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逛武大,她的美丽何止樱花】武大樱花

发布时间:2020-03-23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本期《大武汉》出来的时候,正值武大一年一度的赏樱季。要说单纯去观赏樱花,可能武大并不是全武汉最宜人的樱花风景区。但总有一部分人坚持要在这个时候去武大,哪怕挤破头。问及原因,他们这样回答:“武大的樱花,意义不一样!”这么说的人,一般都是武大曾经的学子。
  不似厦门市民对自己的城市拥有一所名校而自豪,武汉的市民相对比较淡漠,也就是在每年樱花盛开的那几天会想起武大。此次采访归来后,跟身边不少人交流,大家都很惊讶:“武大里面还有蒋介石、周恩来故居?除了樱花,还有那么多景点!”
  
  武大就是用来闲逛的
  
  谁说只有厦门适合闲逛?武大,也是用来闲逛的。因为,这里有太多与历史的邂逅。
  武汉大学前身是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3年创办的自强学堂,1928年改名为国立武汉大学。如今你在这里可以看到著名科学家、教育家李四光先生的雕像,李四光正是武大的创始人。当年,他骑着毛驴从老武昌城一路赶到郊外的珞珈山,被这里宜人的风景深深震撼,新武大的校址便选于此。
  然后,轰轰烈烈的建校运动开始了。美国人凯尔斯设计出武大早期的建筑群;闻一多来这里担任教员,设计了校徽,把罗家山改名为珞珈山;第一任校长王世杰亲自带领学生们在狮子山、珞珈山种树,半年内种下50万株。王世杰如今在台湾的墓碑上写有如此文字:“民国十八年,受命创建国立武汉大学于武昌郊外之珞珈山。辛苦三年,规模大备,论者谓足媲美泰西第一流现代学府。”
  直到今天,我们亦近亦远去看武大,两座山间绿树成荫,其中老建筑玲珑秀丽。它的确是全国风景最美的大学,没有“之一”。
  
  张大水和他的武大
  
  在武大读过书的人,不可能不沾染上一点武大的精神气质。简言之,就是自由。从前中国的高校便广为流传这样一句话:“民主北大,自由武大。”
  张大水,就是武大的学子一名。本名张怀引的他是重庆人,本科在青岛一所大学读电子商务,毕业后突然想转学建筑,于是考进了武大的城市设计学院读研究生。“刚来武汉时,没有想到自己会爱上这里。”
  而他表达爱意的方式,便是他的绘本。或许你曾在网上或者街头的创意小店撞见过他的作品,他的《我的武大》手绘本和地图,在一小撮(尤其有武大背景的)年轻人中,十分风靡。第一版已经卖光,第二版即将上市。
  要论受欢迎的原因,大概是那温暖私密的线条触痛了大家 “武大情结”的伤口:“新生到来,毕业生离开,我们最好的时光在这里如樱花般飘零,一年又一年,转眼又一个春天,如果今年的樱花不再为你盛开,那些花儿又散落在哪里的天涯。”
  在张大水的手绘地图上,他还在樱花大道上写了这么一行字:“人头比樱花还多,武大的美丽何止这里。”
  
  这里的樱花意义不同
  
  武大里面一共有两座山,从正大门的方向望去,左边的一座叫狮子山,右边的一座叫珞珈山。樱花大道,便是在狮子山的半山腰,从樱园石开始,在孔雀绿的屋檐下延伸开来,经过老斋舍(樱花城堡)、情人坡、理学院、梅园小操场、九一二操场、标本楼,最后到新闻传播学院楼结束,全长约500米。
  武大的樱花,之所以意义不一样,当然在于她背后的那段历史,也可说是血泪史。1938年初,日军围攻武汉,形势危险之下,武大师生西迁四川乐山,至此开始了长达8年的乐山时代。正是这年4月,武大的师生们离开珞珈山不久之后,蒋介石将这里作为了国民党军官训练团的团部。同年10月25日,武汉沦陷,武大的校舍又变成了日军的司令部。而这樱花大道上的樱园宿舍,便是当时日军的伤兵医院。
  为了安抚这些伤兵,日军军官从他们的国家带来了樱花种子,一部分种在了狮子山樱园老斋舍的附近,一部分种在了珞珈山。春天时,樱花大道开出了和在日本同样灿烂的樱花,伤兵们从樱园的窗口便可以尽情观赏,的确缓解了不少思乡之痛。
  1972年,中日建交。当时日本首相送了中国一些樱花种子,周恩来又拨出了一部分种植在武大以及东湖。
  
