  回到孔子、告别孔子
  千百年来,国人对孔子可谓是爱恨交加,此一时,彼一时,态度立场总是大起大落,差异悬殊。从秦代焚书坑儒,到汉代独尊儒术,直至宋明理学,到近代中华帝制的崩溃,西学对帝制儒学形成冲击,这当中儒家学说本身发生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唯一不变的是,人们所指的孔子及其思想,由于历史和权力的扭曲,离那个本初的孔夫子越来越远。
  儒学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孔子及其思想被统治权力绑架的历史。不能否认,直到今天,这个并不值得称道的传统依然遗迹尚存。《孔子》所要试图表达的意识形态修辞,自然也无法排除资本和政治权力合作,与真正的改革时代文化重建的目标南辕北辙的嫌疑。
  以德治国是儒家的历史遗产之一,但也是一个被证明不那么高明的遗产。《孔子》中卫灵公问孔子民富之后如何治理,子曰:“教化”。这个意蕴复杂的场景,不得不使人联想到这个时代到处弥漫着的泛道德化的政治话语。
  孔子重建贵族阶级君子品德的努力显然是失败的。历史的规律是,一个越是道德沦丧的时代越是强调道德。独尊儒术后的两千年皇权无限膨胀的集权专制历史,也证明光靠道德教化的努力是无法保证品质高尚和政治清明的。一个缺乏权力制衡的统治阶级尚且腐朽不堪,如何要求人民道德高尚?无道统治有道,这本身就是最大的不道德。显然,儒家传统要在现代化转型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就必然需要外来的思想资源的帮助,寻求某种制度突破,以真正实现孔子梦寐以求的君子之治。
  但无论是真正把握儒家的长处和软肋,还是借助外来思想资源去重建一个开放和革新的儒家传统,为中国的现代社会转型和价值重建提供镜鉴,都需要回到那个真正的孔子和儒家的本源,在这个基础上,然后告别孔子和儒家,去探寻更久远的视野,挖掘更高和高远的可能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有人因为看完《孔子》后,充满了失望、不满和疑惑,有动力去走近真实的孔子和儒家,走进我们民族的历史,拨开权力的迷雾去探寻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真相,那么,这或许也算是《孔子》这篇文本的“无心插柳”之功吧。

相关热词搜索:孔子 弥坚 回归 《孔子》:回归之途弥坚 让孔子形象回归真实 孔子的形象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