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朝阳免费读_夏日好读

发布时间:2020-03-25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天热闭门,正适合读书,身逢一个粗砺、荒诞的时代,也只有读书与行动,才能解放自己。      王小妮   诗人,海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著有诗集《我的纸里包着我的火》、散文集《谁负责给我们好心情》等。
  
  《五月花号》 
  这本书值得放在手边随时看,它的主体不是给后人们讲曾经的艰苦卓绝,不是一个为了情节的故事。时尚的人们对于美国的“苹果”、“可乐”、“NBA”、“反恐剧集”、“奥斯卡奖”、“航天”、“谷歌搜索”,甚至电子游戏般的军事打击力都有兴趣,那更要看看所有这些传奇的源头。更多中国人不能只是把美国人看成傻呵呵放声大笑、爱跑步、爱吃垃圾食品的群体。
  在马萨诸塞州最初登陆新大陆的早期移民,在飘摇的船没靠岸之前,就以契约的方式确立和规定了众人的权利义务,作为先行者,他们在恶劣境遇中的坚守,深深影响着今天人类价值观的共有部分,并且,这些一点也没过时,我们还将见证它就在我们身边的扩大和延续。
  这本书故事性不算强,细节和人物却都有趣,很容易把读者带入那个蛮荒的年代。所以,从哪一页看起都行。 
   
  《夹边沟记事》
  这是一本不新的书,直到2010年我才看它。
  早知道它,但是有一种观念,不就是苦难吗,以我的经历也了解了不少,再加多点也没什么。拿起它,没法一口气看完,中途放下过几次。赶紧扣下书,大步到别的房间去,我说我太难受了,我得“离开”一会,确认我现在是停留在别的时空,不是在夹边沟,我得吃个苹果,让自己感受到甜,知道这些唾手可得,我跟那本倒扣下去的书其实没关系。
  事实是我们逃不脱的。我们经历过那些惨烈到惊骇的事情,如果不是这本书,好像就都忘光了,什么也没发生,可它就扣在那儿啊。每个字都是人写的,每件事都是人经历的。
  我看完它,马上推荐给两个朋友,其中之一的妻子告诉我,读到一半,她先生悄悄躲进洗手间去哭了一阵,另一个朋友说,他很奇怪,他一边读一边控制不住地跟着书中人一起经历每个细节,书上挨饿,他也饿,书上冷,他也冷。当然,《夹边沟记事》写的何止是饿和冷。
  这本书值得当代人留在书架上,方便孩子们随意翻看,让他们自己记住。
  
  徐友渔
  已退休,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著作有《“哥白尼式”的革命》 。
  荐书的考虑是,不要太专业,不要太高深,不要太多,形成负担,要对形成人生观、世界观有帮助,读一卷书,受用一辈子,通过阅读人类最优秀的作品而能感觉到人类是伟大的,生活是值得过的。
  
  《约翰?克利斯朵夫》
  这是一部人类感情和精神生活的百科全书,书中描写了友谊的可贵,爱情的刻骨铭心,艺术的巨大魅力和人的生命力的顽强,以及艺术家的创造性冲动的酝酿、爆发。姚文元在批判此书时说:大右派吴祖光每当想把一个青年拉下水,就说:“让他读《约翰?克利斯朵夫》。”这实际上表明,在中国最有人性、教养的知识分子心目中,此书具有崇高的,启迪人生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1、2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国历程,以及建国之后的建设与政治运动,值得每一个公民了解,其间的成功或失误的经验教训,值得每一个人记取。以前中国的这类著作往往承载教化功能,不论是正面歌颂还是为失误辩解,都没有尊重历史客观性。读者需要的是思考而不是灌输,他们不再是襁褓中的婴儿,有能力面对历史的真实。此书提供的历史知识,不但可以填补以前阶段信息的空白,而且启发人思考中国在21世纪的命运。
  
