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忽视网络炒作所传达的信息|怎么查别人的航班信息

发布时间:2020-03-26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这些年随着网民数量增多,网络热点事件也越来越多。一些热点事件因被人怀疑是“炒作”,引起过诸多争论。比如最近的“龅牙哥”和马睿?的“陪睡”视频,比如去年的“小月月事件”、“兽兽门”等,都曾在网络上引起过极大喧嚣。
  尽管很多人对“炒作”一词反感,但在商业社会,这其实是一种信息传播的常态。所谓“炒作”,不过是借用专业力量来制造新闻热点,以达到迅速传播的目的。并不是所有的“炒作”,都能吸引公众注意力。能形成热点事件的网络炒作,往往对受众心理和网络特性有非常敏锐的了解,因此形成了高度呼应。所以只要“炒作”没有违反法律、没有进行敲诈勒索和非法牟利、没有背离社会道德底线,没有引发社会动荡,哪怕是那些被人们视为无聊的炒作,都应正视其存在的“合理性”。
  理由很简单,善与恶的知识永远是纠缠在一起的。人们通常有一个误区,认为从网络和社会上清除恶的知识,就能保证人们行为的良善,它的效果可能适得其反。事实是人们只有通过对恶的辨别,才能感知善的力量。如果按照某种标准,来清理社会上恶的知识,只会让更多的人丧失对于善恶的辨别力。所以,只有让恶的知识曝光在大众面前,让民众自己进行独立辨析、思考,才能真正培养民众对善恶、真理和谬误的独立判断力,才能使民众面对善与恶的对立时,保持清醒和理性。
  “龅牙哥”“小月月”等被人们视为娱乐时代的怪相或低俗文化的象征。虽然有网络炒作的力量,但他们也是无名大众为自己创造的代言人。如果它们无法与网民的内心形成呼应,也不可能引爆网络。网络炒作者只是提供了一个引爆点,其他更多的都是无名网友的作为。只有他们才有真正的力量,让事件通过社区、论坛、博客、视频,一夜之间流布于整个网络社会。
  这些形成热点的网络事件,既有对时尚的嘲讽,也有对名人文化的不屑,更有对自己生存与精神空间的反思。那些蜗居的蚁族、那些城市的边缘人,正是从这些热点事件中,找到了自己的心灵共鸣。人人都知道背后还有一只巨大的手,在推动这一切,但人人都佯装不知。他们只是默默地围上来,以“娱乐”的精神围观着。有时是围观一个看似卑微的人物,有时是围观一句看似通俗的语录,其实他们在围观自己干涸的内心。人们愿意献身,被一个句话或被一个人绑架,在那看似戏谑的文字中,隐藏了深深的忧虑与思考。网民们正是通过一次次的“反讽”和“戏谑”,把很多事件变成了“带泪的喜剧”。
  人们多把江西宜黄强拆这类事件,看作是网民正当的社会参与,而对那些有些恶搞的网络事件不屑一顾。在我看来,它们都是网民对社会事件的一种意见表达。这类网络事件,同样也在改变人们对许多问题的认知。某种程度上说,因为这类事件具有广泛的大众性和娱乐性,它对厘清真理与谬误、善与恶、真与假,往往能起到更大作用。一个社会的生命力,就在于让人们对各种知识与信息拥有清醒的判断力。在人们还无法对重大利益问题和公共管理进行表达时,这些看似恶搞的事件,从某种角度说,也是民众学习公共管理与监督权力的一种训练。
  网络话语的呈现,虽然只是文字和图像,但其背后都有一个生动而真实的个体生命,背后都隐藏着一大群人想表达的意见。所以,不要忽视网络炒作所传达的声音,它对改变这个社会的治理模式,增强民众对公共事务参与的深度和广度,同样大有助益。

相关热词搜索:炒作 传达 忽视 不要忽视网络炒作所传达的信息 新媒体时代的网络炒作现象 网络虚假信息的危害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