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纺车】纺车

发布时间:2020-04-06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图/钱东升   文/陆幸生         拍摄者手记   6月11日,在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上,来自乌泥泾75岁的唐阿婆用一架木制脚踏纺车纺棉线。这样的纺车,诞生于700多年前,由乌泥泾历史上最为知名的人物---黄道婆所发明。这是一项了不起的发明,它不但催生了一门新兴产业,而且改变了江南的经济结构,泽被故里,造福一方。如今,这种纺车只能在纪念馆里看到,作为工具,它已成为历史,但作为文化,将源远流长。
  
  75岁的老婆婆,操作一架与黄道婆同龄的纺车,如此"物质化"场景,要写非物质文字,便疑惑了。简单理解,非物质,还是文化的,似是特指精神领域感觉得到,但又无形无状的"抽象东西"。如,感情的、思考的。只是,感情出眼神,思考挤皱纹。有什么不借助载体,就能运行和传播呢?没有吧。
  何谓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度答案很干巴,无奈何,抄录若干(不是全部):"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或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其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及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还特指各民族世代相承的、与生活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间文学、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还有相应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场所,如歌圩、庙会、传统节日庆典等。
  读完这些,晓得了"非",但也不知什么"是"物质文化遗产了。俺老百姓不形而上了,到此为止。
  2005年,上海组织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推荐和申报工作,其中有乌泥泾黄道婆及其纺织技术,上海沪剧"小山歌"等。电脑资料中,还看到南翔小笼包、百乐门舞厅等的恳切申报。也有批评,如对"中山装制作技艺",有关方面"不关心"。
  今年6月,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出,10大门类83个项目。江南丝竹、沪剧、越剧、昆曲、京剧、锣鼓书、顾绣、竹刻和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已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定,两年一回,一国一回一个。迄今批准47项,其中包括中国的昆曲和古琴。
  我的解读,非也好是也罢,文化遗产的价值前提,是对历史的记忆。至于辨析和扬弃,都排列在记忆的后边。

相关热词搜索:纺车 物质 非物质纺车 非文化物质遗产网站 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