  陈健民
  耶鲁大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夏天正是读书天。炎炎夏日躲在咖啡室看书是人生一大乐事,如果能读一些课堂以外的书本,更令人觉得自由自在。谈到自由,本应是人皆向往之事,但事实上人们却有逃避自由的倾向。譬如说男女谈恋爱时到哪里吃饭看戏,总有人放弃选择权,保持沉默,因为自由是要付出代价的。假如选错了菜式、剧目,可能被人埋怨一个晚上。弗洛姆的《逃避自由》(Escape from freedom) 一书正是要打破“不自由,毋宁死”的迷思。他为了逃避纳粹德国的统治,在二战期间与一群学者流亡美国,形成法兰克福学派。
  他们共同思考的问题是:为何德国、意大利人民愿意接受法西斯独裁统治?弗洛姆采取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探讨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宗教改革如何令人们走向原子化,失却安全感,最终愿意拥抱强权,为求心灵安顿。
  我很同意缺乏安全感是逃避自由的根本原因。看此书有助年轻人了解在情爱、宗教和政治关系中为何有些人乐于宰制他人,而有些人甘愿臣服权威。中国因经济改革令旧有社会结构解体,至今未能重新整合。在碎片化、原子化的社会环境下,值得一面读此书,一面思考中国往何处去的问题。
  
  徐贲
  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英文系教授。著有《文化批评往何处去》、《在傻子和英雄之间:群众社会的两张面孔》等。
  阿部谨也的《在中世纪星空下》可以当历史文化随笔来读。在许多人的印象里,中世纪是一个黑暗、愚昧的时代。其实并非如此,例如,在中世纪就有了某些现代国家至今都还没有建立起来的市民社会机制和道德监督。那时候的商品是有品质保证的,不允许造假、卖假,而实行管理的不是官或城管,而是同业组织。乌尔姆的斜纹棉布、斯特拉斯堡或是纽伦堡的金饰匠、奥格斯堡的武器制造、科隆的丝织业等同业组织都设有专门的监视员。他们在市场上巡视,监督产品的质量和价格。如果发现不合格,立即没收商品。“格莱夫斯瓦德的桶匠,如果制造了不符规格的桶,要立即将桶放在高台上烧掉。……科收的罚金,一半缴纳市场,另一半缴纳同业组织的金库。”
  提尔曼?阿勒特的《德意志问候:关于一个灾难性姿势的历史》是一部微观历史的杰作。它追寻纳粹德国“希特勒敬礼”的印迹,探究它诞生、散播的方式及其背后真实的意义,让我们看到,强制性的极权意识形态控制可以如何有效地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习惯之中。这本书的力量在于,即便我们了解了为什么会发生令人窒息的集体狂热、集体崇拜和那种席卷全国的、彻底“自然化”的癫狂举动,我们仍然对纳粹时期德国人改变问候语的细微步骤感到惊讶不已。整个国家敬一种礼,读一种书,唱一种歌,“离开了特定的意识形态与社会框架,这种僵化的程序可笑至极。”这种在正常人眼里原本十分荒诞的事情,并不可能一下子突然发生。如果我们忽略这类行为发生的细微步骤,我们便会对它们“丧失感知”,对它们的道义判断更会变得模糊不清,甚至随波逐流,附膻逐腥。
  
  谢泳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著作有《西南联大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法》。
  要了解一本中国现代的学术名著,先要把握住这样几个关键点:一是这本著作产生的年代,二是作者的学术背景,三是作者在1949年以后的命运,四是时代对这本学术著作的最后评价。如果用这样的思路来观察中国现代的学术名著,其中有几个关系要特别注意。中国现代学术名著一般都是在思想独立和学术自由的时代下出现的,这些名著在1949年以后基本是被否定的,多数被批判过。他们的主要学术贡献通常完成于1949年以前,以后的学术贡献很难再达到早年的学术水平。雷海宗的《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就是这样一本中国现代的学术名著。
  凡一本学术名著,必在学术上有创见,书不在厚薄,在于能给人启发。中国老辈史学家讲历史,总能把自己对历史的独特认识,用最简单的话说出来,这是真正对历史有了解的人才能做到的。雷海宗的这本书只有两百多页,但看完之后,你就能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中主要的东西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它的许多见解可能会影响你一生,不是说你一定要接受他的学术观点,而是他观察历史的方法会让你终生受益。
  严格说来《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不是一本专著,它是雷海宗主要学术论文的一个汇集,书是1940年2月由商务印书馆初版的,后来多有重印,2001年商务再版了这本书,很容易找到。
  雷海宗是一个重观点轻叙述的史学家。这种风格史学家的特点是下笔简约,重思想和创见,不喜欢叙述常见的历史材料和人人皆知的历史过程。作者是在观察世界历史的前提下,来评价中国历史的。只有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都非常了解的学者才能有如此的把握能力。比如对中国的家族制度、宗法关系、行政制度、中国的元首问题、人口问题、中国历史的分期问题等,作者的观点都富有启发性。这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书,一个假期就读这一本书都值得。
  
