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路上的民间力量】信仰的力量app官方下载

发布时间:2020-03-26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关注我们周围的环境,注重可持续发展,显得愈发紧迫。在环境保护领域,活跃着一支越来越重要的力量,那就是民间环保组织,即通常所说的NGO。他们倡导绿色、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号召社会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甚至在政府的政策决策和立法执法当中也发挥出越来越大的影响和作用。
  
  一场台风促成的环保团队
  “我是一颗螺丝钉,在哪里,都要闪闪发光。”厦门绿拾字环保服务社的马天南说。环保,已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当年,这位月薪上万的女金领毅然辞去人人羡慕的工作,积极投入到研究生态环境的保护宣传工作当中,为此付出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并且组建环保团队――厦门绿拾字环保服务社。
  马天南笑言,这是一场台风促成的环保团队。
  1999年,厦门遭遇了一次破坏力极大的台风,她上班的大厦玻璃全部都成为碎片,楼下的售票处屋顶被掀起来,屋子里全是水。风很大,路边的广告牌、树都被砸倒,的士司机在“枪林弹雨”中穿梭。
  台风过境之后,有关台风造成破坏性影响的消息却越来越多。一次,马天南和朋友聊天,谈到台风时,不禁感慨:人类在自然面前是如此的渺小,我们该为此做点什么呢?
  “最初我只是想到作为社会人的责任,也是环保意识最开始的萌发”,马天南说,“其实有很多环保组织都是因为环保事件而产生的,当它一旦形成组织后,它的定位会影响到是否关注某个事件。正如我们,当时就是因为那场台风而突然萌发的一个想法,去反思‘我能社会做点什么’,于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就走在了一起。”
  2003年8月,在马天南的努力下, 厦门绿拾字环保服务社正式注册,作为一个非政府、非赢利、非宗教的民间环保组织,通过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推动可持续发展教育,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公众参与。
  
  绿色推动者
  厦门是个风景秀美,气候宜人的滨海小城,虽然它位于经济发达地区,周围有很多工厂、企业,但是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一直维护得当。马天南说,要维护城市环境,需要本地居民有足够好的环境意识,才能推动环境向好的方向发展。
  “鹭岛关爱日”是马天南发起的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活动在每年四月的第三个周末举行,主要是组织志愿者参与环境主题活动。
  第一届“鹭岛关爱日”选择以清理城市垃圾作为主题,组织志愿者清理海滩和城市垃圾,取得了超乎想像的效果。
  对此,马天南说,“感受特别深的是,在厦门当地“关爱环境”这个词变成了流行语,甚至有很多地产开发商做广告的时候,都非常乐意把‘关爱’这个词放在里面,唤醒人文关怀。效果非常好,我们当时就考虑把鹭岛关爱日作为一项长期的目标,每年推一次。”
  经过一、两年的类似活动后,整个城市的环保意识明显提高,加上环卫工作的改善,清理垃圾的作用和意义就有所下降了。于是,从2000年开始,鹭岛关爱日组委会又根据情况变化衍生出新的活动主题,包括清理外来物种,推广垃圾分类,推动使用布袋子等。
  2004年开始,绿拾字与一些环保组织联合,在国内大力推进“国际无车日”,推动“绿色出行”,朝着把厦门建设成为生态宜居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的方向努力。
  马天南表示,“‘鹭岛关爱日’作为厦门人关爱自己生活环境的公众参与平台,把当地相关政府部门、大学社团、中小学生、企业、事业单位都拉到了一起,共同参与推动这个活动。而各行各业的的广泛参与,也让媒体能长期、持续地关注这一活动,连续十年的工作下来,鹭岛关爱日影响当地公众超过百万人。提高广大公众的环境意识,是公众环境教育的重要指标,‘鹭岛关爱日’从关注环境垃圾开始,逐步推广到绿色出行、建立宜居城市等方面,坚持时间较长,并且在活动中通过晚餐会等具有参与性和亲和力的环节,使居民和社会团体乐于参加。”
  
  民间环保组织在行动
  马天南及她的绿拾字,只是这十年来中国环保组织发展的一个缩影。从懵懂到跌撞前行,他们一直“在路上”。在全世界,活跃着各种各样的民间环保组织,正是他们的草根性,决定了他们能够真正代表“大社会,小政府”的公益走向。
  2007年悉尼民间环保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起“地球一小时”活动,到2009年,这个活动影响扩展到全世界,并且进入了中国。2010年活动又推陈出新,设置低碳周,即在关灯之前的一周每天推出一个活动,引导公众低碳生活。
  世界自然基金会项目官员蔡涛说:“这个活动最初像个意识教育活动,让老百姓关注变化,活动本身是参与者自发的,要不然这么大的活动一百个员工也不够! ”
  活动希望通过一个可视化的改变产生警示,于是想到了在地标性建筑物关灯这个做法。关灯一小时的目的不在于一个小时节约多少电,重要的是要公众认识到节能和低碳的重要性,并且能够以很简单的方式参与进来。在这个活动中,选择地标建筑的关灯一小时活动简单易行、有趣味性、有吸引力,能够向公众直观说明节能、低碳生活的理念。”
  2009年的“地球一小时”活动中,保定成为第一个加入的中国内地城市。时任保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的李谦表示,希望借助此次活动唤醒全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提升保定市民的节能意识。
  “地球一小时”活动目前正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力。不过,蔡涛认为,“任何一个活动都有生命周期,要有退出机制,如果大家都能在这一天自发组织一些活动,我们就不需要做什么了。”
  民间环保组织不是政府,不是权力驱动,也不是经济体,而是环保事业的组织者、协调者和推动者,他们能通过积极倡导和推动环境领域公众参与机制的形成,影响环境公共政策;通过丰富多彩的志愿者活动,推动公众选择绿色生活方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但更需要公众能够意识到我们周围的环境问题,积极参与进来,共建和谐家园。
  马天南说:“现在环保的很多问题都已经凸显出来,法律各方面要配套,但是人是最重要的,希望更多人能参与进来关注环保,只有大家都这么做,我们的环境才能有所提高,改善民生。”
  
  民间环保组织是环保事业的组织者、协调者和推动者,他们能通过积极倡导和推动环境领域公众参与机制的形成,影响环境公共政策。

相关热词搜索:民间 路上 力量 环保路上的民间力量 济图环保技术力量 种子力量环保行动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