  美国人设计的中式建筑
  
  樱花大道如果仅仅只有樱花,当然也会逊色不少。它附近的建筑人文风景,你了解其背后的东西越多,欣赏的时候也更有味道。
  武汉大学最早的建筑群,看似中式,实际却是由美国建筑师凯尔斯设计。他虽是美国人,却对中国传统文化知根知底,整个设计理念贯穿了中国传统建筑“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
  
  四隅崇楼”的思想。
  樱园的老斋舍,是武大最早的学生宿舍,一座仿布达拉宫琉璃瓦式建筑,巧妙地顺应了自然地势的变化,利用狮子山南坡依山就势进行建造,形成“天平地不平”的格局。而其中每个宿舍小单元的名字,则是根据《千字文》中的字所命名:“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更张。”
  张大水曾写过介绍樱花大道的文章:“从樱花大道登上樱顶平台,一共要爬95级台阶,会女友的时候,最快只要15.8秒……”
  樱顶上有理学院、文学院和老图书馆这三个古色古香的建筑。但是,请注意!它们可不似表面看起来那么普通。
  如果你走进老图书馆的内部,感受到的会是西方教堂式的宏伟和庄严。美国建筑师的理念在如今看来都很in,因为他是“用中国的传统建筑形式,弘扬西方的科学精神”。建筑思想的开放与自由,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整个社会。所以胡适曾说:“你如果要看中国怎样进步,去武昌珞珈山看一看武汉大学便知道了。”
  而平行的文学院与法学院,初看之下没什么区别,但是仔细看,你会发现屋檐的细微差别:文学院是翘屋角,更轻盈,寓意文采飞扬;法学院则是平屋角,较平实,寓意法力严正。
  此外,狮子山片区还有民国总统黎元洪之子所赠的老体育馆(又名宋卿体育馆);拜占庭风格的理学院,穹窿圆屋顶与南面的工学院方攒尖顶遥相呼应;现在用作戈雅咖啡馆的老房子与樱园食堂……
  
  珞珈山上的“周恩来小路”
  
  樱花大道太知名了,导致它对面的珞珈山就清净了许多。要是平时来,这里格外幽静。大树成荫的山路,沿路爬上山,也就遇到那么几个行人。师生们可能在上课,游人们则根本不知道这个地方。
  珞珈山其实也有樱花,在蒋介石故居(半山庐)附近,就有几十株晚樱。晚樱一般四五月间才会开,花色较红,花瓣较多。
  半山庐是个精致的小砖楼,也是中西合璧式设计。1933年建成,最开始的用途是作为学校招待所。1938年武大西迁、国共合作时,蒋介石与宋美龄就曾居住和办公于此。而如今,这栋保存完好的楼被用作武大校友总会、董事会和教育发展基金会。
  经张大水同学的提示,记者发现了半山庐门口地上的一个细节,镶嵌着一个圆形金属的LOGO,那原来是当年武大建校之初闻一多先生设计的校徽。
  
  继续往珞珈山后山走,你会邂逅到著名的老十八栋。十八栋其实不止十八栋,一共有二十几栋。因为有几栋是后来所建,但一直延续了最开始的名字。与樱园的老斋舍一样,十八栋也是依山而建,不过它们是独立的英式乡间别墅风格小楼。据说它们的修建当初还多亏了蒋介石南京政府的赞助,始用作教授们的公寓。
  而十八栋中最为有名的,要数周恩来、郭沫若的故居了。郭沫若后来多次写文章怀念这里,称其为“物外桃源”、最接近自己理想的住宅。1961年,郭沫若还来此地,在他的旧居――12栋――前留影。
  而郭沫若故居旁边的小石路,则被称为“周恩来小路”。因为住在郭沫若头顶房子里的周恩来,时常在晚饭后与邓颖超一起散步在这条路上,经过郭沫若家书房的窗口。
  看过十八栋,便可以下山了,一路走到凌波门,门外,便是烟波浩淼的东湖。

相关热词搜索:樱花 闲逛 美丽 闲逛武大 她的美丽何止樱花 她的美丽何止樱花 樱花武大 10月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