  也斯
  作家,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在柏林走路》、《书与城市》等。
  《世界:半个世纪的行走与书写》
  (英)简?莫里斯著,方军、吕静莲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版
  说推荐暑期阅读的书本,我想到旅游书。年轻人放眼世界,总想到外面闯闯。我们以前看了凯鲁亚克写《在路上》,被书中的热情感动,总想就这样拾起背囊动程。可是我在大书店里翻书,不是琳琅满目的消费指南,就是网上也找得到的旅游数据。偶然找到一本有个性的,在巷子里一耽就是半天,吃一碟炒饭又写了半天,只知执笔的作者心情不大好,却不知他置身在世界哪一国哪一省,看见了什么!我不禁想,简?莫里斯(Jan Morris) 的《世界:半个世纪的行走与书写》到底还是值得介绍的。
  把个人感情和历史文化知识结合得融洽,无疑是莫里斯游记的长处。从战后挨了原子弹的日本、勃兰登堡门布满枪痕的柏林,那美苏两大阵营对立的冷战年代,到苏联解体、东欧转型,计划经济消退,连在布达佩斯也可过一个“完全享乐主义的圣诞节”,真可说不失为“半个世纪的行走与书写”了。除了历史的深度、地理的宽广,莫里斯个人辗转经历的独特感受,与她渊博知识取得融洽平衡,可说是动人的关键。书的开章,莫里斯还是初出茅庐的记者,争先报道人类攀上珠穆朗玛峰;到书的结尾,以报告文学老手的笔法写香港的回归和殖民主义的终结。莫里斯暂时总结了半生的旅游写作,回到故乡。回想多次旅程中遇到各色人士的困惑和忧虑,她的结语毫不惊人,却带着平实的智慧:“我想象着,对善的普遍的热诚与投入会怎样安抚他们的全部焦虑。2001年9月10日,我沉思着回到韦尔斯。”
  
  范泓
  文史学者。主要著作:《风雨前行―雷震的一生》、《隔代的声音―历史劲流中的知识人》、《在历史的投影中》等。
  《上学记》
  几乎没有一个人不认为这是一本反映中国知识分子真实心态的口述回忆录。这本书出版时,作者已是85岁的老人。作为一位研究历史哲学的专家,这是他诸多著作中最引人入胜的一本,其中的密码与隐藏的意义,透过博闻强记的每一个细节,并置于过往时代的背景之下,你会发现老人感怀的“求学岁月”竟是我们曾经认为的那个最不堪的时代,以私人记录观照大历史,深水静流,娓娓道来,是这本书的特质。
  
  《吴虞和他生活的民国时代》
  民国离我们并不太远,是一个转身即见的时代。明年即百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一个真实的民国曾被遮蔽。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就在于透过民国初年一位“似是而非”的蜀中人物的日记,为我们拼凑出一幅民国时代日常生活的全景图,包括书中主角与各类新潮或旧式人物交往的生动描述。真正的民国,既在史书之中,也在教科书之外,此书作出最好的尝试,为我们重新审视一个时代提供了某种可能性。不仅如此,作者笔力深厚,非一般作者可及。
  
