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盐事件 [政府不必理会囤盐]

发布时间:2020-03-25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政府可以随便改变市场的价格,但无法轻易消除人们的从众心理,还是让已经囤盐的,或者还没囤盐的消费者自己选择吧。      前些天的最大热点话题,就是“抢盐”。在微博上不断有网民发帖子说,很多人在家门口的超市排队买盐,或者干脆说方圆几里之内已经抢不到盐了。甚至有人报道说,有些人在家里囤了一吨的盐。对,您没听错,不是一“顿”的盐,而是一“吨”的盐。中国的囤盐风一度泛滥到很多地方,从东南沿海蔓延到内陆,大有“全民囤盐”之势。这次抢盐风波,源于大伙的恐慌心理。我在新华网上看到一则视频新闻,就这种恐慌心理给出了两点解释:“一是听说碘盐可防核辐射,想买两包防不时之需,二是怕海水污染后,晒出来的盐质量没有现在好。”
  第一类恐慌心理从科学道理上站不住脚。碘盐预防不了辐射,而且国内生产的盐大部分都是矿盐,小部分海盐。盐并不是碘, 盐里也没那么多碘,吃盐多了反而容易得高血压。
  第二条恐慌心理更是杞人忧天。有一组数据可证明全民囤盐当然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中国有足够的陆地盐湖资源,青海的察尔汗盐湖是中国最大的盐湖,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内陆盐湖之一,储藏着500亿吨以上的氯化钠,可供全世界的人食用1000年。
  上述常识,最近的媒体报道上比比皆是。这些常识,相信大家也都懂。那么为什么大家都会一窝蜂地去囤盐呢?这里面涉及一个“从众心理”。当有足够的人做同样事情的时候,人们就会想:“不应该这么做啊,为什么他们都这么做呢?难道是我想错了?算了,我也这么做吧,反正也多花不了几个钱,顶多就是花点时间排会队。”所谓“随大流”,类似于此。
  这种“从众心理”,可以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马斯?谢林的“关键多数理论”来解释,大体意思是:“如果有足够多的其他人做某一件事情,我们就会加入这个多数,哪怕这个群体行为并不一定就是正确的。”比如,红灯亮时,一堆行人在路口等着过马路。如果有一两个行人抢红灯,你会紧随其后过马路吗?基本不会。但是如果有一半以上的行人抢红灯,剩下来的行人通常就会加入前面人群的行列,虽然大家都知道闯红灯是不对的。
  “从众心理”也充分体现在囤盐行为的消费心理上。消费者是否购买一种商品,买多少分量,取决于很多因素,比如个人偏好,对未来情况的预期,个人收入,相关商品的价格,前面两项其实就是个人消费心理的主观判断。这种主观判断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常常受到各种外界信号的影响。
  囤盐是市场理性人的从众行为。囤盐不是市场失败,也不是市场信息扭曲,而是因为“从众心理”改变了市场人的需求偏好。中国人对从众行为是非常熟悉的,姜昆、李文华的相声就曾讽刺过计划经济时代囤积副食品的现象。但从众现象再次重现,关键还是在于两点:一是囤盐的成本小,不像囤房风险那么大;二是因小失大,即“万一现在不买,将来后悔了怎么办?”
  一方面,是否从众,要考虑付出的代价有多大。比如说,你原来愿意付1块钱买1包盐,但是在听说核辐射问题后,你就愿意付2块钱买1包盐。哪怕是知道核辐射还不是个大问题,但人们可能就愿意多花1块钱买个保险,反正这多花的1块钱也不是个大数目。当然,如果让人们多花10块钱去买1包盐,有些人可能就会退缩,就会觉得10块钱去买个价值很小的保险是不值得的。
  另一方面,是否从众,要考虑是否已经有足够的人群参与行动。如果只有个把街坊邻居在家里囤盐,我们可能会认为:“他们太傻了。”但是如果周围有很多人开始囤盐了,我们可能就会开始怀疑自己:“到底是他们傻,还是我自己太傻了?”试问一下,有多少人是相信“众人皆醉我独醒”的? 特别是,如果“买醉”一次也花不了多少钱,还有多少人是坚持“独醒”的?
  囤盐是无须从众的。家里办腊肉厂,当然要囤盐,否则就没有囤盐的必要,因为恐慌是没有根据的。与此同时,政府也不需要介入囤盐这种市场行为,因为囤盐并不是市场的失败。政府可以随便改变市场的价格,但无法轻易消除人们的从众心理,甚至会出现“政府越是规制价格,消费者就越是恐慌,也就越想从众囤盐”的怪异情况。还是让已经囤盐的,或者还没囤盐的消费者自己选择吧。哪怕囤再多的盐,消费者也不可能在短期内用完。等恐慌心理过去后,那位家里囤了一吨盐的朋友,总会处理掉用不掉的盐的,这就是市场的自我调节机制。
  
  张永?
  旅美学者。研究公共选择经济学、实证政治学、行为决策理论,及其对中国发展的运用。
  

相关热词搜索:理会 政府 政府不必理会囤盐 食盐储备充足不必囤积 政府不必理会囤盐 福建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