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喜乐说变革】 春联 喜

发布时间:2020-03-26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改革开放30年,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而最深层的变化是他们认识问题的思维方式的转变,农民自编自写的春联成为农村特有的一景。
  如果说农民的名字是上一代的人生理想,是上一辈人给后代制订的人生最高纲领,那么,他们贴出的春联就是一篇篇家政社论。这里边有他们对社会发展的评论,有对自己一家一年发展情况的总结,也有他们对未来的展望和希冀。从他们自己撰写的这些带着泥土气息的原生态的春联里,能看到社会的发展,能感受到农民心态的变化,能听到农民朋友人生理想的宣言。
  大约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个山区农民的春联:
  无衣无食无老婆,自吃自喝自刷锅。
  横批:实在难过
  看到的乡亲们都捂着嘴偷笑。这幅对联写得很真实,是他本人处境的真实写照!但这样的话能不能写在大门这个地方,能不能在春节举家欢庆的时候“发表”在如此显眼的地方,此外,这对联有没有发牢骚的意味?看的人不语,相信每个人都有这种疑惑或判断力。刚刚从阶级斗争年代走过来的人们,多少都还替他担忧。这人竟然敢写这样的话在春联上,这无疑反映了社会生活的一面。小小的春联、简单的话,暗藏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
  基本上是在同一时期,邻村一家的春联这样写道:
  铸工瓦工电焊工,各自寻出致富路。
  横批:劳动致富
  这是一个自然条件比较好的村子,最先有村办企业。这一家三个儿子八仙过海,充分发挥了个人的才能,各自根据自己的能力优势,开办了自己的家庭企业,属于最先起步、最先发家致富的农民。这对联是当父亲的写的,像是一篇行政工作报告,又像是行动动员和出征号令。儿子们虽然已经分家单住,但他们将这副春联贴在父母所住院落的大门上,说明这“通告”是对所有家庭成员适用的。在这“家庭政令”号召下,他们很快就开始了创业,率先进入了先富起来的人群,成为了农村改革开放后发家致富的排头兵和领路人。
  在我老家附近另一个山地丘陵为主的村子里,有一世代务农的家庭贴出一副这样的对联:
  人过三十不学艺,四十学艺是新事。
  横批:推陈出新
  据说,这横批是当教师的女婿敲定的。原来,这老岳父写了上下联后,绞尽脑汁,写不出下文――横批。他觉得应该有一句概括性的话语来做横批,可自己和儿子们学识都不足,怎么也找不到恰当的横批。恰好此时自家女婿到访,他便请女婿拿个主意。女婿略一思忖,便献上了这么四个字。之后,这一家根据自己村子的自然条件,审时度势,开展了养殖业。此外,知识分子女婿也不时地提供信息帮助。很快,他们一家就扔掉了穷帽子――脱贫致富了。
  从以上这些对联里,我们看到了改革开放之初太行山区农民生活和农民心理的初步发展和变化。
  到了九十年代,春节刚过,我在一个小山村看到了这么一幅响亮的春联:
  楹联:九一年钱粮差不多,九二年希望比这多。
  芯联:农民要发家,就得把钱抓
  横批:真想富起来
  从书法角度看,字写得水平不算太高。但大红的纸张,亮黑的墨色,清晰大气,语言敞亮而不无奔放。问过之后得知,这副春联是弟兄三个仔细商讨而定的。春联的语言朴实自然,就像春联的主人在对街坊邻居聊天说话。这副对联把山区农民迫切希望继续发展、追求更进一步的富裕的心愿大声地喊了出来,农民特有的勤劳而淳朴的神情似乎也跃然纸上。家乡农民说出 “差不多”一句话,这说明他们已经不满足于祖辈的“米麦满缸”“粮食满仓”的低层次富足感,他们要开始走向商品生产。仨弟兄,一个搞医疗卫生服务,一个搞运输,一个外出搞建筑,他们的生活变得愈加红火起来。
  进入二十一世纪,同样是在这“真想富起来”的一家的门上,我发现了这样的对联;
  农林牧副渔综合经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横批:抓一抓教育
  门芯上还有两句:
  谷子票子和儿子,昨天今天和明天
  如此的大雅大俗,看似内涵分离,实质却浑然一体。这对联里的思想要多朴实就有多朴实,但又夹杂了那么一点点诙谐,尤其是那“抓一抓教育”,很有一点深刻的意蕴和远见。这家的主人是农村医生,去村小学校里转得多,看报纸多。他的儿女都在上学读书,他没能实现自己的大学梦,或许是一种补偿心理,他才想让自己的梦想和希望在子女身上实现。从这对联中,我仿佛能看到温饱问题解决后,农民们开始重视教育,关注子女的学习。
  遥忆前些年,我曾问一个村民他的儿子学习成绩如何。没想到,他根本不清楚儿子到底上到了几年级,更不必说学习成绩怎么样了。
  农民的生活和精神变化,通过春联,最准确和最鲜明地映射出了社会的发展。从求生存,到求温饱,到奔小康,到追求更好的发展,这一副副春联,就是农民和农村在中国改革开放后30多年里走过的路。

相关热词搜索:春联 喜乐 变革 春联喜乐说变革 喜乐说天气 天气预报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