  张铁志
  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候选人。著有《时代的噪音》、《声音与愤怒》等。
  年轻人应该是反叛的。而一个真正的反叛者,是要对主流的意识形态、美学价值、政治社会制度,提出反思,甚至进而改造它。这需要的是献身的热情,独立思考与分析的能力,以及核心的价值关怀。
  美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青年反抗运动曾经点燃我的热情。例如黑人民权运动的确是二十世纪人类史上最重要的非暴力公民运动;作为一个摇滚迷,我们也看到当时摇滚如何结合青年反文化运动对主流体制形成冲击。《伊甸园之门 : 六十年代的美国文化》是从垮掉的一代开始进入这个反文化旅程;《1968:撞击世界的年代》则是生动地描绘了那个二十世纪青年运动的最高潮。台湾出版了一本1960年代学运领袖、现在是学者的季特林教授专门写给年轻人的书《给青年反对者的信》,其中既讨论了一个社会活动者的应有质量,也反思了1960年代的社会运动。
  一个反叛者也必须是一个民主的信仰者,因为民主是比较能保障个人自由与个人权利的体制。这些反叛精神与对民主的思考,当然必须结合当下中国经验的反思来阅读。谈论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书多如牛毛,但许多重要的作品是未能出版的文章,如秦晖教授的研究。我很推荐钱理群老师的对历史与现实反思的作品,在大陆出版的如《拒绝遗忘》,尤其是香港版的《知我者为我心忧:十年观察与思考1999-2008》。
  
  王璜生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
  作为假期也好,人生也好,阅读可能是美妙而值得倡导的事。美国文学理论家、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深感我们的时代正逐渐地远离“阅读”,而阅读,就其深层的意义是建立在内在听觉和活力充沛的心灵之上的。因此,我们需要健全我们的内在听觉和活力心灵,于是,他作为一位批评家,从文学理论的角度写出了《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一书,既论述了西方经典文学的历史关系,提出像“影响的焦虑”、“创造性误读”、“内在互文性”等精彩的批评性观点,又以26位西方经典文学家的作品论述了艺术的审美自主性,以及认知和审美经验之于阅读的重要性。
  而对于喜欢艺术及研究的读者来讲,美国的克莱门特?格林伯格的《艺术与文化》值得一读,格林伯格在现当代艺术史上是一位划时代的批评家,他的理论似乎成为了现代主义艺术和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分水岭,而无论是现代主义,或是后现代主义,他既是被推崇的偶像,又是被批判的对象。他的《艺术与文化》一书收集了他早期发表的一些重要文章及后来的修订稿,可以看成他的艺术批评活动的完整发展的记录,也体现了他艺术观点的转变过程。因此,《纽约时报》推荐说,“这是一部任何一个对现代绘画与雕塑感兴趣的人都值得一读的重要著作”。
  
  陈超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中国先锋诗歌论》、《当代外国诗歌佳作导读》。
  我给朋友们推荐的书,希望兼顾到有益、有时效性和有趣。
  上世纪80年代末,我就看了前三部“兔子”,印象极深。这里推荐的是“兔子四部曲”之四。这第四部姗姗来迟,直到新世纪才完成,2008年被译成汉语。时间拖点也好,它所处理的题材,更与我们当下密切相关。考虑到读者的时间不够用,那么你完全可以直接先看第四部(当然,最好是全看),几乎不存在看不懂的问题。我看到厄普代克经过岁月的淬砺后更老辣,幽默更往里走,更坦率无忌了。它的关键词一个“吃”(包括与吃相关的肥胖症、心脑血管病),一个“性”(纵欲和自戕),一个“死”(恐惧和渴望瞬间迷失),角度不大,但有效地拉出了当下都市化欲望化的世界里,全人类生存的纠结的图式,令人十分会心。
  加缪的《反抗者》是十年后的第二遍阅读。加缪是我特别喜欢的哲学家,他诚实过人,深刻也过人。在知识分子犬儒主义盛行的今天,我们更需要加缪这样的伟大的反抗者。他不是简单的意识形态站队,而是站在个人的立场,反对一切不正义、压迫、残酷的现象,反叛人生的荒谬。
  《当代国际诗坛》是当下中国最好的了解国际诗坛的窗口,第四辑深度介绍了我非常热爱的诗人荷尔德林和保罗?策兰,同时配有他们的代表作和专家解读。考虑到读者读外国诗时间不多,我认为要读就应读“高端”的。这期刊物正好集中。
  《傻子寓言》的指意向度颇为丰富,但最让我感兴趣的还是那些由“傻子”娓娓道来的反讽故事。这个“傻子”,有自己独特的说话的方式,他表达的意义常常与声称的或表面的意义发生偏离,正话反说,旁敲侧击,带来出其不意的揭弊深度。
  以上几种书,大都能激发我们对当下生存的思考,他们不仅是“知识”、“谈资”,值得选读。
  
  马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汉代春秋学研究》、《中国文明通论》、《1898年那场未遂政变》、《1911年中国大革命》。
  我想向大家推荐几本文字浅显而内容相对比较深刻,且能够给我们相当启示的中国史著作。
  一是张荫麟的《中国史纲》。
  张荫麟是民国时期的天才史学家,具有极高天赋、深刻思想、扎实功底,曾经受到梁启超、陈寅恪、钱穆等史学大家器重,给予相当高的期许。在这部著作中,作者对自己民族的历史饱含温情与敬意,旁征博引,纵横捭阖,以丰富可信的历史文献作依托,以轻松自由流畅粹美的文字,以举重若轻的行文风格描述了远古中国至东汉初年的历史。全书没有繁琐冗长的引文考据,没有故作高深的新奇道理,作者只是以行云流水的文字如实讲述那段历史那些故事,使读者在轻松阅读中获取新知增长见闻。
  二是郭廷以的《近代中国史纲》。
  郭廷以是近代中国研究的开山宗师之一,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的创办者,对于近代中国档案史料功夫最深,从尚未经过系统整理的总理衙门、外交部、经济部等清末民国各部门重要档案中逐日排比百年史料,为后世史家做了若干预备功夫,为中国史学进步开启无数法门。他的《近代中国史纲》规模适中,叙事详尽,是一部影响海峡两岸至深的简约读本。
  
  蔡天新
  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主要著作有《数学与人类文明》等。
  《数学大师:从芝诺到庞加莱》
  E?T?贝尔著,徐源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首先,我想推荐两位数学家出身,后来又成为哲学家的英国人写的书,是关于科学哲学的也是关于数学的,即怀特海的《科学与近代世界》和罗素的《西方的智慧》。怀特海的书不到200页,却是一部几乎无所不包的自然哲学论著,且写得非常用心,并时有妙语。至于他的弟子罗素写的《西方的智慧》知名度非常高,就不用我多说了。年轻时的罗素生活曾一度陷于绝望,正是数学挽救了他。法国方面,大数学家庞加莱的科普著作无疑值得一读,无论爱因斯坦的物理学,还是毕加索的绘画,都受到他的数学思想和著作的影响。
  关于数学的历史和数学家的故事,要首推两位美国人写的书,一位是莫里斯?克莱因,另一位是E.T.贝尔,都是数学史家。贝尔1937年出版的《数学大师:从芝诺到庞加莱》介绍了数学的重要发现及其发现者,相对通俗易懂,其英文原名就叫《数学家》。贝尔的专业是数论,也发表过科幻小说。主要是数学史方面的成就和影响,他后来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还有一位美国人伊夫斯写的《数学史上的里程碑》(张鸿林译,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也值得读,该书用深入浅出的语言介绍了数学史上43个重要的转折。
  
  顾铮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主要著作有《城市表情―20世纪都市摄影》、《我将是你的镜子》等。
  《百年彩色摄影》
  (英)帕梅拉?罗伯茨著,胡齐放等译,浙江摄影出版社2011年5月版
  《摄影的精神》
  (英)格里?巴杰著,朱攸若译,浙江摄影出版社2011年1月版
  对于爱好摄影(文化)的人来说,想要好好充实自己的摄影文化修养或者颠覆自己的摄影观念的话,这个夏天可能是一个难得的耽读中文摄影图书的季节。
  刚刚上市的《百年彩色摄影―从彩屏干版到数码时代》一书,涵括从彩色摄影术发明到当下的数码时代的彩色摄影实践。该书以十年为单位,将这一百年来彩色摄影的历史从技术、观念与风格等方面着手作出详尽的描述,描绘出彩色摄影术发展的全貌。罗伯茨的线性的历史书写,突出了彩色摄影如何从一种描绘的媒介向一种表现的样式的发展与演变的过程,清晰勾勒了彩色摄影如何步步为营,最终确立其作为一种表现样式的过程。
  而由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的另一本摄影史著作《摄影的精神―摄影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在这个夏天则已经传来再版的消息。与《百年彩色摄影》不同,《摄影的精神》在叙述时打破线性叙述的常规,以六个板块结构全书,而且在各板块中有时还会采取将两张拍摄于不同时间的照片按照某种关联并置一起的手法,来激发一种时空穿越后的图像对话所造成的智力刺激。这种穿越式写作,特别适合于摄影史著作。尤其是书这种媒介,其版式上的可能性,似乎天生就是为这种“穿越式写作”而准备的。
  
  郭力昕
  台湾政治大学广电系副教授,著有《电视批评与媒体观察》、《书写摄影:相片的文本与文化》等。
  活在今日与未来世界的人,无论是否为影视方面的专业,都不能不对影像文化的现象与内涵,作一番透彻的理解和掌握。台湾近年出版的三本有关“观看”的书,深入浅出地带领我们透视、思考影像文化的诸般议题,是极好的读物。
  《观看的视界》(The Sense of Sight,John Berger著,吴莉君译,麦田出版社,2010),是约翰?伯格对于观看及它可能发生的作用给读者提出的种种提议:观看产生激情与爱、观看创造认识与反思、观看带来抵抗与行动,以及透过观看,我们对这个大抵令人沮丧的世界,依然能够不懈地怀抱希望。
  伯格并不是在写一本通俗励志手册,他当然更绝不是那种罔顾复杂语境的肤浅乐观主义者。伯格眼中的世界,是一个沉重、缺乏公义、充满制度性压迫与人为灾难的苦痛世界。但这从来没有挫伤他锐利的观看和热情的书写,以及意志坚定地正面迎对这个苦难世界,并从中看到美、力量与希望。
  这个文集里议题广泛的书写,扩展且深化了他在《观看的方式》(Ways of Seeing,John Berger著,吴莉君译,麦田出版社,2005)此本经典文集里对于观看这件事进行的思考和批判性分析。此二书是希望掌握影像文化观看之道的必备资料,它们的批判观点锐利,反省意识深刻,译笔也流畅易读。
  至于《观看的实践》(Practices of Looking,Sturken and Cartwright合著,陈品秀译,脸谱出版,2009),则是一本全面介绍视觉文化理论的好书,它从影像的权力与政治开始,分析观看制造的意义、复制、消费、流行文化、科学/科技议题和影像的全球化,值得有兴趣的读者进一步钻研。(约翰?伯格的中文简体版作品有《观看之道》、《看》、《另外一种观看方式》等。)
  
  李皖
  著名乐评人,《人物汇报》总编辑,主要著作有《我听到了幸福》等。
  根据我自身的经历,读书最重要的一条良训是:并非最好的书就是最值得读的书;最值得读的书,是在合适的时间“遭遇”合适的书。基于这个原则,我对暑期书目的推荐标准是“启蒙,合适”―这里所推荐的,都是一些易上手、易读,而一旦读进去,你又能发现其卓越性的音乐著作。它们或能打开一扇门,走进去,你不是受益一时,而是受益终生。
  
  《伟大作曲家的生活(第三版)》
  这本书比较厚,可以跳着看,拣你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音乐家看;若是能结合着里面所提及的曲目边听边看,更好。它基本上是一本人物传记,从16世纪讲到20世纪,挑选了这500年中最伟大的古典作曲家一一立传。音乐是神的语言,音乐家是神的使者,对文字作者来说,最难的就是把这种无法转译的语言用你完全能懂的文字讲出来,最难的就是用大白话说出音乐的真理,而勋伯格恰有类似才能。
  
  《怎样欣赏音乐》
  作者本身是位作曲家,而且,不是泛泛之辈,是美国的大作曲家,他的《第三交响曲》和舞剧音乐《阿帕拉契亚的春天》、《牧区竞技》,是音乐会上常演的曲目。大作曲家做音乐普及工作,非常难得,更难得的是他的谦和平易之心,不高高在上,也不故作神秘。他还有一好处,身处于20世纪,他是一位对古典―现代、学院―民间都有所了解、都深有体会的桥梁型人物。有两个掌故能够说明他的这种身份之妙:他是古典作曲家,却为爵士乐手班尼?古德曼写过《单簧管协奏曲》;他的第一首作品《管风琴交响曲》(第一交响曲)1925年首演后,充满了不协和音,指挥家达姆罗什说:“才23岁就写出这种东西,再过5年会杀人。”《怎样欣赏音乐》是本薄薄的小册子,一两天就可以读完。它是为尚未入门的欣赏者写的,写得明白晓畅、通俗、易懂、聪明、高明。
  
  王明贤
  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副所长,主要著作有《中国建筑美学文存》。
  《意派论:一个颠覆再现的理论》
  这本薄薄的小书代表了中国学者超越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理论的努力。作者认为,西方全部艺术史的核心是“再现”(representation)问题,无论古典还是当代都无法摆脱“再现”。中国20世纪以来的艺术,包括过去三十年的当代艺术从来没有摆脱这种“再现”理论的影响,因此也无法真正建立起自己的当代艺术体系。高名潞把中国古代的“理、识、形”的艺术理论转化为当代“意派”视觉艺术理论。主张意在言外,而非逻辑语义或者反映现实的概念,是“意派”的重要思想。当然,关于建树一个新的东方艺术思维方式的可能性,还请读者参与讨论。
  
  《建筑人生―冯纪忠自述》
  如果问公众谁是中国的建筑学家,恐怕绝大部分人只知道梁思成。但倘若你读了《建筑人生―冯纪忠自述》,就会发现建筑学家冯纪忠先生(1915-2009)特殊的魅力,永远不会忘记这个名字。冯纪忠先生是中国现代主义建筑奠基人,他设计的松江方塔园,是20世纪中国建筑史上罕见的杰作,对当代中国建筑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本书提供了难得的史料,让人们接触到冯纪忠先生的学术思想,同时也了解到中国建筑师多舛的命运。
  
  唐克扬
  哈佛大学博士,2010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著有《从废园到燕园》等。
  《走向新建筑》
  勒?柯布西耶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版
  当代文化的最迫切议题可能是“沟通”,然后才是“真相”,因此我推荐的第一本书就是《建筑的古典语言》, 作者萨莫森(Sir John Summerson)之所以没把书名起成《古典建筑的语言》,或因为他并不相信“现代”和“古典”间人为设定的迷障。这本书与其说解释了什么是古典建筑,不如说“建筑”是如何通过富于意义且相当一贯的构造手段,使人们相信世界上有“古典”这么一个东西―这正是“语言”存在的价值。它本是为英国广播公司写就的广播稿,因此相当深入浅出,非常值得那些崇信“不破不立”的先锋派扫盲之用。
  照说应该没有《现代建筑语言》了,也许是因为当代建筑太喜欢“表演”而不关心“对话”,但是赛维(Bruno Zevi)真的写了一本叫做《现代建筑语言》的书,认真阅读了萨莫森著作的读者才能充分享受赛维的著作,如果说前者是一个结构工程师,后者就像一个拆迁工人,他固然也提出了一些建筑“原则”,但是这本书的价值更多地在于如何“打开”,而不是在于如何“放下”。尤其有价值的是本书的“破解”也附上了“原型”,书的第二部分,根本是在用建筑史来“破解”建筑史。
  认真看完这两本书的人可以打开第三本书了。勒?柯布西耶的《走向新建筑》要更具有煽动性,也更具有面对现实的意义―房子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社会问题:“房子或者革命!”柯布认为,建筑和各种风格毫无关系,当代的风格就是面对各种社会问题的“革命”[但作者并不是空发宏论,他有一项威力巨大切合时宜的工具:(新)技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本书的写作年代已经过去快一个世纪了,所以我们无法试图刻舟求剑地建立本书和当代建筑实践的联系―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每个时代的建筑学都从属于它们自己的社会情境,李士桥教授说得好,谈到思想,只有建筑中的人类思想,没有人类文化中孤立的建筑思想。

相关热词搜索:夏日 夏日好读 夏日绝句古诗朗诵 夏日绝句的诗意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